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绝句》教学设计篇1
:田燕芳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0
《绝句》教学设计二
建新学校田燕芳
一、教材分析:
1、[解释]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2、[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颜色明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洁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颜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动听悦耳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叉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简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XX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熟悉了当时的种种.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洁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同学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爱好,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四、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
2、同学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五、教学过程:
(一)、观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
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同学汇报查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日,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欢乐乐地学》,学习古诗:
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同学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状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同学简洁介绍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气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争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老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状况)
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争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同学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关心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漂亮景色的绝句——
7、同学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索诗句的含义。
8、同学质疑问难,争论解疑。
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其次首古诗的学习以同学独立学习为主。)
(三)、进入其次章《轻轻松松地听》,观赏诗歌: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肯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同学观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同学学唱的愿望。)
(四)、进入第三章《开快乐心地唱》,同学唱诗:
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竞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熟悉诗人,了解诗作:
导:今日,我们在这儿能观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同学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学问。
2、自由沟通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3、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同学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学问。(了解诗人的生平学问,熟悉“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4、出示诗歌《兵车行》,老师范背并解释,关心同学理解现实主义。
5、出示小红旗,鼓舞同学课外积累。
六、设计意图: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美丽,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同学情感,增加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力量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同学把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试验中,我转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延长到课外,留意课内外结合,使同学在课堂中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诗人优秀的诗作,带领同学游览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爱好也增加了。此时,再鼓舞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就可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之韵——学校古诗教学资源网
《绝句》教学设计篇2
佚名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同学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乐观性。引导同学乐观参加、全程参加,在参加中达到自悟得意。
【设计特色】
重在同学参加,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嬉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长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同学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关心同学“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乐观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乐观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争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索: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白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留意加上描写颜色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老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绝句》教学设计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方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概,表达了对祖国壮美山川的喜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憧憬和希望回乡的心情。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肯定理解,老师必需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同学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终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同学受到喜爱大自然的训练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闻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乐观的浪漫主义颜色。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同学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由于有太阳光的照耀,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荣。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殊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渐渐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其次行诗,理解“遥看”、“川”。
争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状的壮丽。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似乎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颖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其次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同学读出舒服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索: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老师顺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老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月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顺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老师讲解:窗户似乎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顺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欣赏这幅特别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欣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服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根据什么挨次来支配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颜色明丽,勾画出草堂四周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服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留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绝句》教学设计篇4
之二
佚名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闻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颜色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楚,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同学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绽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留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绽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同学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关心同学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关心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同学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同学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预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爱好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静,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气勃勃的春景,心情非常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由于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同学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情愿?(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当,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预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布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四周的景色真是如同一幅漂亮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同学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悦耳动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漂亮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季节?(早春季节)那么你们想,漂亮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留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其次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沉醉于黄鹂动听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拂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雪白,腿脚瘦长,在天空飞行的身姿非常美丽。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知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雪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其次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颜色,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颜色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比,用颜色鲜亮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艳丽的颜色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呈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妙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醉在一片美妙的春色之中,处处莺歌燕舞,生气勃勃,处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掩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期)诗人是从哪儿看到掩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似乎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布满生气。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美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观察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服)
(3)让我们一起用开心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其次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表演情境
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悦耳动听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四周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争论争论,练习练习。
2、同学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四周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学设计篇5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闻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颜色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楚,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同学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绽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留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绽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同学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关心同学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关心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同学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同学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预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爱好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静,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气勃勃的春景,心情非常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由于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同学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情愿?(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当,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预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布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四周的景色真是如同一幅漂亮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同学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悦耳动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漂亮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季节?(早春季节)那么你们想,漂亮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留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其次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沉醉于黄鹂动听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拂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雪白,腿脚瘦长,在天空飞行的身姿非常美丽。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知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雪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其次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颜色,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颜色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比,用颜色鲜亮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艳丽的颜色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呈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妙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醉在一片美妙的春色之中,处处莺歌燕舞,生气勃勃,处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掩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期)诗人是从哪儿看到掩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似乎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布满生气。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美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观察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服)
(3)让我们一起用开心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其次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表演情境
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悦耳动听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四周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争论争论,练习练习。
2、同学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四周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同学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同学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订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同学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常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季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同学口述诗句内容,老师订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同学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观察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同学口述诗句内容,老师订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同学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同学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同学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颜色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同学自由为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状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憧憬。
13、朗读全诗。◆
《绝句》教学设计篇7
佚名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方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概,表达了对祖国壮美山川的喜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憧憬和希望回乡的心情。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肯定理解,老师必需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同学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终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同学受到喜爱大自然的训练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闻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乐观的浪漫主义颜色。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同学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由于有太阳光的照耀,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荣。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殊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渐渐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其次行诗,理解“遥看”、“川”。
争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状的壮丽。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似乎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颖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其次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同学读出舒服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索: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老师顺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老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月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顺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老师讲解:窗户似乎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顺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欣赏这幅特别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欣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服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根据什么挨次来支配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颜色明丽,勾画出草堂四周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服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留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绝句》教学设计篇8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浅注]
黄鹂: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黄中带绿,名声动听,栖于高枝。白鹭:羽毛洁白、双腿瘦长的能够捕食鱼虾的一种水鸟。千秋:千年,谓年月久远。东吴: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简析]
绝句是诗体名。绝句、律诗为唐代的今体林诗(后世称为近体诗),以区分于古体诗。这首诗以“绝句”写入诗题,又因同时有同体诗四首,所以合题为《绝句四首》,不令立体目。这首绝句为四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七言绝句每一句各写一种眼前的景物。“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本栖息高枝,此时鸣与翠柳之上,古代诗词中“于”字长被省略,假如补进去就是“鸣于翠柳”。“翠柳”表明柳叶新绿春意渐浓,黄鹂在柳叶新绿的枝头动听的发出呖呖的声,显示了春日风光。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上高空,随着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气。
“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窗框中望出去,西岭的久积未消的雪清楚可见,似乎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的是万里航行的东吴船,是驶向长江下游地区的,还是由下游驶下来的?长江虽长,航程虽远,但江上船只总是来回行驶,无论是驶来的、驶去的,都使诗人想到沿长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区的襄阳,转道可至故地洛阳;正由于如此,他系情于门前停泊的东吴船,对它产生遐想。
四句尽管都写景物,但前两句写的景物以颜色(绿柳、黄鹂、白鹭、青天)、声音(鸣、飞)、动静显示春光明丽,后两句则以静景(远景、近景)示意动意;禽鸟在春暖季节如此活跃,自己不能无动于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诗人的眼前景物当然不止这些,他把它们摄入诗中是有选择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这就是他的选择准则。◆
《绝句》教学设计篇9
南仓中学
石雪峰
【教学目标】
1、带领同学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学问。(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把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情感,体会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同学仔细辨别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把握肯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2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同学的诗歌鉴赏力量,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肯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准时实行新的策略。
依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22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熟悉:材料的选择应当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敬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同学把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同学状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抱负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同学能初步读懂。经过一轮训练,同学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详细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力量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育同学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同学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力量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纳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同学的情感。本课遵循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同学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同学的诗词鉴赏力量的目标。
【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
3、了解并把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通过两首诗体会杜甫的爱国情感
3、引入《绝句》
三、讲解《绝句》
(一)通过直观观看及朗读来体会诗歌所反映出来的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1、分析动词入“情”
鸣:①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的词语并归为两类
②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
上:①假如用“冲”字代替会转变什么?
②概括抱负中的“上”这个动作
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
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泊:通过此字体会思绪
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词入“境”
可以依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同学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颜色的同时体会情感
3、分析数词入“趣”
用对比法使同学看到数词的作用
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
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
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时间)
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
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悦耳,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放出去。在空旷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
四、点出“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五、作业:
依据所讲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怀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智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犹如游览,悠闲无所作为。
《绝句》教学设计篇10
:虞晓丹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0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稠城教办《绝句》执教者虞晓丹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草原图”生背《草》
“菜花图”生背《宿新市徐公店》
2、对对子(课件出示)
黄对()青对()
自己想一想
师出示,齐读
白翠
黑绿
红红
黄鹂对()青天对()
黑()绿()
红()红()
二、学习古诗
杜观察这么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出示古诗。
齐读
范读,指出“鸣”和“上”是重音
指名读
齐读
指出古诗的规律,一、二声读长一些,三、四声读短些。
同学自己在文中标一标。
范读
自己读
齐读
指名读
读后你的眼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一副怎么样的图画。
汇报沟通
还看到了什么?自己学习后两句。
汇报:看到什么?
指名读:指导读“万里船”。
齐读,读出最终一句的气概。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小组沟通。
观赏图片“岷山雪景”“东吴船”感受“千秋雪”。
用古人的方式吟诵。
配乐读。
观赏这首歌编成的曲子,跟着唱一唱。
再读课文。
推举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等。
三、书写指导。
比较“岭”和“含”
范写
练写
评析:今日的主题是提倡嬉戏教学,我想要在古诗上做文章,的确很难.但是虞老师却做到了,而且也取得了和用嬉戏一样的效果.虞老师的教学让同学感受到读古诗也是非常好玩的,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延长读音。以对对子引入,让同学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避开了逐字逐句地传统式讲解。最终还通过观赏古诗编唱成的歌曲让同学入情入境。
转载
《绝句》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熟悉"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爱好。
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培育同学审美情趣。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预备: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备:要求同学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导入
1.小伴侣,谁能把自己喜爱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精确 、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同学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觉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像,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精确 ,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沟通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似乎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宏伟气概。)
9、小组代表沟通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紫烟--紫色的云雾。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竞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留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精确 ,读得流利。6、齐读。
7、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沟通自学状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行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开心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拓展训练
背两首古诗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绝句》教学设计篇12
师:春天到了,草长莺飞,唐朝诗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处处是生气勃勃的景象,诗人被这一幅非常动人的春景图深深的感染,不禁吟出“两个黄鹂鸣翠柳……”真美啊!这是一首很美的写景诗,假如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绽开联想,就肯定能学得很好!
师:请同学们悄悄地听老师配乐朗读,尽量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师:同学们,跟着配乐自由朗读,想象画面,声音要轻些,语调要柔和、缓慢。
(同学按老师的要求仔细朗读。)
师:哪几位同学朗读一遍《绝句》,其他同学在静听中努力想象出画面。
(生1、生2、生3接连朗读。)
师:头脑中有出现画面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举手)你脑海中的画面上有些什么?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想象到了,在明媚的春天里,两只可爱的黄鹂鸟站在绿色的柳枝上唱歌。
生:我似乎看到了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飘飘悠悠地飞上了蓝天。
生:我好像看到杜甫草堂西边的山岭上盖着白雪,景色很壮丽。
生:江边还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驶来的船。
师:他们都带着感情说出了想象的画面,有活泼可爱的黄鹂,有自由飞行的白鹭,有宏伟壮美的雪山,真是太好了!请同学们带着脑海中的美妙画面把诗朗读给老师听。
(同学齐读,感情真挚。)
师:比前边读得更生动了,老师的脑海里也出现了一幅漂亮的图画。再读一读,你们脑海中的画肯定会出现艳丽的颜色,还会有啾啾的鸟叫声,那就胜利了!
(同学带着老师的鼓舞再次朗读。)
师:自己以为已经胜利的同学请举手,啊,这么多人举手,你们真不简洁!很擅长想象。请用:“我仿佛……”开头说。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奇妙的春景图,真想到杜甫的草堂去看一看。
生:我仿佛听见了黄鹂动听的歌声,它就向音乐老师唱得歌那么好听。
生:我仿佛看到杜甫被春天漂亮的景色迷住了,正坐在窗前细细观赏,嘴里不住地说:“春天真美啊!真美啊……
师:同学们真行,只读了这么几遍就把诗理解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抢答赛,看谁对课文学问把握得好,老师说词语,你们说意思。
师:请说出“鸣”是什么意思?
生:叫的意思。
师:“翠柳”呢?
生:新绿的柳枝。
师:“青天”?
生:蔚蓝的天空。
……
师:看来你们从预习到今日的听课,理解把握得都很不错,可见你们对《绝句》这首诗的喜爱。杜甫这首诗的确是写得太精彩了,诗中运用了工整的对仗手法,如“鸣对上”等。你们试着找一找诗中的对仗。
生:“翠柳对青天。”
生:“窗对门。”
生:“西岭对东吴。”
……
师:古人看到美景,便以诗描绘,同学们擅长用语言表达的,就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并写在练习本上;擅长用彩笔描绘的,就把这美景画下来,老师将选择好的向全班展现。
《绝句》教学设计篇13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老师范读。
思索: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出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老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老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行。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老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观察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老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根据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同学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我认真观看和古诗的意思是有亲密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同学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觉有些不用老师讲解,同学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遗忘插图的作用。
《绝句》教学设计篇1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宠爱的感情,培育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同学课外阅读古诗的爱好,并提高鉴赏力量,同时引发同学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精确 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同学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同学体会语感。
四、教学预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西省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处理
- 《汽车出口调查》课件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集锦合集十篇
- 课题申报书:侦查中的数据画像研究
- 2024年培训学校工作总结(34篇)
- 2025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工程
- 2025关于出租车驾驶员劳动合同范本
- 平滑剂560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word 公章 模板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ISO-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
- 钻井作业常见安全隐患
- 深圳智能水表项目商业计划书_参考模板
- 辊压成型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北方工业大学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满堂支架计算书(调整)
-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 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桌面推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