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印社历史课件_第1页
追寻印社历史课件_第2页
追寻印社历史课件_第3页
追寻印社历史课件_第4页
追寻印社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泠印社第九课制作:朱宇玄、朱泽辰、徐容昊、陈智西泠印社第九课制作:朱宇玄、朱泽辰、徐容昊、陈智1走进西泠印社大门孤山上的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蜚声中外,也以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称于世。让我们走进西泠印社,去感受西泠文化的神韵。走进西泠印社大门孤山上的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蜚2追寻印社历史印章(金石篆刻)-----一门艺术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篆刻书画创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海内外久享盛誉。印社自成立以来,名家荟萃,人才辈出。跨越三个时代,先后有六任社长。追寻印社历史印章(金石篆刻)-----一门艺术创3(一)西泠印社历史链接西泠印章印章作为艺术品,其价值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一方质地优良,篆刻精美的印章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是一件绝佳的艺术收藏品。自古以来就有“一印在手,金石同寿”的说法,指出了印章的收藏价值。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古玩市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西泠印社的印章种类繁多。雕工精美。(一)西泠印社历史链接西泠印章4追寻印社历史课件5西泠印社以艺会友。

西泠书画院是享誉世界以创作和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为宗旨的学术机构,拥有中国第一流的书画艺术大师和书画界颇具盛名的特聘书画家。

建院近三十年来,吸引、集聚、团结了一大批海内外一流的书画艺术家。广泛联络各方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书画创作、雅集展览等活动,多次与欧美、日韩、东南亚及港澳台国家和地区交流互访,为加强国内和国际书画艺术交流,继承、发展和宏扬中国的民族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因而在画坛和社会上均具有较大影响。西泠印社以艺会友。6(二)西泠印社创始人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二)西泠印社创始人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7西泠印社创始人西泠印社创始人8王福庵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精篆刻,是。书法工篆、隶。得吴昌硕鼓励,另辟蹊径,专工小篆与金文。所书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王福庵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9叶为铭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市居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叶为铭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10丁辅之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

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从孙。其家以藏书之丰闻名于海内。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印作为多。并擅画花卉瓜果,极其璀璨芳菲。幼承家学。一度同王禔供职于沪杭铁路局。公余之暇,探讨金石书画。丁辅之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近11吴隐吴隐[近现代](1867—1922)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家。原名金培,字石潜、遯盦,号潜泉,浙江绍兴人。工书、画,善刻印、篆、隶骎骎入古,山水秀润有新意,尤以精制印泥著名。更创制仿宋聚珍排印书籍。光绪三十年(1904)与丁仁、王福庵、王裼等创设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而自设分社于上海。尝集古今名人楹帖缩刻于石,名古今楹联汇刻,又集所藏印为遯盦集古印存。又有遯盦印话、铁书、古陶存、泉存、砖存、编遯盦金石丛书。卒年五十六。次子珑,字振平,能继父业。吴隐吴隐[近现代](1867—1922)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12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13吴昌硕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14吴昌硕作品吴昌硕作品15马衡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南洋公学肄业。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马衡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16马衡作品马衡作品17张宗祥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海宁硖石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18张宗祥作品张宗祥作品19沙孟海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是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沙孟海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20沙孟海作品沙孟海作品21赵朴初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赵朴初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22赵朴初作品赵朴初作品23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西泠印社第六届社长等要职。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24启功作品启功作品25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26饶宗颐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27饶宗颐的学术成就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饶宗颐的学术成就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28饶宗颐的敦煌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959)《选堂集林.史林》(1982)《敦煌书法丛刊》《敦煌本老子想而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谙》饶宗颐的敦煌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9529饶宗颐的甲骨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检》(主编)《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饶宗颐的甲骨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30饶宗颐的词学作品《词集考》《清词年表》《全明词》饶宗颐的词学作品《词集考》31饶宗颐的史学作品《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九龙与宋季史料》《选堂集林·史林》《潮州志汇编》饶宗颐的史学作品《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32饶宗颐的目录学作品《潮州艺文志》(合著)《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饶宗颐的目录学作品《潮州艺文志》(合著)33饶宗颐的楚辞学作品《楚辞地理考》《楚辞书录》《楚辞与词曲音乐》

饶宗颐的楚辞学作品《楚辞地理考》34饶宗颐的考古学、金石学作品《唐宋墓志》《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合著)《新加坡古事记》饶宗颐的考古学、金石学作品《唐宋墓志》35饶宗颐的书画作品《画(国画史论集)》《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

饶宗颐的书画作品《画(国画史论集)》36潮州志1946—1949年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由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补编重刊,编印工作业已告竣,于8月3日正式出版,为建设文化潮州献上一份厚礼。重刊的《潮州志》是一部鸿篇巨著,全书按1949年已刊行版式编为10册,4400页,230多万字,合为《古瀛志乘丛编》一大集,将于近期向海内外发行。重刊的《潮州志》补编卷首一册编入4篇序文:民国时期曾任铁道部长、广东省文献会主任叶恭绰1949年夏撰写的《潮州志序》,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2004年8月撰写的《重印〈潮州志〉序》,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2004年7月撰写的《重印饶氏〈潮州志〉序》,饶宗颐2005年6月撰写的《重刊〈潮州志〉序》。潮州志1946—1949年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由潮州市地方37饶宗颐作品饶宗颐作品38欣赏印社藏品欣赏印社藏品39追寻印社历史课件40印章的妙用书画作品为何要盖章?资料链接:1:作者的章:通常有引首(形状多为随形的)、和落款(通常为正方形)。这是坚定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引首章的内容比较随便,如作者的号、书斋名称……,落款章一般为作者的名字,通常为“XX之印”、“XXX印”等,阴文、阳文都可以,有的画作中作者在毛笔的提款中署上了自己名字的名(2或3字),而用一个章(印文就一个字)表示自己的姓。资料链接2:收藏、鉴赏章:这件作品在表示各个时期流传的经历,如果被众多历史上的著名画家、收藏家收藏过,基本可以肯定这件作品的真实性,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国画装裱时可以把名人的鉴赏章裱在后面,一定要小心。所以鉴定时不能仅仅依靠印章。而历代皇家收藏的作品一般有皇帝的鉴赏专用章,加盖这些章的位置是有规范要求的。印章的妙用书画作品为何要盖章?41西泠印社西泠印社42西泠印社题词西泠印社题词43追寻印社历史课件44追寻印社历史课件45追寻印社历史课件46

印社藏品印社藏品47西泠印社第九课制作:朱宇玄、朱泽辰、徐容昊、陈智西泠印社第九课制作:朱宇玄、朱泽辰、徐容昊、陈智48走进西泠印社大门孤山上的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蜚声中外,也以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称于世。让我们走进西泠印社,去感受西泠文化的神韵。走进西泠印社大门孤山上的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蜚49追寻印社历史印章(金石篆刻)-----一门艺术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篆刻书画创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海内外久享盛誉。印社自成立以来,名家荟萃,人才辈出。跨越三个时代,先后有六任社长。追寻印社历史印章(金石篆刻)-----一门艺术创50(一)西泠印社历史链接西泠印章印章作为艺术品,其价值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一方质地优良,篆刻精美的印章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是一件绝佳的艺术收藏品。自古以来就有“一印在手,金石同寿”的说法,指出了印章的收藏价值。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古玩市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西泠印社的印章种类繁多。雕工精美。(一)西泠印社历史链接西泠印章51追寻印社历史课件52西泠印社以艺会友。

西泠书画院是享誉世界以创作和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为宗旨的学术机构,拥有中国第一流的书画艺术大师和书画界颇具盛名的特聘书画家。

建院近三十年来,吸引、集聚、团结了一大批海内外一流的书画艺术家。广泛联络各方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书画创作、雅集展览等活动,多次与欧美、日韩、东南亚及港澳台国家和地区交流互访,为加强国内和国际书画艺术交流,继承、发展和宏扬中国的民族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因而在画坛和社会上均具有较大影响。西泠印社以艺会友。53(二)西泠印社创始人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二)西泠印社创始人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54西泠印社创始人西泠印社创始人55王福庵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精篆刻,是。书法工篆、隶。得吴昌硕鼓励,另辟蹊径,专工小篆与金文。所书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王福庵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56叶为铭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市居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叶为铭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57丁辅之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

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从孙。其家以藏书之丰闻名于海内。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印作为多。并擅画花卉瓜果,极其璀璨芳菲。幼承家学。一度同王禔供职于沪杭铁路局。公余之暇,探讨金石书画。丁辅之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近58吴隐吴隐[近现代](1867—1922)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家。原名金培,字石潜、遯盦,号潜泉,浙江绍兴人。工书、画,善刻印、篆、隶骎骎入古,山水秀润有新意,尤以精制印泥著名。更创制仿宋聚珍排印书籍。光绪三十年(1904)与丁仁、王福庵、王裼等创设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而自设分社于上海。尝集古今名人楹帖缩刻于石,名古今楹联汇刻,又集所藏印为遯盦集古印存。又有遯盦印话、铁书、古陶存、泉存、砖存、编遯盦金石丛书。卒年五十六。次子珑,字振平,能继父业。吴隐吴隐[近现代](1867—1922)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59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60吴昌硕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61吴昌硕作品吴昌硕作品62马衡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南洋公学肄业。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马衡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63马衡作品马衡作品64张宗祥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海宁硖石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65张宗祥作品张宗祥作品66沙孟海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是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沙孟海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67沙孟海作品沙孟海作品68赵朴初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赵朴初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69赵朴初作品赵朴初作品70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西泠印社第六届社长等要职。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71启功作品启功作品72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73饶宗颐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74饶宗颐的学术成就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饶宗颐的学术成就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75饶宗颐的敦煌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959)《选堂集林.史林》(1982)《敦煌书法丛刊》《敦煌本老子想而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谙》饶宗颐的敦煌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9576饶宗颐的甲骨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检》(主编)《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饶宗颐的甲骨学作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77饶宗颐的词学作品《词集考》《清词年表》《全明词》饶宗颐的词学作品《词集考》78饶宗颐的史学作品《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九龙与宋季史料》《选堂集林·史林》《潮州志汇编》饶宗颐的史学作品《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79饶宗颐的目录学作品《潮州艺文志》(合著)《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饶宗颐的目录学作品《潮州艺文志》(合著)80饶宗颐的楚辞学作品《楚辞地理考》《楚辞书录》《楚辞与词曲音乐》

饶宗颐的楚辞学作品《楚辞地理考》81饶宗颐的考古学、金石学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