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7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xx•天津和平区期末)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xx•天津和平区期末)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中“X”代表磷酸基,“A”代表腺苷DNA复制时,图中“N”键首先全部断开DNA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催化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M”键的形成(xx•湖南三十校联考)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5条B.40条C.20条D.10条(xx•丰台区期末)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吟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有3屮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DNA中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该过程至少需要2.97X105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分别得到4种和8种核苷酸(xx•温州二模)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xx•江苏高考)右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xx•四川高考)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吟核苷酸比例增加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xx•重庆高考)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复制复制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停止移动,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质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异常多肽链的合成可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甲乙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2)m图甲未体现生物界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xx•济宁市模拟)下图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一丙氨酸一亮氨酸一亮氨酸一异亮氨酸一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吟脱氧核苷酸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二、非选择题(xx•潍坊期末)以下甲图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有细胞器[]。(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会明显_]相连,两者皆附着___。当RNA经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时,需要核孔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RNA的运输方式相当于跨膜运输的。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填“tRNA”或“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填“相同”或“不相同”)。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的特点。(xx•湛江模拟)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细胞核线粒体内膜转运/TOM复合体KNA线粒体外膜DNA细胞核线粒体内膜转运/TOM复合体KNA线粒体外膜DNAm…:®M蛋白▽▽T蛋%十釦、④片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用染液进行染色;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期,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③的场所是(细胞器)。从图中M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阶段关系密切。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图中编号)过程。详解答案】1.CD图中的“A”代表腺嘌吟,而腺苷包括腺嘌吟和核糖,故A错误;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氢键是逐步断开的,故B错误;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故C错误;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故D正确。CDNA有两条链,由于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得的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3H标记,另一条链中不含3H,这样的一条DNA分子在不含有标记的环境中再复制一次,将得到两条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被标记,而另一条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标记。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40条染色体中有20条被标记,另外20条没有被标记。D噬菌体为病毒,入侵大肠杆菌只注入DNA,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原来的32P标记的DNA单链,所有的噬菌体都含有31P,只含有31P有98个,因此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该噬菌体的一个DNA中含有胞嘧啶为5000X2X(50%—20%),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需要外界提供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5000X2X(50%—20%)X(100—1)=2.97X105;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水解都得到4种核苷酸。A该图表示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发生转录过程,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中有两处正在进行转录过程,说明该DNA片段中至少含有2个基因,C正确;由图可知,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D正确。AA项,分析题干中关键信息“形成肽键”可知,图中正在进行缩合反应,进而推知这是发生在核糖体中的翻译过程,图中的长链为mRNA,三叶草结构为tRNA,核糖体中含有核糖体RNA(rRNA)。B项,甲硫氨酸是起始氨基酸,图中位置对应的氨基酸明显位于第2位。C项,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不是tRNA上。D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上碱基改变时,肽链中的氨基酸不一定发生变化,D项错误。B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DNA-DNA、DNAfRNA、RNAf蛋白质,DNA、RNA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A正确;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存在逆转录过程,故存在A—T的配对,B错误;核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是大分子,从核孔进入细胞质,D正确。C9.D10.B切碎mRNA的质控因子是一种酶,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A项正确;质控因子的作用是在被氧化碱基处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翻译过程提前结束,会产生异常的多肽链,B项不正确;如果合成的肽链过短,说明mRNA被氧化,C项正确;控制质控因子的基因突变,会造成受损的mRNA累积,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D项正确。11.D图甲表示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原核生物无染色体,A错误;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8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B错误;中心法则还包括DNA、RNA的复制和RNA的逆转录,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看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D正确。C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吟核糖核苷酸,A错误;分析图中的mRNA上的碱基,找出起始密码子AUG,然后依次找出其它氨基酸的密码子,可知三个亮氨酸,有两个密码子是相同的,表明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有2种,B错误;如果箭头处的碱基缺失,在缺失后翻译时第5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半胱氨酸,C正确;终止密码是位于mRNA上的,mRNA没有碱基T,因而ACT不可能是终止密码,D错误。(1)[2]内质网[1]核糖体(2)增多主动运输(3)mRNA纺锤体(纺锤丝)(4)相同选择性表达(1)磷脂和蛋白质(脂质和蛋白质)健那绿差速离心法(分裂)间(有丝分裂间期)ATP核糖体⑶三(4)④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8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

性遗传一、选择题1.(xx•湖北武汉调研)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两实验都设计了F]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2•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1:1B.1:0C.2:1D.3:1(xx•朝阳区期末)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

的描述,正确的是()AaBb—―^AB、Ab、aB、ab配子――②—合方式受精卵―埜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M、N和P分别为16、9和4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xx•上海高考)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B.2/16C.5/16C.5/16(xx•东城区期末检测)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对该家庭成员进行分析,下列□9LO15各组中一定携带致病基因的是()□9LO15□正常男性O正常女性■患病男性•患病女性3号、5号、13号、15号3号、5号、11号、14号2号、3号、13号、14号2号、5号、9号、10号(xx•朝阳区期末)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X矮化圆桃(乙)一片: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X乔化蟠桃(丁)一片: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非选择题(xx•龙岩市质检)野生型水貂的毛皮是黑色的。现有两种毛皮颜色的纯合突变体系,一种为银灰色的雄貂,另一种为铂灰色的雌貂,控制银灰色的基因为A,控制铂灰色的基因为B。用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分别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杂交亲本F1F2个体数1野牛型X银灰色野牛型29野牛型,10银灰色2野牛型X铂灰色野牛型17野牛型,5铂灰色3银灰色X铂灰色野牛型140野牛型,49铂灰色,48银灰色,17宝石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上述两种水貂突变体的出现属于性突变。控制水貂毛色遗传的两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如果A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中银灰色的基因型是。让杂交1中的f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3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3)如果A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3的F个体非野生型中的纯合子占2。让f2中的野生型个体与宝石蓝个体进行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4)有人认为,B、b这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对杂交1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其可能性。(xx•苏锡常镇调研)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的一种眼色(由基因A、a控制)、翅型(由基因B、b控制)时,发现除了有红眼、直翅(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的野生型外,还有紫眼、卷翅突变性状。为研究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用一批紫眼卷翅果蝇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请回答:杂交阶段第1阶段(包括亲本数相同的正父和反交)第2阶段杂交组合紫眼卷翅X野生型第1阶段所获得的F1卷翅个体间自由父配红眼卷翅总数:219(£107,早卷翅:330杂交结果统计112)野牛型总数:251F合计:直翅:145470合计:475(1)卷翅的遗传方式为。从第2阶段的杂交结果来看,卷翅与直翅的比约为2:1,其原因是。如果同时考虑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理论上第2阶段杂交结果的表现型及比例应当为与摩尔根研究的果蝇红眼(W)、白眼(w)性状比较分析,控制果蝇白眼、紫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该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无W基因时,果蝇才呈白眼,现有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其后代中可能出现的眼色有(填表现型)。(xx•江苏四市模拟)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其中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回答:□O正常男女②0患甲病男女皿]⑩患乙病男女甲病的遗传方式是,该病的遗传特点是TOC\o"1-5"\h\z若II—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II-2的基因型为。若I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III—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II—2的基因型为,若II—1、II—2再生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若要检测III—3是否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采取的措施是;若要调查某地区甲病的发病率,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眼色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下面是研究该种动物毛色、眼色性状遗传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P黑毛红眼(早)X白毛白眼(£)F灰毛红眼(早、£)(自由交配黑毛红眼黑毛白眼灰毛红眼灰毛白眼白毛红眼白毛白眼早2/1604/1602/1601/161/162/162/161/161/16⑴眼色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白毛个体关于毛色的基因型可能为F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F中这种基因型的个体占的比例为12F2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动物体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再让.代“三体”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样。.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9494【详解答案】A两实验都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错误。A该个体自交时,产生的卵细胞为A:a=l:l,产生的可育精子为a,子代的基因型为Aa:aa=l:l。D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①过程,②为受精作用;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由题图可看出P为3种;根据P种表现型的比值判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N为9种,雌雄性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该植株测交后代表现型与子代自交的表现型对应分析,性状分离比为2:1:1。DB根据9、10无病而16有病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8患病而14儿子不患病,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基因型为aa,则5一定为Aa,2为AA或Aa;4为aa,则7一定为Aa;8为aa,则13、14一定为Aa;6为aa,则3、10、11一定为Aa。9基因型为Aa,15号为AA或Aa,四个选项中一定全都携带致病基因的为B。D据杂交实验二判断,乔化、蟠桃为显性性状,两对性状独立分析,在杂交实验一中子代乔化:矮化=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代蟠桃:圆桃=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为aabb,由于F分离比为1:1,因此两对性状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由此推测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B选项错误;杂交实验二中丙、丁的基因型都为AaBb,根据后代分离比推测应是A与B连锁、a和b连锁,D选项符合。解析:⑴根据杂交1和杂交2亲本和F』勺表现型,判断野生型为显性性状,两种突变体为隐性突变。杂交3F2表现型的比例为野生型:铂灰色:银灰色:宝石蓝色~9:3:3:1,因此判断控制水貂毛色遗传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A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亲本中银灰色雄貂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1为AABBXAAbb,F为AABb,F为AABB:AABb:AAbb=1:2:1,B基因频率为£b基因频率122为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3为AABB占£AABb占扌,AAbb占4,野生型:银灰色=3:1。7如果A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3的F中非野生型占応,非野生型纯合1631子有AAbb、aaBB、aabb,占F的77,非野生型中纯合子占7。F中的野生型个体为:-AABB.21672922AABb、恳AaBB、994AaBb,91AABBXaabb91

fAAaBb;921AaBBXaabb22AABb、恳AaBB、994AaBb,91AABBXaabb91

fAAaBb;921AaBBXaabb2-9Xaabb219•©aaBb;2一-AABbXaabbf二•-AaBb、9929241一--•~aaBb、•~aabbo9494421121•-Aabb、9241,4,2,2AaBb占:,Aabb占aaBb占;,aabb999(4)将B、b基因写在X染色体上,写出杂交1的遗传图解。答案:⑴隐2对同源(非同源)(2)AAbb野生型:银灰色=3:1(3)3/7野生型:铂灰色:银灰色:宝石蓝色=4:2:2:1(4)PAAXbXbxAAXhY(野生型),(银灰色)FiAAXBXbaaxby(野生型)(野生型)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AAXbXbAAXBXhaaxbyAAXbY(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银灰色)野生型:银灰色=3:1解析:(1)由第2阶段F』勺卷翅个体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直翅,表明卷翅为显性性状,由第1阶段紫眼卷翅和红眼直翅(野生型)正、反交,子代卷翅无性别差异,表明卷翅为常染色体遗传。由题意可知,亲本紫眼卷翅的基因型为aaBb,红眼直翅的基因型为AAbb,F1红眼卷翅的基因型为AaBb,红眼直翅的基因型为Aabb。第二阶段片卷翅自由交配,子代为1BB(致死)、2Bb(卷翅)、1bb(直翅)。(2)若同时考虑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理论上第二阶段的结果为,AaBb自由交配,由于BB个体致死,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红眼卷翅(2AABb、4AaBb):紫眼卷翅(2aaBb):红眼直翅(1Aabb、2Aabb):紫眼直翅(1aabb)=6:2:3:1。(3)由题意可知,控制果蝇红眼、紫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摩尔根研究的控制果蝇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现有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如AaXwXwXAaXwY,其后代可能出现的眼色有红眼(A_XwX—和A_XwY)、紫眼(aaXwX—和aaXwY)和白眼(__XwY)。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卷翅基因纯合致死(2)红眼卷翅:紫眼卷翅:红眼直翅:紫眼直翅=6:2:3:1(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红眼、紫眼和白眼解析:(1)11—1和II—2都患甲病,生出III—1不患甲病,则为显性遗传;II—5为患甲病父亲,生了女儿不患此病,则甲病不为伴X显性遗传,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的遗传特点是:发病率高,代代发病,无性别差异。(2)11—3和II—4都不患乙病,生出III—2患乙病,则为隐性遗传;II—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合分析,11—2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o(3)若I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il—3和II—4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生出III—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即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