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_第1页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_第2页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_第3页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_第4页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每个阶段最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相同的:一是确定矿料的级配比例,二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逐步深化,设计结果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真正将室内试验与施工生产联系在一起,充分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1材料的选择1.1粗集料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其通过颗粒间的嵌锁作用来为沥青混凝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粗集料应具有干洁、粗糙、耐磨等特点。粗集料的质量控制重点是视密度和吸水率,石料硬度大而密度高,吸水率低的粗集料具有耐磨、耐久等特点;但粗集料密度并不单单要求大,粗集料表面粗糙与否同样重要,而密度过大的粗集料大多表面光滑,缺乏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至于无法更好的吸附沥青结合料,这便无法形成较厚的沥青膜,进而对混合料的耐久性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也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所要求的。因此,粗集料的多种性质需要均衡考虑。同时,粗集料对针片状颗粒含量、粘附性、磨光值等多项指标具有严格要求。1.2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它通过配合粗集料的使用增加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细集料应具有干净、洁净、无杂质的特点。测定的方法有0.075mm通过率、砂当量、亚甲蓝试验等。同时,选取细集料也与级配情况、沥青的粘结性和耐磨性有关,这些情况同样要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细集料才是工程中所需要的。1.3填料填料是指粒径小于0.6mm的石灰岩磨细的矿粉。填料具有憎水的特点,同时应干洁,能自由地进出矿粉仓,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技术要求。填料在沥青混凝土中扮演着一种添加剂的角色,就和烹饪中的盐一样,要配合需求投放,投放的量过少会导致沥青难以吸附,投放的量过多则会使胶泥成团,致使路面离析,造成不良后果。1.4沥青沥青混凝土的主体自然是沥青,沥青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期限以及适应能力。所以,既要密切关注沥青质量的好坏,同时也要注重该沥青对于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及道路运行情况的适应性,例如当地土壤的酸碱性,雨水的酸碱性,降雨量以及运载压力等。沥青的标号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大因素,选择时应按照公路等级、气候、通行状况乃至于地质情况作参考。诸如在高速公路,夏季高温多雨,过载,爬坡路段多宜采用粘稠度大的沥青;而在季度温差较大的路段则应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上述原材料需经检测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目

标配合比设计阶段。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列出其原材料的实测数据:各种矿料的筛分试验结果•矿料表观相酎备度•矿料表观相酎备度毛体积相对苗度吸水率(妃Ifl料2.7212.6970.32寄料2.7142.6850.403fl料2.701'2.6S7,C1.204#料2.7042.6341.00.41沥青相对密度试验结果沥音品种沥青相对密度冲尺寸m*通过方孔施的百分率J19.01601329.54.75236L1S060.30.150.073i#料100必□4<5如心0.<50.50.+0.301涉料10010010097.2时90.3030107心023#料100100100100920010.1010_10.1非料・100104100100100100S5J58.53&320.1122r粉各100种矿料104用相对100密度,iot试验i100专果1Q01OT1001OT1009B.090.8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2.1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根据各矿料的筛分结果,用图解法或试算法确定各种材料间的比例关系,调整接近规范级配的上、中、下限。以使混合后矿料具有足够的密度和较高的内摩擦阻力。初选级配,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以往资料数据,选择一个沥青用量作为初选级配的沥青用量。固定初选沥青用量,将上、中、下限的级配成型马歇尔试件,根据三组试件的试验结果确定设计级配。确定配合比中沥青的最佳用量。按确定的设计级配,选择一个沥青的最佳用量作为起始用量,按0.5%的间距取5个或5个以上不同的沥青用量,分别与矿料拌合,击实成型马歇尔试件。然后进行马歇尔试验,对各组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密度、饱和度等体积指标进行计算,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根据确定好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进行制件,验证该混合料的性能检验是否符合要求。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意义是确定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并对确定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性能检验,确定该混合料的耐久性能。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该工程得出如下结果:三种级配的矿料比例明细级配类望矿料比例i#家3#矿粉级配L35.533.011.0>:18.0汁2.5缀配231.533.011.D:饕°2.5龈附45vn11n?5三种矿料的合成级配通过率明细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f方孔筛£HUH)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6.013.29.54.752.361.1S0.60.30.150.075级配110093.683.971.Q54.932.718.313.39.26.34.93.7级配21QG85.774.25S.S36.721.815.71G.77.15.44.0三种试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

'、•••体积指标畿酉卜、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体积指标畿酉卜、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W..(%);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级配14.42.3932.5335.544.561.9缀配24.4'2.4212.532:4.4;13.4'67.3级配34.42.4492.5303.212.374.0设计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SL型级类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WC%0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VFA(%).稳正度w燃流直■.(O.Lmm);.AC-20C3.42.3872.5C546.913.850.08.8324.33.92.4042.54&5.413.659.010.4727.84.42.4212.5324.413467.311.7531.24.92.4282.50U3.213.676.210.5334.55.42.4372.4942.113.783.3,一3937.4要求3~6*55〜75>8.020-50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本工程得出如下结论:矿料配合比及油石比配型级类下列各种矿料所占比例⑴油石比1%)_JLl2#4#矿粉最佳油石比及体积指标级配类型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⑴饱和度VFA⑴AC-2QC,4.42.4212.5384.413.467.3.2.2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完成目标配合比设计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生产配合比。试验前,首先根据路面结构的级配类型,选择适当尺寸的拌合机

振动筛。选择时要遵循:(1)振动筛的最大筛孔应使超粒径的矿料排出,保证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量在要求的级配范围内;(2)振动筛分档应使各热料仓的材料保持均衡,以提高生产效率;(3)应注意振动筛的孔径要与室内试验方孔筛尺寸的对应关系。试验时,矿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比例进料,通过拌合机的振动筛进行二次筛分,同时,将拌合机各热料仓的二次筛分的矿料分别取出后进行筛分试验,使其合成级配比例在设计级配大致接近的范围,按此比例进行马歇尔试验,此试验的油石比采用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油石比±0.3%进行试验。按照与目标配合比相同的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所得结果为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的意义是通过拌合楼的二次筛分数据使其生产级配与设计级配大致接近,同时,通过马歇尔试验更加细致的优化最佳沥青用量。通过生产配合比设计,本工程得出如下结果:热料仓集料相对密度试验结果热料仓5热料仓5趋3跑2弛1■毛矿粉毛体积相对密度2.7022.6912.6892.6842.641表观相对密度2.7252.7222.7272.734'2.707'2.718[i跖膈n110ftRns热料仓集料筛分材料下列筛孔.《方孔筛皿<通过率(鬼)26.5K.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5呛10062.017.14.52.51.20.40.40.40.40.40.44#^;10010097.573.417.05.03.51.01.01.01.01.03鸵100100l(Xj99.5924.72.21.80.90.90.90.9说10010010010010070.57.55.2432.22.210010010010010010075.74928.514.69.76.2矿耕生100三产配合比7100i广料级100廷己组100.合设i100计1001001O010099.8卯一1

材料及用星下列筛孔的通过率(%)(%)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5跑IS18.01L23.10.80.5070.10.10.10.10.1114#^;2424.024.023.417.64.11.20.80.20.20.20.20.2撤2020.020.020.019.918.40.90.40-.40.20.20.20.21212.012.012.0L2.012.08.50.90.60.50.40.3。一32424.024.024.024.024.024.018.211.86.83.52.31.522.02.02.02.02.02.02.02.02.02.02.01.9生产级配100滋84.57061.036.S22A15.19.86.45.14.2目标配比不同乎100由石比舛一4。下混&5.7给料74.2•的马58.8歇尔:36.7试验21.8击果15.710.77.15.44.0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W(%)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VFA(%)稳正度(KN)流值(0.1mm)4.1'2.4152.549斜13.4'60.9~L0.9521.44.42.4262.536473133'67.4:13.2427.54.72.4312.5263■&13.4,7保L2.1935.2距击fL6*Az、w通过生产配合比设计,本工程得出如下结论:热料仓比例及设计沥青用量混合料类型下列各种矿料所占比例H船油石比5#仓3却仓M仓矿粉anOCc1nr-inan1nrt。A*\dA2.3生产配合比验证生产配合比验证分为试拌、试铺两个阶段。试拌是按确定的目标配合比所调试的皮带转速、流量进行;令料上料,按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比例及最佳沥青用量做为热料仓的进料比例,在拌合楼试拌混合料并对混合料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抽提、马歇尔击实,最大理论密度等,检测结果应与生产配合比数据基本一致。在试拌的混合料检测数据与生产配合比数据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进行试铺,试铺是对施工方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等可行性和设备的匹配情况的综合性验证。生产配合比验证的意义是对前面所设计的各项指标及拌合楼的工作状态和施工方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设备的匹配情况进行的综合性评估。通过生产配合比验证,本工程得出如下结论: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指标混合料特性设计结果技术要求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2.431矿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2.537*空隙率W(务)4.2'3%饱和度VFAW68.565'稳定度MS(KN)12.5SRTfCl1-rniri'i豚5试拌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进行试验段铺筑。铺筑试铺段,观察摊铺、碾压过程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成型混合料表面状况,待各项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规模施工。经验证符合要求的生产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在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规格发生细微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冷料进料比例,使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4针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几点建议(1)必须克服以往只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目标配合比,而忽视生产配合比和验证配合比;也不能碰到一些指标不合格或试验有困难就放弃。特别应注意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要严格控制冷料仓和热料仓的配比;当材料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2)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死搬硬套规范规定。在不脱离规范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材料,灵活的进行配合比设计。(3)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和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脱离现有的技术条件;同时要严格施工管理,使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始终控制在设计的最佳状态。(4)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它对沥青混合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特别注意原材料级配的变异性、颗粒形状0.075mm颗粒含量及针片状含量等。(5)过程控制:将拌合楼每日生产的混合料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并计算出沥青用量和各种材料用量与生产配合比及容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