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香港游学反思-成员反思总结资料文档_第1页
王茜 香港游学反思-成员反思总结资料文档_第2页
王茜 香港游学反思-成员反思总结资料文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香港游学反思一、初见离我家1905公里之外有一个繁华的生机勃勃的世界一线城市,这里永远熙熙攘攘,尖沙咀的灯光彻夜照亮苍穹,维多利亚港边人来人往,旺角的灯牌鳞次栉比,是七百多万居民的乐土,是十四亿国人心中的“东方明珠”,这就是香港。这样一个看起来和乡村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地方,拿什么让我们助力乡村教育呢?出发之前这个疑问就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但当我走进香港,走进青年会书院,走进港大,走进圣道学校,走进青年会小学和中学后,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未来的乡村教育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星空。二、星火虽然远离内地的乡村,但香港仍有很多人在为内地的乡村教育改善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大学的学生成立的“中国教育小组”,从95年成立至今有二十三年了,一代代学生坚守在募捐、支教的一线,资助有困难的小学生和高中生完成学业,也深入贵州、湖南的贫困地区支教。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总有人在默默地帮助着处在困境中的他们。初到港大,谢爱磊教授给我们讲述他所理解和研究的乡村教育,提到了有关农村家长的“教育期望”。从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发现,农村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厌学的情况发生,这其实和家长和学校给予学生的教育期望出现了问题。当家长和学校不能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时,学生自然会被其他事物吸引,更加丧失学习的动力。作为老师可以多聆听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心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把教学简单的当做完成任务。虽然这样的大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小的改变也能成为星星之火。三、深思之后在港大程介明教授发表了题为《为了学生的明天》的讲座,其实更多是在和我们讨论与交流。程教授问我们了这么一系列问题:我们的学生明天会怎样?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基于实际情况推测我们的学生未来可能一部分升学继续读书,一部分入城打工,还有一部分留在农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还有很多其他选择。这样就出现下一个问题:为了学生准备他们的未来,教育可以做些什么?又必须做些什么呢?时代不断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在进步,教育的定义其实也应该随之更新。虽然学习是人类的天性,但教育却是上一代给下一代设计的系统学习,属于人造的体系,随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未来大有不同,他们其实不需要每个人都考试成绩优异,每个人都按部就班成为其他人眼中的社会栋梁,他们需要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来自亲人朋友的关爱。而这些重要的元素恰恰是农村的孩子最缺乏的。他们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的中国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陪伴他们的是年迈的老人和信息良莠不齐的手机。当家庭教育缺失时,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我们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香港这些学校一样开展STEM课程或把MicroBit引进教学活动或是组织国际游学项目亦或是提供多达十三种选修课给学生选择,但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经历,必须让学生从网络的幻梦中醒来,面对社会的现实。这当然不能停留在口头说教,团队中杨志伟老师的经历分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际案例。他联系了“途梦”这样一个公益机构,给大部分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组成的班级每周上一次职业规划课程,邀请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职业人讲述自己的工作,让学生除单调的学习生活外拓展视野,从而更准确的定位和树立相应的职业目标。而针对低学段的学生,邓朝慧老师积极推进学校科学课的实施,给学生布置家庭科学实验,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向往科学的种子,静待这些种子在这样有心的教师浇灌下发芽开花。这些老师都在有限的硬件设施里做出了无限的可能,我们的教育就需要这样的积极改变。四、未来可期我们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到达基督教中国布道会圣道学校的,从外观上看这所学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所学校接收的学生都是有轻度智力残疾的孩第2页,共3页子,让他们能在这里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得到有关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都非常温柔耐心,这里很多孩子能表演才艺、能表达快乐、能给予客人问候,学校教授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工作技巧希望他们能一生受用。孩子们表演灯光秀时,有一个孩子画出了一头可爱的蓝鲸,可能这只鲸和他们一样,是一头发出的声音只有52Hz的孤独的孩子,但在这样的学习和备受关爱的家庭里他们的声音也终于被听见。我想这就是香港实行“全人教育”的体现吧!无论是天资聪颖还是身有残缺,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并成为最好的自己,得到他们应该拥有的尊重和幸福,就应该是教育原有的模样。在这里向这所特殊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支持者致以敬意!大学时候一次公益活动,我也参观过内地的一所特殊学校。受资金和社会认识的限制,内地的特殊教育存在教师缺乏、教育体系不完整的问题,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特殊的孩子会接收到更好的教育,未来可期。五、感恩常在罗校长在开营仪式上曾说:“希望我们参加此次游学的TFCer都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和见识,不断充盈自己。”在游学的一路上,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我心里也一直深深感谢着组织,让我结识同行的富有思想的年轻人,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现代和传统、东方和西方交融的城市去了解他的教育发展状况,让我们看到心中向往的教育在这个国家存在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