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舆情应对及监测策略目录一、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网络与网络舆情二、突发事件与网络公共事件应对三、网络舆情监测一、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网络与网络舆情
1995年1月,我国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的发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人类的第三次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据2007年有关组织的统计,传统媒体中,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第一媒体”。
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如何应对新的社会治理形势?
9月18日北京民众到日本大使馆前参加反日游行
网络舆情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网民。2、网络舆情关注热点(1)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2)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等(3)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等(4)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5)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等(6)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民族自豪感(7)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8)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9)企业舆情热点事件
(二)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背景网络是第一影响力媒体,网络也是第二交流手段1、网络媒体: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2012年网民人均每周上网长达20.5小时
);2、网络媒体: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3、网络媒体:是365天,每天24小时“直播”的媒体;4、网络媒体:是能将某个事件1分钟传递给几个亿用户的媒体;5、网络媒体:是每天产生海量数据的媒体;6、网络媒体:是网络职业推手、职业炒手的参与、网特的渗透的媒体;7、网络媒体:是国内矛盾双方、甚至是敌我双方舆论战斗的最复杂的媒体;8、网络媒体:是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下无法全面监管的媒体;9、网络媒体:是给当前国家安全、政党安全、维稳工作造成最大压力的媒体;10、网络媒体:是日新月异的媒体、是迅猛发展的媒体;11、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微博。(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BLOG微博MicroBlog(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Media或WeMedia,自媒体)
二、突发事件与网络公共事件应对(一)什么是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是指对社会的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的事件。具体事件涉及公民权利、国际突发事件、社会道德正义、民生等方面。深层原因则与社会阶层断裂、公权力监督失范、腐败、贫富差距、教育医疗、政治外交等各方面领域有关。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2.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分类(1)突发性公共事件
偶然、突然发生的公共事件,大多以公共卫生、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多发。如SARS、非典、汶川大地震、台湾2009年的风灾等。我国SARS之后,我国注重对此类公共事件的预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3)集聚性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
即通常所说的群体性事件,这种事件因参与人数众多、目标明确而对社会安全和稳定构成极大的影响和威胁,也是由社会矛盾诱发。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的群体性事件开始显示出增加的趋势。我们曾经做过统计,从2006年到现在,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有学者认为,未来十年中,群体性事件将是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大的挑战。(4)网络公共事件
网络公共事件是以互联网为信息沟通平台、由众多网民参与、围绕特定的事件进行广泛动员以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集体行动。2009年至今,我国网络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大多数具有全国影响的网络公共事件的处理结果显示,正义得到伸张,恶势力得到惩罚。如邓玉娇案、周久耕案、习水嫖宿幼女案、毒奶粉案、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上海的“钓鱼式执法”等。2010年的主要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如广西的“日记局长”;2009-2011年云南省的李昌奎案;2011年的“7·23”动车追尾事件;2012年的“表哥”事件等。我国未来面临的六大问题,都可能成为网络公共事件的触发点。(1)社会贫富差距过大,这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出现了背离;(2)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会引发不安和动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3)腐败,腐败永远是人们对政府意见最大的地方,现在的腐败已经从腐败事件转化为一种“腐败文化”。未来10年,国家反腐成效的好坏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4)社会信任感的丧失,这种不信任充斥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而这恰恰是一个国家的软价值,信任感缺失,足以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5)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崛起中的国际利益分割;(6)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有效及时应对问题。案例2:“7·23”动车追尾事件
铁道部及相关部门的处理及媒体应对显然缺乏足够的准备,以致“失误”连连……1、发言人王勇平“雷人言语”及公众反应2、关于对遇难者的赔偿标准的认定“生命的奇迹”——最后一个被救的小女孩7月24日,航拍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案例3:“微笑局长”案例4:“郭美美事件”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消解”过程模式图
(三)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要点1.把握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处置的矛盾与焦点2.突发公共事件的调处:合情、合理和合法的平衡3.提升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效能
对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做法,我国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薄弱环节在于如何更好地具体落实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个支点上,为此,要着力于建立一个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要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构建信息化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4.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和社会心态的引导我国社会心态脆弱且不健康,应加强社会心态引导,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网络舆情应对之策1、适当调整管理思路,从“维稳”到“促和”2、完善网络治理的法律规制3、加强行业自律4、“问计于民”,积极采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5、重视网络监督,厉行官员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6、突发事件迅速反应,危机管理泰然自若,“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
应对网络舆情的20字建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尊重事实科学应对民生情怀备注:关于“四讲”国务院新闻办把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概括为“四讲”,即:尽早讲,政府要尽快抢占信息发布制高点,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这是对近年来突发事件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三、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之殇网络在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的传播。侵犯公民名誉、传播淫秽图像,网络犯罪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反党反政府言论的传播以及叛乱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发表煽动性民族分裂言论等严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常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实现言论自由与其它公民权利的平衡,对互联网言论进行管制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一)我国政府近年网络舆论管理措施1、建立了以法规为主体的互联网政策框架体系。2、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管理。3、整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4、铁腕管制网吧经营5、行政指导:网络评论员引导网络舆论6、安装技术软件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制(二)我国网络舆情管制特点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强调政府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和管理互联网。我国现行的网络相关规范,大部分是政府从方便管理的角度制定的,内容大多是对网络从业者或者网民课以义务。在法律责任部分强调的都是网络经营者或网民违反相关规定时应承担的责任,如罚款、停业甚至判刑,鲜见对网络从业者或者网民权利进行保护相关规定。(三)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从管制到治理西方国家的互联网管制措施一般都遵循三个原则:——保护言论自由的原则——禁止不良信息传播的原则——行业自律的原则(一)网络舆情监测基本过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予以监测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
1、第一阶段:舆情分析引擎。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1)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2)倾向性分析,对于每个话题,对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倾向性(正负面、褒贬义)进行分析与统计。(3)主题跟踪,分析新发表文章、贴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4)自动摘要,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5)趋势分析,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人们所关注的程度。(6)突发事件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7)报警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发出危机预警。(8)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2、第二阶段:自动信息采集现有的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从网上自动获取页面信息,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网络扩展。目前,一些搜索引擎使用这项技术对全球范围内的网页进行检索。舆情监控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预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3、第三阶段:数据清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对于新闻评论,需要滤除无关信息,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BBS,需要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条件允许时,可直接针对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案例解读:长春市中院聘请司法舆情监督员
2013年3月21日下午,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等30余家新闻媒体的50位新闻工作者受聘为长春中法的司法舆情监督员,聘期为两年。从这天起,他们将持证履行舆情监督职责。这是长春中法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的一项切实举措,目的是进一步拓宽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增强司法活动的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海外实习机会提供合同3篇
- 采购合同条款的合同谈判策略3篇
- 采购合同谈判的实践心得3篇
- 采购合同风险问题应对策略3篇
- 采购安装合同的签订流程3篇
- 采购合同跟踪的操作指南3篇
- 采购合同年度供应商评价报告3篇
- 采购合同管理让企业更高效3篇
- 采购合同的在线人力资源管理3篇
- 采购合同管理方法探讨3篇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4》机考参考答案(第1-3套)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支原体检验报告
- 催收品质合规及投诉预警培训
- 卸料平台安装巡视检查记录
- 单位物业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TRIZ理论之40个发明原理课件
- 酒店宴会合同范本
- 货款互抵三方协议合同范本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论文2000字(合集六篇)
- 王朝霞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