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鉴赏》PPT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鉴赏》PPT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鉴赏》PPT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鉴赏》PPT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鉴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的1.了解眉山地区近三年中考题型。2.掌握考试应对技巧。了解考纲考题

1.考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2.中考诗词鉴赏一般为2道小题共计4分,全部都是主观性文字叙述题。近三年眉山中考主要考点

(一)、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二)、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1.诗歌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2.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3.修辞方法(三)、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1.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2.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2016年)中考常见题型

题型考点1、名句赏析类:句子写得好,为什么?2、炼字类:分析字词的好处?3、主旨情感类: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意境类:描写什么意境?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描写意境的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学习策略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4)能熟练通过内容判断诗歌的类型: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咏史、边塞征战等。应试策略三抓一联一抓题目。题目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抓诗眼、词眼。诗眼、词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分析诗眼、词眼就很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一词,就能体会到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切。三抓意象一联,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是很难真正把握其内容的,还要借助对其背景的分析。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际遇。近三年眉山中考题展示课外古诗词赏析(4分)邯郸①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邯郸驿里②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释: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2016年23.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2分).24.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2分)

示例:冬至寒夜,诗人独居客店,身体瑟缩,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形影相吊,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示例:全诗采用虚实结合(或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或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前两句写自己一人独居客店的情形是实写,后两句是想象家中亲人此时此刻还在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在外的人是虚写。课外古诗词赏析(4分)2017年宴词①

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23.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

的深情。(1分)24.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3分)依依惜别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1分)。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2分).课外古诗词赏析(4分)2018年浣溪沙苏轼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③软④肌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īnɡ):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指缫丝女。③捋(luō)青捣麨(chǎo):摘下青嫩的麦子,炒熟后,捣成粉片状。这是穷人青黄不接时的食品。④软:吃饱。23.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2分)

24.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2分)

示例:煮茧、缫丝(每点1分,共2分)示例: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2分,意近即可。)牛刀小试

二月四日作作者:陆游(宋)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诗人落职闲居家乡。1.本诗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2.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轻柔之风或飞蝶鸣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心情结束语第一、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第二、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这是诗人隐居江西上饶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所以,同学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巩固练习折杨柳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