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二、重农抑商政策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周明学2012、2、28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1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井田制内容:①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授土、授职、授民),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买卖和转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②受封者要交一定的贡赋③受封者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④劳动产品归受封者所有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2性质:土地国有制度
《诗经》云:“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性质:土地国有制度3(3)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①封建土地私有制:分类: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历程: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4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土地私有化的途径有哪些?确立原因:
其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垦荒热潮,井田之外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田;
其二,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和人民,开始出现土地的出租、转让、赏赐与争夺,加剧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
其三,庶民和奴隶大量逃亡,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难以为继;其四,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承认和确立土地私有的合法。
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5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土地所有化的途径有哪些?途径:
1.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
2.通过转让、赏赐等形式使部分井田本身私有化;
3.通过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承认所有私田、公田一律私有。
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6
鲁国“初税亩”:初,“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征税。齐国“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相地”就是审查土地的肥瘠及其产品质量,“衰征”就是按等差来征税。秦国“初租禾”:“租”是土地税,“禾”是粮食,即按照田亩的多少来征收租税。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鲁国“初税亩”:初,“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7
思考题:为什么说春秋时期上述税制改革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概念,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概念,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税收。也就是说,征税的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因为纳税是纳税人用自己拥有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来支付给政府,而不是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政府,或者说,税是政府从属于纳税人的私有财产中索取一部分。所以政府征收你的土地税,实际上就是政府承认你的土地所有权。
思考题:为什么说春秋时期上述税制改革实际上是承认了土8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允许开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魏国李悝变法:鼓励自由开垦土地。
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允9积极作用: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维护。消极影响:其一,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其二,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稳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积极作用:封建土地私有制10含义: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途径:买卖原因:土地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多地少等表现:地主兼并农民;地主兼并地主等结果: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古代很长时间内,贵族、官僚、大地主免交或少交土地税,同时隐田逃税现象严重;失地农民增多,容易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土地兼并土地兼并11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国家将掌握的无主荒地组织农民、军人集体耕种,或者分配给农民个体耕种,耕种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收获物。前者主要是屯田制,后者主要是均田制。屯田制、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式。②封建土地国有制12
屯田制,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主要是荒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一般是集体劳作。最早产生于秦汉时期,直到明清,历代基本都有屯田。是最纯粹的国有土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田制,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主要是荒地13
均田制,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计口授田”是指政府将掌握的无主荒地,授予每口人一定数量的桑田(永业田,唐代一般是20亩)和露田(口分田,唐代一般是80亩)。受田农民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绢或布,服徭役。桑田(永业田)可以继承和买卖,属私人所有;露田(口分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属国家所有。所以学者认为,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土地国有制,又包括封建土地私有制,主体是国有。均田制,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计口授142、土地政策(1)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目的:保护自耕农利益和小农经济,限制大地主利益,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以巩固统治。2、土地政策目的:保护自耕农利益和小农经济,限制大地主15
思考题:读页16、17之间一段,中国历史上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有哪些?①实行土地国有,不准土地买卖
如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平均地权,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②清丈全国土地,消除隐田逃税
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等。③没收地主土地,分配农民耕种如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思考题:读页16、17之间一段,中国历史上抑制16页17: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收赋税和保护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始于南宋,至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然有具册之举。页17: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收赋税和保护土地所有权17
(2009年高考题)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课堂练习(2009年高考题)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课18(2)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含义:
“不抑兼并”就是国家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权,不再干预土地的自由买卖和个人土地占有的多少。
积极作用:推动了荒闲土地的开垦,扩大了全国耕地面积;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一是“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失去土地的农户,部分成为佃农,部分成为工商业者。二是“不抑兼并”使地主占有土地数量的增加,使地主获得的地租增加,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消费需求,也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19二、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1)重农:重视农业,以农业为国家根本大业,是本业。(2)抑商:其含义有二,一是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一是保护和发展官营商业。
二、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202、起源:战国秦国商鞅变法首行“重农抑商”政策首先提出“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首先推行和实践“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
理由之一:需要一部分农民种地,另一部分农民去打仗。农民既是粮食的生产者,又是税收和兵员的来源,所以不能允许他们离开土地去经营工商业(农商争夺劳动力
)。
2、起源:战国秦国商鞅变法首行“重农抑商”政策首先提21法家韩非子认为“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
五蠹(d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1、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5、工商之民。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虫。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法家韩非子认为“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2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要有(页17“学思之窗”):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要有(页17“学思之窗”233、抑商手段:
请从页17、18正文和页18“历史纵横”中概括:(1)抑制土地兼并(2)货币官铸(3)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或者专卖,不许私商染指(4)平抑物价(5)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6)限制、歧视商人3、抑商手段:24专卖指专控商品需要得到相应的许可才允许生产或销售,我国古代称为禁榷制度,禁即国家禁止某些物品的私人制作、销售,榷即专卖,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限制民间商业贸易,借以扩大财政收入的一种方法。如榷盐、榷酒、榷茶。从春秋时期到明、清的许多朝代,也曾对盐、铁、酒、茶、醋、矾等产品实行过专卖。目的主要是通过垄断的专卖价格,攫取巨额财政收入。榷税指专卖业的税。专卖指专控商品需要得到相应的许可才允许生产或销售,我25
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薄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2010年高考题例举:专卖制度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264、重农抑商影响:(1)积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和政权的稳定等。(2)消极:不利于民间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4、重农抑商影响:27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政策(1)含义:
元明清政府为了整顿沿海治安,防止海盗,清理走私,垄断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禁止外国人到中国沿海通商和中国人私自到海外经商和出海捕鱼,称为“海禁”,又称洋禁。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政策28(2)目的:①防范、对付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②防范、对付海上的反政府武装势力③政府垄断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2)目的:29(3)实施特点①海禁有松有紧海禁政策具体实施时曾有松有紧,也就是有“严禁”和“弛禁”之分。②外贸时禁时关海禁与开关也交替出现,如公元1567年,明穆宗隆庆帝宣布停止海禁,开放福建漳州月港,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两洋,史称“隆庆开关”。(3)实施特点302、“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这一名称,并不见诸当时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而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有人认为它包括了海禁政策,也有人认为“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是并列关系。2、“闭关锁国”政策:31(1)内容:(见页15、18)①广州一口通商,又称单口贸易②政府垄断对外贸易,建立公行制度,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十三行是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经过它买卖。当时获得政府特许垄断经营权的不仅有徽商、晋商,还有广州的行商。十三行,又称公行、洋行,号十三行,非固定13家,也并无定数。③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
如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官府指定的通事、买办除外,禁止外国妇女进入广州,广州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能超过10人等。(1)内容:(见页15、18)32(2)消极影响: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消极影响:33
1、(2011年高考)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课堂练习1、(2011年高考)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34
2、(2011年高考)“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2011年高考)“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35
3、(2009年高考)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3、(2009年高考)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36
4、(2010年高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4、(2010年高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37
5、(2010年高考)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5、(2010年高考)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38
6、(2010年高考)“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6、(2010年高考)“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39谢谢!谢谢!40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二、重农抑商政策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周明学2012、2、28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41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井田制内容:①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授土、授职、授民),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买卖和转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②受封者要交一定的贡赋③受封者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④劳动产品归受封者所有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演变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42性质:土地国有制度
《诗经》云:“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性质:土地国有制度43(3)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①封建土地私有制:分类: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历程: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44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土地私有化的途径有哪些?确立原因:
其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垦荒热潮,井田之外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田;
其二,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和人民,开始出现土地的出租、转让、赏赐与争夺,加剧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
其三,庶民和奴隶大量逃亡,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难以为继;其四,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承认和确立土地私有的合法。
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45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土地所有化的途径有哪些?途径:
1.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
2.通过转让、赏赐等形式使部分井田本身私有化;
3.通过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承认所有私田、公田一律私有。
思考题:读页16二、三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46
鲁国“初税亩”:初,“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征税。齐国“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相地”就是审查土地的肥瘠及其产品质量,“衰征”就是按等差来征税。秦国“初租禾”:“租”是土地税,“禾”是粮食,即按照田亩的多少来征收租税。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鲁国“初税亩”:初,“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47
思考题:为什么说春秋时期上述税制改革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概念,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概念,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税收。也就是说,征税的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因为纳税是纳税人用自己拥有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来支付给政府,而不是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政府,或者说,税是政府从属于纳税人的私有财产中索取一部分。所以政府征收你的土地税,实际上就是政府承认你的土地所有权。
思考题:为什么说春秋时期上述税制改革实际上是承认了土48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允许开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魏国李悝变法:鼓励自由开垦土地。
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允49积极作用: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维护。消极影响:其一,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其二,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稳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积极作用:封建土地私有制50含义: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途径:买卖原因:土地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多地少等表现:地主兼并农民;地主兼并地主等结果: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古代很长时间内,贵族、官僚、大地主免交或少交土地税,同时隐田逃税现象严重;失地农民增多,容易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土地兼并土地兼并51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国家将掌握的无主荒地组织农民、军人集体耕种,或者分配给农民个体耕种,耕种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收获物。前者主要是屯田制,后者主要是均田制。屯田制、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式。②封建土地国有制52
屯田制,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主要是荒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一般是集体劳作。最早产生于秦汉时期,直到明清,历代基本都有屯田。是最纯粹的国有土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田制,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主要是荒地53
均田制,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计口授田”是指政府将掌握的无主荒地,授予每口人一定数量的桑田(永业田,唐代一般是20亩)和露田(口分田,唐代一般是80亩)。受田农民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绢或布,服徭役。桑田(永业田)可以继承和买卖,属私人所有;露田(口分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属国家所有。所以学者认为,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土地国有制,又包括封建土地私有制,主体是国有。均田制,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计口授542、土地政策(1)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目的:保护自耕农利益和小农经济,限制大地主利益,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以巩固统治。2、土地政策目的:保护自耕农利益和小农经济,限制大地主55
思考题:读页16、17之间一段,中国历史上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有哪些?①实行土地国有,不准土地买卖
如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平均地权,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②清丈全国土地,消除隐田逃税
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等。③没收地主土地,分配农民耕种如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思考题:读页16、17之间一段,中国历史上抑制56页17: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收赋税和保护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始于南宋,至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然有具册之举。页17: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收赋税和保护土地所有权57
(2009年高考题)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课堂练习(2009年高考题)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课58(2)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含义:
“不抑兼并”就是国家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权,不再干预土地的自由买卖和个人土地占有的多少。
积极作用:推动了荒闲土地的开垦,扩大了全国耕地面积;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一是“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失去土地的农户,部分成为佃农,部分成为工商业者。二是“不抑兼并”使地主占有土地数量的增加,使地主获得的地租增加,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消费需求,也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59二、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1)重农:重视农业,以农业为国家根本大业,是本业。(2)抑商:其含义有二,一是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一是保护和发展官营商业。
二、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602、起源:战国秦国商鞅变法首行“重农抑商”政策首先提出“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首先推行和实践“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
理由之一:需要一部分农民种地,另一部分农民去打仗。农民既是粮食的生产者,又是税收和兵员的来源,所以不能允许他们离开土地去经营工商业(农商争夺劳动力
)。
2、起源:战国秦国商鞅变法首行“重农抑商”政策首先提61法家韩非子认为“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
五蠹(d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1、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5、工商之民。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虫。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法家韩非子认为“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6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要有(页17“学思之窗”):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要有(页17“学思之窗”633、抑商手段:
请从页17、18正文和页18“历史纵横”中概括:(1)抑制土地兼并(2)货币官铸(3)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或者专卖,不许私商染指(4)平抑物价(5)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6)限制、歧视商人3、抑商手段:64专卖指专控商品需要得到相应的许可才允许生产或销售,我国古代称为禁榷制度,禁即国家禁止某些物品的私人制作、销售,榷即专卖,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限制民间商业贸易,借以扩大财政收入的一种方法。如榷盐、榷酒、榷茶。从春秋时期到明、清的许多朝代,也曾对盐、铁、酒、茶、醋、矾等产品实行过专卖。目的主要是通过垄断的专卖价格,攫取巨额财政收入。榷税指专卖业的税。专卖指专控商品需要得到相应的许可才允许生产或销售,我65
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薄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2010年高考题例举:专卖制度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664、重农抑商影响:(1)积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和政权的稳定等。(2)消极:不利于民间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4、重农抑商影响:67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政策(1)含义:
元明清政府为了整顿沿海治安,防止海盗,清理走私,垄断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禁止外国人到中国沿海通商和中国人私自到海外经商和出海捕鱼,称为“海禁”,又称洋禁。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政策68(2)目的:①防范、对付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②防范、对付海上的反政府武装势力③政府垄断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2)目的:69(3)实施特点①海禁有松有紧海禁政策具体实施时曾有松有紧,也就是有“严禁”和“弛禁”之分。②外贸时禁时关海禁与开关也交替出现,如公元1567年,明穆宗隆庆帝宣布停止海禁,开放福建漳州月港,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两洋,史称“隆庆开关”。(3)实施特点702、“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这一名称,并不见诸当时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而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有人认为它包括了海禁政策,也有人认为“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是并列关系。2、“闭关锁国”政策:71(1)内容:(见页15、18)①广州一口通商,又称单口贸易②政府垄断对外贸易,建立公行制度,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十三行是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经过它买卖。当时获得政府特许垄断经营权的不仅有徽商、晋商,还有广州的行商。十三行,又称公行、洋行,号十三行,非固定13家,也并无定数。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热水供应系统施工合同
- 2024年某科技公司与某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协议
- 2025年克孜勒苏州货运上岗证考试题答案
- 2025年白银b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4年环保培训项目外包条款
- 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集合大全
- 2024年度市政工程技术人员试用期劳动合同3篇
- 渔业设施打桩机租赁合同
- 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投标代理服务合同下载3篇
- 游乐园设施安全检查
- 消毒供应室消毒员培训
- 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 体育场馆照明解决方案
- 团购被子合同范例
- 管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中药涂擦治疗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试题分类训练:动量(教师卷)
- 2024年军事理论知识全册复习题库及答案
- FA合同协议模板新
- 幼儿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