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辅导.纪实与虚构_第1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纪实与虚构_第2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纪实与虚构_第3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纪实与虚构_第4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纪实与虚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小说》纪实与虚构《纪实与虚构》王安忆一、作者介绍:王安忆,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5年随母迁到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到淮北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至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结集出版的有《雨,沙沙沙》、《流逝》、《尾声》、《小鲍庄》、《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乌托邦诗篇》、《伤心太平洋》、《父亲和母亲的神话》等,还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纪实和虚构》、《长恨歌》等。另有散文集《蒲公英》、《重建象牙塔》、《独语》,文学论文集《故事和讲故事》、《心灵世界》等。1996年出版六卷本《王安忆自选集》。王安忆在2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总是为超越自己而努力。在这条不断超越自身的创作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省意识,这种自省不仅表现在她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的改变上,同时也表现在她对个人命运与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上。可以说,她是一个自新不辍的艺术织锦人。新时期之初,王安忆挟着一股清新之风跻身文坛。她在文学中发现了自己,又用纯真细腻的情感营造了早期的小说世界。以《雨,沙沙沙》为代表的“雯雯”系列小说,通过女知识青年雯雯迷蒙而纯真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一代青年对过去的挫折和失落的反思,对美好的未来的向往和追求。80年代初期,王安忆的创作有了新的收获。扑面而来的新思想把她从雯雯们的狭小天地拉向了现实人生的广阔世界。在她的笔下,既有对“文革”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的反思(如《流逝》、《归去来兮》等),又有对现实社会人生众相的描摹(如《本次列车终点》、《庸常之辈》等)。她特别注意表现普通人的生存方式和情感心态,以探求生活的意义所在。洋溢在她的作品中的是对普通人充满爱心的理解、同情和尊重,并在此基础上肯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写于1983年的颇具自传性的《69届初中生》,是一部以一个普通女孩30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情节的长篇小说,也是王安忆对她们那一代人的艺术概括。由于时代的原因,“69届初中生”们在精神上、经济上、文化上的极度贫乏,使得他们缺乏理想、缺乏信仰,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琐碎。王安忆在这部作品中超越了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而力图囊括那个时代在一代人心灵上留下的印痕。她以自身经历感受为基础,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由于创作心态和感知方式的单一,对时代和人物心理都缺乏深入的开掘,作者这一时期的中长篇小说大都显得内容重复、深度不够,暴露了她创作上的不足。1984年访美回来以后,王安忆的艺术视野迅速拓宽,对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价值观上的差异有了深刻的体会,对生活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解。她觉察到自己创作上的弱点所在,并努力使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她的笔触开始由对现实人生的社会性的反思伸向对人性和历史的文化反思。写于1984年底的《小鲍庄》标志着王安忆创作的新突破。小鲍庄是一个仁义之乡,那种以仁义为核心的群体意识,与贫穷、愚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小鲍庄人生活冷漠而封闭的外部环境。即使是仰慕山外文明的“文疯子”鲍仁文和敢于冲破传统自由相恋的二婶与拾来、小翠子与文化子,也没能撼动这一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群体环境。而作品中那位善良、厚道、富于献身精神的少年捞渣,则是理想中美好仁义的化身。小说最后,捞渣这“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死”,传奇般地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命运,小鲍庄人因他的死而获得了新生。《小鲍庄》反讽性的重新审视了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底层的儒家仁义精神,探讨了作为伦理道德核心的仁义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剧命运。在作品中,“小鲍庄”是传统伦理道德观的象征体,作者采取写实与虚构、具体与抽象结合的形式,揭示了小鲍庄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从而使这部作品被视为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除了反思民族传统文化外,王安忆的创作领域还涉及对性爱文化、市民(主要是上海市民)文化的思考和探究。她的“三恋”系列(《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锈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等性爱文化小说,不同于靠情节的曲折变化来营造情爱氛围的言情小说,而是从纯粹的性别角度,来思考两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从各种社会联系中被抽取出来,搁置于由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织而成的二人世界中,演绎情爱与性爱的极致。《小城之恋》中的“他”与“她”几乎没有精神上的交流,有的只是性,由性的萌动到压抑到放纵直至最后的互相折磨;《荒山之恋》中的“大提琴手”和“金谷巷女儿”之间炽热的情爱,通过性的交流达到了一种非理性的境界,以致双双殉情而义无反顾;《岗上的世纪》则进一步显示了性的巨大力量。由于作品中有较多的性描写,并突出了性爱对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影响,因此这些小说颇受争议。在王安忆的性爱文化小说中,作者大胆地描写了两性之间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吸引和交合,既写出了人的原始本能,又具有现代性爱意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盲目排斥性爱的反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作品中的性爱活动和人的社会属性没有自然的揉和在一起,影响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对人性的开掘深度。王安忆还对市民生活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写出了一系列反映上海和上海人的都市文化小说。《鸠雀一战》、《好婆与李同志》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篇小说都是通过写上海市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冲突,写出了上海人的精明、冷漠和复杂的怀旧心理,也写出了外来人在进入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后遭受的排斥、敌视和生活窘境。王安忆8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这些文化反思小说,显示了她思想上的成熟。她从由单纯的感觉和直觉来表现人生,走向了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探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与此同时,她的作品又常常疏离了真实的人性,以个人主观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取代了对社会人生的切实感受和把握。这一点在她的性爱文化小说中尤为突出。90年代初,王安忆在反省自己80年代的小说创作时说:“我总是去选择那些深刻的、高远的、超然于具体事务之上的思想,作为我观察生活的武器。而实际上,对真实的生活我心里已渐将淡漠了。因此,当生活中有巨大的冲击来临时,……这些观念瞬息间粉碎了,没有东西支撑我去对世界作出判断了。我有一整年的时间没有写小说,我甚至觉得以后再不能写小说了。”经过一年的反省与调整,王安忆终于摆脱了精神与创作的危机,对小说创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需摒除那小说世界里的尽管深远透彻但实际上我与之路远迢迢的观念,这些观念宛如美丽的迷雾。我还需要重新正视我自身的经验,我既不能脱离我的经验,也不能陷入其间而不能自拔。”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她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长恨歌》等中长篇小说。这些小说最为人瞩目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纪实性和虚构性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向读者叙述了一部部完整的、个人化的家庭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戏剧性,而代之以叙述过程中显示的真实感和个人性。《叔叔的故事》通过“我”对“叔叔”的生活的叙述,写了“我”与“叔叔”两代知识分子在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上的不同,并试图对一个时代进行“总结与检讨”。《纪实与虚构》和《伤心太平洋》则是通过对母系与父系家族史的追寻与重构,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作品中还原为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第三种现实”,从而消除了传统小说中事件和人物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显现出宿命的悲剧气息,进而重新思考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长恨歌》则通过对上海小姐王绮瑶一生命运的表现,将女性爱情、生命的个体思考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王安忆始终保持着清醒而强烈的自省意识,一次次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进入了一个个新的领域和高度。二、《纪实与虚构》《纪实与虚构》无疑是王安忆极富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是一个城市人的自我“交待”和自我“追溯”。一部作品,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怎么长大的?从小说的整体结构来看,这种意图也是非常鲜明的,第1、3、5、7、9章从横向上讲述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第2、4、6、8、10章从纵向上追溯家族历史,前序后跋,纵横相织,经纬交错,构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但从其所叙之事而言,与传统“故事”的规范相距甚远。传统意义上的“故事”被淡化为散文化的往事和经验的记录。而小说也被还原成了散文式的心灵写实。这种“实”无疑是作者生存境域的具体展开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真切的个体感悟和存在体验。这种体验超越外在生活事件,可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具体来看则是“孤独”与生命的同在。“孤独”可以说是“我”的一种基本生存情境。从童年、青年到成人,年龄层次不同,具体阅历相异,但孤独却一如既往。“我”是坐在一个痰盂上坐火车进入上海的。作为一个“同志”的后代,“我”和“我家”是这座城市的外来者,这似乎注定着我们命运的“孤独”。由于语言的隔膜和“同志”家庭特有的氛围,我无法和外人沟通,找不到应有的伙伴,只能一个人在家里走来走去。“保姆”、“同学”架起了我进入这座城市、这个世界的桥梁,我们游戏打闹,上国际俱乐部,跟英语老师捣乱……但内心里依旧寂寞。搬迁,又使我陷入新的“孤独”之中,孤独成为“我”无法消解的“宿命”。青年时期激昂神圣的“文革”与那“朦胧飘渺的爱情”,再一次加深了“我”的孤独的体验,前者“带给我们奇遇的机会,仅只是生活中的偶然,它喧腾一阵过去,骚扰了我们平静的心情,结果还是留下我们孤家寡人一个”;后者虽给我带来情窦初开的那种渴望、忧虑、甜蜜、伤感,但“爱情这种深刻的关系是世上难得”的,“我们好像是专门为错过机会出生于世,我们永远谈不上抓住机会,尽是错过。”成人的“我”,以写作为职业,也是我的生存方式。写小说“可虚构谈话的人群”,“还可创造假想的谈话伙伴”。而这正源自一种交流和理解的需求,更是一种“孤独”的实存。当然这种孤独的处境也围绕着母亲、小五、张先生、有三房妻子的邻居……孤独并非是儿童于陌生城市的感觉,青春期的茫然,它是一种存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情境……“孤独”带给人以茫然与彷徨,但生命在不断地挣脱这种困境,游戏、学习、社交、爱情、写作……都是在这种情境下意义的寻求和生命的实现。个体存在的回顾与反思成了寻求的一种方式,但自我历史——文化的先在性更让自审者有着一种痴迷。于是,现实时空开始转换,由母亲到外祖母,从远古民族到近代先辈,从荒漠边地到茹家溇,有姓氏的仔细查证,也有事件的详尽描述;有气势如虹的创业,也有悲壮苦难的逃亡;有神奇的苍狼白鹿,也有美丽的爱情故事;有如日中天的家族辉煌,也有沦为乞丐的辛酸……家族的衰落式微,先前的艰辛欢愉,苦难与辉煌都脱去了神圣的外衣……煞有介事的溯源,煞费苦心的寻找,却“出现了一种荒诞的意味,好象滑稽戏一样”。于是这里出现了一种反讽或悖论,自我本源性的寻求换来的是一种失落与困惑,与之相应则是自我生命过程中不断追寻时的消释与解构。然而不管怎样失落与困惑,作品并没有陷入颓废与悲哀之中,而是澄明地以“纪实”与“虚构”在进行着自我的过程。“纪实”虽以“虚构”为终,但“虚构”本身即为“纪实”,“虚构”与“纪实”作为生命的“痕迹”,也就是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存在本身。可以说,正因为“纪实”敞开了时代和世界的“贫乏”,敞开了人的偶然存在的孤寂,于是“虚构”的欲望由此诞生。如果说“纪实”消解了人生存在的意义的话,那么“虚构”则试图对被解构的一切予以重建。这也正体现了一种人创造世界、创造历史的本能冲动,是一种绝望的反抗,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具有浪漫色彩的乌托邦。“虚构”在孤独的“纪实”背景上展开,它以现实的“纪实”作依凭,最终只是把现实中的线索经想象系统化、实体化了。某种意义上,它是对“纪实”中被压抑的各种人生欲望的释放和实现,它是对“残缺”的修补和完善,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纪实”。因此,“虚构”总是联系着对人生残缺的一次次“发现”。三、阅读指导王安忆自称《纪实与虚构》是“虚构自己”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的方式讲述的故事。从作者的叙事方式来看,是“个人”与“家族”交替前行,其叙事结构的原则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找“无限的抽象关联”,或者说是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于是,个人的成长经验与家族的历史相联接,自我的具体生活场景与其内在意义的寻求相结合,具体寻求抽象,抽象依托具体……现实与想象,当下与历史,主观与客观二者本为生活的一种一体性存在。在记录自己“爱情”经历时,从与几个男人交往时的羞涩到恍惚的“离别”,从写信收信的心理情绪到生活点滴,从相思的牵挂到婚后的吵闹……作者一面是具体细致地描述,另一方面却同时在进行着抽象的思考和内在的质询。对爱情的感悟,对文字的思索,对婚姻的审视,即使在地震时来临相拥而坐时,也有着对于地震的超验之思……抽象的人生思索生发于切实的个体经验,具体生活的所指具有了丰富的能指含蕴,不仅使内容获得了充实,文体自身的弹性与张力也大大增强。可以说,古典主义式的创作倾向在这里又获得了蓬勃生机,王安忆的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某种超越。《纪实与虚构》作为“自传性”小说,它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了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在告诉我们在如何“叙述”。与其它自传性小说相比,这无疑是独特的,老舍的《正红旗下》也是自传性的小说,但作者重在“纪实”,以平和宽厚的心态叙述自己的家庭与成长的经历,少有经验的虚构,更乏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其回溯更无有意对其叙述的拆解,是在对纪实的忠诚与无间的亲切之中进行的。《纪实与虚构》在发黄的历史中爬梳,详尽真实的呈现,却是种语言的虚构,特别是在第9章,是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一种夫子自道式的表白,更是对先前的“纪实”进行一种颠覆,道出了其“虚构”的本义。在当代作家中,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和苏童的“香椿树街小说”,被看作是“自传性很强”的小说,其“虚构”色彩也是极为浓厚的。《在细雨中呼喊》表现出凸现死亡、暴力、苦难和淡化时代、历史的特点,却少有《纪实与虚构》的那种“纪实”的朴实与厚重,更无对于如何“叙述”的呈现。当然,这些小说审视视角不同,艺术特色各有千秋,不宜厚此薄彼,但《纪实与虚构》的“虚构”与“纪实”的特征在这种比较中却显得更为突出。《纪实与虚构》有一个副标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这既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然而,不管《纪实和虚构》颠覆和瓦解了多少神话,多少往事,多少家园梦想,我们从中得到的仍然不是“虚无”。至少,作家“纪实”和“虚构”的共同媒体(语言)留下了,这种语言的物化产品(小说)也留下了。也许我们会说,作家创造世界的方法只是一场空洞的乌托邦梦想,但作家创造世界的愿望事实上已经在创造小说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小说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或许这也就是一个“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真正接近了这部小说的标题:“纪实”和“虚构”都是小说的方式,而这种以语词的方式实现的小说方式也正是“创造世界”的一种方法。作者事实上赋予了“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