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第25卷第1期

V01.25

l~JJl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月

JOURNALOFSICHUANCOLLEGEOFEDUCATIONJan.20O9

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

刘延金,林莎

(1.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成都610041;2.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课堂教学对话存在的对话重心知识化,对话内容教条化,对话结构程式化,对话方向”浅性化”以及

对话方式静态化的弊端,使教学难以为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之目标做出更大

贡献.因此,必须革新课堂教学对话,让对话具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等,使”有效的”,”人本

化”教学对话占据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对话;人本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757(2009)0143021-0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上的教学对话则是

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近几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界

直很关心课堂教学的研究及对话方式的改革,但成效不

大.鉴于此种情况,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对话,进一步探索有

效的课堂教学对话的策略很有必要.

,我国目前课堂教学对话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深受传统认识论的影响,认为

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从来是,现在仍然是知识增长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师”学有专

长,术有专攻”,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

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对话呈现出以下弊端:

1.对话重心知识化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对

此,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似乎都没有什么异

议.但是具体到课堂教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课堂上的教

学对话,过分重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传递知识,检

查知识掌握的程度成了对话的中心,”自发思维”或”引导

探究”成为空话,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信心,对学生

的情感,心灵以陶冶或震撼则更无从谈起.

2.对话内容教条化

课堂教学对话教条化突出表现在教学对话唯教材,唯

教参…….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的对话基本上是教

材,教参设计好了的,甚至教案上都已有了明确的答案设

计.教师只是照本对话,依案问答.教师这样做,教学评价

也是这样导向的.在评课时,视导人员或评价人员常常以

是否不折不扣地依教材和教参设计的对话的严密性作为衡

量课堂教学语言优劣或课堂教学行为好坏的标准.

3.对话结构程式化

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活生生的人,教学情境也时有或

经常变化.按理说,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根据不同情境,学

生状态而变化.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把说什么,怎么说都

预先设计好了,甚至对谁说,提问或哪几个学生对话也已安

排了,甚至学生怎么样回答,哪个学生有问题教师也知道

了.教师问,学生答,不论什么课型,不管哪类学科,清一色

地运用这种教学对话模式: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在”发

问——回答”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控制权,貌似对话,实

则独自,教师是教学的唯一主体,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客

体,学生的主体性被抹杀了;在一问多答中,由于提问或回

答的学生是预先设想好的,问题也是预定的,故这种对话或

交流是程式化的.于是,对话成了对学生的控制性训练.

本来,对话应是动的,是活的,但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抹杀了

教学对话的灵活多样性和情境生成性,把教学对话程式化

了.当然,教学对话需要预先设计,这是教学活动”计划

性”的要求,但是教学对话程式化,用唯一替代多样,用刻

板代替灵活,则窒息了课堂教学.学生日复一日地在课堂

上从事着单一的学习活动,厌学等情绪也就难免滋生出来.

4.对话方向”线性化”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事实上并未在课堂教学

对话中真正得到重视.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仍根深蒂固

于人们的内心.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表现为”教

师——学生”一线传输.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最佳状态

就是接受教师所教的一切,教师是”主角”,学习成绩好的

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缺乏

民主和谐的氛围,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以及好奇心和

收稿日期:20o8-09—16

作者简介:刘延金(1979一),男,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林莎(1985一),女,四)I1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2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月

求知欲的消磨.教师和学生陷于彼此无奈之中,课堂教学

的生命活力难以有效显现.

5.对话方式静态化

课堂教学对话方式的静态化主要表现为重学生的对教

材内容回答轻学生的思考过程.教学对话本应是互动的过

程,即师一生,生一生之间的多向且不断变化的交流过程而

非静态性单向的演讲.对话意义产生于对话者之间连续的

对话中,每一个话语的结束都是对新话语的召唤,意义就在

新旧话语交替中不断生成.静态化的对话只限定于知识或

技能的简要传递与训练,并且没有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没有

探究的余地,更无情感,心灵之间的相遇.于是学生便只在

书本上寻找答案,其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很差,

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对教师丧失亲切感,并对学习或课堂活

动产生厌恶感.

二,课堂教学对话革新的策略

课堂教学对话存在的诸多弊端,使课堂教学很难在素

质教育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富有教

育意义的”教学对话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

动为方式,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

道德与理性的升华.”这迫切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对话进

行反思,克服其存在的弊端,把对话与课堂情境及学生的情

感,生活联系起来.走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这两个极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教师和学生

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两个主体和教学活动中相互依存的两

个要素.正如克林伯格所说:”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

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

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t~89

1.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知,

情,行融合”“教与育”结合的教学任务观

“把变动不居,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概括为特殊的认

知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

学观的最根本的缺陷.”-2社会及学校的急功近利,有力地

强化了教学以知识为目的的观念,致使学校教育远离了

“人”的教育,课堂教学对话”去人性化”,其直接后果就是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合理地实施课堂教学对话,实现课堂

情境中”人与人”而不是”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能有效地改

变这一现状.因为,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对话能把学生从

被动,单一主体的世界解放出来,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能动

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知识变成了交流,

沟通的”话题”,变成了教与育的手段,课堂则真正成为育

人,成人的乐园.

2.调整不平等的教学伦理原则,确立”学生主体”,”师

生平等”的教学主体观

当前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伦理原则是”尊师爱生”.

这种伦理原则把教师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将教师的权

威神圣化,规定了师生双方”尊”与”从”的地位,忽略了学

生的权利和教师尊重学生的义务,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

这种主体地位不平等表现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就是任何的言

22

语往来只能是教的一方对学的一方的灌输,或是控制.有

效的人性化的教学对话要求师生,生生民主的平等,双方向

对方敞开心怀,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也只有在

平等的主体问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因此,传统的教学伦理原则应当抛弃或调整.因为,教师需

要尊重,学生也需要尊重;学生需要爱,教师也需要爱.

“互尊互爱”的师生,生生关系才是教学对话的实质.它提

倡的是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相生相克”关系中,在

“人际互动”与”教学角色”相辅相成的关系中行使各自的

权利和义务.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探究,互动,合作

的对话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似乎是天经地

义的,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占据着课堂,如此固化的教

学方式如不解冻,教学活动是难以”进化”的.只有确立

“教学方式多样化”和”通过多样化实现个别化,个性化”的

理念,课堂中的教学对话才会有生命力.在多样化的课堂

对话中,师生,生生才会具有积极的对话心态,变教师传授

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在对话与合作

中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活的知识,重要的是可获得对话

理性,并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实现精神上的相互回

应和相互碰撞,达到知与情,教与育的真正融合,让课堂焕

发出生命的活力.

4.改变以教材为唯一依据的教学设计思路——教材

只是对话时的”谈资”

有效实施的教学对话,也要求打破”教材中心”的束

缚.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对话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

师在设计课堂对话时,教材不再是唯一的依据,而只是”谈

资”,教师必须从教材以外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或体验,

疑惑,不解中挖掘”课程资源”,使对话既不脱离已设定的

教学目标,又能脱离枯燥的教材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或”个人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搬运和移植知

识的教学形态,使课堂教学对话对学生而言”富有意义”,

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有效的,人本化课堂教学对话的特征

1.具有思想性和启发性

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思想性首先是指不能

为对话而对话,表面在互相交谈,实际上则是你说你的,我讲我

的,对话成了各自的独自.其次是指对话不应成为教学的点

缀,而应有它的实质内涵:对话者对同一话题发表看法,交流思

想,从而获得意义的敞亮和扩展.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真

正的对话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

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意识.”c3]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还应注重启发性,即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激

发认知上的矛盾,在认知的差异中使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

思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合作,在合作中完善,提炼

和概括,促使学生的思维求异,求佳,并养成”学而问,疑而思”

的习惯,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对话中得到激发.

第25卷(总第190期)刘延金,林莎: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

2.表现出理解和关爱

理解和关爱是对话的基础,应贯穿于对话的始终.理

解和关爱意味着对别人的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控制.这

种理解和关爱是理智的,纯真的,无私的,并且没有血缘关

系的,是严慈相济,一视同仁的.为学生思想上的点点闪光

而由衷地高兴,对学生有新发现或些许进步表扬鼓励,对学

生学习上的困难真诚帮助解决,对话有误不急于批评呵斥,

尤其是对学习有难困的”差生”给以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

引.这是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于课堂上的充分体现.同时,

教师也应自觉地意识到,理解与关爱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

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

架起一座友好的桥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

的学习氛围.其结果是,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

“亲其师”,然后”信其道”.课堂教学对话中的理解和关爱

也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的教育即善于体会学生的情

感,了解学生的志趣爱好或情绪变化,关心学生所关心的

“热点”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等等.

3.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

有效的师生教学对话也表现为教师乐于面对学生,注

意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民主的方

式导引自己的对话行为.在有效的人本化课堂教学中,教

师的态度是谦虚的,坚信”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

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之关系中”,以及”师不必

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信念.教师在教学对话中

放下”权威”的架子,承认主体之间由于经验知识,情感态

度,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才能与学生进行真正的

沟通.按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

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

方面.教师以宽宏的胸怀无私地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和

回答,做到对待不同的学生一个样,是非分明,实事求是,表

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在学生面前不虚假,敢于承担自己

的过失,使每一个学生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

公平的评价,从而从师生对话的积极反馈中得到启迪,形成

自觉学习的动力.

4.充满信任和希望

不能给学生以信任和希望的教学对话是无根基的,能

给学生以信任和希望的教学对话对学生而言才是真正有意

义的.在教学对话中,教师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信任他

们,让学生经常感到老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充满期望和

有信心的教学对话可使学生具有”试误…’探究…’创新”的

自信心与勇气并学会尊重他人.对学生的信任和希望也能

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发

表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讨论交流,密切合作,使课堂成为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在对话时教师表

现出信任和希望,学生才会把自己真正的思想尽情表达出

来,并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感化了学生.教师表现

出的信任和希望也会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形成乐观向

上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信任和

希望在教学对话中集中表现为教师的”倾听”上.正如美

国学者克布林所说:”你能给他人最高赞许之一,就是要细

心听他讲话,你耐心地听就是向他宣布:’你值得听’,这

样,你可以提高他的自尊.”_l

5.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是创

造,创新不可或缺的理智因素.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教

学对话中,双方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态度会使教学富有生气,

并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隔阂无形地缩小甚至消除.教

师抓住学生回答和发问的多层次性,或者多视角性的启发

诱导,引导学生辩证性思考,既要看到正确的一面,也要看

到不正确的一面.总之不能以偏概全.同时教师也应该激

励学生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顾问,意见交换的参

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L4J

学生置疑老师,应该具有自己的见解,那怕是错误的想法,

也是一种可贵的开拓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体现.通过反思自

己和他人的言语,才可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把知识内化,掌

握”真知”.对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中的问题质疑问难,可

以使学生思维获得高质量的训练,最终成为一个独立,富有

批判精神和责任感,有独特个性的人.

参考文献:

[1][美]克林伯格.教师新概念[M].王建平,等,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

1997,(9).

[3]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Reflectionso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