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索徐梁作者介绍:徐梁,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系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成都610110)摘要:如同理论常常是滞后于实践一样,艺术设计教育也总是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这一点在中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现代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从事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而不是仅仅能操作电脑的设计工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小部分学生到了大三、大四,甚至毕业都没有理解艺术设计与创新及文化的关系;还没有能悟出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没有体会到艺术设计真正的乐趣。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建立设计观念,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强化设计悟性的培养。关键词:设计;悟性;定力;观念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应当重视“开发”学生的设计悟性,强化对学生设计悟性的培养。悟性,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即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联想推导,领悟出新的事理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悟性的关键在于“悟”,就是要善于推导联想。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会在面对复杂的事物时经过积极的思维而悟,进而大彻大悟。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学生具有悟性,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行成于思”。这里的“思”就是悟。要使学生不糊涂,能成“行”,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悟,悟出新知识,悟出新事理,悟出事物变化的真谛。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手脚的分工、头脑的发达、语言的产生,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而言之,人都有获取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只是人的能力有大小和高低之分。通常人的悟性具有倾向性,悟性源于兴趣。爱好自然学科的可能成为科学家;体育有兴趣的可能成为运动健将;爱好美术的可能成为艺术家……人的悟性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得到提高,成为专门人才。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木匠出身,青少年时期从事木工手艺制作;24岁以后开始弃凿学画,拜师学艺,由于他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悟性,创作出了“祖国万岁”、“菊花秋虫”、“百花鸽子”等一大批惊世之作。1956年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大奖。在他的笔下,花、鸟、虫、草造型准确,栩栩如生,笔墨纯熟,写意大气。这难道不是他勤奋努力和悟性所致吗?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各自所感兴趣方面的专家。人的悟性需要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通过学习,才能把人的悟性开发出来。人是社会中有理性的活动者,随时都需要对纷繁的社会事物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判断、作出抉择。思维能力强的人,他对事物的分析认识能力就强,就能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轻松驾驭而游刃有余。而思维能力低的人,在极简单的问题面前也必然会显得茫然无措,当然更谈不上有所建树、有所贡献了。可以说,常人皆有悟性,但只有靠后天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人的悟性才能提高,才能成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古人说:“导之以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种事物的浓厚兴趣往往会产生执着追求的力量。在幼儿时代,老师经常问小朋友:“长大了想做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要当工程师。”“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世界上最高的大厦”……孩子们纯真的回答,反映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崇拜者;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各自的兴趣所向。当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就会专注于某一事物,此时的兴趣发现和训练尤为重要,它对提高悟性乃至人的一生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艺术设计的原动力同样源于兴趣。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兴趣有大小之别。兴趣大的学生由于关注度高,设计悟性好,学习进步快,设计能力提高较大。反之兴趣较低的学生,设计能力提高较慢,这部分学生中有的是高二、高三才转向学美术的(这是现在高等学校艺术专业生源的普遍现象),其美术基础较差。因此教师授课在教会他们必要的设计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设计兴趣,激发其设计悟性,开发学生艺术创造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设计的乐趣和成功。人的兴趣倾向往往受环境的制约。俗话说“近朱者赤”,人的思维、言行均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人从小可能因其父辈的职业、某个人或某件事,从而形成他们终身的兴趣倾向。兴趣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其悟性的高低。当今社会是信息密集、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就要使他们具有快速分析、准确判断、灵活应变的能力,将来才能敢于创新、有所作为。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也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悟性抓起。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倡导兴趣教学,注重悟性开发,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更快地学会艺术设计。二学生设计悟性的开发和培养,涉及到诸多因素。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是在上高中以后才转向学习美术的,其美术基础较差,随着在大学的专业学习,见识的增加,这部分学生的设计悟性被逐渐开发出来,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有的甚至超过了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正是由于在大学的专业强化训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培养、提高了他们的设计兴趣,激发了他们的设计悟性。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兴趣、爱好是必要的前提;此外,还需勤奋刻苦,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专业和文化学习中。只有全心地投入并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开出悟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在我国唐朝时期,佛教有位悟性极高的慧能法师。起初他只是一个无名的佛家弟子。有一次,慧能的师傅弘忍大师准备在众多的弟子中选出一名为禅宗的接班人,他要求此人必须在寺院的墙壁上写出一段偈子(佛教唱词),表明自己对佛的感悟,然后选出优胜者继承其位。其中有位呼声很高的弟子神秀,经过三天的思考写出了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篇偈子对佛教已有较高的领悟了,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神秀的内心仍然保留着一丝尘世的杂念,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心灵沾染“尘埃”,以保持一个洁净的心境。而慧能则认为神秀并没有“全心”的投入,应将其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树是佛教世界中的圣树,明镜是指人心灵的纯洁和思想的崇高。“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本就什么都没有,又何来尘埃可染。这两句精彩的感言,体现了慧能已祛除尘世的一切杂念并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悟佛教。只有将整个身心都交给佛的人,才能具备如此的心境和悟性。后来,他继承了弘忍大师的衣钵,成为中国佛教中著名的高僧和禅宗南派的创始人。学习理解艺术设计也是如此。用心去体会感悟点、线、面、色彩、肌理、图形、文字等要素,以及它们在画面中的排列组合而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正是这些要素的和谐编排,创造了艺术设计的生命力。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文化人如果没有一个终极信仰、终极目标,那么他只是一具躯壳。海德格尔说过:“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真理植入你的作品中,带回到人间,别人才能从中得到感悟。”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文化教育迫在眉睫。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艺术类专业的部分学生一味地模仿外来文化,追求现代时尚,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的学生文化知识匮乏,创意设计肤浅。事实上,对待外来文化与艺术(包括教育)所采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一种积极分析的、批判吸收的、扬弃选择的思维方式。全盘否定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面看齐也不是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同理,如果追求上述的极端态度,就不是一个学者,或者专家、艺术家、教育家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文化、科学和艺术,也将无从谈起。鲁迅先生曾经提倡“拿来主义”,那是指对我有用的“拿来”;毛泽东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扬弃选择。西方人在对待东方文化与艺术,从来不是“刘姥姥大观园,捡到筐里都是菜”。西方有先进的科学,也有落后的文化;有美的艺术,也有丑的设计……一句话,西方有真善美,也不乏是假丑恶。艺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众多。因此,要求学生创作要面向社会。使学生有目标,有驱动力,把文化参与落实到社会中来。创作面向社会,就会产生意义,产生参与感、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社会和民族文化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不要把自己圈在小文化背景里,要多交艺术专业以外的朋友,建立起一个大文化背景。当代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活方式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出现什么样的作品。
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设计中如鱼得水,准确理解设计的要求,从而创造个性设计,提高设计品位。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会徽设计采用中国特色的印章图形,并将篆书“京”字造型与“舞动的北京”的创意巧妙地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传递出了“北京欢迎您”这一奥运主题。整个图形以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及东方文化特点,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征服了所有的奥运会成员和广大观众,产生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艺术效果。如果设计者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和艺术的“博大精深”、“融会贯通”,是很难在构思创意时找到这一闪光点的。正是由于设计者熟悉传统文化,具备较深的书法功底和娴熟的设计技能,才有文化强烈、极具品位的奥运会会徽的诞生。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所以,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一无所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就不可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绝不可能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浩如烟海,从何而教?从何而学?诚然,我们不是历史学专业,也不是哲学专业,更不是文学专业,我们不可能叫学生作为专业学者去研究它们,我们只能学思想,学方法。特别是易学文化思想、老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打下坚实的艺术创新的基础。我们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乃至科学家,都曾经从我们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引发出创造的灵感,从而完成了自己的不朽之作,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由此看来,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它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文化做设计大厦的基石。三定力是人对某一确定的目标或事物,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探索精神去不断努力追求。它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恒力,它是悟性的导师,它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在生活中人们希望学业有成,工作顺利,事业成功……但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常与艰辛为伴,成功常常青睐那些具备坚定意志的人。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定力需要持之以恒,排除目标以外的一切干扰。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弱小的越国被强大的吴国所灭。吴王夫差将勾践及越国的大臣押解到吴国囚禁。在吴国,勾践等人遭受了许多非人的待遇和耻辱,几乎被囚致死,后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励精图治,重整旗鼓,卧薪尝胆达十年之久,以顽强的毅力在范蠡和文仲等人的辅佐下,一举消灭了吴国。勾践被囚于吴国时,受尽了迫害,却没有绝望,没有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他复仇雪耻的决心和意志。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定力,才有后来越国的由弱转强。勾践的成功不正是顽强意志和永不言败精神境界的体现吗?如果没有定力,司马迁就无法在狱中完成旷世之作《史记》;画家梵高就不可能在饥寒交迫中创作《向日葵》。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艺术设计也是如此。成功往往与执着同在,与毅力相随。在校学习期间,有的学生将完成练习仅仅视为技能训练而已,草草勾画,东拼西凑;有的甚至在临交练习前才匆匆完成,其练习效果是不难想象的。他们没有意识到练习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定力的训练,境界的升华。要学好艺术设计,就必须转变观念,将全身心投入到无“我”、无“他”的境界中。唯其如此,才能有所作为。四“观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的敏感度;它是外界事物对人脑长期刺激所形成的一种潜意识。由于人长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这种环境会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一种特定的模式和倾向性思维,正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生导致了观念和意识的形成。艺术设计与绘画不同。绘画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意识,体现作者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它侧重于感性。可以说没有感性就没有绘画艺术。而艺术设计既要强调设计造型、色彩的和谐美观,又必须注重造型(产品)的功能需求、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等理性要素。设计的对象往往是一件实用艺术品。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比如,一幢建筑设计。设计师首先必须考虑:该建筑的结构、材料、安全性及使用功能等建筑自身的要素,这些要素都是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严格的理论数据,不能任意更改。否则将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需求。其次,在不影响安全及使用的前提下,将建筑设计的更有特色、协调、美观,这些感性要素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美术功底和文化知识。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完整统一。设计观念的树立依赖于设计氛围的营造、学习以及长期的训练和实践,设计观念的形成反过来又促使设计悟性的提高。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题就是转变学生意识,正确认识设计,培养专业的设计意识及技能。如果这些环节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专业课任课教师在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行业的绿色工厂设计与建设考核试卷
-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机械制造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流程标准化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在汽车轻量化结构部件的应用考核试卷
- 保健食品批发市场的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考核试卷
- 滑雪教练装备租赁规范考核试卷
- 新媒体营销电子教案 第4章 链接:流量池+产品电子教案
- 《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课件-2
- 2025年一建《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
- 核医学检查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 tas测评题库及答案
- 福建省能化集团笔试题目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认识三原色》课件
- 《玉米需肥特性与施》课件
- 积极心理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南昌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小米智能家居市场营销现状的问卷调研分析报告(附问卷)》4100字(论文)
- 生物质气化耦合氢合成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2练习二 附答案》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