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全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单元导航:社会历史观价值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思考:
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
被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
和
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
和
的统一。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
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
从实践出发,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人类社会,即从社会存在角度去理解。1、劳动力
2、社会主义公有制
3、计划生育政策
4、小品《超生游击队》5、6亿人口6、重男轻女的思想
7、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7—P88相关链接,结合视频材料,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1、劳动力
(社会存在)
2、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存在)
3、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意识)
4、小品《超生游击队》(社会意识)
5、6亿人口(社会存在)
6、重男轻女的思想
(社会意识)
7、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社会意识)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7—P88相关链接,结合视频材料,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经超过6亿,这惊动了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他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同时也得到毛泽东的赞同。但是,同年11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赫鲁晓夫提出了十五年超过美国的口号,毛泽东立刻提出十五年超过英国,回国主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跃进,马寅初被甩下马车。于是,人口无计划地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粮食等生活资料供给、有限就业岗位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需要。进入70年代,人口失调状况日益恶化,引发打砸抢等社会问题。中国政府认识到过多的人口已经是中国经济压倒一切的问题,1979年,马寅初被平反,恢复名誉。1982年,中国颁布《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指示》,一胎政策正式实施。
合作探究1、人口政策应该由毛泽东的主观意志决定吗?我国实施由鼓励生育到限制生育再到逐步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的原因是什么?4、试评论计划生育政策会我国社会的影响?这说明什么?2、分析在如此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中,还存在着《超生游击队》中的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说明了什么?3、分析1982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但马寅初早在1953年就提出应控制人口数量,这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86—P88,结合视频和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小组合作探究下面四个问题。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主观色彩有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思考:错误和虚幻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吗?材料: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经超过6亿。人口无计划地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粮食等生活资料供给、有限就业岗位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需要。进入70年代,人口失调状况日益恶化,引发打砸抢等社会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性别比例不协调,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婚配问题显现;年龄结构失衡,中国老年人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减少。为此,2013年国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1、人口政策应该由毛泽东的主观意志决定吗?我国实施由鼓励生育到限制生育再到逐步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的原因是什么?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结论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哲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从社会存在研究人类社会。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88)结论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B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E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析在如此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中,还存在着《超生游击队》中的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说明了什么?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3、分析1982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但马寅初早在1953年就提出应控制人口数量,这说明了什么?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结论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4、试评论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这说明什么?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结论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材料: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性别比例不协调,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婚配问题显现;年龄结构失衡,中国老年人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减少,出现了人口红利的消减和老龄化的挑战。还有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特别是失独者(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很难再生养孩子)的养老问题等。即时练习: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抵制“三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依据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不是对于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即时练习: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抵制“三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依据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不是对于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注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都是研究主观和客观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2、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祖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生活决定社会存在反作用(促进、阻碍)精神方面物质方面社会意识课堂小结自主学习1、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2、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哪些?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生产活动(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想一想: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
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1)含义: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具体表现:教材注意: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要用阶级分析法(含义、地位)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运用。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2)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3)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4)正确认识改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小结:(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4)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小结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4)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小结小结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A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惠协议合同
- 厂房供水合同协议书模板
- 工地夫妻劳动合同协议书
- 养生馆合作合同协议书
- 工程简易分包合同协议书
- 就业协议视同合同
- 云浮复印机租赁协议合同
- 仓储保管合同协议
- 护校值班合同协议
- 木门签订合同协议书
- 智能导盲杖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钉钉oa使用流程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 2024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生物医学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可打印)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劳动节英文介绍节日由来文化风俗劳动名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