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研究_第1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研究_第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面临着课程设计能否合理、施行经过能否恰当、施行后效果能否有效等问题。只要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能力不断建设、施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成为回答上述问题的需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重要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计划、施行和结果等相关问题作出价值判定,并探寻求索改良途径的活动;它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调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施行方案内容经过与结果的有效杠杆[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施行起侧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当前,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也没有构成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因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述评,有利于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现在状况〔一〕评价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构成、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人格。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目的[3],并遵守适应时代需求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进行评价。〔二〕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知识技能、能够实际加入评价活动的人[4]。有学者以为,老师是课程的实际操作者,对课程的优势与不足有着最逼真的体验,最能提出改良课程和教学的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提议,老师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有学者以为,课程评价主体,是能根据评价结果、为到达改善教育活动及其结果的目的而采用相应办法的人与组织;还有学者指出,课程评价的主体应由课程编制者、课程管理者、课程施行者、课程承受者构成,根据课程评价的需要,课程评价主体有学生、老师、家长、专家等[5]。当前,研究界普遍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老师、学生、家长等都可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不少学者也同样强调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3,6]。〔三〕评价内容有研究者以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包含以衡量学生对课程学习态度为目的的评价项目和以衡量学生内在心理成长、外在行为变化为目的的评价项目。前者包含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生对老师教学、对教学资料的看法等,后者包含学生适应及处理挫折能力的变化、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变化、学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问题等的理解、学生在碰到心理问题时的反应和办法[6]。何蕊以为,可从课程运作的三个维度六个方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三个维度是指客体维度,即课程目的、课程材料〔包含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效果,主体维度即学生和老师,活动维度即教学经过,包含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法的运用等[7]。田丽以为,应以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为评价内容,即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否到达下面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教学目的[3]。虽然研究者提出的评价内容不同,但都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进行设定的,都强调了学生在课程评价经过中的主体地位。〔四〕评价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能否得当,直接影响评价的效果和质量。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法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前者重要包含心理测量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后者重要包含档案袋评价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性评价法、自我评价与别人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和分析法等。1.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评价法,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如SCL-90〕,通过比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施行之前与之后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考察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施行前、后之间的心理素质变化水平,进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作出评定。该方法重要应用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其优点是考试的量化水平高,评价结果精确、客观、具体。然而,采取该方法容易忽略课程规划中那些不可测量的主要方面〔如课程详细的施行经过〕,进而影响课程评价的信度[7]。2.问卷法问卷法即根据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将要调查的内容,并设计成问卷,由被调查者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进而获得书面的评价信息。该方法使用很广,在评价课程运作的各个环节均可使用。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省时省钱而有效、调查范围广,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便于统计。但问卷调查的内容往往有限,被调查者的填写态度也难以保证,某些复杂的问题难以通过书面回答讲清楚,因而搜集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在很大水平上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水平[7],有时不仅信度较低,而且回收率难以保证。3.实验法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情况下,系统地把持某种变量的变化,以此来研究该变量的变化对另一种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重要用于对课程材。4.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是老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采集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评定学生在学习与发展经过中的努力、进步、成长状态等,其施行经过分为组织计划、资料采集和结果展现三个阶段[3]。该方法是评价学生心理发展状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采集的信息量大而全,容易与教学结合,可为学生提供展现的时机。但采集作品的经过特别耗时,且其标准化水平较低,缺乏一致性,在应用于较大范围的评价时难以控制。5.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指对学生的日常活动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并记录,作为评价的材料。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来了解其心理活动。其优势是能描绘叙述天然情境中的真实行为,对于低年级儿童很适用。但难以避免观察者以先入为主的观点和刻板印象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记录,因而该方法较难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6.情境性评价法情境性评价即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天然的状况下表达自己的内心,进而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状态进行评价[7]。其评价经过包含: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老师灵敏天然地捕捉或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应对这个情境;最后,老师对学生在情境中的反应作出客观评价[3]。该方法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要求,而且由于创设的情境接近学生生活,不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因此易受学生欢迎。但该方法要请教师能够创造安全、热烈的课堂气氛,而且设计的情境要具体表现出现实生活情境,因而对老师的要求较高。7.自我评价法与别人评价法按评价的主体划分,评价方法能够分为自我评价法与别人评价法。通过自我评价和别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采集多方面反映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及相应行为变化的信息,进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作出较完好、较客观的评价。自我评价即被评者对自己所作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思性评价,学生通过自我报告的形式评价自己能否感到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情况、情绪调控能力等方面有提升或改善[8]。别人评价是让被评者四周的人对其进行评价,别人即非常熟悉与了解被评者的人,其范围越大,评价越全面客观。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加强人们的评价能力,但是缺少外界参照,无法进行横向比较[7]。8.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即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通过面对面的协商对话方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在评价经过中,学生是评价的。9.作品分析法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应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络的作业,然后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分析评定,从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态进行评价,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该方法能够从作业中拓展、强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但评价的标准难以统一,因而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考虑〔一〕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进行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怎样让评价结果愈加全面、客观、可靠、科学?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克制单一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课程评价中可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互相佐证,最大化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针对问卷法的不足,可结合协商对话式评价法等质性评价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进行评价,较好地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二〕即时评价和延缓评价相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相应行为的改变并非即刻、短时间就能见效,而是需要一个积累、酝酿或潜移默化的经过。假如单独强调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即时评价,就很可能在学生心理素质和行为改变还没来得及发生的时候进行评价,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还没显现出来的时候进行评价,这就难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因而,课程评价不该该只是一次性的评价和即时评价,而必需结合即时评价和延缓评价于一体进行连续性的评价,能力更真实、客观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能力观察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能否得到坚持。〔三〕重视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仅提供或揭示教学效果,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存在认知偏差,即不看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忽视了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虽然有些学校能够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察,过于形式化,不能真正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评价,更不能使评价结果效劳于课程效果的改善,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教学相脱离,背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目的。因而,在施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时,教育者应重视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四〕建构有别于一般学科课程的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不是学科知识自己,而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学生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体系也必将不同。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课程的施行仍然处于探寻求索阶段,其评价体系更是不成熟,在实际操作经过中难免会参照某些成熟学科的评价体系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如仅对学生知识把握状态作客观定量的评价,导致评价体系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因而,在实际课程评价经过中,应建构有别于一般学科课程的评价体系。〔五〕构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课程施行经过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提供反应信息,进而提升其教学效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的达成性评价,详细具体表现出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变上。构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使评价贯穿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个施行经过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更好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采取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以构成性评价为主。其中,构成性评价能够从目的的合理性、主题的适宜性、主体的参与性、经过的全人化、策略的有效性五方面进行;而终结性评价可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与行为变化两方面进行[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对课程自己质量的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具有主要的意义。但由于我们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还不成熟,仍处于探寻求索阶段,教育者还需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以下为参考文献:[1]吴菁.课程评价参与: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132-134.[2]田丽.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教育探寻求索,2010〔12〕:138-139.[3]吴兴华.试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J].教育与职业,2008〔23〕:95-96.[4]李玲玲,郭兰,吴颖,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