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_第1页
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_第2页
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_第3页
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_第4页
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武汉市结核病院(所)魏明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咯血●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当前城乡经济发展悬殊,农村外出务工队伍急剧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严峻的现实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了所有国人面前。稍不注意,他们就会从留守儿童慢慢滑到“问题学生”的边缘,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一、“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1.学习惰性缺乏鲜明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做笔记和作业。2.意识淡薄心理脆弱,认识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私欲极强,法纪观念淡薄。3.品质较差说谎,拿钱请人做事,偷盗,拉帮结伙,与社会无业青年鬼混,威胁同伴,强迫他人做事,参与打架斗殴,不服管教。4.行为怪异公众场合怪腔怪调,哗众取宠,吸烟酗酒,沉迷网吧和色情暴力书刊,谈情说爱。二、建构和谐社会,改善“问题学生”的教育1.扭转旧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呈多样性。对于学生中有别于我们过去时代的一些表现,我们要转变观念,多用包容发展的眼光和手段来看待、教育他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来接纳“问题学生”,这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该有的素质和责任。2.“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1)家庭幸福及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使他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这是杜绝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出现的关键。家长在教育这些特殊孩子时,必须遵循扬长补短的原则,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懂得自尊自强、自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耐心、诚恳,使他们遭受严重挫折的心灵得以转化、复苏。(2)全面落实学校德育规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校环境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学生”,彻底纠正部分教师歧视“问题学生”,粗暴地对待“问题学生”的错误行为。积极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让懂得心理、擅长说服引导的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求知的良师。学校通过开设各种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问题学生”的心育工作,解决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应付挫折和各种困难的能力。(3)加强社会教育,优化校外环境各社区组织应对所在区域的在校学生,定期与学校沟通了解,尤其对家庭特殊的孩子,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帮教,并做好外出打工家长的工作。学校更要主动与“问题学生”的社区组织和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随时交换意见,提出建议,使教育形成合力。(4)培养自信心是“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关键在调查统计分析“问题学生”时我们发现,学习方面“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教育中,我们突出强调教师自觉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问题能够给予客观的评价,批评要委婉,表扬要中肯。在实施教育转化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回避他们过去的缺陷,发掘他们的闪光点。(5)找回失去的爱是实现教育转化的重要前提在探索“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规律时,我们发现缺少爱是“问题学生”产生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动力的源泉。在爱生教育中,教师切忌过激的语言,彻底纠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只有靠这种真挚的爱,架起一座座师生间感情沟通的桥梁,学生才敢于坦然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导师的教育引导。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汉语有强烈的语感,对于有些词所表达的特殊意义我们已经是习以为常,根本不需要专门地学习就可以熟练掌握。比如说“他‘不是东西’”“戴绿帽子”之类的词语或句子,国人都明白它们所表达的特殊含义。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不是这样。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对中国的文化完全陌生的学习者,他们在书本中学到的只是这类词语的书面意义而很少涉及在生活和交际中的意义:比如“thing”和“wearagreencap”,“不是东西”就是“不是好人”的意思,而“戴绿帽子”是指“妻子对丈夫不忠”。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些意义,就会给他们的交际带来障碍,令人误解。就像邓炎昌、刘润清(1989)举的一个有趣的例子,“你‘不是东西’”,“我也‘不是东西’”,令人啼笑皆非,而学生却一头雾水,不知自己错在了哪里。所以我们对于像“不是东西”“绿帽子”之类的词语教学要格外重视。我们把某个词语或句子超出一般的语言规约而专门用于特定的语义叫做语言的“专化现象”,由此而产生的语义叫做“专化意义”。一、“专化现象”的研究概况目前国内对“专化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少。最早对“专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是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他有三篇论文(1983,1987,1993)对“专化作用”进行了讨论,他说:“我们管这种从一个共设性的一般语言组合,专化为实际生活中确有所指,确有所论,能传达一定信息的‘句子’的功能叫语言的‘专化作用’”,“语言里的句子都有它的基本意义(或者说‘共设意义’),而当一个句子‘专化’之后,就会增加或者改变它的基本意义,这种增加了或改变了的基本意义,就是‘专化意义’。”肖贤彬的两篇(2007,2008)论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对“专化”问题进行研究,对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汉语“专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汉语“专化现象”的产生与中国的文化有莫大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它蕴含着汉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汉民族的文化又生成了汉语的特殊语义成分。“专化现象”就是汉民族文化的部分体现。所以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历史发展等方面都会影响汉语词语的意义“专化”。1心理状态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比较含蓄,内敛,不喜欢直接外露,语言上常常采用委婉的措辞,特别是对一些个人私事尤其避讳直接表达,于是出现了把“有了”专化为“怀有孩子”,把“绿帽子”专化为“妻子对丈夫不忠”的现象。2价值观念中国人注重家族意识,家庭观念很强,有非常强烈的尊老爱幼,长幼之别的观念,于是“年纪”专化为“老人的年龄”,“驾鹤西去”专化为“老人的去世”。3审美情趣中国人喜欢欢天喜地的大团圆结局,希望心想事成,向往幸福安康,健康长寿,汉语中就出现了把“六”专化为“事情顺利的象征”,把“鸳鸯”专化为“恩爱夫妻”的现象。4风俗习惯中国有非常传统的独特的文化风俗,而且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农业耕作中产生了丰富的专化意义,比如“桃李满天下”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桃李”,而是专化为“优秀的学生人才”。5历史发展中国历史的发展往往体现在语言的专化意义上,某个词语的意义发生专化一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与“先生”“长者”“君”等差不多,都是朋友之间称呼,到了现代,“同志”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这可能是同性恋这层意义的开端。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近年由于大陆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同志”这个词汇,使得这层含义反而后来居上,逐渐专化为“同性恋”的意思。三、“专化现象”的对外汉语教学上文已经讨论了“专化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差异。所以要解决“专化现象”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与目的语相关的一些文化,下面将从对外汉语教材和对外汉语教师两方面讨论专化现象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一,对外汉语教材目前种类繁多,各有优缺,有些教材对“专化意义”给出了明确的注释或练习点,例如问年龄,《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1999)第三十九课,在练习中问老人的年龄使用了“多大年纪”,问小孩使用了“几岁了”,但在词语注释中并未提及。然而,大多数教材对词语往往只解释其表面的意义,而不给出常用的和交际中的“专化意义”,常常使学生使用时出现错误。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因为我美人,所以很多姑娘爱我。”“美人”字典义是“漂亮,好看的人”,但它的“专化意义”是“漂亮的女人”。又如,“班里有六个女人学生”,“女人”词条的注释为“lady,female”,但它还有专化意义“已婚女子,妻子”。这些都是由于教材中的注释过于简单,没有给出“专化意义”,导致学生出错。在教材编写上要尽量完善词语“专化意义”的注释,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交际生活中,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上节我们已经讨论过,“专化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才能理解词语的“专化意义”。所以如何把词语的“专化意义”教学很好的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进行语言交际文化训练。首先,要发展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准则,使学生置身于汉语学习时必要的中国文化氛围中,转变文化思维。对外汉语教师要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认真研究中外文化,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以及“专化现象”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把历史文化全面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对专化意义的理解。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对语言“专化现象”的敏感度,要尽量摆脱母语的思维惯性。从陌生文化者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困惑,解决教学盲点,创造中国文化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进行汉语学习时必要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在特定场合和环境中说得得体恰当的交际能力。现在我们的教材和字典在解释词义时大多数只解释词的字面意思,或只翻译本义,而对于专化义很少提及。所以需要教师加强专化意识,在课堂上注重对词语“专化意义”的讲解,降低学生理解的偏误,提高学习效果。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武汉市结核病院(所)魏明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咯血●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3咯血●定义: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实质病变引起的出血,经口腔咯出。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出血或口腔内的出血不属于咯血。咯血4咯血分类●血痰或血染痰:痰中带血或点状血块,或痰被染成红色,但以痰为主。小量咯血:一次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100ml之内。中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在100ml300m,或24小时内咯血总量在300m之内者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在300m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总量在600m以上者咯血分类5咯血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症状:常有咽部发痒,胸内发热等自觉症状,咯血特点是随咳嗽咯出和痰液相混,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在咯血过程中,突然咯血停止,出现精神呆滞、张口瞠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甚至昏迷、抽搐、尿失禁等症状则为窒息表现。体征:出血侧能听到水泡音。咯血的临床症状及体征6咯血的鉴别诊断与咽部出血、口腔、鼻腔出血的鉴别与呕血鉴别;(病史、出血方式、血颜色、血内混物、伴随症状、有无黑便)与其他疾病咯血鉴别。咯血的鉴别诊断7咯血治疗●病因治疗般处理止血药物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纤支镜用于咯血的治疗●人工气腹●外科手术咯血治疗8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肺结核咯血不与肺部病变的轻重成正比:肺结核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完全钙化的病人。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9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空洞内动脉瘤的破裂或血管的断裂病变侵蚀血管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癜痕纤维化引起的结核性支扩,管壁粘膜破坏、糜烂、溃破易出血化疗期间变态反应较强,病灶中心发生干酪性坏死,侵蚀血管造成咯血●钙化石刺破血管凝血机制缺陷或服用某些药物(PAS、TB1)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10一般处理●1、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将血随时轻轻咯出2、精神过度紧张病人在肺功能允许情况下可适当给予镇静安定剂(安定等)剧烈咳嗽患者可给予咳必清、可待因等止咳药。禁用吗啡等强烈麻醉镇咳药一般处理1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6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1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0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6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2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0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6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3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0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6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4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0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6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5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0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1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2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3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4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5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课件66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67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武汉市结核病院(所)魏明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咯血●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当前城乡经济发展悬殊,农村外出务工队伍急剧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严峻的现实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了所有国人面前。稍不注意,他们就会从留守儿童慢慢滑到“问题学生”的边缘,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一、“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1.学习惰性缺乏鲜明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做笔记和作业。2.意识淡薄心理脆弱,认识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私欲极强,法纪观念淡薄。3.品质较差说谎,拿钱请人做事,偷盗,拉帮结伙,与社会无业青年鬼混,威胁同伴,强迫他人做事,参与打架斗殴,不服管教。4.行为怪异公众场合怪腔怪调,哗众取宠,吸烟酗酒,沉迷网吧和色情暴力书刊,谈情说爱。二、建构和谐社会,改善“问题学生”的教育1.扭转旧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呈多样性。对于学生中有别于我们过去时代的一些表现,我们要转变观念,多用包容发展的眼光和手段来看待、教育他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来接纳“问题学生”,这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该有的素质和责任。2.“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1)家庭幸福及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使他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这是杜绝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出现的关键。家长在教育这些特殊孩子时,必须遵循扬长补短的原则,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懂得自尊自强、自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耐心、诚恳,使他们遭受严重挫折的心灵得以转化、复苏。(2)全面落实学校德育规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校环境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学生”,彻底纠正部分教师歧视“问题学生”,粗暴地对待“问题学生”的错误行为。积极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让懂得心理、擅长说服引导的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求知的良师。学校通过开设各种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问题学生”的心育工作,解决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应付挫折和各种困难的能力。(3)加强社会教育,优化校外环境各社区组织应对所在区域的在校学生,定期与学校沟通了解,尤其对家庭特殊的孩子,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帮教,并做好外出打工家长的工作。学校更要主动与“问题学生”的社区组织和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随时交换意见,提出建议,使教育形成合力。(4)培养自信心是“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关键在调查统计分析“问题学生”时我们发现,学习方面“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教育中,我们突出强调教师自觉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问题能够给予客观的评价,批评要委婉,表扬要中肯。在实施教育转化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回避他们过去的缺陷,发掘他们的闪光点。(5)找回失去的爱是实现教育转化的重要前提在探索“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规律时,我们发现缺少爱是“问题学生”产生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动力的源泉。在爱生教育中,教师切忌过激的语言,彻底纠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只有靠这种真挚的爱,架起一座座师生间感情沟通的桥梁,学生才敢于坦然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导师的教育引导。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汉语有强烈的语感,对于有些词所表达的特殊意义我们已经是习以为常,根本不需要专门地学习就可以熟练掌握。比如说“他‘不是东西’”“戴绿帽子”之类的词语或句子,国人都明白它们所表达的特殊含义。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不是这样。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对中国的文化完全陌生的学习者,他们在书本中学到的只是这类词语的书面意义而很少涉及在生活和交际中的意义:比如“thing”和“wearagreencap”,“不是东西”就是“不是好人”的意思,而“戴绿帽子”是指“妻子对丈夫不忠”。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些意义,就会给他们的交际带来障碍,令人误解。就像邓炎昌、刘润清(1989)举的一个有趣的例子,“你‘不是东西’”,“我也‘不是东西’”,令人啼笑皆非,而学生却一头雾水,不知自己错在了哪里。所以我们对于像“不是东西”“绿帽子”之类的词语教学要格外重视。我们把某个词语或句子超出一般的语言规约而专门用于特定的语义叫做语言的“专化现象”,由此而产生的语义叫做“专化意义”。一、“专化现象”的研究概况目前国内对“专化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少。最早对“专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是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他有三篇论文(1983,1987,1993)对“专化作用”进行了讨论,他说:“我们管这种从一个共设性的一般语言组合,专化为实际生活中确有所指,确有所论,能传达一定信息的‘句子’的功能叫语言的‘专化作用’”,“语言里的句子都有它的基本意义(或者说‘共设意义’),而当一个句子‘专化’之后,就会增加或者改变它的基本意义,这种增加了或改变了的基本意义,就是‘专化意义’。”肖贤彬的两篇(2007,2008)论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对“专化”问题进行研究,对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汉语“专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汉语“专化现象”的产生与中国的文化有莫大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它蕴含着汉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汉民族的文化又生成了汉语的特殊语义成分。“专化现象”就是汉民族文化的部分体现。所以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历史发展等方面都会影响汉语词语的意义“专化”。1心理状态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比较含蓄,内敛,不喜欢直接外露,语言上常常采用委婉的措辞,特别是对一些个人私事尤其避讳直接表达,于是出现了把“有了”专化为“怀有孩子”,把“绿帽子”专化为“妻子对丈夫不忠”的现象。2价值观念中国人注重家族意识,家庭观念很强,有非常强烈的尊老爱幼,长幼之别的观念,于是“年纪”专化为“老人的年龄”,“驾鹤西去”专化为“老人的去世”。3审美情趣中国人喜欢欢天喜地的大团圆结局,希望心想事成,向往幸福安康,健康长寿,汉语中就出现了把“六”专化为“事情顺利的象征”,把“鸳鸯”专化为“恩爱夫妻”的现象。4风俗习惯中国有非常传统的独特的文化风俗,而且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农业耕作中产生了丰富的专化意义,比如“桃李满天下”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桃李”,而是专化为“优秀的学生人才”。5历史发展中国历史的发展往往体现在语言的专化意义上,某个词语的意义发生专化一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与“先生”“长者”“君”等差不多,都是朋友之间称呼,到了现代,“同志”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这可能是同性恋这层意义的开端。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近年由于大陆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同志”这个词汇,使得这层含义反而后来居上,逐渐专化为“同性恋”的意思。三、“专化现象”的对外汉语教学上文已经讨论了“专化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差异。所以要解决“专化现象”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与目的语相关的一些文化,下面将从对外汉语教材和对外汉语教师两方面讨论专化现象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一,对外汉语教材目前种类繁多,各有优缺,有些教材对“专化意义”给出了明确的注释或练习点,例如问年龄,《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1999)第三十九课,在练习中问老人的年龄使用了“多大年纪”,问小孩使用了“几岁了”,但在词语注释中并未提及。然而,大多数教材对词语往往只解释其表面的意义,而不给出常用的和交际中的“专化意义”,常常使学生使用时出现错误。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因为我美人,所以很多姑娘爱我。”“美人”字典义是“漂亮,好看的人”,但它的“专化意义”是“漂亮的女人”。又如,“班里有六个女人学生”,“女人”词条的注释为“lady,female”,但它还有专化意义“已婚女子,妻子”。这些都是由于教材中的注释过于简单,没有给出“专化意义”,导致学生出错。在教材编写上要尽量完善词语“专化意义”的注释,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交际生活中,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上节我们已经讨论过,“专化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才能理解词语的“专化意义”。所以如何把词语的“专化意义”教学很好的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进行语言交际文化训练。首先,要发展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准则,使学生置身于汉语学习时必要的中国文化氛围中,转变文化思维。对外汉语教师要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认真研究中外文化,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以及“专化现象”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把历史文化全面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对专化意义的理解。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对语言“专化现象”的敏感度,要尽量摆脱母语的思维惯性。从陌生文化者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困惑,解决教学盲点,创造中国文化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进行汉语学习时必要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在特定场合和环境中说得得体恰当的交际能力。现在我们的教材和字典在解释词义时大多数只解释词的字面意思,或只翻译本义,而对于专化义很少提及。所以需要教师加强专化意识,在课堂上注重对词语“专化意义”的讲解,降低学生理解的偏误,提高学习效果。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68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武汉市结核病院(所)魏明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69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咯血●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常见三大急症70咯血●定义: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实质病变引起的出血,经口腔咯出。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出血或口腔内的出血不属于咯血。咯血71咯血分类●血痰或血染痰:痰中带血或点状血块,或痰被染成红色,但以痰为主。小量咯血:一次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100ml之内。中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在100ml300m,或24小时内咯血总量在300m之内者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在300m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总量在600m以上者咯血分类72咯血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症状:常有咽部发痒,胸内发热等自觉症状,咯血特点是随咳嗽咯出和痰液相混,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在咯血过程中,突然咯血停止,出现精神呆滞、张口瞠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甚至昏迷、抽搐、尿失禁等症状则为窒息表现。体征:出血侧能听到水泡音。咯血的临床症状及体征73咯血的鉴别诊断与咽部出血、口腔、鼻腔出血的鉴别与呕血鉴别;(病史、出血方式、血颜色、血内混物、伴随症状、有无黑便)与其他疾病咯血鉴别。咯血的鉴别诊断74咯血治疗●病因治疗般处理止血药物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纤支镜用于咯血的治疗●人工气腹●外科手术咯血治疗75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肺结核咯血不与肺部病变的轻重成正比:肺结核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完全钙化的病人。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76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空洞内动脉瘤的破裂或血管的断裂病变侵蚀血管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癜痕纤维化引起的结核性支扩,管壁粘膜破坏、糜烂、溃破易出血化疗期间变态反应较强,病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