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基础题明代文学一、明代诗文(一)明初诗歌与散文1、诗歌(1)吴中四杰:明初活跃于诗坛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①高启,号青丘子,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②杨基《眉庵集》(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2、散文(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2)刘基:寓言集《郁离子》;《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3、茶陵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怀麓堂集》。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二)明代中期文学复古*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作品多写时政题材,体现庶民生活,显露危机感和批判意识。代表作家作品:李梦阳《空同集》、何景明《大复集》等。*后七子:明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团体,包括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复古主张,相互标榜以致模拟成风。内容强调法度格调的强化与具体化。代表作家作品:李攀龙《沧溟集》、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提倡唐宋文风,反对师法秦汉,创作上强调文以明道,因拟唐故称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三)晚明诗文1、李贽,价值观念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提出“童心说”2、晚明小品文代表:张岱《西湖七月半》(明代末年游赏之作)3、夏完淳,明末杰出文人,《别云间》为作者遭遇清兵逮捕,临行诀别故乡时所作,明末创新文人。*公安派:晚明文学领域具有相当影响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提倡“独抒灵性,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强调表现个性化思想情感。他们反对模拟,企图突破儒家的影响。部分作品抨击时政,对道学不满。代表作品:袁宏道《戏题斋壁》、袁中道《听泉》*竟陵派:明后期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为湖北竟陵人,故得名。他们反对拟古,抒写性灵,但对公安派肤浅流俗不满,企图以幽深孤峭矫正,而流于艰涩。代表作品:钟惺《宿乌龙潭》二、明代杂剧1、明代杂剧:刘东生《娇红记》;王九思和康海《中山狼》;徐复祚《一文钱》2、《南词叙录》:一般认为是明代杂剧作家徐渭所作,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3、明代杂剧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歌代啸》*《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四声猿》包括4本短戏:《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明曲第一)*《歌代啸》:《歌代啸》是明代戏剧家徐渭的杂剧剧本。《歌代啸》是个由四段小戏穿合而成,在故事情节上有连贯性的杂剧,第一出写李和尚偷了张和尚的冬瓜送给情人吴氏;第二出写李和尚戴着张和尚的帽子到吴氏家,见吴氏母亲牙疼,于是假装行医,主张针灸她女婿的脚跟;第三出写吴氏的丈夫以帽子为据向州官告李和尚,却使张和尚下狱;第四出写州官奶奶在内宅放火,州官则禁止百姓点灯。全剧荒诞离奇,又具有讽刺意味。三、明代传奇1、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无名氏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2、昆山腔——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3、昆腔传奇: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传奇作品中第一部现实作品4、明后期代表:高濂《玉簪记》;孙仁孺《东郭记》;周朝俊《红梅记》5、“沈汤之争”的焦点——汤显祖对沈璟“声律论”的否定。6、沈璟、吕玉绳将《牡丹亭》改为《同梦记》7、《牡丹亭》与汤显祖“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明代汤显祖归隐后,于临川玉茗堂创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杜丽娘:杜丽娘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的女主人公。她本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后为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敢于斗争,表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战斗精神。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又因汤显祖祖居玉茗堂,所以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优美文采。作家主要有孟称舜(代表作《娇红记》)、吴炳、阮大铖等。*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义侠记》)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冯梦龙、吕天成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鸣凤记》:鸣凤记是明代重要的昆腔传奇,此剧作者已不可考。《鸣凤记》是几乎与时事同步的政治活报剧,暴露了明王朝政治的黑暗腐败。全剧长达41出,通过揭发严嵩旧罪,并不断地演示其新罪而呈现。《鸣凤记》是传奇作品中时事戏的先锋,开拓了政治悲剧现实化的道路。(可参考P95)四、明代散曲与民歌1、明代散曲作家:陈铎《滑稽馀韵》;冯惟敏《十自由》(套数);梁辰鱼《江东白苎》2、冯梦龙民歌:《挂枝儿》、《山歌》五、明代小说(一)《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三国》的主题:(1)为蜀汉争正统说(2)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3)反分裂、求统一说(4)歌颂理想英雄或讴歌封建贤才说(5)人才学教科书说(6)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7)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8)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9)悲剧说(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1、《水浒传》今知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有繁本(文繁事简)与简本(文简事繁)之别: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3种。简本有103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0回本、124回本和不分卷本等2、《水浒传》主旨:(1)忠义说(2)诲盗说(3)英雄豪杰立传(4)“倡民主、民权”的政治小说(5)农民起义说(6)市民说(7)忠奸斗争(三)《西游记》与神怪小说1、《西游记》题材最早来源于辨机的《大唐西域记》2、《封神演义》100回,由许仲琳、李云翔改编。(四)《金瓶梅》与世情小说1、《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2、蒋剑人推出《古本金瓶梅》,是为第一本洁本。(五)“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1、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3、瞿佑《剪灯新话》(文言小说)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标志明代传奇小说的崛起。*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清代文学一、清代诗、文、词(一)诗歌1、清初:(1)遗民诗人: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另有吴嘉纪和屈大均,前者多作危苦之词,后则富于浪漫幻想。还有,阎尔梅。(2)入仕诗人: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常熟人。另有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路灿。(3)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艺术上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代表作《圆圆曲》(以吴三桂、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4)王士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提倡“神韵说”,即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代表作《秦淮杂诗》(5)康熙诗坛,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并称“南施北宋”(6)查慎行: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7)赵执信:著有《谈龙录》2、清中叶1、翁方纲:“肌理说”,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2、袁枚:世称随园先生,提倡“性灵说”,强调情是其诗论的核心,代表作《马嵬》3、“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4、郑燮,号板桥,代表作《潍县署中画竹呈3年伯包大中丞括》(二)散文1、清初散文(古文)三大家:魏禧、汪琬、侯方域。侯方域《李姬传》(李香);《大铁椎传》(剑侠)2、姚鼐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3、桐城派分支是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张惠言。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浮生六记》,记叙与妻子陈芸的感情生活。4、骈文作家:汪中,被视为清代骈文复兴的代表。《哀盐船文》*桐城派:是清中叶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继承发展的散文流派,因三人为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其论文主张向秦汉、唐宋古文学家学习,讲究“义法”。义,即文章内容;法,即文章作法。强调义理、考据、词章合而为一,要求语言雅洁,并以阳刚、阴柔来分析文章风格,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代表作品: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姚鼐《登泰山记》。(三)词1、清初词“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悼亡词《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蝶恋花》)。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阳羡词派:清初,以陈维崧(《醉落魄.咏鹰》)为宗的词派。陈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为宗的词派。浙江秀水人,古称浙西,所以…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厉鹗等。*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流派之一。常州词人张惠言(词集《茗柯词》;《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所开创,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张提出“比兴寄托”的主张,倡导意内言外、比兴寄托。周济也强调寄托,提出“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他们的作品气势雄健、风格俊逸,但内容范围仍比较狭窄,旨意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影响颇大。*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是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内容涉及友情爱情、边塞江南、咏史咏物、杂感等诸多方面,词风清新隽秀、悲婉华美,而尤以写景状物关于水、荷的词居多。风格颇似南唐后主,被称为“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二、清代戏曲1、抒情剧: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吴伟业:杂剧《通天台》、《临春阁》,传奇《秣陵春》;尤侗《读离骚》2、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还有朱素臣等。李玉代表作:《千忠戮》(燕王朱棣以武夺位)、《清忠谱》(以公:周顺昌)。“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创作风情喜剧《笠翁十种曲》4、南洪北孔: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5、长篇小说:《绿野仙踪》和《镜花缘》是其中较好的两部作品6、案头文人戏曲创作:蕉窗居士黄图泌《雷峰塔传奇》(神话传说剧)7、地方戏: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京剧在地方戏的发展中产生。代表作《庆顶珠》又名《打渔杀家》;8、弹词《再生缘》9、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以鼓板击节,代表作《呼家将》《包公案》10、子弟书,创始于满族八旗子弟,只唱不说三、清代小说1、清初小说续书中,陈忱《水浒后传》比较优秀。梗概:主题是官逼民反。个中也反映了江南遗民寄希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同原书一样,故事也是从梁山泊开始。叙写梁山好汉中剩存的李俊、燕青等人再度起义,反贪官、反清兵。后迫于形势,冲破金兵重围,弃寨出海,建基立业。李俊为暹罗国主。2、李渔的短篇小说:《无声戏》、《十二楼》3、才子佳人小说:天花藏主人(张匀)《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4、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是明代西周生所著的世情小说,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前22回叙写前世的晁家,第22回后写今世狄家。小说以两世的两种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即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其在塑造人物、梳理故事等手法方面都是同类小说的杰出者。☞清代的代表性小说(一)《聊斋志异》(二)《儒林外史》(三)《红楼梦》近代文学一、近代诗词1、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散文《尊隐》,“隐”是指失落在野的人物;《病梅馆记》是最集中表现追求个性解放精神的作品。诗《己亥杂诗》;《西郊落花歌》以落花比兴。2、黄遵宪“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文界革命”,是新文体的创造者,代表作《少年中国说》3、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以“南”名社,对北而言,寓有对抗清政府之意,代表人物:柳亚子、陈去病等二、近代戏曲话剧是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兴剧种。三、近代小说1、侠义公案小说:《儿女英雄传》(侠女何玉凤,化名十三妹为父报仇);《施公案》、《绿牡丹》等人情世态小说:《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花指妓女3、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四大名著:《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主人公傅彩云)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5、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6、民初小说: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玉梨魂》标志其成形,也是其文言小说的奠基之作。李涵秋《广陵潮》是鸳鸯蝴蝶派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简答题一、《三国》中诸葛亮、曹操形象分析曹操形象1、奸诈与忠义的矛盾生于乱世的曹操是一个奸雄,小说中曹操的奸诈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玩弄权术年幼的曹操面对叔父善意的指责不但不接受,反而想办法对付,一个小小的伪装成功离间父亲与叔父。这说明曹操从小就有一种过人的权术。(2)阴险而又极端利己曹操只凭猜测就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而且在得知错杀后还要赶尽杀绝,完全以利己为标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可谓阴险狠毒之至。(3)诡计多端祢衡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他,他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却玩了个借刀杀人的把戏,让祢衡到荆州劝说刘表。借刘表之手杀祢衡。然而这样的一个残忍的奸雄,也有他忠义的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没有篡位称帝,符合传统的政治道德的,这可算是他的“忠”。华容道义释关羽,后来也因为自己的“义”而捡回一条命。2、爱才与忌才的矛盾曹操的用人和对待人才的态度,最能说明他性格的矛盾性。曹操爱才。典韦战死,他哭奠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忌才。如杀杨修。曹操爱杨修之才,但最终还是借扰乱军心之名把杨修杀掉。他既爱才,又忌才;既有礼贤下士之举,又有枉杀贤良之误。3、好色与重情的矛盾曹操好色,明里暗里有不少女人。当年他曾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后来却娶了何进的儿媳妇。战宛城时,他因好色而与张绣的婶娘私通,竟然赔上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的性命,使曹军损失惨重。曹操虽好色,但是从他与原配夫人丁氏的事,可以看出曹操对女人的重情重义。长子曹昂因保护曹操而丧命,丁夫人对曹操不依不饶。曹操一气之下把丁夫人送回娘家。几天后曹操主动到岳父家想请回丁夫人,但丁夫人不肯回去,无奈,曹操想出了让丁家给丁夫人另选人家的办法。由此可见,好色的曹操也是一个有情的人。4、暴与仁的矛盾曹操在他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杀了不少人。有些是政治原因,诛除异己;有的纯是为了报仇泄愤;有的没有正当的理由,如杀吕伯奢,梦中杀人。曹操的仁表现在以民为本,体恤百姓,保持农业发展。如在征张绣时,他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诸葛亮形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作者以其独到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忠贞不渝的操节,旷世不凡的智慧,有口皆碑的英勇。1、“忠”。对刘备的忠贞不渝对国家的忠贞不二。他亲自带兵深入蛮荒之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刘备死后仍忠心耿耿辅佐后主。2、“智”。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且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一系列事件,将诸葛亮的“智绝”表现得淋漓尽致。3、“勇”。诸葛亮不仅有无穷的智慧,而且在他的智慧中包含着无限的刚勇,这种“勇”大多是通过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匡复汉室的信心表现出来的。如41回到43回中,刘备带领数十万民众和数千残兵缓缓地向江陵进发的时候,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只身随鲁肃前去东吴劝说孙权共同破曹,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之后,诸葛亮身居虎穴而处之泰然,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用计谋使自己化险为夷。二、《西游记》孙悟空形象分析吴承恩的笔下的孙悟空是神性、人性和猴性三者合一的形象。这一形象集中了我国古代民众的斗争精神、反抗意志与无穷智慧,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1)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

(2)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竭忠尽力;对猪八戒,他虽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决决心。

(3)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孙悟空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利用自己降妖伏魔的神通,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他总是无往而不胜。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三、《水浒传》宋江形象分析《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忠、孝、义的人物形象。“忠”:上山前宋江是以“仗义疏财”(消极忍受)的方式尽忠;上山后是以“替天行道”(积极争取)的方式尽忠,招安则以“辅国安民”(名正言顺)的方式尽忠。“孝”:接到兄弟宋义带来父亲的死讯,他就把“胸捶将起来”,“把头往壁上碰撞”,“哭得昏迷多次”等,这都是极力描写他的“孝”。“义”:晁盖等人劫生辰纲贩卖枣子之事被揭发,宋江把官军何清追捕他们的消息私下告知晁盖,这充分说明他的义。四、《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对科举制的批评讽刺艺术:(1)讽刺的艺术在于真实。作品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笑谈、粗鄙等事情加以概括,使之具有典型性。如胡屠夫对中举后的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讽刺了八股文化造成的势利心理。(2)讽刺有度,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讽刺态度。如对汤知县等贪官污吏的讽刺中有鞭挞,对热衷功名的范进等人的讽刺中有哀其不幸等。(3)高超的讽刺手法。①夸张。在现实上的适度夸张,更容易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如作品对严贡生的讽刺描写。他为了省坐船的钱,自导自演了场云片糕变几十两银子药的戏。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无疑倾注了作者对此人物的厌恶和鄙夷。②悖谬。通过人物自身的矛盾来达到讽刺效果。范进想起恩师托他帮忙提拔荀玫这事后,却遍寻不到荀玫的卷子,非常苦恼。一幕客讲了个四川学差的笑话想逗范进开心,没想到范进却说出了“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这样的雷话。作者通过范进这种只知应试却毫无文化的书呆子形象,讽刺了八股取士的弊端。对科举制的批评《儒林外史》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儒林外史》描写了封建社会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运用夸张、白描等手法尖锐地讽刺与抨击了利欲熏心、热衷功名、无智迂腐的学子(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如匡超人);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达官猾吏(如南昌太守王惠,高要县知县汤奉);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严贡生)等,从而深刻地揭露了清代社会种种丑恶的现实,尤其是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麻醉和毒害,造成了几代知识分子道德堕落,精神荒谬,才华枯萎,人格扭曲。简述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卷32,冯梦龙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的习性,便日积月累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将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姐妹们听说她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杜十娘与李甲泛舟吴越,在途中,一富家公子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是很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2、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独占花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收入冯梦龙著的《醒世恒言》第3卷。讲得是从小被人骗卖至娼门的花魁王美娘嫁于卖油郎秦重的故事。才女莘瑶琴和秦重一样,幼年都因战乱孤身流落临安。莘瑶琴被骗沦落娼门,改名王美娘,成了花魁。秦重被油店朱姓老板收养,成了卖油郎。朱重偶见貌美的王美娘,便生出与之共度一宿的念头。于是节俭存钱,终能陪花魁一宿,却因花魁醉倒,照料了她一宿,无半丝逾越。王美娘醒后对朱重的作为十分敬佩并还于双倍嫖资。一年后王美娘遭福州太守八公子羞辱,流落欲要自尽,却受朱重相助。为报答留秦一宿,王美娘扬言非君不嫁,并用多年存的钱为自己赎身,嫁给了朱重。婚后王美娘偶遇投靠油店的失散父母,而朱重后来也遇到了生父,改回了原姓秦重,皆大欢喜。3、《婴宁》选自《聊斋志异》卷二,是蒲松龄爱情小说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叙述了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结为美满姻缘的故事。婴宁是狐母所生,鬼母所养,从小生活在远离尘寰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礼教、世俗人情的污染。上元节这一天,吴生来寻王子服一起出外游玩,不料中途有事先行离开。王子服独自一人闲逛街市,巧遇婴宁,对笑容可掬的婴宁一见钟情。他将婴宁遗落的花放于枕边,每天怅然若失,相思成疾。吴生来探,得知王子服生病的真正原因后,便答应替他寻找。未果,不得已编造谎言哄骗他,告诉他是姑姑的女儿,谁知他信以为真,居然亲自到西南山寻找婴宁。而婴宁的住址却被吴生幸而言中,王子服再次与婴宁重逢,并将婴宁带回了家,与之完婚。后得知此女乃是狐女,却也对她不离不弃,又替她安葬了母亲,二人终成眷属,并育得一子。4、《席方平》《席方平》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描写官府黑暗的众多篇章中的一篇颇具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文中以辛辣的笔触,叙述席方平含冤从天上告到阴间,仍旧不得申张的悲惨境况。席方平的父亲被姓羊的财主所害,席方平为了替惨死的父亲伸冤,阴魂入城隍庙告状。然而城隍得了姓羊的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席方平愤恨不已,只好进入冥府向冥王伸冤,不料,整个地府皆被仇家收买。他们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申,反遭种种酷刑。但他毫不屈服,在严刑拷打下也没有退缩,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席方平百折不挠,最终为二郎神明断,昭冤雪恨。

《席方平》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他的伸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穷与富的较量,被侮辱预被损害者的一种反抗。他这种反抗精神,鼓励着人们向封建统治阶级反抗的勇气。论述1、《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红楼梦》的写人艺术突出表现在塑造了成群的性格鲜明而又富有社会内蕴的人物形象。(1)写真实的人:写人物打破了历代小说的窠臼,作者根据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体验塑造人物,这些人物虽然不是实有,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某种人物的真实写照,反映那种任务的真实面貌;分析贾宝玉(2)人各一面的底蕴:正是由于真实的人,所以才人各一面,不仅不同身份、境遇的人物,即便身份、境遇相同或相近的人物,也各有其自己的性情,行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同是男主子,贾政正紧古板,庸碌无为;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