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和选材的表述,正确的是()A.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比色法鉴定橙汁中还原糖的含量B.稀释涂布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细菌、霉菌的种类和数量C.哺乳动物血液和菜花都不宜作为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实验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颜色干扰适宜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2.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都与DNA和RNA有关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DNA复制、转录过程中都发生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与释放D.经过细胞分化,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B.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某雌雄异株的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用X射线处理某易感型雌株,使该易感型雌株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成为异常染色体,变为抗病型,让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杂交,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易感是显性性状,抗病是隐性性状B.控制易感和抗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D.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存活5.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C.两个细胞有发生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D.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一定相同6.绿叶杨的部分体细胞基因突变引起芽变,芽变长出的枝条经无性繁殖后选育出红叶杨。红叶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减少,液泡中花青素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绿叶杨相比,红叶杨的光合速率较慢B.红叶杨基因突变的位点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C.红叶杨的选育说明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代D.红叶杨的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7.马利筋(一种植物)含有强心苷对鸟兽有毒,故鸟兽一般不食用,而斑蝶却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同时还有另一种蝶类,其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但没有怪味儿,以下说法不能推出的是()A.马利筋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B.斑蝶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力C.类似班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味儿,易被食虫鸟捕食D.马利筋与斑蝶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8.(10分)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刺激F点和G点都能使电流计发生相同的偏转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1是某农场几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曲线(甲是生产者),图2是其中能量流动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对应图2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2)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人工补充饲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3)分解者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遗体、残骸等有机物,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生产者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丙间通过相互的气味识别对方,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性,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研究植物的CO2补偿点,并在生产实践中,适当增施CO2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乙植物的CO2补偿点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原因是: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至少答出两种)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另外研究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细胞呼吸。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1.(14分)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长腿对短腿为显性。下图为某长腿长翅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其中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D、d分别表示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控制腿长短的基因(用A和a表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仅考虑翅形,该雄果蝇与某长翅雌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一个果蝇种群中,纯合长翅果蝇占20%,杂合长翅果蝇占60%,在不考虑迁移、突变、自然选择等情况下,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3)若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该雄果蝇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推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上。(4)若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雄果蝇与某长腿长翅雌果蝇杂交,F1中出现短腿残翅雄果蝇,则F1中出现长腿长翅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5)现有各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可供选择,请设计实验确定控制腿长短的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12.野兔繁育力强,啃食牧草,还会打洞破坏水源,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为了控制野兔数量,科学家对某草场的野兔数量做了调查,其某年度的年龄组成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个体数191180916856606550151(上表中n≤n+<n+1。通常野兔2岁达到性成熟,7+时丧失繁殖能力)(1)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导致调查结果的误差偏大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不考虑种群数量变化)。(2)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野兔的死亡率______出生率,要降低野兔种群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野兔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_营养级。植物的“气味”为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信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1、本尼迪特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它与还原糖反应颜色由蓝色变为红黄色。2、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菌种的纯化和分离。3、DNA粗提取实验材料,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详解】A、橙汁的颜色会干扰沉淀量的判断,A错误;B、稀释涂布法通过菌落的数量来代表活菌数,通过菌落的形态特征来鉴别其种类,B正确;C、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而白细胞数量少,均不适宜做提取DNA的材料;菜花是植物细胞含有大量的DNA,可以作提取DNA的植物材料,但在提取前需先去除细胞壁,C错误;D、洋葱内表皮细胞不分裂,不会形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2、D【解析】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0种游离的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产物2个双链DNA一个单链RNA多肽链特点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T-AC-GG-CA-UT-AC-GG-CA-UU-AC-G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详解】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过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因此与DNA和RNA有关,A正确;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需要解旋,有氢键的断裂,合成子链时有氢键的形成,B正确;C、DNA复制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与释放,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与释放,C正确;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经过分化后,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DNA的种类和数量不变,但是不同细胞中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故选D。【点睛】熟记DNA分子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日常学习中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忆。3、D【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突变是有利的,A正确;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迁入迁出、隔离以及遗传漂变等,随机交配和自交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辨析: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4、C【解析】

由于该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诱变处理后,使得不抗病的植株染色体缺失后,变为抗病植株,让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杂交,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由此可退出抗病植株为隐性,且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染色体缺失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因此缺失的是显性基因,才使得隐性基因得以表达,因此易感是显性性状,抗病是隐性性状,A正确;B、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性别比列不一致,因此控制易感和抗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设易感基因为A基因,抗病基因为a基因,则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的基因型为XaX--和XA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Xa:XAX--:XaY:X--Y-=1:1:1:1,由题可知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因此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卵细胞能参与受精,C错误;D、设易感基因为A基因,抗病基因为a基因,则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的基因型为XaX--和XA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Xa:XAX--:XaY:X--Y-=1:1:1:1,由题可知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则X-Y的个体致死,即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存活,D正确。故选C。【点睛】该题目主要考查染色体和基因的位置关系,难度一般。5、C【解析】

分析题图:图A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图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不同,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都为两个,但图B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依据题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图中含A或a的染色体上都有b的变异均来自于染色体的易位,故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C正确;D、前一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是复制时出现了基因突变,后一细胞则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故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等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关知识。6、B【解析】

1、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和经染色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大液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详解】A、由于红叶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减少,光反应减慢,光合速率减慢,A正确;B、基因突变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改变,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识别,B错误;C、红叶杨是部分体细胞基因突变引起芽变,后经无性繁殖产生子代,说明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给子代,C正确;D、红叶杨的液泡中花青素增加,使液泡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正确。故选B。【点睛】注意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7、C【解析】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马利筋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A正确;B、斑蝶既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使其免受该物质的影响,又可以积累这一物质,降低被捕食的概率,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力,B正确;C、类似班蝶的蝶类虽不能产生怪味儿,但它们采用拟态作用逃避鸟类捕食,C错误;D、马利筋发展了防御机制,产生强心苷。斑蝶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可以食用马利筋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因此马利筋与斑蝶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根据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相关内容分析各选项。8、B【解析】

分析题图,该图的神经传导方向应该是a→d→c→e,所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详解】A.分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A错误;B.c处为组织液,如果理化性质改变很容易影响神经递质在两神经间的传递,B正确;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神经冲动只能由d点传到e,刺激F点,神经冲动先传至d,再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2次偏转,刺激G点神经冲动只能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1次偏转,故电流计的偏转不相同,C错误;D.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只能由d点传到e,所以即使不放药物,刺激e点d点也不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二、非选择题9、乙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2/(a2+r1)×100%不能热能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或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双向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

本题结合种群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图1为种间关系的捕食关系,根据坐标图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走势,可以判断出食物关系甲→乙→丙。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化学能,即a1+a2+a3+r1+r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a2+r1),第三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b2+r2,其中b2为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详解】(1)由图1可知,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是甲→乙→丙,故乙是第二营养级。(2)由于该农场人工补充饲料,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b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a2+r1,所以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2/(a2+r1)×100%。(3)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利用。(4)生物之间通过相互的气味识别对方,说明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且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点睛】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10、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小于变大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抑制ATP/ADP/[H]/酶/NADPH等适当升温、控制增施CO2的时间/间断供给CO2、加强对植物氮素营养的补充【解析】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色素、酶等。【详解】(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由于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当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达到CO2光补偿点时,甲种植物还未达到CO2补偿点,此时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不变,由于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故乙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2)增施CO2时间过长,一方面淀粉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ATP、酶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进而会造成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另外研究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细胞呼吸。由以上分析可知,为了避免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可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加强对植物氮素的补充。【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2),需要考生首先分析出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11、全部为长翅或长翅∶残翅=3∶125%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8实验思路:让长腿长翅纯合雌(或雄)果蝇与短腿残翅纯合雄(或雌)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腿长翅∶短腿残翅=3∶1,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其他情况,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解析】

图示中常染色体上含有D、d基因,表现为长翅,所以长翅为显性性状。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分离定律,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由于控制翅形的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分析可知,长翅为显性性状,所以仅考虑翅形,该雄果蝇(Dd)与某长翅雌果蝇(DD或Dd)杂交,后代全部为长翅或长翅∶残翅=3∶1。(2)若一个果蝇种群中,纯合长翅(DD)果蝇占20%,杂合长翅(Dd)果蝇占60%,在不考虑迁移、突变、自然选择等情况下,该果蝇种群中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D=20%+60%×1/2=50%,d=1-50%=50%,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50%×50%=25%。(3)若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该雄果蝇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说明在雄果蝇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则推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