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渡北归之离别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南渡北归之离别——大师远去再无大师1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南渡北归3:离别(震撼大结局)》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2大师之死
傅斯年
梅贻琦
胡适
曾昭燏
吴晗
穆旦梁思成
叶企孙
陈寅恪
陈梦家
陶孟和
吴宓大师之死傅斯年3傅斯年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1939年5月,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因脑溢血病逝傅斯年4归骨于田横之岛
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聊发少年狂",施展出当年敢打硬冲,"凡事先骑上虎背"的本领,对台大积习实实在在地来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不论是通过谁的条子和门路,后台有多硬,凡不合学术水准,滥竽充数的教授,全部驱逐出校门。校内职员,特别是原"帝大"时遗留的医务人员,凡无医疗常识,不知救死扶伤为何事,只想自己的薪水待遇者,一律解聘。未出几个月,傅斯年抡圆了手中的权力之刀,如同切西瓜一样"稀里咔嚓",将七十余名不合格教授与职工切掉,赶出校园。自此,台大面貌为之一新,形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局面。许多年后,无论是傅的追捧者还是被赶走的对立面,在回忆这段往事之际,都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傅斯年,台湾大学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想要在短时间中迅速崛起,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确是难以想象和不可能的。据陈雪屏回忆,傅赴台时健康情形已很是令人担忧,"但他一方面心忧大局,同时锐志要把台大建设成一个够世界水准的学府,殚精竭虑,竟无一刻的轻松"。也正由于世事纷乱与劳累过度,导致傅斯年英年早逝。归骨于田横之岛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聊发5陶孟和
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1887年11月5日生于天津。他从1949年10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陶孟和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1886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7胡适之死第二章浮海说三千弟子胡适:青山就是国家第三章短兵相接批胡运动悄然兴起面对“人民的敌人”再掀高潮第四章胜利的牺牲品但愿来生不姓胡万叶千声皆是恨
胡思杜之死胡适出任院长
1958年3月,胡适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东方学术座谈会",偶尔从"泛亚社"香港来电获悉:思杜已被革除副教授一职下放劳动。此时的胡适心中虽犯嘀咕,但并没有向最坏处想,且在心中默念上帝保佑这个不幸的儿子。到了这年的5月4日,胡氏回台湾作关于五四运动的广播讲话,"泛亚社"香港来电传出胡思杜于"去年八月自缢身死"的消息。胡适先是一惊,差点一头栽于地下。待镇定下来又将信将疑,且从心理上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予以排斥。5月12日,胡适致他的学生苏雪林信中说:"承问及小儿思杜的消息,至感。我猜想这个去年八月自杀的消息是一种有恶意的谣言,故意在'五四'前夕放出。我在今年一月间尚得友人间接传出思杜被送东北的消息,故我不信此谣言,当日即用长途电话告知内人,叫他不要轻信此消息。"由此看出,对于胡思杜的自杀,胡适仍是疑多于信。而事实上,胡思杜真的是死了,且已死去8个多月,墓有宿草了。胡适之死第二章浮海说三千弟子1958年3月,胡适正在美国8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出长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清华百年的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1962年5月19日,上午10时50分病逝于台大医院梅贻琦梅贻琦9梅贻琦出走内幕既然此前梅贻琦曾不止一次地标榜自己对清华"生斯长斯,吾爱吾庐",在如此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历史时刻,为何又置中共和部分同事的劝说于不顾,抛下清华师生执意南飞呢?纵观梅贻琦在大陆的岁月,虽没有做过不利于共产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掌校期间于学生运动中的共产党学生还曾尽量给予庇护,但这种做法更多的是为保护学校与青年学生本身所计,并不是说他就赞成共产党与马列主义,或者赞同共产党的思想观念与施政方针。据传,有一次,梅贻琦一个很要好的友人问他为什么不留在大陆,他说:"我若留在大陆,只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是当傀儡,一是当反革命。因为这两者都是我不愿意作的,所以必须离开。"梅贻琦出走内幕既然此前梅贻琦曾不止一次地标榜自己对清华"生斯10曾昭燏1964年12月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杀。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了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终身未嫁,对中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曾昭燏1964年12月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杀。是曾国藩的大弟曾11高才短命人谁惜大时代里的曾昭燏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改男造女态全新巷哭江南尽泪痕灵谷塔下付劫灰1、在大四清运动中,曾昭燏在巨大压力下导致精神崩溃,患上了忧郁症。2、“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3、“我的死与司机无关”高才短命人谁惜大时代里的曾昭燏1、在大四清运动中,曾昭燏在巨12吴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吴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13穆旦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14人间热泪已无多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胡康河上的白骨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诗人穆旦之死《赞美》热血民族奋起中国远征军杜聿明入缅甸惨死野人山与胡康河谷周与良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人间热泪已无多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热血民族奋起中国远征15“铁证”下的亡灵
《海瑞罢官》出笼引火烧身投靠胡适的“铁证”吴晗之死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吴晗文革序幕除已经身染的“海瑞”、“三家村”等现行反革命分子罪过,又因史绍宾“铁证”的出笼,牵涉出早年的家庭出身和胡适的瓜葛,吴晗头上又骤然增加了“反革命老手”、“美帝国主义的奴才的奴才”等几项沉重的钢盔。“铁证”下的亡灵《海瑞罢官》出笼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16吴晗当时的养子、当时只有7岁的吴彰后来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把爸爸绑跪在烈日下的枯树上,往他脖子里灌晒得滚烫的沙子。他们抡起皮带抽他,揪他的头发,拧他的耳朵,用各种想得出来的法子侮辱他......他满头的白发都被揪光了,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吴氏一家被扫地出门,进入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黑屋子居住,。除了吴晗被整日拉出去转着圈遭受棍棒伺候,“文革”中诞生的红卫兵身体恢复的刚刚能走路的吴妻袁震,每天拿着扫帚到北长街打扫马路,并随时把吴、袁夫妇二人帮在一起拉出去批斗与侮辱。吴晗当时的养子、当时只有7岁的吴彰后来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17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8保护奈良1944年,为了取得对日本作战的最后胜利,美国空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轰炸,到1945年,日本已有199座城市遭到轰炸,城市建筑被毁平均在40%以上,最高达90%。但是惟有日本古都奈良是个例外,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地保持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占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日本老百姓说,这是托了天皇陛下的神明,但是,只有专家才知道,这个使京都奈良免遭轰炸的,一定是位对东方古建筑有特殊感情的人。保护奈良19叶企孙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潘光旦、陈寅恪、梅贻琦。叶企孙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20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21简编桀犬恣雌黄
花落春意尽国魂消沉史亦亡庙小神灵大陈寅恪之死
身居北方的弟子汪篯(jian三声)自杀,好友向达死了,“论交三世”的俞大襟魂归西天,世侄傅乐焕钻入了湖底。躺在南国病床上,在“文化革命”狂潮的洗礼与巨大冲击中奄奄一息的陈寅恪自是在劫难逃。1969年5月5日下午,躺在床上气脉已竭的陈寅恪,再次被迫向当权者作口头交代。陈寅恪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中”之语,终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方休。延至10月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于凄风苦雨中溘然长逝。一个月后的11月21日,唐筼(yun二声)撒手人寰,追随陈寅恪而去。简编桀犬恣雌黄身居北方的弟子汪篯(jian22吴宓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吴宓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1941年当选教23陈梦家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陈梦家被划成"右派份子"。1966年9月3日陈梦家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陈梦家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57年,在考24壮志未酬陈梦家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厄运降临蓝的星,腾起又落下陈梦家对全国掀起的政治风浪和“思想改造运动”不以为然被打成右派分子吃安眠药未死,后自缢身亡壮志未酬陈梦家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陈梦家对全国掀起的政治风浪25悲回风漂泊了六十余载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期间,一些亲朋故旧前来探望,令吴宓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唯经过长期批斗折磨,心灵深处的创伤与恐惧难以消除,神志仍有些恍惚。每次招呼吃饭,双眼几近全盲的吴宓都要以谦卑的神态小声问道:“还要请示吗”。当家人连说几遍“四人帮”已经打倒,不要请示了,方才敢碰碗筷。悲回风漂泊了六十余载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期间,一些亲26谢谢!谢谢!27南渡北归之离别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南渡北归之离别——大师远去再无大师28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南渡北归3:离别(震撼大结局)》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29大师之死
傅斯年
梅贻琦
胡适
曾昭燏
吴晗
穆旦梁思成
叶企孙
陈寅恪
陈梦家
陶孟和
吴宓大师之死傅斯年30傅斯年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1939年5月,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因脑溢血病逝傅斯年31归骨于田横之岛
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聊发少年狂",施展出当年敢打硬冲,"凡事先骑上虎背"的本领,对台大积习实实在在地来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不论是通过谁的条子和门路,后台有多硬,凡不合学术水准,滥竽充数的教授,全部驱逐出校门。校内职员,特别是原"帝大"时遗留的医务人员,凡无医疗常识,不知救死扶伤为何事,只想自己的薪水待遇者,一律解聘。未出几个月,傅斯年抡圆了手中的权力之刀,如同切西瓜一样"稀里咔嚓",将七十余名不合格教授与职工切掉,赶出校园。自此,台大面貌为之一新,形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局面。许多年后,无论是傅的追捧者还是被赶走的对立面,在回忆这段往事之际,都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傅斯年,台湾大学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想要在短时间中迅速崛起,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确是难以想象和不可能的。据陈雪屏回忆,傅赴台时健康情形已很是令人担忧,"但他一方面心忧大局,同时锐志要把台大建设成一个够世界水准的学府,殚精竭虑,竟无一刻的轻松"。也正由于世事纷乱与劳累过度,导致傅斯年英年早逝。归骨于田横之岛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聊发32陶孟和
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1887年11月5日生于天津。他从1949年10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陶孟和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18833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34胡适之死第二章浮海说三千弟子胡适:青山就是国家第三章短兵相接批胡运动悄然兴起面对“人民的敌人”再掀高潮第四章胜利的牺牲品但愿来生不姓胡万叶千声皆是恨
胡思杜之死胡适出任院长
1958年3月,胡适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东方学术座谈会",偶尔从"泛亚社"香港来电获悉:思杜已被革除副教授一职下放劳动。此时的胡适心中虽犯嘀咕,但并没有向最坏处想,且在心中默念上帝保佑这个不幸的儿子。到了这年的5月4日,胡氏回台湾作关于五四运动的广播讲话,"泛亚社"香港来电传出胡思杜于"去年八月自缢身死"的消息。胡适先是一惊,差点一头栽于地下。待镇定下来又将信将疑,且从心理上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予以排斥。5月12日,胡适致他的学生苏雪林信中说:"承问及小儿思杜的消息,至感。我猜想这个去年八月自杀的消息是一种有恶意的谣言,故意在'五四'前夕放出。我在今年一月间尚得友人间接传出思杜被送东北的消息,故我不信此谣言,当日即用长途电话告知内人,叫他不要轻信此消息。"由此看出,对于胡思杜的自杀,胡适仍是疑多于信。而事实上,胡思杜真的是死了,且已死去8个多月,墓有宿草了。胡适之死第二章浮海说三千弟子1958年3月,胡适正在美国35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出长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清华百年的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1962年5月19日,上午10时50分病逝于台大医院梅贻琦梅贻琦36梅贻琦出走内幕既然此前梅贻琦曾不止一次地标榜自己对清华"生斯长斯,吾爱吾庐",在如此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历史时刻,为何又置中共和部分同事的劝说于不顾,抛下清华师生执意南飞呢?纵观梅贻琦在大陆的岁月,虽没有做过不利于共产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掌校期间于学生运动中的共产党学生还曾尽量给予庇护,但这种做法更多的是为保护学校与青年学生本身所计,并不是说他就赞成共产党与马列主义,或者赞同共产党的思想观念与施政方针。据传,有一次,梅贻琦一个很要好的友人问他为什么不留在大陆,他说:"我若留在大陆,只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是当傀儡,一是当反革命。因为这两者都是我不愿意作的,所以必须离开。"梅贻琦出走内幕既然此前梅贻琦曾不止一次地标榜自己对清华"生斯37曾昭燏1964年12月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杀。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了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终身未嫁,对中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曾昭燏1964年12月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杀。是曾国藩的大弟曾38高才短命人谁惜大时代里的曾昭燏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改男造女态全新巷哭江南尽泪痕灵谷塔下付劫灰1、在大四清运动中,曾昭燏在巨大压力下导致精神崩溃,患上了忧郁症。2、“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3、“我的死与司机无关”高才短命人谁惜大时代里的曾昭燏1、在大四清运动中,曾昭燏在巨39吴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吴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40穆旦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41人间热泪已无多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胡康河上的白骨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诗人穆旦之死《赞美》热血民族奋起中国远征军杜聿明入缅甸惨死野人山与胡康河谷周与良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人间热泪已无多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热血民族奋起中国远征42“铁证”下的亡灵
《海瑞罢官》出笼引火烧身投靠胡适的“铁证”吴晗之死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吴晗文革序幕除已经身染的“海瑞”、“三家村”等现行反革命分子罪过,又因史绍宾“铁证”的出笼,牵涉出早年的家庭出身和胡适的瓜葛,吴晗头上又骤然增加了“反革命老手”、“美帝国主义的奴才的奴才”等几项沉重的钢盔。“铁证”下的亡灵《海瑞罢官》出笼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43吴晗当时的养子、当时只有7岁的吴彰后来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把爸爸绑跪在烈日下的枯树上,往他脖子里灌晒得滚烫的沙子。他们抡起皮带抽他,揪他的头发,拧他的耳朵,用各种想得出来的法子侮辱他......他满头的白发都被揪光了,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吴氏一家被扫地出门,进入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黑屋子居住,。除了吴晗被整日拉出去转着圈遭受棍棒伺候,“文革”中诞生的红卫兵身体恢复的刚刚能走路的吴妻袁震,每天拿着扫帚到北长街打扫马路,并随时把吴、袁夫妇二人帮在一起拉出去批斗与侮辱。吴晗当时的养子、当时只有7岁的吴彰后来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44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45保护奈良1944年,为了取得对日本作战的最后胜利,美国空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轰炸,到1945年,日本已有199座城市遭到轰炸,城市建筑被毁平均在40%以上,最高达90%。但是惟有日本古都奈良是个例外,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地保持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占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日本老百姓说,这是托了天皇陛下的神明,但是,只有专家才知道,这个使京都奈良免遭轰炸的,一定是位对东方古建筑有特殊感情的人。保护奈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棉花采购合同范本
- 车辆安全检查合同范本
- 防腐分包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范本提取公积金
- 卖房资金托管合同范本
- 酒吧转让终止合同范本
- 奥迪融资购车合同范本
- 住宅装修合同范本简单
- 胰腺癌患者护理查房
- 员工离职原因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
- GB/T 2624.6-20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6部分:楔形装置
- 危重患者护理与观察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
- AIGC视域下非遗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推广绿色用电活动方案
- 先天性巨结肠远期疗效评估与随访
- DL∕T 246-2015 化学监督导则
-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全新只分红不占股协议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