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1页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2页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3页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4页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

2022年12月

刘政摄

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

建设一座魅力与活力兼具的卓越城市

欢迎您为宜兴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

请联系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刘政摄

01

规划总则

1.1指导思想

1.2规划范围与期限

1.3规划层次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

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用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实现高水平保护。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落实

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和“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深化太湖全流域系统

治理,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将宜兴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2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宜兴市行政辖区,总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

面积1996.6平方千米。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

望至2050年。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3规划层次

规划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宜兴市行政辖区,统筹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侧重国土空间开

市域发保护的战略部署和总体格局。

包括宜城街道、丁蜀镇镇区,以及屺亭街道、新街街道、新庄

街道、芳桥街道与宜城街道连片发展的部分,细化土地使用和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侧重功能完善和结构优化。市域与中心城区落实重

要管控要素的系统传导和衔接。

刘政摄

02

明确发展定位目标

2.1战略定位

2.2发展目标

2.3城市规模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1战略定位

宜兴城市战略定位为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

市,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无锡太湖湾科技创

新带南翼引擎。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与定位

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角色

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市

在特定区域中承担的职责

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

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无锡市新一轮发展的使命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南翼引擎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2发展目标

城市愿景: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

建设一座魅力与活力兼具的卓越城市

宜兴特色的传承

灿烂独特的地方文化尚特尚精的追求精神

魅力

特色秀美的全域景观和谐雅致的生活特征

宜兴精神的体现

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公共空间持续优化

活力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区域引力不断加强

宜兴品质的彰显

卓越一流的产业发展出众的生态环境

优裕的生活品质非凡的综合实力

2025年发展目标2035年发展目标

陶都文化空间建设不断推进,“中国陶都”影响力持续扩陶都文化空间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

大。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建成更加开放、更高质量、更优品质的

高端化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科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成全国一流、令人向往的国际化科

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创能力达到无锡市平均水平。城乡一技创新之城、现代产业之城,精致、精美的和谐宜居之城、文

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服明幸福之城,生态、低碳、环保的绿色之城。建成全国有影响

务配套设施建设再上新的台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生产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锡宜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高品质宜居生活圈实现全覆盖,城

双向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基本建成长三角最美生活“后花园”、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实

重要旅游目的地。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总体形成。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3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预测至2035年,市域总人口控制在150万人左右,市域城镇化水平基本稳定在

85%,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85-100万人。引导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聚,科学应对乡

村地区人口不断缩减的趋势。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劳动生产效率。

在常住人口基础上,以实际服务人口需求完善公共资源配置,预留服务人口弹性。

建设规模控制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控制总体开发强度。按照”框定总

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的总体要求,推动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与

存量用地挂钩,推进拆迁撤并村庄居民点用地、外围低效工矿用地以及影响生态功能的建

设用地减量。

刘政摄

03

优化保护开发格局

3.1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1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按照依托现实、空间和谐、集中连片、不跨区界的原则,调整全域耕地和永久基本

农田破碎化格局,消除狭长形、零星边角料用地,逐步向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中布局,

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

科学评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以双评价为基础,衔接自然保护地体系,纳入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强化生态保护红

线刚性约束,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确保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导城镇开发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严格管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安全优先,兼顾近期和长

远发展,统筹划定宜兴市域城镇开发边界。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保障农业发展空间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地貌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

性特色种养。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发展,打造东部太湖绿色蔬菜示范区、南部特

色农业观光示范区、中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北部滆湖湾生态养殖区。

底线思维,绿色发展

北部滆湖湾生态养殖区

中部高效农业示范区

南部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区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明确生态保护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依托自然资源本底,落实无锡市域“一圈两区、多廊多点”生态安全保护格局要求,

实施生态空间整治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靓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T型绿脉、

荆溪水网、湖荡环绕的生态保护格局。对自然保护地、荆溪水网、湖荡湿地、重要饮用水

源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明确生态保护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生态重要区域

保护宜南山区、太湖、团氿、滆湖等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强化太湖核心用途管制,

划定太湖岸线两级管控区,实施分级管控。深入推进太湖治理,实施退圩还湖工程,积

极融入环太湖生态圈建设,为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作出宜兴贡献。

构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控制山水生态廊道

开展“北溪河-都山荡-临津荡-西氿-团氿-东氿-大浦港-太湖”清水廊道生态修复,

建设浅滩湿地、增加防护林带。控制西氿-团氿-东氿、铜官山-龙背山、阳羡-丁蜀通风廊

道。

维护生态保育安全,增加生物多样性

依托自然保护地、重要水体、森林等重点区域,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高生

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监管制度。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三心九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核即中心城区,包括宜城城区和丁蜀城区

三心包括官林镇、周铁镇、张渚镇

九点包括万石镇、和桥镇、徐舍镇、新建镇、杨巷镇、高塍镇、

湖㳇镇、西渚镇、太华镇

04

战略引领,

建设现代化宜兴

4.1落实流域保护治理要求,推动生态绿色发展

4.2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

4.3以太湖湾科创带为引领,引导资源要素配置

4.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陶都人文魅力

4.5整合利用全域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4.6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加强宜居宜兴建设

4.7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塑造美丽特色风貌

4.8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1落实流域保护治理要求,推动生态绿色发展

强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承接太湖上游洪水蓄滞洪生态功能

构建区域上游水库、区域河道、平原圩区和江堤海塘等工程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

系。有序实施西氿生态清淤和退渔还湖、建设生态隔堤和生态湿地。

保障安全稳定的区域水源功能

保护横山水库、油车水库、龙珠水库、桃花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落实一级保护

区、二级保护区与准保护区的保护要求。

融入太湖生态保护圈与宁杭生态带

融入太湖生态保护圈、宁杭生态带和京杭运河生态特色走廊。保护太湖西岸的横塘

纵溇,建设太湖生态绿廊工程,合理推进退圩还湖工程,强化环太湖生态安全。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1落实流域保护治理要求,推动生态绿色发展

优化市域生态空间结构

构建两横一纵多点网络的“江南水乡”生态空间格局

两横:南部宜溧山脉、南溪河-三氿-太湖生态廊道

南部宜溧山脉南溪河-三氿-太湖

一纵:干茅山--茅山岕-大龙山-座身山-宜丰河-马公荡-滆湖生态廊道

干茅山--茅山岕-大龙山-座身山-宜丰河-马公荡-滆湖

多点:太湖、滆湖、龙池山、宜兴竹海、太华山生态核心

滆湖龙池山宜兴竹海太湖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2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

推动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推进“深耕上海”战略参与“一岭六县”合作

深度融入沪宁发展轴强化在宁杭发展轴中的地位

打造生态建设样板加快推进锡宜一体化

呼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建设锡宜协同发展区

展示范区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2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

构建“一核双城、三带四区”的市域城乡空间结构

一核双城三带四区

锡宜一体化发展先导区

南溪-三氿水系廊

宜城城区北部产业发展区

太湖湾科创带

丁蜀城区南部生态旅游区

西部生态农业带西部农业发展区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3以太湖湾科创带为引领,引导资源要素配置

核心产业科创要素集聚

拥湖创新协同效应彰显

“十园”之环保产业园

依托环保产业集群化优势,坚持以“人才+技术”为核心,以智慧化、服务化为

转型路径,加快环保装备产业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塑造新的环保产业发展

形态。吸纳国内外高端环保创新创业人才及创新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领

先的环保科技创新中心。

“十园”之新材料产业园

依托宜兴陶瓷产业园、国家火炬宜兴无机非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坚持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国内一流陶瓷产业高地、工业陶瓷最新科技成果策源地、

全国陶瓷总部基地的战略定位,走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

名品牌,建成引领太湖西岸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现代产业聚集区。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一核十园多点”拥湖发展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陶都人文魅力

完善保护体系,划定保护范围

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特色

围绕中国陶都、江南古城、茶道之源、人文胜地等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特色,持续加强文化

挖掘,全面呈现古城文化底蕴,讲好宜兴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持续构建宜兴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丰富山水人文保护内容,形成市域、历史城区、历

史文化街区以及各类文物古迹4个保护层次,分层次明确保护重点。

统筹划定各类历史文化保护线

明确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统筹划定宜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

及月城街、蜀山古南街、葛鲍聚居地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推动科学保护,坚持代

代守护。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陶都人文魅力

加强传承发展,彰显陶都魅力

保护传承历史城区空间格局

保护宜城、丁蜀两片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强化遗产廊道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串联,构

建环宜城文化遗产廊道与丁蜀陶文化遗产廊道,加强主题文化的展示利用。

拓展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品牌

保护丁蜀特有的紫砂陶文化景观,传承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传统

文化和现代理念、国际风范深入交融的文化创意生态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文化品

牌,打造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窗口。

宜城历史城区“十字主轴、城濠环城”丁蜀历史城区“近山亲水、山核水轴”

西至团氿东岸,东至东仓河、大溪河西青龙山、黄龙山周边、蜀山周边和蠡河、

岸,北至太滆河南岸、南至南虹河北岸,画溪河沿岸地区,以现状道路、水系和

面积约124公顷用地边界为界限,面积约544公顷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5整合利用全域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整合全域资源,构筑特色魅力

兑现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空间价值

整合自然文化资源,构筑五类特色旅游空间,形成“一核、两带、三片区、多点”

的旅游空间格局。优化旅游交通系统,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兑现

自然和文化资源价值。

旅游发展核心山岳与湖泊旅游发展带

一核两带

(宜城城区和丁蜀城区)文化与农业旅游发展带

南部山地生态旅游度假片区+东部太湖湿地休闲旅游片区+

三片区

北部湖荡湿地生态旅游片区

五类特色空间

城镇综合型陶茶体验型山林主导型湖荡主导型田园乡村型

宜帮菜、特色餐饮街区、地域

食美食、小吃集聚区

高端酒店、精品民宿、乡村

酒店、综合度假村住

旅游直通车、城市旅游巴士、

行水上巴士、旅游共享单车

特色街区、养生度假村、研学

基地、非遗展示馆、特色小镇游

旅游文创产品、生鲜农副产品、

购地理标志产品

大型演艺、民间娱乐活动、主

题公园、民俗赛事娱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6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加强宜居宜兴建设

构建量足质优的城-镇-村三级生活圈体系

中心城区、镇区打造5~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乡村依托规划发展村打造15分

钟社区生活圈。构建包括城镇居住社区、城镇产业社区、乡村社区、儿童友好型社区、

老年友好型社区5类生活圈,建设全龄友好的健康城市。

学有优教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满足各类人群受教

育需求,优先按照标准补充各类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设施。

文有场所

完善不同年龄层次居民使用需求的多样化社区文化活动设

施,结合陶都紫砂文化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展示平台。

健有佳所

应对现代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构建多样化、无所不

在的健身休闲空间,覆盖全年龄层级的全民健身需求。

老有颐养

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

合发展”要求,完善机构养老服务,配置日间照料中心。

病有良医

优先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配设,

结合居民实际需求考虑,配置康复中心,满足康复医治需求。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6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加强宜居宜兴建设

推进城市更新,提升中心城区品质与活力

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

为主,严管大拆大建,加强城市风貌环境修缮改造,增强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

居住街区

优化居住空间,建立多元住房的供应体系。

持续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补充公共服务

设施,完善宜居生活圈。

历史地段

挖掘历史内涵,补充基础设施,推进环境整治,

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的保护利用。

商业商务

对经营不善的商贸办公用地、长期空置的商务办

公区进行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

产业街区

产业保障线内加强产业引导和转型升级,完善产

业社区建设,保障线外存量工业企业逐步清退。

生态修复

注重河湖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修复受

损的生态环境,提升水绿景观。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7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塑造美丽特色风貌

明确总体美学格局,特色引导与刚性管控

形成极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格局

妥善处理城乡空间与自然山水的关系,明确整体山水人文美学格局,因地制宜强

化“两片、三廊、五区”的市域特色空间结构。围绕“山、水、林、村、路”五边差

异化控制引导,加强资源风貌利用,保护自然格局形态,兼顾特色引导与刚性管控。

两片南部丘陵田园特色风貌和北部湖荡水乡特色风貌片

三廊水城、山城和山水三类特色景观廊道

陶都艺境、龙池茶山、东方水城、氿荡水乡、湖渎古镇

五区

5个当代城乡魅力特色区

山边水边林边村边路边

保护山体自然形态保护原生自然岸线保护面湖山体界面保护村庄生态格局保护沿线景观风貌

29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8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应急空间网络

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防洪排涝消防救援

构建“外挡+内蓄+畅排”的防洪排建立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

涝总体格局。提高防洪标准,中心覆盖全域的综合性消防救援体系。

城区达50-100年一遇,太湖和滆湖中心城区按照接警5分钟内到达辖

大堤分别达100年一遇和50年一遇。区边缘的标准完善消防站布局。

抗震防灾人防

新建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防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

烈度为7度,学校、医院、商场等结合”的指导方针,推动人防工程

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提高一级标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合发展。

准进行抗震设防。

防疫应急疏散

构建社区-街道-城市组团-城市-区构建陆水空多式联合的应急疏散通

域的国土空间防疫单元体系,以单道网络,加快推进“中心-固定-紧

元为单位合理布局防疫设施。急”的三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危化品管控韧性生活圈建设

建设宜兴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危化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

品道路运输事故车辆卸载基地,危险安全单元,推进综合防灾示范社区

品存储用地应远离城镇,并符合环境建设,配建应急医疗卫生救护、微

保护、防火、防灾的有关规定。型消防站等社区级防灾减灾设施。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8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

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

电力燃气

打造坚强高效电力网,强化区域互构建多气源可靠供应体系,优化区

联,保障供电安全稳定,提升本地域燃气供应体系,完善市域高压管

电网供给能力,满足各类用户负荷道及燃气调峰储配设施建设。

增长的需要。

给水排水

完善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完善管构建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全

网水质水量水压保障体系,进一步达标的污水系统,推进污泥资源化

保障供水安全。利用以及污水再生利用。

通信供热

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建立以热电联产为主,以清洁能源

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5G分散供热为辅的多种供热方式。

网络建设,实现城乡信息通信网络

服务能力一体化

环卫海绵城市

完善全链条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

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有效

削减城市面源污染。

05

完善实施保障新机制

5.1明确规划落实和传导

5.2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5.3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制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1明确规划落实和传导

落实传导指引指导明确

上位规划乡镇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强制内容

5.2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明确近期实施目标明确重点工程项目

明确国土空间资源配置

明确监管奖惩措施

和计划指标分解落实方案

5.3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制

数字智治机制政策配套机制规划监督机制

评估调整机制调控激励机制组织保障机制

刘政摄

目录

CONTENTS

01

规划总则

1.1指导思想

1.2规划范围与期限

1.3规划层次

02

明确发展定位目标

2.1战略定位

2.2发展目标

2.3城市规模

03

优化保护开发格局

3.1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3.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04

战略引领,建设现代化宜兴

4.1落实流域保护治理要求,推动生态绿色发展

4.2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

4.3以太湖湾科创带为引领,引导资源要素配置

4.4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彰显陶都人文魅力

4.5整合利用全域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4.6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加强宜居宜兴建设

4.7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塑造美丽特色风貌

4.8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05

完善实施保障新机制

5.1明确规划落实和传导

5.2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5.3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制

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

建设一座魅力与活力兼具的卓越城市

欢迎您为宜兴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

请联系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刘政摄

01

规划总则

1.1指导思想

1.2规划范围与期限

1.3规划层次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

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用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实现高水平保护。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落实

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和“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深化太湖全流域系统

治理,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将宜兴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2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宜兴市行政辖区,总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

面积1996.6平方千米。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

望至2050年。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3规划层次

规划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宜兴市行政辖区,统筹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侧重国土空间开

市域发保护的战略部署和总体格局。

包括宜城街道、丁蜀镇镇区,以及屺亭街道、新街街道、新庄

街道、芳桥街道与宜城街道连片发展的部分,细化土地使用和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侧重功能完善和结构优化。市域与中心城区落实重

要管控要素的系统传导和衔接。

刘政摄

02

明确发展定位目标

2.1战略定位

2.2发展目标

2.3城市规模

刘政摄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1战略定位

宜兴城市战略定位为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

市,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无锡太湖湾科技创

新带南翼引擎。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与定位

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角色

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市

在特定区域中承担的职责

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

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无锡市新一轮发展的使命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南翼引擎

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2发展目标

城市愿景: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

建设一座魅力与活力兼具的卓越城市

宜兴特色的传承

灿烂独特的地方文化尚特尚精的追求精神

魅力

特色秀美的全域景观和谐雅致的生活特征

宜兴精神的体现

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公共空间持续优化

活力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区域引力不断加强

宜兴品质的彰显

卓越一流的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