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教程03_第1页
现代写作教程03_第2页
现代写作教程03_第3页
现代写作教程03_第4页
现代写作教程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写作教程03现代写作教程03现代写作教程03现代写作教程03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教学提示]1.弄清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概念,掌握集材、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2.通过训练,提高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的能力。3.了解写作受体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所谓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写作载体不能离开写作内容,因而,它是写作成品的内质与外形的统一体,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写作载体主要有四个要素:材料、主题、结构和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我们称之为内质;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我们称之为外形。下面,我们对写作载体的内质和外形分别加以介绍。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一)材料的含义材料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人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和材料相关的概念有素材、题材和资料。在文学创作中,习惯采用“素材”和“题材”两个概念。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所收集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零乱的,不完整的。题材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等。狭义的题材则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实用文章写作一般不使用“素材”和“题材”这两个概念。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经常使用“资料”这一概念。资料,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相比较而言,“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广,它既包括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写进具体文章中的材料,也包括作者在写作之前搜集积累的原始材料。它适用于各类文体。(二)材料的作用1.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前提任何文章、作品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作者的某种观点、情感或意志。但这种观点、情感等不是作者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感触,源于对所反映对象的认识。如《资本论》中的观点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事实、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观点,是鲁迅“锐意穷搜”,从一千五百多卷古籍中获取了详细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后得到的。在写作活动中,详细地占有材料,是我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2.材料是形成主题的支撑从材料中抽象出认识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开掘、深化,形成统摄全部材料的主题。主题形成之后,要把它表现出来,并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则又需要材料。因为主题表现的过程即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一定的主题要靠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没有一些典型、生动、充实、有力的材料来支撑,主题就立不起来。主题在材料的基础上确立,反过来它又支配着材料的取舍。在这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材料始终居于优先的地位。因此,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主题产生之前,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主题产生之后,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3.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结构和语言是写作的外形,而一定的外形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一定的内质。没有材料和主题,纵使有高超的结构技巧和华美的辞藻,也无济于事。如鲁迅曾想写一部以红军为题材的小说。在具体的结构布局和技巧表现上,已决定“像《铁流》似的写”,但最终因材料不熟悉,怕写不好而因此搁笔。可见,没有材料,纵使有结构设计和表现技巧,也无法写出深刻的文章。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一)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材料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现和支撑主题。所以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必须以主题表现为依据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决定主次与详略。凡是能有力说明、烘托、突出或暗示主题的材料就选用;与主题无关,不能说明、烘托和表现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舍弃。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的材料一是指实有其事、确凿无疑的材料;二是指材料本身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实用文章的写作,如调查报告、科技报告等,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力戒虚妄,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帮助读者正确地认识事物,否则,就会迷惑读者,产生不良的影响。文艺写作,如小说、诗歌等创作,材料的真实主要是指艺术的真实,本质的真实。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典型材料是指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有“以一驭万”的功效。文章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给人以更多的信息,就必须选择典型材料,以增加文章的“密度”和“份量”。比如,新华社有篇题为《奔向2000年》的通讯,在论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观点时,引用了一个反面材料——1901年2月3日人侵我国的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一份“奏议”中的一段话:“中国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实为一个千载难得的瓜分时机!”这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材料,它有力地证实了作者的观点。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以前没有被别人使用过或很少使用过的材料,其二是指对旧材料的活用,即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站在时代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高度,去揭示材料的意义。比如“眼见为实”这句成语,长期以来已成为“求实”的代名词。而有篇题为《重说“眼见为实”》的文章,却认为眼见的不一定实,因为外界的现象会欺骗人们的眼睛,人们的眼睛又会欺骗人们的大脑,如我们看到大海和天空是蓝色的,其实是光线折射造成的错觉;而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如电磁波、微生物等。文章得出结论:在新时代,要讲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以“眼见”作为“实”与“不实”的依据。这就是从新的角度活用了旧材料,用新的方法研究旧材料,从而化陈腐为新奇,给读者以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启示。(二)材料的使用使用材料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1.材料的顺序要贴切在运用材料过程中,应注意从表现主题出发,根据材料的不同情况,决定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努力做到贴切自然,合理有序。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母亲和“我”提起闰土时,叙述的主线中断了,插进了一段描写天真可爱、活泼质朴的童年闰土的材料。这段材料的安排就非常自然、贴切,它为下文“木偶人”式的中年闰土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对照,从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2.材料的详略要得当在运用材料时,要注意安排好材料的详略疏密,这当然也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讲,文章的中心事件、中心议题都应该详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应该详写。材料的详略往往还受到文体因素的影响。记叙类文体以记人写事为主,所以记叙事实的部分需要详写,议论、抒情部分则应略写;议论类文体以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来阐明观点,所以说理部分往往需要详写,所用的事例要求简明、概括,一般是略写。3.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对于议论文章来说,在材料运用过程中,要坚持从对材料的分析中引出正确的观点,使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我们有些同学在写论证文章时,所用的材料往往和论证的观点不能完全吻合。例如下面一段话: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吧!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就是生长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一部分树木也不能改变气候,只有大片大片的森林才能改变气候。所以,应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这段话中,论点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富起来”,论据却是“一部分树木不能改变气候”,二者配合不起来。所以论证文章,一定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结合。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一)主题的含义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的叫法不尽相同。在记叙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称之为主题、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在议论类文章中称之为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在说明类文章中多称之为中心意思;在行政公文中则称之为主旨。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意”、“旨”、“主旨”、“主脑”等概念,与今天所说的“主题”相近。“意”多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旨”,即“要旨”,指文章的中心意义;“主脑”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时也指文章的主干情节。主题与课题、论题、标题几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二)主题的特性1.主题具有客观性从形成过程来看,主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系列的生活材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某种观念、情感等。主题受材料的制约,材料来自客观生活。因此,主题具有客观性。文章一经产生,其选用的材料本身就包含着客观的思想意义,从材料中提炼出的主题也必然具有客观性。比如说,一篇传记的主题,必然来自传主的客观生活经历。2.主题具有主观性文章的主题来自社会生活,但社会生活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文章的主题,而是要经过作者头脑的加工和制作。作者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必然会融进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情感,融进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与感受,其中也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审美情趣等。就是说,主题的提炼和形成,始终受着作者的思想观念与主观感情的影响和制约。面对同一自然景观,不同的作者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因此,主题具有主观性。3.主题具有时代性任何生活,总是一定时代的生活,任何作者,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人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都要打上时代的印记。主题,作为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即使表现过去时代的生活,除了要历史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特征外,还必然会因作者观念的现代性而使其打上现代的某些色调。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一)主题的提炼正确的主题,是对写作对象内部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提炼主题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需要经过反复思考,辛苦经营,多方位、多层次地开掘。主题的提炼,要注意以下三点:1.选择表现主题的角度提炼和确立主题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角度选好了,就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效地表现对象的深层意蕴,巧妙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不是凝固不变的,同一个材料,作者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从不同侧面开掘,就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2.追求一定的深度提炼主题,意味着对写作对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纵深开掘。事物的意义总是有一定层次性的,它蕴涵在事物的内部。提炼主题,就要有穷追不舍的开掘精神。开掘深,有赖于思路活。不同类型的写作材料,其写作价值的蕴藏点是有所不同的,提炼主题时其开掘重点自然需要因“事”而“宜”。3.勇于推陈出新衡量主题有无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有无新意。新意,来自独特、求异的思维。写作领域有许多熟悉的题材,其中一部分题材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题定势。异中求新,不只是个思维方式问题,支撑它的是作者的才、胆、学、识。同时,异中求新应当建立在尊重客观生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求新、求奇。“反常”须得“合道”,既“出人意表”,又能“在人意中”。比如说,“酒好不怕巷子深”是句为世人认可的俗语,但有人从经商条件的重要性谈起,提出了“酒好还怕巷子深”的立意,从而有了新意,而又不悖常理。(二)提炼主题的要求1.主题要正确主题正确,是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与客观实际相符。这就意味着主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主题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活,而主题的最终形成则是写作者思考的结果,因此主题正确与否关键在作者。主题不正确的文章中,除了少数有意散布错误观点之外,多数是作者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符合造成的。鉴于此,我们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以真诚严肃的态度写作,尊重客观实际,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或敷衍成文之类不负责任的态度。2.主题要深刻深刻是对主题进一步的要求。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丰富的信息内涵和哲理内涵。写作的任务,就是要像从地下开采出矿石、从矿石中冶炼出金属一样,穿透生活的表象,开掘提炼出有价值的蕴涵。主题深刻是写作成功的基础,失去这一点,文章或作品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冰心的《一只木屐》就是经过十多年的提炼,从看到海上漂荡的一只木屐,联想到东京清晨日本劳动人民有力的木屐声,从而使文章获得深刻的主题。3.主题要集中主题是统摄全篇的总纲,总纲不能分散驳杂。古人常说的“宾可多,主无二,文之道也”,也是这个意思。一般说来,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特别是实用文体和短篇文章的写作,更要贯彻“事多而寡用之,意乱而约出之”的写作原则,做到一文一意,防止“二意两出”。要使文章主题集中,就要善于熔裁。熔就是通过提炼主题,使思想感情“纲领昭畅”,避免无中心或多中心;裁就是删除多余的材料和语句,使主干分明,枝叶有序。例如,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起初是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后来几经删改,剪枝裁叶,成为了一篇主题精炼突出的中篇小说。第二节写作载体的外形写作载体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上一节我们已讲述了写作载体的内容即内质,这一节主要讲述写作载体的外形——结构与语言。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一)结构的含义结构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中的术语,后来借用到文章写作中,指文章的总体安排。结构还可以称之为组织、布局、章法、格局、文序等。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章各部分的先后顺序;二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的先后顺序关系到文章的总体布局以及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尾这样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涉及到文章的完整性、条理性以及层次与组合方式等问题。(二)结构的形式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外部形式上,各层次之间仅仅是先后顺序的关系,把依次排列的各层次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这是结构的基本形式。1.开头开头在文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所谓“凤头”是指文章开头的精致凝练。开头是否精练,还要看开头与全文是否保持着血脉贯通的关系。文章常见的开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型:(1)“开门见山”式这类开头或直接点明题旨,或切入中心内容,简练而明确,读者易于了解全文宗旨。这类方式由于切合精练的原则,向来为人们所提倡。在具体写法上,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作不同的处理。例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小说开场对学生时代的夏尔·包法利懦弱与胆小形象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为了揭示爱玛遭受悲剧命运的原因,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2)“曲径通幽”式这类开头往往是先从别的问题或事情说起,然后再转人正题。这类开头方式,作者施展才智的余地较大。具体写法上,或委婉含蓄、机锋深藏,或旁征博引、纵横开合。我国古代诸子散文善用比喻,许多篇章即用比喻开头。如《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开头从鲲鹏说起,几经转折,才进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正题。现代的散文、杂文也常见这类开头方式。2.主体“主体”在这里指文章开头和结尾之间的主要部分。文章要讲述的主要内容,要议论的中心问题一般都包括在这一部分。相比较而言,开头和结尾更多地体现着文章的结构艺术或写作技巧,而文章的主体则更多地负载着文章的思想价值及情感内涵。你可以在开头或结尾部分概括出一个深刻的主题或论点,但如果主体部分缺少充分的事实根据和严密论证,文章也就毫无意义。文章的内容是否充实,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所以,对主体的基本要求就是充实丰满,切忌空洞。3.结尾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作者要高度重视。古人以“豹尾”比喻文章结尾,其意在于说明结尾要精练有力。结尾的方法很多,举其要者,主要有两大类:(1)“力截奔马”式这类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其方式或展示未来,鼓舞斗志,一些重要的大型报告、决议、社论以及一些政论性文章,其结尾往往是口号式的,如“为……而努力奋斗”、“沿着……前进”等等,这样的结尾显得气势宏伟,富有鼓动性;或呼应开头,紧扣主题,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属于这种结尾方式;或戛然而止,兜裹全篇,如东山魁夷的《听泉》的结尾:“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地对我说:美,正在于此。”(2)委婉含蓄式这类结尾方法就是要巧酿余味,给人“辞尽意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种结尾方法或饱含哲理,发人深省,如宗璞小说《我是谁》的结尾就是如此:“然而只要到了真正的春天,‘人’总还会回到自己的土地。或者说,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或以幻觉作结,曲折地透露人物的心灵秘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万卡》就是这种结尾方法;或以象征作结,以便深入浅出地阐明作品精深的意蕴与哲理,引导读者产生更大的联想力,如鲁迅小说《药》的结尾就是如此。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一)结构的基本单位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层次和段落。1.层次与段落的区别层次是内容上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也叫意义段。段落指在书面形式上以换行为标志的章法单位,也叫自然段。层次的划分,体现了作者基本思路的走向和文章内容展开的逻辑顺序。但它只能通过一定的段落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而段落的划分由于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层次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自然段。也就是说,一个层次可包括几个自然段,也可只有一个自然段,而一个较长的自然段中,也可分出几个层次来。2.层次和段落的划分层次的划分应注意两点:第一,划分层次的标准要统一。层次划分的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样的根据或标准,而在于一个标准能否贯穿始终。一次只用一种标准,划分出的层次就比较合理。第二,各层次的意义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各层次的意义是否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除了要根据层次之间的关系去判断以外,还应把局部与总体联系起来考虑,即要从各层次与中心内容或主题的关系中去考察各层次的意义是否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段落的划分应注意三点,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第二是各个段落间的意思要有内在联系,使每一段均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到分之为一段,合则为全篇。第三,分段要适当注意整体的匀称,做到轻重相当,长短合度。从文意之间的连接关系看,层次组合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1.纵式组合所谓纵式组合指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层次。包括:按事件发展或人物经历的时间顺序排列;按作者或人物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排列;按客观事物、事理展开的逻辑顺序排列等。当层次顺序与时间的自然顺序不对应时,应把时间线索及层次的转换关系交待清楚。2.横式组合横式组合指按空间顺序或事物、事理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安排层次。这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各层次之间呈现依次展开的并列关系。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写几件事或几个人,会用到横式组合。以写景为主的作品,常按空间顺序组合层次。3.纵横交错式纵横交错式指在纵向推移中,展开横向的方面,或在横断面上插入纵向的发展。这种结构方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多用于长篇文学作品、通讯和报告文学以及有关历史记载等文体的写作中。这种类型中,传统的一种写法是“纵中有横”,即以纵式为主,局部则作横向展开,时空转换灵活,结构上看不出明确的主线。谌容的小说《减去十岁》,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等由于采用了所谓“全方位”的叙述视角,使层次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组合关系。这种写法难度较大,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结构上的杂乱无章。(二)结构的基本要求1.形式匀称形式匀称指文章各部分比例协调、均衡。结构安排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匀称既是文章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也是结构合理性的一种体现。要达到这一要求,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形式匀称以结构的完整性为基础,即有开头、有主体、有结尾。其二,文章基本形式的比例要协调。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要短小一些,主体部分则要充实饱满一些。其三,各部分的份量要均衡,即要考虑层次的均衡与篇幅的均衡。2.衔接紧密衔接紧密主要是就层次之间的意义关系而言,即指层次之间要脉络贯通、转换自然。古人常讲“意脉贯通”、“文气通畅”之类的话,就是强调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联系。要做到这点,首先要理清思路,搭好框架;其次要弄清层次关系,理顺先后次序;第三要合理运用照应与过渡。照应指的是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过渡指的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3.节奏鲜明节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形式的节奏,如声调的平仄、句式的长短及整散等;二是内容展开的节奏,如层次的跌宕起伏、富于变化。这里介绍几种使节奏鲜明的方法:其一,开合相间。正如姜夔在《白石诗话》中所说:“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汤洛的《鸡毛信》写得一波三折,即是很好的例子。其二,虚实相间。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在描写景物时就运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此外,还有抑扬相间、张弛相间等方法。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一)语言的功能写作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语言。虽然人类表情达意的手段有许多种类,比如线条、色彩、手势、体态、表情以及其他一些符号等等,但这些手段都无法和语言相比。在众多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中,语言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语言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了口语,然后才有文字,进一步才有文章。文章是组成完整篇章的书面语言系统。因此,写作也就是如何运用书面语言把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体会、感触表达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既是思维工具,又是表达工具。可见,语言活动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诉诸语言文字,形成篇章,期待读者阅读;而读者只有理解了这些语言文字,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样,文章的预期效应才能实现。(二)语言素养的培养所谓语言素养主要是指写作主体所具有的正确的语感和对于语言优与劣的一种判断能力。语言素养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吸收生活中的鲜活语言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更灵活,发展变化也快。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善于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词句。大量的谚语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吸收生活中新鲜活泼的语言成分。当然吸收不等于没有选择地全盘接受。由于口头语言往往缺乏推敲,就显得不是非常严谨和规范。因此,吸收时还应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变成规范的语言。2.博览群书,从书本上学习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作家都是通过阅读他人作品走上创作道路的。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和写作在使用书面语言的学习方面有着同一的功效。如果说阅读侧重于语言的解读,那么写作则侧重于语言的运用。理解是运用的前提,运用则是理解的深化。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我们准确使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3.在写作实践中加强训练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语言训练也不例外。只有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写作实践中,要多写多改。多写,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多改,则有利于提高语言的鉴别和选择能力。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一)语言的特性在写作中,语言的使用除了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考虑特殊的“品质”,即语言的特性。语言的特性应该与文章体裁相适应,为此,要求作者具有敏锐的语体感,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语体。所谓语体,是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所形成的体式特征。语体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遵循一般语言的语法规则,采用相同的修辞手段,但它在选择词语、句式、语言手段等方面,在与文章体裁的关系方面,则有明显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写作语言主要使用书面语体。书面语体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视觉语言,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严密性、稳定性的特点。从功能上来看,语体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语体特性。1.新闻语体这类语体使用的词语基本用原义,主要运用陈述句。它所表示的内容带有不可抗拒的客观、同一的趋势,不同的读者阅读这类文字会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它不太注重藻饰,不讲究句式的跳跃、变化,它具有准确鲜明、简洁精练的特性。2.文学语体这类语体常常使用词语的变义、喻义、象征义等,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它注重使用动态感、情态感、色彩感、立体感、音乐感强的词语,采用灵活、跳跃的句式,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文学语体具有形象生动、情态逼真的特性。3.理论语体这类语体常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与见解。其词语具有单一性、透彻性,句式多用陈述句和判断句,且多用术语,概括性强、逻辑性强,论辩色彩浓,具有准确严密、鲜明犀利的特性。4.应用语体这类语体要求用词造句要符合规范,合乎事实,语义要单一,句式要完整,力求通俗,能说明问题,少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少用描述性、表情性的词语,多用陈述句、判断句,注重客观实际,讲究实效,具有简明性、模式化的特性。各类语体具有不同的特性,但运用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都以准确、简洁为前提,以表情达意为目的,因此,语体间的相互渗透是必然的。(二)语言的要求1.准确语言的准确在形式上首先体现为正确选择词语。古人说:“一字贴切,全篇生色”,“一字乖僻,全篇震惊”。这就要求仔细辨析词义,认真区别词的感情色彩。徐迟在《地质之光》中写道:“李四光用乐观的、十分肯定的语气答复毛主席的垂询”。“垂询”一词就用得很准确,它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交谈双方的关系。语言的准确其次体现为造句要符合语法规则。例如,“他叙述了一个未成年的工人的女儿误人歧途的故事”,这个句子显然不符合语法规范,几个定语位置混乱,以至造成了“未成年”是指“工人”,还是指“工人的女儿”的这样的歧义。在使用多层状语或多层定语的句子时,要搞清各个定语或状语间的位置关系。2.简洁语言简洁就是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它是一个信息密度大小的问题。如古人的短文《殒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殒。”全文25个字,做到了言简意丰。语言的简洁可以使文章显得干净,无拖泥带水之弊。此外,语言简洁可以减少枝蔓,避免笔力分散,使意思表达更确切。3.生动生动,就是要讲究形象和文采,使语言新鲜、优美、富有感染力。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文章必须有文采,语言生动活泼,才能起到广泛的传播效应。那么,如何达到语言生动这一要求呢首先,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有声响、有色彩,能唤起读者的想象,给读者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因此富有表现力。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作者刻画了“父亲蹒跚的背影”。可见形象化的表现方式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其次,要使用新鲜的语言。文章的立意不能拾人牙慧,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如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老船夫怯怯的望了年青人一眼,一个微笑在脸上漾开。”这个“漾”字使画面活了起来,给人以新鲜之感。再次,要使用情态化的语言。包括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朱自清在《绿》中写道:“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要张开双臂抱住她。……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作者把自然景色“绿”作为女性来赞美,这种情态化的语言描述,给人以生动之感。第三节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写作受体的解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过去有人把这种能力看成是神的意志,或说它完全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是一种天然的秉赋等,这都是看不起普通民众的极其荒谬的唯心解释。其实,人人都可以获得文章的解读能力,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它完全是人们后天实践的结果。然而,人们的这种后天实践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里的条件,我们大体上可从身心感受(生理)、文化修养(文化)和生活阅历(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与把握。如果写作受体的这几个基本条件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准,那么,我们的解读实践也便无法进行。因此,写作受体的身心感受、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如何,也就是构成写作受体解读素质高低的基本内容。(一)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读者,作为文章解读的受体,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生命体,而且是较高级的自然生命体。说他高级,就是因为他具有认识解读的需要,具有解读感受文章的身心器官。《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5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这正是人的特殊的生理本能。所以说,身心感受是受体解读文章并使之成为自身对象的一种直接条件。没有这个起码条件,就不可能产生知觉、记忆、思维《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5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良好的身心感觉素质主要表现在:1.具有正常的五官感觉。眼、耳、口、鼻、舌等五觉能够正常感受生活。2.具有正确的解读态度。比如渴望求知、用心专一、善于思索等,这些因素对解读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3.具有良好的解读习惯。这也是解读质量能否上水平的重要保障。好的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克服惰性,坚持多读多思。一般可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来诱发自己的解读兴趣,解读思考,然后逐步扩大解读面,使文章解读成为一种自然的要求。(二)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这方面包括受体的文化水准、智力水平、知识面(如哲学、历史学、美学、自然科学等),以及文章素养等。其中,文章素养的一般文化视界又更为重要。道理很简单,因为要进行文章解读,而对文章的内部构成、表现手段及其他类型特征了解甚少,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5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对于广义的文章解读来说,这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条件。正如古代着名文艺美学家刘勰所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酌沦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5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三)丰富的生活阅历素质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同样,一切文章也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我们要解读好文章,就需要尽最大可能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作者不能“闭门造车”,读者也不能“闭门驾车”。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必然孤陋寡闻,当然也说不上对文章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唐代诗人张继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曾有古人评论说:“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参见欧阳修:《六一诗话》。其实,半夜敲钟,《唐诗纪事》里有明确记载,而且唐代还有不少诗人都写过。如司空文明诗曰:“青青疏钟发,中霄独听时”;王建《宫词》日:“未卧尝闻半夜钟”;许浑在吴中做诗曰:“月照千山半夜钟”等等。显然,认为夜半不会参见欧阳修:《六一诗话》。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文章解读是人类借助文本符号来把握世界的活动,也是在文本意义世界里探索和创新的活动。从写作受体——读者来看,读者接受某一文本并与之沟通,它既是对写作主体——作者的认同,也是写作受体的精神世界在该文本中的对象化,这就是理解;从受体解读的过程来看,它通过感受、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在文本意义的领悟中人与社会融为一体,并达到最后的启迪,这又是超越。这一过程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比较,其特征是十分明显的。我们把文章解读的这一特征概括为:理解与超越。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求知性凡文章都是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反映,特别是古今中外的那些文章精品,更是凝聚着作者非凡的智慧。古人云:“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穷万物之宜者也”挚虞:《文章流别论》。。显然,文章的这种“穷理尽性”的功用实在是大得很,乃至于“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刘知几:《史通挚虞:《文章流别论》。刘知几:《史通·载文》。(二)交际性交际(communication),也称为“交流”、“传播”、“沟通”,读者通过文章的解读来进行交际,这不仅与文章的“经国”、“济世”、“载道”的功用密切相关,而且是从文字的诞生之初就决定了的。先人造字最直接的目的不外乎记录与传播,而记录又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从交际的形式来说,可分为口头语言交际、书面语言交际与电脑语言传输交际三种。如何学会书面语言交际,这里涉及到作者,也涉及到读者。明确读者解读的交际性,有利于提高整个书面交流活动的质量。(三)创造性文章解读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均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或者说,读者通过文章的解读不仅仅只是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确认,而更重要的是从中受到新的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发现新的意义。当然,因其解读的对象不同,这种创造性的强弱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将所有的文章分为实用类与文学类两大类型,那么,对实用类文章的解读,其创造性就较弱,人们一般将它称为接受性阅读,而对文学类文章的解读,其创造性就较强,人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创造性阅读。从文学文本而言,它原本就具有一种开放性或不确定性,每个文本对读者都是一种吁求,因而,读者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就有一个不断创造与不断生成的过程。就实用型文章来说,与文学的解读相比,实用文章的解读同样具有创造性,所不同的是,文学解读的创造性更多地体现在对文章本身的理解上,而实用文解读的创造性则重在文章之外,重在由此及彼。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尽管解读对象的门类繁多,解读的方法也可能不尽一样,但从整体而言,有些基本的解读原则与方法则是可以通用的,而且也是必须遵循的。(一)解读的原则1.类型性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曾把“观位体”看成是文章解读的首要任务。所谓“观位体”,即要求对文章进行类型分析,或是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解读方法,这应是我们解读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则。如面对文学与非文学的作品,或同是文学中的诗歌与小说等,其解读方法必然有很大的区别。2.整体性原则大凡优秀的文章,总是以其和谐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美学上讲,和谐即是指部分与部分之间排列得当,相辅相成,完整统一。一朵鲜花,我们之所以说它美,即在于它是由一片一片的花瓣组成的一个均衡而和谐的整体。离开了花瓣,便没有鲜花的美,或者花瓣残缺了,也会影响花的美。但是,如果把花瓣一片一片的分散开来,同样也不成其为美。3.深思性原则我国古代的大学者无不强调解读要精思、要善疑、要探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孟子则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孟子·尽心下》。,这即是从“孔子:《论语·为政》。孟子:《孟子·尽心下》。(二)解读的方法1.笔读法古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名言,这道出了笔读法在解读中的重要性。所谓笔读,也即是以笔记来帮助解读的方法。善读书者,总是笔不离书。实践证明,笔读法确实是十分有用的解读方法。首先可帮助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其次是有助于思考。人们读书容易性急,笔记能迫使我们静下心来,读精一些,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根据解读的对象与目的的不同,笔读的方法又有多种形式。或批注点评,或编制图表、索引,或摘录卡片、编写提要、撰写心得札记等。2.声读法亦叫口读法,即指读者通过口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来解读的一种方法。为何通过口读能帮助我们解读呢这涉及到声(形式)与情(内容)的关系。《乐记》中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杂,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这表明情感的变化必然要从声音上表现出来。所以,从写作的角度而言,有什么样的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声;反过来,我们解读文章借助声读即可因声求气,循声得情。譬如我们来看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大河》: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倏忽一闪,早已望不见了。亚历山大,拿破仑翁,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的唯有这河水。仅从这一段来看,就足以感受到“大河”那种一泻千里的奔放气势。这种气势,即在于作者在遣词造句中注意了句式的安排。”短至一个字,长至近二十字,大开大合,恣肆放纵;同时,加上多处排比的运用更是强化了语言的急促感;前面几句又分别以“看一看”和“想想”这两个主词领起,贯穿好几个分句,即“以一词句统帅许多词句,足以加强文气”(夏丏尊、叶圣陶语)。从而把作者对“大河”“浩浩前行”、不断追求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情辞一体,声气俱显。声读法可分为五种:朗读、朗诵、背诵、吟诵、吟咏。解读者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具体如何声读,原无一定的读法,诚如古人所说:“法寓于无法之中,出乎自然而不可易”。3.分类法古代流行的“四别解读法”即是分类法的一种形式。“四别”就是按解读方式将材料分为四类:目治之书,浏览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应摘其要写下来。郑燮举例说:“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4.比较法将两种或多种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照解读,把握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此所谓比较法。比较法在生活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把它运用到文章解读中同样也很奏效。鲁迅先生曾主张初学写作的青年应当从大作家作品的定稿和未定稿去比较学习,定稿说明该怎样写,未定稿说明不应该怎样写,比较的标准即是大作家的定稿。参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246~247页。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这种比较法不仅解决了“不知应该怎样写才好”参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246~247页。在实际文章解读过程中,比较的形式非常丰富。可以是宏观比较或微观比较,宏观重在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整体的比较,微观则是单项的、局部的比较;也可以是文章要素的比较,如选材的比较、主题的比较、结构的比较、语言风格的比较等;还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作品定稿与未定稿的比较。5.圆识法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书面材料的解读称为“圆识法”。此法最早由刘勰提出,他曾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提到“圆照”(全面观察分析)和“识照”(深入理解鉴别),此种解读方法强调立体性,与“线性解读”、“平面解读”相反。它要求把解读的对象作为一个多要素、多属性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把握,注意既从水平结构探求其要,从垂直结构理清其层次,又从动态发展和主体结构研究其变化与构成规律。圆识法需要我们具有多维的立体的系统思维方式,联觉感受,发散分析,多维比较等均是圆识解读法常用的方式。以上五种,只是解读的几种基本方法,在实际解读过程中,还需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别运用更为直接的方法去进行。第四节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写作,作为书面交流的方式,并不是单方面的某种行动,它总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作者(主体)、作品(载体)和读者(受体)三个方面。这三者在交流过程中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着重探讨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问题。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写作受体是与作品建立一定的解读关系的读者对象,没有读者的存在,作品形同虚设,作者创造作品也便失去任何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写作受体解读的本质就是整个书面交流的最后完形,带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种决定性,具体来说,是从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双重选择表现出来的。(一)读者的解读素质决定着他如何选择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读者解读某个作品,因为受到接受者的身心感觉、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等素质制约,他必然会按照自己的心理定势去选择对作品的理解。一方面,读者思想上在解读作品之前并非是一张白纸,都积淀着一定的解读知识,而且读者不同,其知识积淀的多少也并不一样;另一方面,读者一旦进人具体的解读,他原来所积淀的与作品相关的那些知识就会被相应地激活,从而构成一种具有解读指向性(或选择性)的理解方向。所以,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其结果不仅与作者赋予该作品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就是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二)读者的解读意识决定着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去解读读者是有其自身的解读意识的。读者解读作品并不只是被动接受,或者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恰恰相反,读者的解读活动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既可以表现在读者对某一作品的能动理解,还可以表现在读者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比如说,读者完全可以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或适合自己兴趣的作品来读,反之,则可全然不顾。我国古人总结文章解读实践,曾提出过分类解读法,也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解读对象,决定哪些需要“精读”,哪些只需要“博览”似地略读,甚至有些东西对某些人来说是可以完全不读的。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出现了以“通才取胜”的局面,十分强调“素质教育”的必要,但“通才”、“素质”并不是要我们不加任何选择地去解读。那种东敲一榔头,西抡一棒子的作法,是不可能达到解读的真正目的的。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读者尽管对文章的接受具有较强的能动性,而且在整个书面交流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但读者对文章的解读也并非毫无限制,天马行空地随心所欲。文章(载体)与读者(受体)作为书面交流直接发生联系的两端,一端是接受对象——文章——以语言形式所表现的客观存在,另一端则是具有读者意识(能动性或选择性)的接受者。应该说,这两端都是互为因果,相依相存的。在这里,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又是如何影响读者的呢或者说,文章与读者关系的另外一面,则就是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从符号应用学的角度来认识,文章语言就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中介,同时它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制约,因为它是经过作者精心编织后的一种语言形式,读者必须通过这种限定的语言指向去解读。读者的解读思维尽管是异常自由活跃的,浮想联翩,思接千载,这在解读文艺作品时更是十分突出,但它必须得依据文章语言而展开。火车跑得再快,再远,也只能在限定的铁轨上运行,从而使之奔向既定的目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只是被动的——被具体的文章语言指向所制约。至少可从这样三个层面来分析文章语言对读者解读的制约:(一)文章语言的语音语调层这是所有文章都有的一种最外层结构。文章语言的语音语调不同于日常用语,它已凝聚了作者的全部构思与心血,并已成为文章内容的有机成分。诗歌、散文、戏剧等文艺作品中的所谓音韵美,通常指的就是这种特殊的语音语调,读者一旦进人解读的境界,就会情不自禁地随之吟哦歌咏,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文章语言对读者的这种影响制约,往往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夏丏尊和叶圣陶在合着的《文章讲话》中指出:“文艺这东西,看是看不出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二)词句意义建构层这又是所有文章的次外层结构。文章表达的最小意义单位就是词,由词再组成短语(或词组),再就是句子,最后才是段落篇章。所以,要弄清文章的意义,就必须从理解词句开始。然而,一个词的指涉意义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中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词的本义。一般的实用文都是使用词的本义,这对读者来说就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随意曲解,这里的制约就十分明显。(三)意象意境建构层这是文学语言的特殊形式。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包括实用文语言)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无意象、意境。文学语言是通过意象来说话的,意象的组合又构成了意境。杜甫有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按词的本义解,“朱门”,红色的门,或朱家的门,那这句诗的意义又该如何解读呢只有当我们把其中的“朱门”、“酒肉”、“冻死骨’等看成是一个个的意象,它们都是有所喻指和象征的,连起来就会构成一种贫富尖锐矛盾的意境。所以,解读文学作品的关系也就是要理解意象意境,这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制约:读只能按作者给定的意象去解读,否则就将陷人“瞎子断匾”似的窘境。文学语言的意象意境对读者固然也有着某种制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解放,读者可以在作品中所留下的“空白带”里作出种种积极的想象去发挥(或叫“再创造),这就又属于读者对作品的选择范畴了。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从读者的精神生活来讲,他们需要通过解读来与人进行沟通,是与作品建立一定的解读关系的受体对象,这是“应”;但读者也不完全是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作种种主观能动的选择,这就是“对”。再从作品来看,作品是作者的一种对象性的客观存在,它一方面依附于作者而发生,一方面又总是以其自身的功利价值或审美价值而等待着人们来解读,没有解读,作品的存在就失去意义,这是“应”;同样,作为客观存在的文章实体,它的语言中介在意义表达上是有某种规定性的,并不由读者来决定,而且读者只能根据语言中介去理解,去发挥,这又是“对”。读者与作品的这种对应关系,就决定了在整个书面交流过程中读者、作品与作者三者之间是互为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同时,这种交流还呈现出一种多向的、回环往复的特点。概括而言,作者的这种读者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创作作品之前需要对读者对象加以确认,即解决好为谁而写的问题,或者说写作的目的要明确。我们知道,一个作品并不是令每一个读者都感兴趣的,它是为一定的读者群而存在,没有一定读者群的作品自然不可能是成功的作品,它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二是作者创作作品要尽可能借助最恰当的形式让读者能够理解,期待理解,这也是作者创作时必备的思想前提。实用文要为读者理解不用说,即使是文学作品也须为读者理解,如果作品表达晦涩,甚至不知所云,这也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含蓄风格所倡导的。[思考与练习]一、辨析并解释下列词语:(一)材料(二)素材(三)题材(四)资料(五)主题(六)课题(七)论题(八)标题二、举例说明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在材料使用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三、生活当中曾有不少让你印象深刻的体验或见闻,通过筛选、鉴别,选取让你感受最深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