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的是()A.白鳍豚B.鸟C.蛇D.蛙2、某同学对图所示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B.2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C.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D.4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是受到以下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4、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B.人毁坏了鬼针草C.人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果实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5、【题文】某男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0B.25%C.50%D.100%6、【题文】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结构,其分支上排列着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A.酵母菌B.曲霉C.青霉D.蘑菇7、生命是美好的,人类的新生命开始于()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新生儿8、下列植物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马铃薯的块茎可以长出新植物体B.月季可以用枝条进行扦插C.苹果可以用嫁接来繁殖优良品种D.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生物多样性,就是____及其____的多样性.10、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甲图所示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发育,乙图所示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发育,与甲图昆虫发育区别为乙图所示昆虫有[]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时期。
(2)昆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成为成虫,这种“皮”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11、动物的运动是以__为杠杆,以___________为支点,以_______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12、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反射活动进行时,首先由[e]____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依次经过[d]____、[c]____、[b]____、最后由[a]____接受神经冲动;引起相关的肌肉发生反应.
(2)图中的[①]是____,[②]是____.
13、鱼类能够在水中生活,是因为用____进行呼吸;鸟的身体里面有发达的____,这些结构的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有参与呼吸的作用;而哺乳动物是用____进行呼吸的.14、在雪地里生活的雪兔,它的体毛一般是白色的,这有利于它的生存.____.15、【题文】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16、【题文】运动是以____的收缩为动力,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也就是说骨骼肌的收缩要受____的协调和控制。17、【题文】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由许多组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生物分类单位中,“门”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1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20、禁止近亲结婚可大大减少生活方式病出现的机会。______(判断对错)21、遗传性状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对数相等______(判断对错)22、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消灭钉螺可以预防血吸虫病。______(判断对错)23、子代的性状和亲代的性状一定相同。()24、运动时,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做运动。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5、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作用.
(2)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变蓝”或“不变蓝”).26、青蛙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肺泡的数目少,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还需要湿润的皮肤来辅助呼吸。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青蛙的皮肤是否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材料用具:一只生活状态良好的活青蛙;装有适量水的水缸、凡士林、秒表、笔、纸等。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略)。
(3)你的探究方案是:
①将未被处理的青蛙放在水缸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时间下颌升降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②用棉签在该青蛙的皮肤上涂满凡士林;注意不要堵塞青蛙的鼻孔。再将此青蛙放入水缸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时间______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③设计表格;并计算出青蛙的呼吸频率(即一分钟时间下颌升降的次数)。
注:本实验至少重复做二次;并观察记录,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
(4)预期的实验结论是:
①如果两组青蛙的呼吸频率______;则说明青蛙的皮肤不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②如果涂凡士林的青蛙的呼吸频率______未做处理青蛙的,则说明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27、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观察金鱼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单位时间内鱼鳃盖张合的次数)探究温度对它的影响。以下是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实验步骤:
①向250毫升烧杯中倒入已晒过的自来水;将3条金鱼一起放入烧杯中。
②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水温至10℃时,保持温度恒定,2分钟后开始记录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
③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水温使其上升至15℃;保持温度恒定,仍让鱼安静2分钟,然后记录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
④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水温使其依次上升至20℃;25℃、30℃;保持温度恒定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记录各温度下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
实验数据:。水温1分钟内鱼的鳃盖运动次数(次)第1次第2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1号鱼2号鱼3号鱼1号鱼2号鱼3号鱼1号鱼2号鱼3号鱼3号鱼10℃1714161814171613151615℃3332313431323430333220℃7645636553626947616025℃13211210912211010712710911111530℃198187190192185179197183172187(1)兴趣小组进行以上实验探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
(2)鱼每呼吸一次鳃盖一张一合;在这一过程中,鱼吸入______,排出______。
(3)探究各温度下金鱼呼吸频率时;为什么恒温2分钟后才开始计数?答:______。
(4)实验探究时;用3条金鱼进行实验且算出它们呼吸频率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5)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温在10℃到30℃范围内,水温与鱼呼吸频率的关系是______。28、【题文】(6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____.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的生殖方式。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鸟类和蛇产较大的带卵壳的卵,胚胎发育在卵壳内进行。蛙属于两栖动物,卵生,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在水中进行。【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的动物是哺乳动物;能够正确判断四种动物的所属类群。2、A【分析】解: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A错误;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用孢子繁殖后代,B正确;
C;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内有杯状的叶绿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正确;
D;银杏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裸子植物,D正确.
故选:A
图中1是苔藓植物;2是蕨类植物、3是单细胞藻类、4是裸子植物.
熟练掌握图中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分析图中各植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正确的分类.【解析】【答案】A3、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是解答的关键。【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A符合题意。
故选A。【解析】A4、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掌握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扩大了种子的分布范围。故C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C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某男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0。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
点评:此题较新颖,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位于Y染色体的基因一定不会传给女儿,只会传给儿子。【解析】【答案】A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曲霉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而青霉的孢子成扫帚状,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青霉和曲霉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青霉菌的孢子呈扫帚状。【解析】【答案】C7、C【分析】【解答】A;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就不能形成生命,故错误;
B;精子是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就不能形成生命,故错误;
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故正确;
D;人类的新生命开始于受精卵;而不是新生儿,故错误.
故选:C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8、D【分析】【解答】A;马铃薯利用块茎繁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繁殖;
B;月季可以用枝条进行扦插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C;苹果可以用嫁接来繁殖优良品种;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D;向日葵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D.
【分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答题.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生物生存环境【分析】【解答】解: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故答案为:生物;生存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10、(1)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d蛹(2)外骨骼。
(3)c幼虫【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发育。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解答】(1)甲图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D是幼虫,这种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乙图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与甲图昆虫发育的区别为乙图所示昆虫有d蛹期。(2)昆虫具有外骨骼,需要蜕皮长大,如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因此,昆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成为成虫,这种“皮”实际上是外骨骼。(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幼虫以植物叶为食危害较大,而成虫以少量植物汁液为食危害较小,因此,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解析】(1)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d蛹(2)外骨骼。
(3)c幼虫11、略
【分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解析】【答案】骨骨连结骨骼肌12、略
【分析】
(1)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的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反射进行时,e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d传入神经传给c神经中枢,再沿着b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发生反射.
(2)图中脊髓的切面上;位于中间灰色蝶形的②是灰质,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周围亮白的是①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故答案为:(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灰质;白质。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13、略
【分析】
鱼类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而在鸟的体内有气囊可以辅助鸟完成双重呼吸;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鳃;气囊;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鱼;鸟和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
14、略
【分析】
生活在雪地里的野兔;它们的毛色是白色,这种体色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对它是一种保护,对于其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利.
故答案为:正确.
【解析】【答案】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躲避敌害或猎捕其他动物都是有好处的.
15、略
【分析】【解析】免疫不是对人体都是有益的,比如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现象。【解析】【答案】A16、略
【分析】【解析】解: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故答案为:骨骼肌、神经系统【解析】【答案】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一个准确的动作;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群的协调作用,才能共同完成.
考点:此题考查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的理解和认识.【解析】【答案】神经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肌群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分析】【解答】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分类单位的知识,据此判断。19、A【分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故答案为:√.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据此解答.20、×【分析】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答时可以从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危害等方面来分析。
在近亲血缘之间,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基因,有很多相同的,且血缘越近,相同的基因就越多。【解析】×21、×【分析】解: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染色体数目比基因数目少很多,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对数多很多而不是相等,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解析】×22、√【分析】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消灭钉螺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以预防血吸虫病的传播。
故答案为:√
血吸虫它寄生在人的肝门静脉内;雌虫在肠壁小静脉内产卵。虫卵进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为尾蚴,而后离开钉螺在水中浮游当人们在水中劳动;洗澡、洗脚、游泳时,尾蚴即可钻进皮肤,随血流到达腹腔的门静脉内定居,发育为成虫,中间寄主-钉螺属于软体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钉螺与血吸虫病的关系。【解析】√23、×【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子代的遗传物质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这样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所以,子代的性状和亲代的性状不一定相同。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答案】错24、A【分析】【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5、(1)2mL清水对照。
(2)唾液。
(3)1和3变蓝【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结合探究实验原则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解答】(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
(2)从表格中看出1号试管和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是1号试管有唾液和2号试管无唾液。因此;1;2号试管是以唾液的有无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是否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和3两支试管。由于3试管虽然加入的是2ml唾液,但是不进行搅拌,馒头碎屑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试管中的淀粉只有一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还有剩余的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解析】(1)2mL清水对照。
(2)唾液。
(3)1和3变蓝26、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吗下颌升降减小误差相同(或一致)大于【分析】解:(1)青蛙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肺泡的数目少,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还需要湿润的皮肤来辅助呼吸,实验探究的是青蛙的皮肤是否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因此提出的问题应是: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吗?
(3)探究方案:
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皮肤是否通气,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用凡士林处理皮肤,使之不通气。
探究方案是:
①将未作处理的青蛙放在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下颌升降的次数,并作好记录;用棉签将该青蛙的皮肤上涂满凡士林,注意不要堵塞青蛙的鼻孔;
②再将处理后的青蛙放入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用凡士林处理的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下颌升降的次数,并作好记录;
③“设计表格;作好记录,青蛙呼吸频率(即单位时间内下颌的升降次数)的记录”。分别求未作处理和处理后5只青蛙呼吸频率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4)预期的实验结论:
①如果青蛙涂凡士林前后的呼吸频率相同(或一致);则说明青蛙的皮肤没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②如果涂凡士林的青蛙的呼吸频率大于正常青蛙的;则说明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吗?
(3)下颌升降;减小误差。
(4)①相同;②大于。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解析】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吗下颌升降减小误差相同(或一致)大于27、对照实验温度(水温)氧气二氧化碳使鱼适应新的水温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认购协议书
- 基金会项目执行协议书
- 获取拆迁协议书
- 花木租摆协议书
- 绿植租赁协议书
- 股东办学协议书
- 和父母断绝合同协议书
- 承包蛋糕店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投资分红协议书
- 续签合伙协议书
- 建平磷铁矿业有限公司磷(含磁铁磷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DB22∕T 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25068.1-202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第1部分:综述和概念
-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
- 《狼王梦》读书分享PPT
-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快乐的节日》优秀课件1人教版
-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第四课《单色版画》 课件
- 门诊手术麻醉原则课件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质量验收项目缺陷判定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