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论文本文关键词语:林语堂文学翻译承受美学论文内容摘要:承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经过,从承受美学的视角讨论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在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含阐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而林语堂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承受美学理论以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靠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经过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靠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经过中的创作自在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根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承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具体表现出了能够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诚仍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诚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任何文本的翻译都牵涉文本的承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而,以文本承受为研究对象的承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承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别,承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以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承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承受理论告诉我们:〔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等待视野互相作用的产品,不存在所谓最终性译本。〔2〕作为文本的呼唤构造,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该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详细化时,应留意详细化的恰当性。〔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承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详细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当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承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承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掉臂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承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能够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经过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构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由于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由于要把握命运,结果他把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由于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能够简单描绘叙述为:〔1〕译出语的承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疑心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一样的阐述。谈自己的经历体验,他以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睬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构造大多很随意,也找不出起伏、勾色、照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天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翻译也同样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双语转换能力首先来自他对中英文双语的精通。仅仅这一点他就很了不起。大多数的翻译家只是擅于把外语翻译成母语,而林语堂两个方向都能做。译者的语言承受和产出能力是其转换能力的基础,可以以视为其转换能力的一部分。林氏中英文水平都到达了一定的境界,理解和产出都不成问题〔他的其他外语由于翻译中牵涉很少我们暂且不管〕。任何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忘却他的母语。两种语言自发不自发地开始构成对照和比照。编译是林语堂主要的创作方式,是思想家、学问家和翻译家的完美结合。1938年美国蓝登书屋出版的〔孔子的智慧〕〔thewisdomofconfucius〕一书,大部分内容是林氏对儒学经典的编译。这本书不是从中文的某本现成的书翻译成英文,而是林语堂根据不同的资料用英文整理出的一本新书,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其中为了让英语国家读者能够感性地了解儒学经典,他特意翻译了〔史记〕中的“孔子世家〞。这本书包含了〔大学〕、〔论语〕选译和林语堂根据辜鸿铭版本改译的〔中庸〕等。林语堂对国学经典的翻译非常认真,并在“绪论〞中花大量篇幅解释了自己的翻译方法。1942年出版的〔中国和印度的智慧〕以及1948年出版的〔老子的智慧〕也同样是优秀的编译之作。〔中国和印度的智慧〕中编的成分重一些,其中大部分译文是选别人的。林语堂的翻译工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重要成就具体表现出在对道家和儒家经典的系统翻译和精心挑选的一些古今诗文、传奇故事和短篇小说。除了上面提到的英文编译中的翻译外,林语堂也出版了几本独立成册的翻译作品:〔有不为斋古文小品〕〔1940〕、〔冥寥子游〕〔1940〕、〔杜十娘〕〔1950〕、〔寡妇、尼姑与妓女〕〔1951〕、〔全寡妇〕〔1952〕、〔中国传奇〕〔1952〕,其中〔寡妇、尼姑与妓女〕是〔全寡妇〕、〔老残游记二集〕和〔〔杜十娘〕三篇翻译或改写的作品合编。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把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主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神重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很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他牵涉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论“诙谐〞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分析,都展示了其中英文的深切厚重基础。然而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阐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进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以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捉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林语堂在翻译理论中对原文挑战的方面有一本主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论语〕有很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符合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如何几千年来深切进入中国人的心的。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创作,然而潜移默化中还是存在翻译的成份。固然小说是用英文创作的,但所描绘叙述的是从拳匪之乱到抗日战斗四十年来的中国故事,因而随处可见充斥浓郁中国风味的东西。在创作中有翻译愈加完美的一个例子是他的〔苏东坡传〕,他采取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把这位才干万丈、性情豁达的古人活灵敏现地塑造出来。全书参考的书籍非常丰富:苏东坡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历史和文献的根据,其中包含他流传后世的千百篇诗词、文章、书信及笔记等。有些他直接翻译成英文成段地引用,如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向神宗皇帝的上书;有些讲他镝居黄州,饮酒散淡,怎样写出千古传诵的〔赤壁赋〕,林语堂就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林语堂的作品中翻译和创作是难解难分的,他的翻译中有创作,创作中有翻译。“时〞与“地〞结合起来,使他肩负对西方读者诠释中国和中国人的责任。他之所以成功,不单是靠文字的精湛,也是基于他热爱祖国文化,同时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强烈表现出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依念,他不仅介绍中国的哲学,而且又广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包含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因而他的英文著作极受欢迎,且有多种文字译本。与此同时,他还常到各处演讲,宣扬中国文化,在为中国争得国际了解与促进中西文化沟通方面,林语堂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罕有其匹的。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轰动欧美文坛,而且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选为教学资料,有的被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一直被视做论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很多外国人在提到中国的文学与思想时,古知孔子,现代则知林语堂,足可见林语堂作品对沟通文化,促进国际了解的影响。1975年11月,在国际笔会四十一届大会上,林语堂中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数十年间第一位得到此项荣誉。作为国际笔会的副会长,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译著作无疑为他博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宜昌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中国海洋集团石油有限公司招聘真题2024
- 短视频帧内编码算法研究-全面剖析
- 天津优念高级中学教师招聘真题2024
- 宁波图书馆选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乡村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剖析
- 园区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全面剖析
- 2025年软件设计师专业考试模拟试卷:软件测试与缺陷定位试题
- 梅毒患者生活质量-全面剖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电池供电烟雾探测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中小学国家教育智慧平台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 2025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T-JDFA 02-2024 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3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 演员经纪合同法律风险-洞察分析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