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VP”结构浅析文档_第1页
“有+VP”结构浅析文档_第2页
“有+VP”结构浅析文档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VP〞结构浅析摘要:“有+VP〞构造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新兴的用法,受广东、福建及港台的影响,这一构造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在“有+VP〞这一构造中,动词“有〞的词性能否已经虚化,能否能够将其归属于助动词一列。本文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研究,从语义、语用以及“有〞与“没有〞的对应关系等三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关键词语:“有+VP〞;“有〞;助动词对于“有〞字句,语法学界已经有许多的研究,对其的定义重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有〞字句,以为“有〞字句是以“有〞包含和“有〞对立的“没有〞、“没〞为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另一种是广义的“有〞字句,以为“有〞字句是指句中含有“有〞的句子,不仅把“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看作“有〞字句,而且把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也看作“有〞字句。那么在“有〞字句的基本用法中,其后老是带上表任务、事件的成分,两者之间是很典型的动宾关系,如“我有一本书〞、“地上有支笔〞,在这里“有〞显然是一个动词。但是在当今的,尤其是港台的电视、影视、网络以及一些综艺娱乐节目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我有告诉他〞、“我有这样说过吗?〞、“我天天都有喝牛奶〞等等。这样的构造我们能够归结为“有+VP〞构造。其实,“有+VP〞这种构造并不是如今才有的,这一用法在古代就已兴起。我们能够在先秦的典籍文献中找到其踪影。〔1〕“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治长〕〕〔2〕“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3〕“家有既亡,国有既灭,灭而不自知,有别之而不别也。〞〔〔谷梁传·襄公六年〕〕〔1〕中“有闻〞实际是“有所闻〞,“闻〞在句中已经转指动作作为的受事,而在〔2〕〔3〕中加点的“有〞后面的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的既成性,“‘有’字的功能是标记着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既成或实现〔finishedorrealization〕〞【1】。在文章开始提到的港台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有+VP〞的用法实际上是对古汉语“有+VP〞这一构造的复兴。关于在这一构造中“有〞字的性质,学者们对其观点所持不一。有的学者以为“有〞是副词,如陈一民〔2004〕、陈红叶〔2007〕。陈红叶以为“有〞是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指“方言‘有+VP’句式中的‘有’,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确认’,重要用在谓词性构造前面,确认谓词性构造所陈述事件的存在〞。【2】有的学者以为“有〞是动词,如付习涛〔2006〕,他以为“有+VP〞构式中的“有〞仍然是动词,不属于动词类下的次类助动词,更不是副词。但是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把“有+VP〞中的“有〞看作是助动词或体助词,如宋金兰〔1994〕以为在“有+VP〞构造中“有〞是表完成体、连续体的体助词〔P33-37〕,施其生〔1996〕讨论了汕头方言中的“有+VP〞,以为该构式中的“有〞处处符合助动词,应该看作助动词〔P26-31〕,杨文全、董于雯〔2003〕以为在这种构式中,“有〞是表“强调〞意义的助动词,祝晓宏〔2004〕在〔“有+VP〞构造新探〕中把“有+VP〞构造中的“有〞看作助动词。本文以为,在“有+VP〞这一构造中,“有〞应当归为助动词。下面重要从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一〕“有〞的语义和语用分析1.在“有+VP〞构造在,VP是动词或由动词所构成的短语,“有〞表示该动词或动词短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已经完成或表某种状况曾出现过,是对已然事件的一种肯定或强调。如:〔1〕难道我有骗你吗?〔2〕那个节目我们刚刚有看。在〔1〕中“有〞表说话人对“骗你〞这一动作曾经发生的强调,加上句子的反问语气,则加强了说话人主观上的否认意味。〔2〕中的“有〞肯定并强调我们看了那个节目的事实。在这两个例句中,“有〞都是对已然事件的肯定或者强调,这时,能够在句中加上表完成结束体标记的动态助词“过〞,那么上述例句能够说成“难道我有骗过你吗?〞、“那个节目我们刚刚有看过。〞由此可见,“有〞除了能够像“过〞“了〞一样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已完成等,还能表示说话人的肯定或强调的鲜明的主观色彩与情感态度。两位学者以为这里不能说成“我天天都看过你的影集,非常的不错。〞或“我天天都看了你的影集,非常的不错。〞而当说成“我天天都看着你的影集〞时,句子的意义侧重在表示不间断地看,与原句所表达的意义明显不同。他们以为“有〞字在这里表现出的“连续〞义是一种行为的断断续续地发生,或“一天看一次〞,或“一天看几次〞,但“天天都看〞,“没有一天不看〞。因而,我们能够说,“有〞字比“过〞“了〞“着〞在句中所蕴含的意义更丰富,运营的语域更宽,用法也更灵敏。2.“有+VP〞中的“有〞所表示的强调除了前面分析的强调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和情感态度,它还能够强调句子的重点与中心所在。比照下面两组句子:〔1〕A他今天上午来了。B他今天上午有来。〔2〕A他告诉过我他今天去北京。B他有告诉我他今天去北京。〔1〕〔2〕中的A句,在朗读时的重音位置不同,句子所表达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1〕A中,重点能够使“他〞、“今天〞、“上午〞,可以以是“来〞,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定,因此句子的重点也不定。3.在疑问句中,“有+VP〞的形式能够变为“有没有+VP〞“没有+VP?〞“VP+没有?〞或者“有+VP?〞,而回答可用“VP〞、“有〞、“没有〞,尤其是在“有没有〞或“有〞发问的问句中,肯定回答常用“有+VP〞,进而构成“有没有+VP?〞—“有VP〞或“有VP?〞—“有VP〞的问答句,表示对某种完成动作的肯定。如:〔1〕昨天你有打电话给我?—有打。〔2〕上周你有去博物馆?-有去。当我们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也常会听到司机与乘客这样的对话:“有没有下?〞-“有下。〞或者“师傅,有下。〞由以上分析能够得出,“有+VP〞中的“有〞字应该是一个表示强调意义的助动词。〔二〕“有〞与“没有〞的对应关系“有〞的助动词性质还能够进一步用现代还能与普通户中完成体的否认式“没有〞来加以证明。赵元任先生在〔汉语白话语法〕中提到,“有〞作为“没有〞的肯定形式是从广东话及台湾闽南话传入现代汉语普通的新用法。我们姑且不管这里说“新用法〞能否恰当,仅仅就“有〞与“没有〞来看,它们二者应当是相对应的一组词。首先,“没有〞能够做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存在的否认,与之相对的“有〞的基本词性也是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存在的肯定。如“我没有书〞—“我有书〞,“房间里没有电视〞—“房间里有电视〞“今天没有雨〞—“今天有雨〞。其次,“没有〞可以以作助动词。赵元任在〔汉语白话语法〕中明确指出,“没有〞是个表示动作未完成的助动词,否认动作的完成,如“我没有去上海游览〞“他没有业〞。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有没有+VP〞这种疑问句,“没有〞是对其的否认回答,而“有〞能够作为其的肯定回答。如“你有没有看见他?〞—“没有。〞/“有。〞、“你们有没有合作过?〞—“没有。〞/“有。〞在这两组例句中,“有〞都表示对某种完成动作或状况的肯定。而我们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作为“没有〞的肯定形式,“有〞的出现是很受制约的:它一般分布在对话环境中,表示对某一动作或状况确实认。小结在“有+VP〞中“有〞除了具有“了〞“着〞“过〞的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已完成的意义外,还能够表示一种连续义,同时还能表达说话人的肯定或强调的主观色彩与情感态度。除此之外,它还有标记句子表达重点与中心的作用。作为“没有〞的对应体,“有〞也具有助动词“没有〞的属性与用法。因此,我以为在“有+VP〞的构造中,“有〞能够归入助动词一类。以上只是本人就当前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所作出的一种假设与推论,还有待于语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讨论与论证,以深化对汉语“有〞字的认识。以下为参考文献:[1]陈红叶,〔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有〞的用法〕,淄博师专学报,2007,第2期。[2]陈一民,〔遭受动词—“有〞的另类用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第1期。[3]李雪峰,〔汉语中的“有〞能否被看成助动词〕,科技信息,2008,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