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_第1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_第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_第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_第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形态学检查目前采用4片联检

外周血片骨髓涂片骨髓印片骨髓活检细胞形态学检查目前采用4片联检涂片及染色

骨髓涂片:一般取未抗凝骨髓液迅速推片5张,若须细胞化学检查须再推5张。骨髓涂片不宜太厚,头、体、尾应分明。染色:姬姆萨(Giemsa)染色或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涂片及染色骨髓涂片:一般取未抗凝骨髓液迅速推片5张,若须细骨髓标本检查步骤先肉眼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最后用油镜观察全片骨髓标本检查步骤先肉眼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最后用油镜观肉眼检查1.制片情况2.脂肪滴3.颜色肉眼检查1.制片情况低倍镜检查镜检:涂片染色干燥后,首先进行低倍观察,其目的:估计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巨核细胞计数;俯瞰全片观察有无巨大特异性细胞,肿瘤转移细胞等。低倍镜检查镜检:涂片染色干燥后,首先进行低倍观察,其目的: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各类体积较大的细胞各类体积较大的细胞油镜检查判断骨髓取材各细胞系细胞形态观察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等非造血细胞是否出现特殊的病理细胞有无血液寄生虫有核细胞分类计数粒红比值计算油镜检查判断骨髓取材正常骨髓象及各系形态学特点1、骨髓增生活跃2、粒细胞系统(40%-60%)原始细胞<2%

早幼粒细胞<5%

中晚幼粒细胞各<15%

杆状核<20%

分叶核<12%

嗜酸<5%

嗜碱<1%3、红细胞系统(20%左右)原红细胞<1%

早幼红细胞<5%

中晚幼红细胞小于10%粒、红比值(2~4:1)4、淋巴系统约20%,均成熟正常骨髓象及各系形态学特点1、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各阶段细胞正常比例

粒系1/2红系1/4淋系1/5其他1/20骨髓各阶段细胞正常比例粒系1/2红系1/4淋系1/正常骨髓细胞分类结构图其他浆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晚幼红中幼红早幼红原红分叶核杆状核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正常骨髓细胞分类结构图其他

正常骨髓象正常骨髓象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

红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红细胞系统有5个阶段的细胞,包括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态变化主要特点为:①胞体呈圆形或类圆形;②核圆,居中;③胞质颜色变化为:深蓝色→灰蓝色→灰红色→淡红色;④胞质中无颗粒。红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红细胞系统有5个阶段的细胞,包括原红a原红b早幼红c中幼红d晚幼红a原红b早幼红c中幼红d晚幼红粒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主要特征为:①胞体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②颗粒变化的一般规律为:无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或嗜苯胺蓝颗粒)→出现特异性颗粒(即中性颗粒或嗜酸性颗粒或嗜碱性颗粒)→特异性颗粒增多、非特异性颗粒减少→仅有特异性颗粒;③核形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圆形→椭圆形→核→边扁平→肾形→杆状→分叶状。粒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主A原粒b早幼粒c嗜中性中幼粒d嗜中性晚幼粒e嗜中性杆状核f嗜中性分叶核A原粒b早幼粒c嗜中性中幼粒d嗜中性晚幼巨核细胞系形态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是骨髓中体积最大的造血细胞。除原巨核细胞外,其他巨核细胞一般具有以下形态特点:①胞体和胞核巨大,不规则;②成熟巨核细胞质量常极丰富,并有大量颗粒等特点。

巨核细胞系形态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a原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型巨核细胞d产板型巨核细胞a原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型巨核细胞淋巴系形态淋巴细胞系统分为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包括小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3个阶段。淋巴细胞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形态特点:①胞体圆形或类圆形;②胞体小;③胞质量少,浆呈淡蓝色。

淋巴系形态淋巴细胞系统分为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系形态淋巴系形态单核系形态单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胞体较大,可有伪足;②胞核较大,不规则,常折叠,核染色质疏松;③胞质量较多,呈灰蓝色,常有空泡等特点。

单核系形态单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系形态单核系形态细胞形态学检查目前采用4片联检

外周血片骨髓涂片骨髓印片骨髓活检细胞形态学检查目前采用4片联检涂片及染色

骨髓涂片:一般取未抗凝骨髓液迅速推片5张,若须细胞化学检查须再推5张。骨髓涂片不宜太厚,头、体、尾应分明。染色:姬姆萨(Giemsa)染色或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涂片及染色骨髓涂片:一般取未抗凝骨髓液迅速推片5张,若须细骨髓标本检查步骤先肉眼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最后用油镜观察全片骨髓标本检查步骤先肉眼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最后用油镜观肉眼检查1.制片情况2.脂肪滴3.颜色肉眼检查1.制片情况低倍镜检查镜检:涂片染色干燥后,首先进行低倍观察,其目的:估计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巨核细胞计数;俯瞰全片观察有无巨大特异性细胞,肿瘤转移细胞等。低倍镜检查镜检:涂片染色干燥后,首先进行低倍观察,其目的: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各类体积较大的细胞各类体积较大的细胞油镜检查判断骨髓取材各细胞系细胞形态观察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等非造血细胞是否出现特殊的病理细胞有无血液寄生虫有核细胞分类计数粒红比值计算油镜检查判断骨髓取材正常骨髓象及各系形态学特点1、骨髓增生活跃2、粒细胞系统(40%-60%)原始细胞<2%

早幼粒细胞<5%

中晚幼粒细胞各<15%

杆状核<20%

分叶核<12%

嗜酸<5%

嗜碱<1%3、红细胞系统(20%左右)原红细胞<1%

早幼红细胞<5%

中晚幼红细胞小于10%粒、红比值(2~4:1)4、淋巴系统约20%,均成熟正常骨髓象及各系形态学特点1、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各阶段细胞正常比例

粒系1/2红系1/4淋系1/5其他1/20骨髓各阶段细胞正常比例粒系1/2红系1/4淋系1/正常骨髓细胞分类结构图其他浆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晚幼红中幼红早幼红原红分叶核杆状核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正常骨髓细胞分类结构图其他

正常骨髓象正常骨髓象再生障碍性贫血(同名12)课件

红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红细胞系统有5个阶段的细胞,包括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态变化主要特点为:①胞体呈圆形或类圆形;②核圆,居中;③胞质颜色变化为:深蓝色→灰蓝色→灰红色→淡红色;④胞质中无颗粒。红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红细胞系统有5个阶段的细胞,包括原红a原红b早幼红c中幼红d晚幼红a原红b早幼红c中幼红d晚幼红粒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主要特征为:①胞体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②颗粒变化的一般规律为:无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或嗜苯胺蓝颗粒)→出现特异性颗粒(即中性颗粒或嗜酸性颗粒或嗜碱性颗粒)→特异性颗粒增多、非特异性颗粒减少→仅有特异性颗粒;③核形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圆形→椭圆形→核→边扁平→肾形→杆状→分叶状。粒系各阶段发育形态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主A原粒b早幼粒c嗜中性中幼粒d嗜中性晚幼粒e嗜中性杆状核f嗜中性分叶核A原粒b早幼粒c嗜中性中幼粒d嗜中性晚幼巨核细胞系形态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是骨髓中体积最大的造血细胞。除原巨核细胞外,其他巨核细胞一般具有以下形态特点:①胞体和胞核巨大,不规则;②成熟巨核细胞质量常极丰富,并有大量颗粒等特点。

巨核细胞系形态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a原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型巨核细胞d产板型巨核细胞a原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型巨核细胞淋巴系形态淋巴细胞系统分为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包括小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3个阶段。淋巴细胞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