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_第1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_第2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_第3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_第4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1、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2、产业结构是否符合资源供给条件;3、产业结构是否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4、产业结构是否适应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等等。

产业间的比例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但比例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1、市场机制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相对价格的变化引导资源在各产业间的流动和分配。传导机理:需求结构的变动——相对价格的变动——产业间的相对收益变动——投资结构的变动——相关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比例协调。市场机制的缺陷:——价格信号的失真导致的结构失衡;——需求结构的急剧变动导致的结构失衡;——市场失灵导致的结构失衡(例如公共品部门)

2、完全计划调节与产业结构:有利条件:——利用政府控制的资源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配要素在产业间的分配;——可以有效地实施产业倾斜政策。

缺陷:——缺乏真实的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信息;——政府目标与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冲突。政府行为案例:“跑马圈地”与“开发区热”到2003年底,全国各地各类开发区有3837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个,仅占6%;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019个,占26.6%;剩余2586个都是违规开发。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总量3.6万平方公里,超过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相当于台湾岛总面积。

3、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相结合的调节——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政策做引导;——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市场信号基础与调节手段的间接性。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36451028174587228.1947.8823.94197940631270191487931.2747.1021.63198045461372219298230.1748.2221.601981489215592256107731.8846.1122.011982532317772383116333.3944.7721.851983596319782646133833.1844.3822.441984720823163106178632.1343.0924.781985901625643867258528.4442.8928.67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19861027527894493299427.1543.7229.1419871205932335252357426.8143.5529.6419881504338656587459025.7043.7930.5119891699242667278544825.1142.8332.0619901866850627717588827.1241.3431.55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12178153429102733724.5341.7933.69199226923586711700935721.7943.4434.761993353346964164541191619.7146.5733.721994481989573224451618019.7646.5733.5719956079412136286791997819.8647.1832.8619967117714015338352332619.6947.5432.7719977897314442375432698818.2947.5434.1719988440214818390043058017.5646.2136.2319998967714770410343387316.4745.7637.67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9921514945455563871415.0645.9239.02200110965515781495124436214.3945.0540.46200212033316537538974989913.7444.7941.47200313582317382624365600512.8045.9741.23200415987821413739046456113.3946.2340.38200518386823070873657343312.5547.5140.042006210871247371031628297211.7348.9239.362007246619289101213819632811.7249.2239.06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1、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比例关系合乎规律性演变)2、新老产业的更替;3、产业的技术含量提升。

就发展而言,无论是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还是缓解高速增长中结构性矛盾,无论是提高发展效益,还是降低发展成本,根本都取决于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涉及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没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提高增长的效率,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不是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当然,从企业个体来说,并不是单个企业所需的所有技术都由各自自主研制开发,部分技术甚至全部技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但从整体来说,技术创新必须由企业部门来组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验表明,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部门的确是自主创新主体,《200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企业部门是科研经费的供给主体,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部门在美国占全部科研经费的66.2%,来源于政府的占28.7%,来源于其他占5.1%;日本分别为73%、18.5%、8.5%;德国为66%、31.5%、2.5%。企业部门也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主体,在科研经费使用上,美国企业部门占72.9%,科研机构占7.6%,大学占14.9%;日本分别为73.7%、9.5%、14.5%;德国分别为70%、13.5%、16.5%。国际经验显示,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大投资、实施长期研发战略。我国以内资为主的相当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受企业规模局限,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研发队伍;二是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弱,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长期研发动力,三是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的需要。科技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亿美元)中国02美国02日本01德国02法国01英国01俄国01韩国01巴西00印度01R&D15629221279497288271361255838占GDP比%1.22.83.12.52.21.91.23.01.10.8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国家19951996199719981999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5.616.915.37.813.011.68.617.36.317.515.98.113.412.98.517.06.618.016.18.514.313.78.617.87.518.58.914.614.89.419.28.318.69.89.721.5三、主导产业及其政策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部门的特征:第一,生产率上升和技术进步速度快;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第二,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第三,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高,产业间的带动能力强。第四,在开放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和创汇能力。技术进步与主导产业变迁第一次技术革命(17世纪末——19世纪初)

技术:蒸汽机;纺织机;等纺织业为标志的主导产业部门棉纺织业;早期机器制造业;炼铁业;铁路业;等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第一阶段:电力;内燃机等为代表的技术。铁路工业;电力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等。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