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讲
创新意识训练
经济管理学院贾蔚1第三讲创新意识训练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创造!不要想我能够做什么,应该想我要干什么?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创新意识概述增强创新意识路径创新意识自测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3创新意识概述41创新意识概述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的特征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作用41创新意识概述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51.1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51.1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6
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学的两条定律创新能力要素构成图
6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7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等。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个创新能力的表达公式:
创新能力=K×(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原理)×知识量2式中K为一个常量,亦可视为个体的潜在创新能力。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7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81.2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81.2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9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创造意志9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10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10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11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成长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应以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11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121.3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①新颖性
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②社会历史性
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121.3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①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13③个体差异性各人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因素对创新意识的产生起到重大影响作用。而这类因素也是因人而异,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13③个体差异性各人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141.4创新意识的作用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141.4创新意识的作用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15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15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16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
创新意识:求真求实意识
创新意识:求变意识
创新意识:问题意识16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172增强创新意识路径破除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172增强创新意识路径破除思维定势182.1破除思维定势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182.1破除思维定势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192.1破除思维定势破除“权威定势”破除“从众定势”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192.1破除思维定势破除“权威定势”20(1)破除“权威定势”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20(1)破除“权威定势”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21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21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22(2)破除“从众定势”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B、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错了,也无须独自承担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C、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22(2)破除“从众定势”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23(3)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23(3)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24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第一,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第二,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三,知识经过“纯化”之后,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也会扼杀人的创新思维。24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25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应该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便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它们与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长。25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262.2扩展思维视角“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应该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1)肯定-否定-存疑(2)自我-他人-群体(3)无序-有序-可行262.2扩展思维视角“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27(1)肯定-否定-存疑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B、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27(1)肯定-否定-存疑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28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就不应该勉强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问题,让头脑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判定。这就是“存疑视角”。28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29(2)自我-他人-群体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B、“他人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别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发现创意的苗头。C、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视角和从群体的视角,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9(2)自我-他人-群体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30(3)无序-有序-可行A、“无序视角”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创意思维的时候,特别是在思维的初期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所有条条框框,包括那些“法则”、“规律”、“定理”、“守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一番“混沌型”的无序思考。B、“有序视角”的含义是,我们的头脑在思考某种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按照严格的逻辑来进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排除偶然性,认识必然性。30(3)无序-有序-可行A、“无序视角”的意思是说,我们31C、创意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头脑中的新创意,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可行视角”。最后,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拥有这种习惯必须得通过认真地学习,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坚实基础!31C、创意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323创新意识测验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P64323创新意识测验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P64334创新意识训练游戏1:相互之间的变化游戏2:三个容器来分水游戏3:树上还有几只鸟334创新意识训练游戏1:相互之间的变化34游戏1:相互之间的变化找出8人到前面来,每2人一组;每组成员相互观察2分钟;学员背对背,利用3分钟时间在身上做出3个变化,可以是细微的,但必须是外观上的变化。时间到,学员转过头来挑出这些变化。挑不出来时,可以求助下面同学。再换8人上来,每2人一组,做出5个变化。34游戏1:相互之间的变化找出8人到前面来,每2人一组;35游戏2:三个容器来分水游戏时间:10分钟题目:有10升、7升、3升三个没有刻度的容器,其中10升容器内装满了水,请只用这3个容器将这10升水平均分成2个5升水(假设水可以完全倒空)。35游戏2:三个容器来分水游戏时间:10分钟36步骤7升容器3升容器10升容器A0010B037C307D334E604F631G721H028I208J235K50536步骤7升容器3升容器10升容器A0010B037C30737步骤7升容器3升容器10升容器A0010B703C433D406E136F109G019H712I532J50537步骤7升容器3升容器10升容器A0010B703C43338游戏3:树上还有几只鸟时间:5分钟题目: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38游戏3:树上还有几只鸟时间:5分钟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40
第三讲
创新意识训练
经济管理学院贾蔚1第三讲创新意识训练41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创造!不要想我能够做什么,应该想我要干什么?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42创新意识概述增强创新意识路径创新意识自测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3创新意识概述431创新意识概述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的特征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作用41创新意识概述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441.1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51.1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45
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学的两条定律创新能力要素构成图
6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46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等。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个创新能力的表达公式:
创新能力=K×(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原理)×知识量2式中K为一个常量,亦可视为个体的潜在创新能力。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7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471.2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81.2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48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创造意志9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49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10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50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成长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应以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11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511.3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①新颖性
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②社会历史性
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121.3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①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52③个体差异性各人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因素对创新意识的产生起到重大影响作用。而这类因素也是因人而异,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13③个体差异性各人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531.4创新意识的作用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141.4创新意识的作用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54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15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55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
创新意识:求真求实意识
创新意识:求变意识
创新意识:问题意识16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562增强创新意识路径破除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172增强创新意识路径破除思维定势572.1破除思维定势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182.1破除思维定势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582.1破除思维定势破除“权威定势”破除“从众定势”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192.1破除思维定势破除“权威定势”59(1)破除“权威定势”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20(1)破除“权威定势”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60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21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61(2)破除“从众定势”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B、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错了,也无须独自承担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C、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22(2)破除“从众定势”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62(3)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23(3)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63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第一,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第二,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三,知识经过“纯化”之后,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也会扼杀人的创新思维。24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64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应该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便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它们与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长。25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652.2扩展思维视角“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应该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1)肯定-否定-存疑(2)自我-他人-群体(3)无序-有序-可行262.2扩展思维视角“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66(1)肯定-否定-存疑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B、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27(1)肯定-否定-存疑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67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就不应该勉强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问题,让头脑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判定。这就是“存疑视角”。28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68(2)自我-他人-群体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B、“他人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别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发现创意的苗头。C、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视角和从群体的视角,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9(2)自我-他人-群体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69(3)无序-有序-可行A、“无序视角”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担保合同范本样本
- 2024天津市小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空白)
- 广告代理服务合同
- 写字间租赁协议
- 建筑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个人期货市场贷款合同
- 人才互助发展协议书
- 新版股权协议书样本
- 搅拌机租赁合同样式
- 技术服务合同样本地址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1-4)试题解析和答案
-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PPT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路径PPT课件(带内容)
- DB43T 2428-2022 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范
- GB/T 39968-2021建筑用通风百叶窗技术要求
- GB/T 1771-2007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 内科医保入院指征
- 美济礁 仁爱礁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问诊及体格检查课件
- 屯兰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 员工心理健康工作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