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

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梦》的兴趣。教学重点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学难点语言。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2】播放《红楼梦》插曲。师生交流,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有多少人在探索着《红楼梦》的秘密,可是,有谁能了解其中的滋味流传。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

3】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4】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解决字词。教师先范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和同桌交流。1.阅读要求【出示课件

6】:(1)自由读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读顺,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音。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言的句段,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交流资料,说说读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出示课件

7】文中登场人物的图片及简介。三、了解内容,感受人物。(一)自主阅读。

10】(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2)本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结。(二)了解故事内容。第一部分(1—2

自然段)主要叙述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1.【出示课件

11】(1)从“众人吓了一跳”你感受到什么?(从对众人的神态(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2.【出示课件

12】(1)从宝玉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宝玉认出了树梢上的(2)从紫鹃的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紫鹃想把风筝据为己有。)(3)指导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人物语气。3.【出示课件

13】(1)从探春的话中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放风筝放晦气是(2)从黛玉的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黛玉寄人篱下,多愁(3)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对话时的语气。第二部分(3—6

自然段)主要叙述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场景。2.小组交流,整理记录。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1)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众人虽然忙乱,但都很欢

14】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一面拨起籰子来。

15】

16】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4)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小丫头惋惜的心情,探春的

17】(5)从宝玉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感受到众人都高兴地把风筝放了起来,唯独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怕被人嘲笑而着急的心情;15】(6)从黛玉的动作描写中了解到黛玉的娇弱,从众人的语言

19】

20】读。)风飘动。它的近义词有飘飘洒洒、飘飘悠悠、摇摇荡荡、摇摇晃晃、(

板书:姿态:飘飘飖(飖)

变成了“黑星儿”?(

展眼”、(④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

21】人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放风筝给众人带来的无比的快乐。(三)感受人物形象。书:贾宝玉、林黛玉、丫头们)

22】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若不是个美人儿,(

23】

24】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1)提出要求:下面是《红楼梦》中描写“凤辣子”的一个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彩,你能从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吗?(2)学生阅读。部分阅读,读出《红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的文化,读出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独到之处。板书设计:8.放风筝贾宝玉 姿态:飘飘飖飖林黛玉 放风筝 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丫头 形状:鸡蛋、黑星儿课后反思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就可以了。学生学会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象进行赏析的方法。2.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会认

9

个生字,读记重点词语。中的人物形象。3.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教学重难点]语言。2.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简介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2.课件出示放风筝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

晦(huì) 墩(dūn)钗(chāi) 敞(chǎng) 袭(xí)2.词语解释。晦气:不吉利;倒霉。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忌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三、出示阅读要求,深入探究课文内容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

3

个问题。(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组合作研讨。3.班内汇报交流:多。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中心人物。对第(2)个问题,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上,明确本文的主旨。过程中,贾宝玉顽皮、欢乐,一点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4.抓住重点语段,欣赏品味(1)投影出示句子。“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①“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飘飘飖飖”变成了“黑星”?“

一展眼”

“(风筝随风而去后很快消失)④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欣赏品味,同桌交流。四、自由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味文中的妙词佳句。五、课堂小结六、拓展阅读区别。(林庚写的《风筝》是一篇散文,生动描写了北平放风筝[教学反思]们放螃蟹、美人、大鱼、凤凰、大蝙蝠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第三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展开,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题。3.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红楼春趣》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放风筝,感悟红楼群芳放风筝的童真童趣。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猜谜起兴,图片导入。?课堂导入,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方我首先出示“风筝”的谜语,学生猜出来后,我立即出示各种各样的方法,直观、形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活跃思维。2.教学收获(思得)(1)研读课本,精准定位。《红楼春趣》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本文是学生接触的又一文言文体,加之绝大多数学生对《红楼梦》并不熟悉,很多的隐意,暗示人物的后来的命运,学生没有关于《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理解自然不易。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定位教材,采取合理的策略,我在备课、写教学设计时把重点放在抓住人物放风筝的动作、语言、神态上,感悟放风筝的快乐,初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一来,人物放风筝“趣”的细节描写就(2)紧扣“趣”字悟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趣”字,顺藤摸瓜,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我设计了“课文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放点。3.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