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下第八单元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单元从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选取的四篇文章都是古代思辨性经典文本,四位作者或敢于犯颜直谏,或坚持变法除弊,或总结教训针硬时弊,或警示当朝,传达了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声音;作品思路缜密,表达技巧高超,显现着极强的思辨性。学习本单元,要透过缜密的思路和高超的表达技巧,感悟古代士人的形象内核,并返照当下,体悟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本课设计选取第15课两篇课文。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疏、书文体的功用及特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基础知识。.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感受并学习古代先贤心怀天下、持正守道、敢于担当的胸怀与精神,培养敢于担当的价值观。.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客观分析论述过程及所用论据,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技巧,把握文章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性特点。.鉴赏作者的说理艺术,掌握运用合理的论证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小心求证的意识。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读写结合法教学过程.导入历史上有多少忠臣义士因为规劝帝王而被打入监牢,或者遭受酷刑,严重的还会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因而,尽忠言不仅需要大勇而且还需要大智。历史上就有不少智慧之人,因为劝谏领导,或者驳斥同事而流芳千古,比如《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学习活动一预习《谏太宗十思书》与《答司马谏议书》,梳理两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并检测成果。读音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谏太宗十思疏》

课下继续梳理这两课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化常识《答司马谏议书》等内容,并翻译重要句子。.学习活动二了解《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的文意。阅读《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完成表格。《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文章体式奏疏回信文章观点居安思危、积其德义驳斥责难,坚持变法针对问题骄奢、奢侈新法推行受阻作者身份臣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写作对象君主翰林学士推测背景唐太宗骄奢忘本司马光反对新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鉴赏文章的传统方法,想要深切了结掌握这两篇说理文章,我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查找资料,了解更多《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的文体知识、文化常识、历史背景。了解〃疏〃和〃答……书〃〃疏〃,属于古代奏议类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翰林学士。”答司马谏议书"就是写给司马光的信。(2)了解魏征与王安石魏征:生于580年,卒于643年,字玄成,距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4争臣""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魏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一一《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邺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如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等。(3)了解写作背景《谏太宗十思疏》:唐贞观年间,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边防日益巩固,唐太宗渐渐骄奢起来,大修庙宇宫殿,还四处巡游,百姓疲于服役。魏征就此四上奏疏,《谏太宗十思疏》是其中之一。《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也激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4、学习活动三梳理文章结构,了解行文思路。在封建社会,非常讲究君臣秩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的交往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忤逆"或"欺君"等罪名,但即使如此,魏征和王安石,一个对君主,一个对同僚,都达到了很好的或劝说或驳斥的效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里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魏征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劝谏的?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居安思危、积其德义)第二部分(2):分析问题(总结历史、发出警告)第三部分(3):解决问题(提出"十思")如果说《谏太宗十思疏》讲的是君道,那么《答司马谏议书》则是臣道,是臣与臣之间的辩论交锋,王安石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呢?第一部分(1):提出写信的原因和目的。第二部分(2):驳斥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第三部分(3):分析原因,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立场。第四部分(4):书信常规结束。5、学习活动四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思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填写表格。《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相同点(1)面对问题都直面现实问题,作者勇于担当,躬身入局(2)立足点都立足于为国为民,不惧逆龙鳞或得罪同僚(3)表达论辩犀利,力量十足不同点(1)论证思路正面立论,层层递进驳论为主,先破后立(2)论证方法比喻、对比论证理论、事例论证(3)整体表现形象真切,骈散结合立论与驳论结合,当下与历史结合,严峻不失婉约学习活动五(1)体会臣下对君主劝谏的言说技巧。思考与讨论:《谏太宗十思疏》是作为大臣的魏征劝谏君主唐太宗的文章,却不失为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魏征运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语百委婉,态度诚恳。首先是多用比喻。把劝谏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如,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本""水浚其源"比况,说明人君安国当积德义,"喻巧而理至"(《文心雕龙论说》)。其次是善用排比。比如开篇连用三个排比句,对仗工整,一落笔便气势不凡,吸引读者视线。以三个含"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论证,正反对列,凸显进谏是主旨。再次是运用了“以宾显主"的衬托技巧。比如"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是宾,借以陪衬主旨"思国之安,必积德义”,并为下文蓄势。最后,态度诚恳。魏征在劝谏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君臣关系";称自己为"下愚",称皇上为"明哲";用"臣闻",而不说"臣以为"。他站在君王的立场上,为君分忧,用心找出君王身上的不足,并贴心地替君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2)体会驳论文的言说技巧。思考与讨论:《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驳斥同僚的回信,在这篇短文中王安石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既能有力地驳斥同僚,又表达自己态度坚定的?语言言简意赅,态度委婉而坚决。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文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文中对"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中的"怨诽"的驳斥,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态度一一告知对方,早有所料,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再转一笔强调,这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论政敌多少都要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因实施新法而受损的既得利益者对"我‘’汹汹然。以反问作结,旨在加强肯定语气,增加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地对待"汹汹然"的〃怨诽",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既针锋相对地驳斥了司马光的指责,也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结尾处礼节性致辞又不失赠答之礼,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学习活动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土人的人生的进修之道,而"平天下”既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1)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古代土人的精神世界。(2)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