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_第1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_第2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_第3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_第4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冲刺模拟(含标准答案)1.通过现况调查可得出()。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死亡率E.

病死率【答案】:

C【解析】:现况研究又称患病率研究,这种研究所得到的频率指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2.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

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B.

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产生5年以上的免疫力C.

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可在半年至1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D.

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对任何型别的流感都有预防作用E.

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流感病毒8个节段单链RNA的特定组成,及流感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不具有校正功能,决定了其易于发生变异。因而流感疫苗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可在半年至1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3.确定某因素与疾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时,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B.

发病因素在前,疾病发生在后C.

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项因素D.

发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符合E.

去除因素则该病的患病危险减小【答案】:

C【解析】:A项,反映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标准。B项,反映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时间顺序标准。C项,根据多病因理论,对于慢性病等疾病不一定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某因素。D项,发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关联程度越高,则某因素与疾病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越大,反映了关联程度这一标准。E项,表明存在终止效应,反映了实验证据标准。4.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B.

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C.

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

大多数是致突变物E.

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答案】:

C【解析】: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称为引发剂,引发剂大多数是致突变物,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引发剂作用的靶点主要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引发剂通常本身具有致癌性,可以和DNA发生反应,且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5.某市甲乙丙三个区的流感发病率分别是40%、30%、20%,三个区的人口数分别是100万,150万,200万。全市该年流感发病率为()。A.

0.27B.

0.30C.

0.40D.

0.20E.

0.10【答案】:

A【解析】:全市该年流感发病率=甲乙丙三市发病人数之和/甲乙丙三市总人口=(40%×100+30%×150+20%×200)/(100+150+200)=0.27。6.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

平均预期寿命B.

平均死亡年龄C.

平均死亡率D.

年龄组死亡率E.

以上均不对【答案】:

A【解析】:平均预期寿命表示已满X岁的人今后尚能生存的平均年数,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个指标,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7.(共用备选答案)A.α↑B.β↑C.α↓且β↑D.α↓E.α↑且β↑(1)假设检验样本量一定时,当要求可信度提高时,则()。【答案】:

D【解析】:可信度为1-α,因此降低α可以提高可信度。(2)在假设检验时,本应作单侧检验的问题误用了双侧检验,则()。【答案】:

B【解析】:本应作单侧检验的问题误用了双侧检验,使部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变成了没有统计学意义,增大了犯假阴性错误的概率,即β↑。(3)样本量一定时,β减少时,则()。【答案】:

A【解析】:当样本量一定时,α增大,β减小。若想同时减小α、β,需要增加样本量。(4)当样本量减少时,要出现()。【答案】:

E【解析】:当样本量一定时,α增大,β减小。若想同时减小α、β,需要增加样本量。反之,减小样本量会同时增加α、β。8.(共用备选答案)A.入院率偏倚B.奈曼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无应答偏移E.回忆偏倚(1)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答案】:

B【解析】: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又称奈曼偏倚。如果调查对象选自现患病例,即存活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从而高估了某些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某病的幸存者改变了生活习惯,从而降低了某个危险因素的水平,或当他们被调查时夸大或缩小了病前生活习惯上的某些特征,导致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误差。调查时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例,可减少偏倚程度。(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选择偏倚是()。【答案】:

A【解析】:入院率偏倚也称Berkson偏倚。当利用医院病人作为病例和对照时,由于对照是医院的某一部分病人,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或某些医院的特定病例,因为病人对医院及医院对病人双方都有选择性,所以作为病例组的病例也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特别是因为各种疾病的入院率不同导致病例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上的系统差异。设计阶段宜尽量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或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可减少入院率偏倚。(3)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答案】:

D【解析】: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从而降低了应答率,此种现象称为无应答偏倚。对于电话或信函调查,调查对象很容易产生无应答,从而造成偏倚。(4)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则可发生()。【答案】:

C【解析】:检出症候偏倚也称暴露偏倚。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如果在收集的病例中同时包括早、中、晚期病人,则检出病例中此类暴露的比例会趋于正常,偏倚因此可得到纠正。(5)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信息偏倚是()。【答案】:

E【解析】: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包括回忆偏倚、混杂偏倚与调查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的系统误差称为回忆偏倚。回忆偏倚的产生与调查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的间隔长短、事件的重要性、被调查者的构成以及询问技术有关。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回忆误差可能不一样,病例组的记忆可能较为准确,但也可能容易提供一些自认为与疾病有关的暴露但实际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利用客观的记录资料,以及选择不易为人们所忘记的重要指标做调查,并重视问卷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巧,有助于减少回忆偏倚。9.下述哪一项不符合接触性传播的流行特征?()A.

加强传染源管理,讲究个人卫生可减少传播B.

一般呈散发及家族聚集性C.

无明显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D.

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易发病E.

有明显的地区性及季节性【答案】:

E【解析】:一般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因接触传播而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0.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

成年动物B.

必须雌雄各半C.

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D.

仅使用单一性别E.

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答案】:

C【解析】:亚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要求选择两个动物物种,通常啮齿类动物为大鼠,非啮齿类动物为犬。一般选择未成年的健康动物,如大鼠100~120g,小鼠15g左右,兔1.2~1.5kg,犬4~6kg。每组大鼠不少于20只,犬不少于6~8只。性别通常为雌雄各半。11.某地发生的大规模不明热流行中,当地的农民罹患率高,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者亦甚多,在寻找病因时,主要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排除法E.

以上都不是【答案】:

A【解析】:求同法是指在发生相同事件的不同群体之间寻找共同点。本题中可通过对农民、职工这两个发病率高的群体进行比较,找到两个群体间存在的共同特点,进而提出病因线索。12.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参考值范围一般指该指标在()。A.

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

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

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

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

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答案】:

C【解析】: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这里的“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或99%等,最常用的是95%。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所以,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参考值范围一般指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13.被动转运包括()。A.

简单扩散B.

胞吞C.

膜动转运D.

ABC都是E.

ABC都不是【答案】:

A【解析】:被动转运是化学毒物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的过程,包括:①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②滤过:是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14.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A.

t值变小B.

t值变大C.

t值不变D.

t值变小或变大E.

t值为0【答案】:

C15.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A.

副反应发生率和接种率B.

生存率和建卡率C.

有效率和接种率D.

保护率和效果指数E.

四苗覆盖率和接种率【答案】:

D【解析】:评价疫苗接种效率的关键指标是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效果评价,其中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16.聋儿语言康复属于()。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定期健康检查E.

筛检【答案】:

C【解析】:对已经发生的残疾进行康复治疗属于三级预防的内容。17.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图在何条件下为对称图形?()A.

n>50B.

π=0.5C.

nπ=1D.

π=1E.

nπ>5【答案】:

B【解析】:二项分布图的形状取决于n、π的取值。当π≠0.5时,图形呈偏态,但随n的增大,图形逐渐趋于对称;π=0.5时,图形对称。18.简略寿命表中nqx表示()。A.

X~X+n岁年龄组人口在n年内的生存率B.

n岁年龄组人口在X年内的死亡概率C.

X~X+n岁年龄组人口在n年内的平均死亡率D.

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的生存概率E.

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的死亡概率【答案】:

E【解析】:年龄别死亡概率nqx表示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死亡的可能性。计算公式为:nqx=X岁到(X+n)岁之间死亡人数/活满X岁的人口数。所以,nqx表示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的死亡概率。19.属于慢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

探讨LOAEL和NOAELB.

阐明毒物作用机制C.

观察中毒症状D.

探讨剂量-反应关系E.

以上都是【答案】:

E【解析】: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包括:①观察中毒症状,阐明受试物慢性毒作用的性质、靶器官和可逆性,为研究中毒机制和防治对策提供线索;②确定慢性染毒条件下,受试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20.观察某种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需采用()。A.

单盲法B.

双盲法C.

三盲法D.

开放试验E.

互相观察【答案】:

D【解析】:调查对象能够知道自己采用了何种手术方式,因而难以实现盲法。一般新药被批准上市后开展的进一步研究或观察某种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通常采用开放试验,监测、观察不同人群用药或手术的不良反应和愈后效果等内容。21.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

+1.96S的变量值占总变量值的百分数为()。A.

5%B.

95%C.

97.5%D.

95.5%E.

92.5%【答案】:

C【解析】:双侧检验,X取值在区间

±1.96S内的概率为95%。正态分布为单峰对称分布,小于

-1.96S和大于

+1.96S的变量占总变量的百分数均为2.5%,所以小于

+1.96S的变量占总变量的百分比为97.5%。22.哪一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A.

直条图B.

线图C.

半对数线图D.

百分条图E.

散点图【答案】:

A【解析】:A项,对于直条图和直方图为了正确显示各组的差距大小,其纵坐标要求从“0”开始。BCDE四项,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并没有要求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百分条图没有纵坐标。23.基因突变的检测一般是通过()。A.

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B.

以表型的改变为基础进行C.

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配合表型改变的观察D.

DNA加合物的测定E.

观察生物体细胞的死亡【答案】:

B【解析】: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是指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一般是以表型(如生化特征等)的改变为基础进行检测,也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DNA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及DNA测序等方法来确定。24.关于整群抽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便于组织,节省经费B.

容易控制调查质量C.

抽样误差大于简单随机抽样D.

群间差异越小,抽样误差越小E.

群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小【答案】:

E【解析】:DE两项,对于整群抽样,群间差异越小,抽取的组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小;反之,群间差异越大,抽取的组数越少,抽样误差越大。ABC三项,整群抽样的优点是便于组织调查,节约成本,容易控制调查质量。缺点是样本量一定时,抽样误差一般大于简单随机抽样。25.(共用备选答案)A.构效关系分析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1)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答案】:

E【解析】:用于确定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流行病学调查。其原因包括:①是人群调查的结果,不存在种系差异问题;②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可以得到处理因素与结局的因果关系。因此,流行病学研究为最有效的研究方法。(2)用于确证哺乳动物致癌物的试验是()。【答案】:

D【解析】:用于确证哺乳动物致癌物的试验是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可以切实观察到受试物对正常动物诱发的肿瘤类型、数量和潜伏期。(3)阳性结果可确定哺乳动物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答案】:

C【解析】:阳性结果确定为哺乳动物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的致癌性,这类试验是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主要是因为该实验周期短,且动物需要经过特殊处理,观察终点不是全部脏器肿瘤等因素。(4)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答案】:

B【解析】:致突变试验可以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的遗传危害性;预测其致癌可能性;也用于环境遗传毒物污染的监测及评价。细胞恶性转化试验以细胞恶性转化为观察终点,在细胞生物学水平上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既可以用于检测遗传毒性致癌物,也可以检测非遗传毒性致癌物。26.下列化学物质中毒性最大的是()。A.

CHCl3B.

CH2Cl2C.

CH3ClD.

CCl4E.

CH4【答案】:

D【解析】:烷烃类的氢被卤素取代后毒性增强,取代越多,则毒性越大。其原因是烷烃类的氢被卤素取代后毒性增强,对肝脏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的越多,毒性越大。CCl4分子中含有的氢全部为氯所取代,毒性最强。27.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观察,此种设计为()。A.

简单随机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配对设计D.

配伍组设计E.

区组设计【答案】:

B【解析】:B项,题中表示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分配,未进行匹配或配伍,所以属于本题完全随机设计。A项,并没有简单随机设计,只有简单随机抽样。C项,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将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组。DE两项,配伍组设计又称随机区组设计,为配对设计的扩展,是将受试对象条件相同或相近者组成若干个区组,再将每个区组中的各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28.寿命表指标的准确性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

各年龄组死亡率B.

人口数和死亡数C.

A、B均对D.

人口出生率E.

人口再生育率【答案】:

C【解析】:影响寿命表准确性的因素有年龄组人口数,年龄组死亡数,各年龄组的死亡率,资料完整性和可靠性。29.关于抗HAVIgG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B.

是中和抗体C.

有免疫力的标志D.

感染后3~11个月达到高峰E.

可持续很长时间【答案】:

A【解析】:人感染HAV后,通过体液免疫反应可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抗HAVIgM和抗HAVIgG,抗HAVIgM出现早,一般感染后3~7周可在血液中检出,常被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抗HAVIgG是中和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11个月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可以持续多年甚至终生,常被作为HAV既往感染的指标,是获得免疫力的标志。30.下列哪一项不适于用几何均数描述集中位置?()。A.

抗体的平均滴度B.

人口的几何增长C.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D.

正态分布的资料E.

细菌的几何增长【答案】:

D【解析】:C项,几何均数适用于原始资料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即原始资料呈对数正态分布。ABE三项,抗体的平均滴度、人口的几何增长、细菌的几何增长这三种资料经过对数变换后均呈正态分布,适于采用几何均数描述集中位置。D项,正态分布资料主要用均数描述集中位置。31.(共用备选答案)A.相对危险度(RR)B.特异危险度(AR)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D.比值比(OR)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1)表示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比的是()。【答案】:

A【解析】:相对危险度(RR)通常包括了危险度比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比,说明暴露者发生相应疾病的危险是非暴露者的多少倍,具有病因学的意义。(2)表示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成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的是()。【答案】:

C【解析】: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3)表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比例的比值的是()。【答案】:

D【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某些衍生类型除外)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只能用比值比(OR)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OR的含义与相对危险度类似,指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4)表示某人群发病的危险性归因于某暴露因素占全人群发病的百分比的是()。【答案】:

E【解析】: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也称人群病因分值(PEF),是指某人群发病的危险性归因于某暴露因素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5)表示某病的发生特异地归因于某暴露因素的危险的是()。【答案】:

B【解析】:归因危险度(AR)又称特异危险度、危险度差(RD)和超额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值,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32.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性最强。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先天性畸形。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期是受精后第几周?()。A.

1~3B.

3~8C.

5~8D.

4~10E.

5~10【答案】:

B【解析】:器官形成期对致畸物最为敏感,器官形成期是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又称为致畸敏感期。大鼠和小鼠为孕6~15天,兔为孕6~18天,人为孕3~8周。33.有序分类是()。A.

定量资料B.

等级资料C.

多项分类资料D.

计数资料E.

以上均不是【答案】:

B【解析】:A项,定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得某项指标数量大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B项,有序分类资料,各类之间有程度的差别,给人以“半定量”的概念,亦称等级资料。CD两项,定性资料,亦称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就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分类资料(包括二项分类、多项分类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亦称等级资料)。34.有关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描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要根据原始数据的分布确定计算方法B.

“正常”是指健康,没有疾病C.

需要足够数量,通常样本含量在100例以上D.

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E.

对于某些指标组间差别明显且有实际意义的,应先确定分组,在分别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答案】:

B【解析】:A项,根据原始数据的分布确定计算方法,若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则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参考值范围,若样本来自偏态分布的总体则只能用百分位数法计算。BD两项,参考值范围中要求的“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C项,参考值范围的计算需要有一定的样本量,否则参考值范围失去参考意义。E项,如按照年龄分组计算高血压的参考值范围。35.在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设计时,可进行成组匹配设计B.

设计时,可进行个体匹配设计C.

应将非研究因素尽可能都加以匹配D.

应将确定的或怀疑的混杂因素进行匹配E.

分析时,可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答案】:

C【解析】: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采用匹配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研究效率,其次在于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所以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子,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子。若是尽可能多地将研究因素之外的因素进行匹配,容易发生过度匹配,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36.关于筛检,正确的说法是()。A.

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患者B.

是一种诊断方法C.

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患者D.

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E.

筛检阳性的人不需再确诊【答案】:

D【解析】:A项,筛检针对的是表面无病的人群。B项,筛检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C项,筛检是从表面无病的人群中找出可能患病的个体,而不是患者。D项,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去查出某病未被识别的可疑患者或有缺陷者。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行确诊检查。E项,筛检阳性人群中可能包含假阳性人群,需要进一步确诊。37.进行暴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A.

确定可能的传播方式B.

形成假设并检验假设C.

确定问题,核实诊断D.

采取预防措施E.

扑灭疫情【答案】:

C【解析】:根据暴发调查的步骤可知,进行暴发调查时首先需要进行核实诊断,从而确定暴发的存在。38.霍乱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经水传播B.

经食物传播C.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D.

空气飞沫传播E.

苍蝇传播【答案】:

D【解析】:霍乱主要通过粪-口-粪方式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方式,单一或交错地进行传播。39.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A.

相对危险度B.

保护率C.

抗体阳转率D.

有效率E.

生存率【答案】:

B【解析】:A项,相对危险度为病因研究中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B项,保护率和效果指数为疫苗接种效果评价的流行病学指标。C项,抗体阳转率为疫苗接种效果评价的免疫学指标。D项,有效率为治疗措施治疗效果评价指标。E项,生存率为反映预后的指标。40.在进行随机抽样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研究者随意挑选个体,使样本更符合研究内容B.

按随机的原则抽取,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C.

随机抽取的样本数越大越好D.

用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样,虽然有理论依据,但不可以计算抽样误差E.

以上均不对【答案】:

B【解析】:AB两项,随机抽样是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使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相同机会被抽到样本中来,它保证所得样本具有代表性,使研究能从样本推广到总体。随意抽样不能保证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到,随意抽样不是随机抽样。C项,样本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分追求数量可能会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而且会增加投入,使工作不易细致,系统误差增加,影响研究质量。D项,抽样误差是由个体变异产生,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抽样误差有一定规律,可利用统计学抽样技术,控制和估计其大小。41.下面有关假设检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用H0表示B.

备择假设用符号H1表示C.

H1是从反证法角度提出的D.

H0、H1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对立E.

H0、H1都是根据统计推断的目的而提出的对总体特征的假设【答案】:

C【解析】:C项,零假设(H0)是从反证法角度提出的,H1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通过推翻H0得到H1。ABDE四项,H0为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H1为备择假设,H0设定检验统计量之间没有差异,H1设定检验统计量之间存在差异,对同一统计量进行假设,所以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42.毒理学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影响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除了()。A.

外来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B.

实验动物种属、品系及个体因素C.

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D.

气象因素E.

接触途径和媒介【答案】:

C【解析】:影响毒作用的因素分为:①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②机体因素,包括实验动物物种、品系和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等;③暴露条件,包括暴露途径、期限和频率等;④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气湿、气压、季节和昼夜节律等;⑤化学毒物联合作用,包括相加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等。43.已知b1=b2,则一定有()。A.

r1=r2B.

tr1=tr2C.

tb1=tb2D.

tr1=tb2E.

无法判定【答案】:

E【解析】:A项,r反映了X与Y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向;回归系数b反映了X每变化一个单位,Y随之变化情况。两者值的大小无关,因此b1=b2,并不能说明r1=r2。BCD三项,t值为t假设检验的统计量,反映的是r或b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与r或b的具体取值无关。44.(共用题干)为了解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在该市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对抽取社区内的所有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1)该调查采取的抽样方法为()。A.

分层抽样B.

整群抽样C.

单纯随机抽样D.

方便抽样E.

系统抽样【答案】:

B【解析】: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该调查以社区为单位抽取样本,对抽取的社区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居民均进行调查,因此为整群随机抽样。(2)该调查可计算()。A.

发病专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存活率E.

发病率【答案】:

C【解析】:该调查属于横断面调查,得到的是某一时点上的患病信息,而不是发病信息,故所获指标只能是患病率。45.假阳性率也称为()。A.

漏诊率B.

误诊率C.

阳性预测值D.

阴性预测值E.

灵敏度【答案】:

B【解析】: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即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被判为阳性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误诊病人的情况。46.关于调查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实验设计B.

调查设计包括理论设计和操作设计C.

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D.

调查设计可分为专业设计和技术设计E.

以上都不是【答案】:

C【解析】: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专业设计是从各专业角度考虑实验的科学安排,它包括选题、建立假说、确定研究对象和技术方法等;统计设计则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设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使研究结果具有重现性,统计设计是对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47.研究外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的关系可有以下作用,除了()。A.

推测毒作用机理B.

预测毒作用特征C.

预估安全限量的范围D.

可作为化合物是否具致癌性的最后结论E.

预测毒性大小【答案】:

D【解析】:在毒理学中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化学毒物特定的毒性终点,开展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对于预测新化学物的毒性,估测其毒性作用机制和特征及安全限量标准等,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化学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散度和纯度/杂质均可影响其毒作用的性质和毒效应的大小。D项,化合物是否具有致癌性除了对其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外,需要依赖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做出最后的结论。48.为提高筛检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采用联合方法,其中关于串联方法正确的说法是()。A.

用一系列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B.

用一系列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才定为阳性C.

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D.

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为阳性才定为阳性E.

以上都对【答案】:

B【解析】:串联试验通过进行一系列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才定为阳性,此种方法可提高特异度,降低灵敏度,增加阳性预测值。49.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取决于()。A.

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B.

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C.

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D.

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E.

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持续时间【答案】:

D【解析】:ABCE四项,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持续时间,更重要的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生活行为、活动范围,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及卫生防疫措施等。D项,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与其家庭人口数无关。50.以下不是结核病流行影响因素的是()。A.

年龄B.

生活水平C.

人口流动D.

环境潮湿E.

劳动强度大【答案】:

A【解析】:A项,人群对结核病普遍易感,所以年龄并不是影响结核病流行的因素。BCDE四项,结核病流行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如季节影响不明显,但冬春季略多,潮湿环境容易感染,居室通风不良等有利于结核菌传播。社会因素如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人口流动、劳动强度和卫生服务等因素对结核病的流行有着重要影响。贫困是结核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51.下列有关剂量的概念,错误的是()。A.

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化学物的量B.

实验动物的暴露剂量称为给予剂量C.

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化学物的量D.

靶器官剂量也称为送达剂量或生物有效剂量E.

剂量-反应关系中的剂量指的是靶器官剂量【答案】:

E【解析】:ABCD四项,剂量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包括暴露剂量、内剂量、靶器官剂量。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于化学物的量和实验情况下给予动物的化学物的量,内剂量表示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化学物的量,靶器官剂量表示到达损害作用部位的化学物的量。E项,在毒理学中,关于剂量(如没有特别注明)就是指给予剂量或暴露剂量。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其在靶器官中的剂量,但测定此剂量比较复杂。暴露或摄入的剂量愈大,靶器官内的剂量也愈大。因此,常以给予剂量来衡量,给予剂量以单位体重暴露外源化学物的量(如mg/kg体重)或环境中浓度(mg/m3空气或mg/L水)来表示。52.WHO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A.

普查B.

因症就诊C.

筛检D.

定期体检E.

抽样调查【答案】:

B【解析】:考虑到结核病控制的成本效益,WHO建议遵循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原则,建立通畅的因症就诊渠道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途径。因症就诊、转诊和因症推荐是实施DOTS策略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53.下列过程与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有关,除了()。A.

化合物的吸收B.

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C.

化合物的异构转化D.

化合物的代谢E.

化合物的排泄【答案】:

C【解析】:脂/水分配系数指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脂/水分配系数影响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的能力及其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代谢转化过程。其中生物转运包括吸收、分布和排泄。54.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