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_第1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_第2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_第3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_第4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背诵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过程、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对外开放的过程?课前背诵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意义?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纲要求(2014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2014年江苏高考)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2014年江苏高考)五年高考回眸(2010-2014)2011年、2013(涉及考点)、2014年,高考总体来看2年一考高考展望2015年高考仍然是考查热点五年高考回眸(2010-2014)2011年、2013(涉及56年58年66年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9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8年文革十年曲折发展十年过渡时期两年徘徊新时期5658667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9三大改造完成,1、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

2、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背景(了解)1、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背景(了解)标志内容意义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伟大决策组织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一、工作重点的转移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标志意义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伟大组织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3分)2014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节选)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节选)鼓励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1978-12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合理的部分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一】思考: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原有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弊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2、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调动…改变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A、原因:B、内容: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C、意义: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前提:特点: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2011年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2011年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探究二】农业问题再思考①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左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小家庭生产与当今的形势已经不相适应。一是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二是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施三是不利于农业的综合治理四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节选吴剑平、马怀家《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探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启示改革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启示改革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进一步深化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中心环节、原则、内容、措施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内容:改变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C、作用:国有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B、(09年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09年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说“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2014年浙江文综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1978年,浙江人均GDP为331元,只有当时全国人均GDP381元的87%。经济总量排在第12位,人均GDP仅列第16位,是一个居全国中游的省份。

改革开放前30年浙江经济状况【探究三】改革开放创奇迹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

改革开放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并不是偶然的。。。。。。。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和僵化封闭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浙江作为没有什么发展重工业的矿产资源和沿海准备打仗的省份,无疑是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最大受害地区之一。1953-1978年,全省国有单位投资仅占全国的1.5%,是那个时期国家投资最少的省份。再加上,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左”的思想越来越占居优势,每一次政治运动的结果是人们发展市场、发展经济的努力被作为“资本主义势力”受到了打击,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大灾难,国民经济陷入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并不是偶然的2007年,浙江经济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一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浙江日报2009-2-61版省农办传来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2008年,浙江农业增加值达到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首次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58元,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奇迹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奇迹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浦东1990经济特区1980沿海开放城市1984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特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浦东1990经济特阅读《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②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阅读《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2014年福建文综)材料二(节选)《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分)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2014年福建文综)材料二(节选)《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知识链接(1978—90年代)政治制度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港澳回归、一国两制以及祖国统一思想文化史:邓小平理论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过程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美国和西欧国家在二战后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结合中国史部分结合世界史部分结合改革史和人物史知识链接(1978—90年代)政治制度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经济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动乱的十年(1966—1976)曲折探索十年(1956—196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走苏联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农村城市课堂小结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经济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探索社谢谢再见谢谢再见依据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农业问题较多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人民公社化体制弊端依据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史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史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史料二新中国成立起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史料二新中国成立起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凤阳地多不打粮,抉择课前背诵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过程、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对外开放的过程?课前背诵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意义?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纲要求(2014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2014年江苏高考)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2014年江苏高考)五年高考回眸(2010-2014)2011年、2013(涉及考点)、2014年,高考总体来看2年一考高考展望2015年高考仍然是考查热点五年高考回眸(2010-2014)2011年、2013(涉及56年58年66年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9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8年文革十年曲折发展十年过渡时期两年徘徊新时期5658667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9三大改造完成,1、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

2、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背景(了解)1、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背景(了解)标志内容意义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伟大决策组织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一、工作重点的转移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标志意义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伟大组织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3分)2014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节选)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节选)鼓励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1978-12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合理的部分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一】思考: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原有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弊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2、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调动…改变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A、原因:B、内容: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C、意义: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前提:特点: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2011年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2011年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探究二】农业问题再思考①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左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小家庭生产与当今的形势已经不相适应。一是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二是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施三是不利于农业的综合治理四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节选吴剑平、马怀家《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探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启示改革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启示改革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进一步深化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中心环节、原则、内容、措施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内容:改变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C、作用:国有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B、(09年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09年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说“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2014年浙江文综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1978年,浙江人均GDP为331元,只有当时全国人均GDP381元的87%。经济总量排在第12位,人均GDP仅列第16位,是一个居全国中游的省份。

改革开放前30年浙江经济状况【探究三】改革开放创奇迹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

改革开放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并不是偶然的。。。。。。。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和僵化封闭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浙江作为没有什么发展重工业的矿产资源和沿海准备打仗的省份,无疑是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最大受害地区之一。1953-1978年,全省国有单位投资仅占全国的1.5%,是那个时期国家投资最少的省份。再加上,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左”的思想越来越占居优势,每一次政治运动的结果是人们发展市场、发展经济的努力被作为“资本主义势力”受到了打击,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大灾难,国民经济陷入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并不是偶然的2007年,浙江经济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一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浙江日报2009-2-61版省农办传来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2008年,浙江农业增加值达到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首次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58元,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奇迹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奇迹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浦东1990经济特区1980沿海开放城市1984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特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浦东1990经济特阅读《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②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阅读《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2014年福建文综)材料二(节选)《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分)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2014年福建文综)材料二(节选)《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知识链接(1978—90年代)政治制度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港澳回归、一国两制以及祖国统一思想文化史:邓小平理论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过程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美国和西欧国家在二战后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结合中国史部分结合世界史部分结合改革史和人物史知识链接(1978—90年代)政治制度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经济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