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中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第六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历史上的民族危机:并未造成根本性的文化危机。魏晋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一系列的政权、蒙古推翻南宋建立元朝,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当时更多的是民族危机感,没有文化危机感,相反,他们依然都是文化上的优越感,武力上的征服者是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在明清之际,学者们站在汉民族的立场,认为明清的鼎革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这是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他们并没有对儒家文化产生危机感,相反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理学的空疏,丧失了儒家原本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只要回复儒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就可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转折点: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西方资本主义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发起全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实际上包含了西方的价值观相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意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鸦片战争引发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主要线索2.物质层面的文化新变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大规模引进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1860年代)

(链接)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主要线索4.观念层面的文化新变

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以反封建启蒙为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1919)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四.近代文化转型的表现1.文化内在结构的变化

文化一元化向文化多元化转变2.新学堂的开办与新学科门类的兴起(链接)

京师大学堂等及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门类3.近代报刊的发行与出版机构的建立

《万国公报》、《申报》等4.社会生活等俗文化的变迁戒缠足、剪辫、易服(洋装洋饰、中山装)电灯、自来水、饮食中西并举(西餐、洋酒、咖啡)“礼拜日制”、新剧院、马戏团、跳舞、溜冰、打猎、划船、逛公园婚丧嫁娶礼仪简化并渐染西风、叩头、作揖礼节先转为“点头鞠躬”后为“握手”“大人”“老爷”改称“先生”、志向相同者互称“同志”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2.近代中国文化三大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康、章、辜、二梁等东方文化派;梁、熊、冯、牟、徐、张、唐、杜等现代“新儒学”派)文化自由主义(严复、胡适、陈序经等西方文化本位论改良主义者)文化激进主义(无政府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者、科学社会主义者)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3.1980年代的“文化热”为适应改革开放而对中西文化的再反思4.1990年代人文精神寻思商品经济的冲击与知识精英的文化忧思5.二十一世界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

全球化背景与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主要线索1.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惊醒:

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1840年代)。林则徐编译《四洲志》,了解世界各国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徐继畲《瀛环志略》魏源《海国图志》,划时代的世界百科全书,百卷本。在接触西方文明中,他认识到西方有自己的文明体系,不能用“夷狄”概念视之:“在远客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德、下察地理、旁通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海奇士、域外良友”(p329,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主要线索3.制度层面的文化新变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的“维新改良派”;(1870年代)孙中山、黄兴等主张以武力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派;(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三.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p335-340)1.外在因素:西方文化的冲击2.内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活力3.根本因素: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五.20世纪文化派别和主张1.近代三大文化论战东西方文化论战:东西方文明孰优孰劣(1915-19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与杜亚泉、二梁等科学与玄学论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1923)丁文江与张君励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前途的辩论(1928-1930-195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外文化史,共1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六.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近代文化论争与现代转型

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取胜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毛泽东现代新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