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本章要点——我国土壤资源状况——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节土壤资源状况
与土壤密切相关的环境条件(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决定着土壤的类型、性状和肥力水平。环境条件的差异实质是水、热条件的差异。——气候和地形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热的差别;——生物群落与生长势是水热状况的综合反应。——土体自身的水、热条件是土壤肥力因素;——环境的水热状况是决定土壤成分变化的条件因素。
资源是指可为人类所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一定效益的天然物质或能量。土壤具有养育植物的功能,给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因此,土壤是一种资源。土壤资源是对具有生产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
地面上的水热条件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经纬度差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海拔高度的差异。热量的水平分布规律是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水分的水平分布受气压带、陆海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大洲有所不同。欧亚大陆,陆地面积大,陆地降水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距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在温带,我国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种干湿程度不同的区域。
水热条件在水平方向的差异决定了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栗钙土黑钙土灰黑土漂灰土黑土暗棕壤棕漠土灰钙土黑垆土褐土棕壤砖红壤黄棕壤黄壤赤红壤青藏高原高山土红壤红、黄壤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在垂直带谱中,山麓土壤(基带)是起点,它受到纬度变化规律和经度变化规律所制约。在相似的经度上,干湿程度相近,若基带所处的纬度较高,土壤垂直带谱组成趋于简单,而且相同类型土壤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低;在相似的纬度区,由沿海向内陆,则带谱趋于复杂,且相同类型土壤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增高。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a)(b)(半湿润区)阴坡阳坡(干旱地区)海拔(m)不同经度下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a)大兴安岭黄岗山(b)中部天山北坡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气候带自然植被代表性土类所属土纲温带半湿润区草原化草甸草甸—沼泽草本黑土白浆土松软腐殖土硅铝土草甸草本草甸土等湿土温带半干旱区稀疏草原草原、草甸草原旱生草原黑垆土黑钙土栗钙土松软腐殖土旱生荒漠草原丛生禾草、旱生灌木荒漠草原棕钙土灰钙土干旱土温带干旱荒漠区旱生、超旱生小半灌木、灌木、荒漠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干旱土水成土莎草科沼泽植物沼泽土、水稻土湿土盐碱土深根性植物或耐盐植物盐土、碱土盐渍土岩成土地区性植物与作物紫色土、风沙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初育土松软腐殖土高山土耐寒、耐旱的灌丛,草本及垫状植物高山亚高山草甸土、高山亚高山草原土、高山亚高山漠土等高寒腐殖土冰土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根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及覆盖特征等因素将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等8个类型。
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发的结果,它既反映了土地系统本身的性质,也反映了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对土地的改造和利用能力。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土地利用类型中国世界面积(*104km2)百分比面积(*104km2)百分比耕地林地草原工交、城镇沙漠、荒原高寒荒漠、高山雪原内陆水面沼泽其他99.4122.0356.06713320271112510.412.737.16.913.92.12.81.113.01500404028603002320233032040086010.027.119.22.015.515.62.12.75.8合计960.0100.014930100.0中国和世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土地资源在利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1.耕地缩减
一方面,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耕地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工业和城市化用地越来越多,导致耕地绝对数量日益减少。2.土壤侵蚀
为增加耕地,垦殖林业和牧业用地为农田。土地表面植被被破坏后,土壤丧失天然屏障,导致土壤风蚀、水蚀、重力侵蚀的发生或加强。据美国环保局调查,耕地的土壤侵蚀量是森林地的200倍。这不仅破坏新垦地,往往还影响原有耕地的生产力。土壤侵蚀除造成土壤及养分流失、淤塞河道、湖泊、水库外,更是污染的传输渠道。据研究,由于土壤侵蚀而产生的污染物瞬息排出量往往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3.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人类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对土地系统的属性认识不充分,加上人口增长和一些主观因素,造成了一系列的土地利用问题。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4.土壤退化
指除土壤侵蚀和污染之外由所有其他利用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土壤性质恶化和土壤生产力下降,主要有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次生潜育化。土壤沙化——是土地沙漠化和砂砾化等生态环境退化现象的总称。沙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砂砾化分布于南方湿润丘陵地区,是在一定的潜在自然条件基础上,人类过度的经营活动诱导发生的。
沙漠化的自然因素是干旱、大风以及疏松砂质土壤;砂砾化的自然因素是流水和丘陵地区。人为的因素是过度砍伐和放牧而破坏森林和草被,从而使土壤失去保护。土壤沙化是渐进过程。林地——次生林地——迹地——撩荒地——草山草坡——非农地;草地——过度放牧——草场产草量减少——草被覆盖率降低——风蚀加重——沙化。次生盐碱化——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的现象。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次生潜育化——非潜育化土壤在人为干扰下变为潜育化的过程。潜育化的发生要具备一定条件,一是长时间渍水,一是有机质的嫌气分解。次生潜育化土壤常常是由于灌水不当或排水差引起。潜育化土壤表现为土壤Eh低,水土温较低,土烂泥深,还原性物质多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项目人口比例陆地资源淡水资源矿物能源现实人口耕地草地林地其他数量(亿人)密度(人/km2)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前苏联全世界58.311.88.55.49.90.55.710031.812.010.016.710.03.116.310019.825.616.98.42.814.611.910013.615.725.215.23.83.822.710023.630.47.216.12.04.116.510034.011.027.015.08.05.0-10025.745.663.3854.659.191.38--22.125.894.232.684.950.252.8449.98109.019.920.914.6104.63.012.538.2各大洲自然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土壤的水平分布可分为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性。我国东部湿润区纬度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我国温度土壤的经度分布自东向西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
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布规律为:热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大体上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1℃;降水在一定海拔以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到达某一海拔高度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减少。这一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它与茂密森林带相符合,约在海拔1000-1400之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还受季节、地理位置及坡向等影响。同时,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性随山体所处地理位置而不同。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赤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壤(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海拔(m)(a)(b)不同纬度下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a)台湾玉山西坡(b)江西武夷山西北坡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气候带自然植被代表性土类所属土纲热带、亚热带湿润区热带雨林、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砖红壤赤红壤铁铝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红壤黄壤硅铁铝土温带湿润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硅铝土落叶阔叶-草灌植物灰黑土松软腐殖土针叶林漂灰土灰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热带稀树草原燥红土铁铝土旱生森林或灌木草原中生夏绿阔叶林旱生针阔混交林褐土娄土灰褐土硅铝土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母质与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也极其丰富。使得我国土壤资源及其类型较多。全国土壤共有13个土纲,78个土类,301个亚类。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第二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土地作为资源,在于能为人类所利用,并且具有反复多次利用的特点。土壤资源利用合理,就能为人类永续利用,且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丧失其生产能力。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一级分类二级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果园、桑园、菜园、橡胶园、其他园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机场、码头、港口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地等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砂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类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我国与世界总趋势是一致的,即耕地、草场和林地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0%左右,农、林、牧业是各国土地利用的主体。但我国土地利用的比例不当:
林地比例低,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居第120位,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东北、中南占31%以上,华东20.9%、西北小于5%,华北、西南10%左右。难以发挥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草原的比例较大,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倍。我国耕地比例与世界的平均数相当,为10.4%,而我国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2%以上。因此,耕地人口负荷量超过世界平均值的3倍。
工业生产、生活用地比例大,工交、城镇用地占6.9%,为我国耕地的2/3,比世界平均值几乎大3倍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从现状来看,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少,土地资源利用重点应该放在调整利用比例,保持现有资源与开发资源的潜力和集约化经营。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土地类型年侵蚀量(t/km2)相对侵蚀率(以林地为1)森林地草地废弃露天矿地耕地开发中的露天矿地建筑工地8.5858501700170001700011010020020002000美国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侵蚀比较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共2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第三节土地资源与人口容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的数量与质量相适应地发展。人口的增长会促进物质资料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建筑垃圾清运及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招投标保证担保合同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度水电设施节能减排承包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MCN达人内容创作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资金监管协议4篇
- 2025年度模具行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交通事故致人受伤后续治疗费用补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转让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车车体广告租赁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智慧农业设施建设项目合同3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果壳中的宇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