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授内容
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分期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讲授内容概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3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生理作用: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4主要凝血因子
因子I,纤维蛋白原
因子II,凝血素
因子III,凝血酶原酶
因子IV,钙(Ca2+)因子
主要凝血因子
因子I,纤维蛋白原
因子II,凝血5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VII,转变加速因子前体,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辅助促凝血酶原激酶
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AHGA),抗血友病因子A(AHFA),血小板辅助因子I,血友病因子VIII或A,
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VII,转变6
因子IX,抗血友病球蛋白B(AHGB),抗血友病因子B(AHFB),血友病因子IX或B
因子X,ST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
因子IX,抗血友病球蛋白B(AHGB),抗血友病因7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XII,HAGEMAN因子,表面因子
因子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
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8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的生化反应: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9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血凝后1~2小时,血块紧缩变硬,同时有液体分离出来,这便是血清。血清与血浆虽同为血液的液体成分,但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蛋白质,却含有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某些物质。
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10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11催化作用变化的方向磷脂表面阶段血纤维形成Ca2+PF3
ⅤCa2+ⅩⅡⅩⅡaⅩⅠaⅩⅠⅨaPF3
ⅧCa2+ⅦⅢⅩⅩⅩaSKPKHMWKCa2+ⅠⅠaⅠaⅠaⅠaⅠaCa2+ⅡⅡaⅩⅢⅩⅢaⅩⅠ表面激活内凝系统外凝系统(传统通路)(选择通路)血液凝固机制凝血旁路催化作用磷脂表面阶段血纤维形成Ca2+PF3ⅤCa2+12凝血过程三个阶段:
内凝途径外凝途径
凝血活酶形成
(ⅩaⅤPLCa2+)反馈性加速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
凝血酶生成
诱导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激活Ⅻ、ⅩIII激活纤溶酶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纤维蛋白生成凝血过程三个阶段:1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4DIC病因如内毒素等ⅫⅫa激肽释放酶原纤溶酶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低血压激肽的激活DIC病因ⅫⅫa激肽释放酶15ⅫⅫaⅫf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纤溶酶原活纤溶酶原化素原活化素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FDPC1C1aC3C3a凝血系统激肽系统纤溶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纤溶、补体和激肽系统之间的关系Ⅻ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激肽原纤溶酶原活16凝血抗凝血1.内源性凝血系统(Ⅻ因子激活开始)2.外源性凝血系统(TF因子激活开始)3.旁路途径1.完整的血管内皮;
2.血流速度相对较快;3.单核吞噬系统作用;4.生理性抗凝物质;5.纤溶系统。DIC的发生是由于凝血力量超过抗凝血力量!凝血抗凝血1.内源性凝血系统1.完整的血管内皮;2.血流速17概念:致病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血液凝固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血液凝固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概念:致病激活凝血系统微血栓凝血因子激活血液出微循环休克微18DIC的本质是什么?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表现为微血栓形成;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表现为出血。DIC的本质是什么?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凝固性先升高--19DIC的病因一、急性感染1.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2.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等。3.立克次体:斑疹伤寒。4.其它:恶性疟疾、黑热病、重度霉菌病。
二、妊娠并发症
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感染流产。三、恶性肿瘤转移性癌、肉瘤、恶性淋巴瘤。四、血液病
白血病、溶血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蛋白血症。五、大量组织损伤
严重创伤(挤压伤、烧伤、冻伤)大手术(体外循环、器官移植、人工瓣膜置换、门脉高压分流术等)。DIC的病因一、急性感染1.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20DIC的诱因促进凝血过程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凝血物质和血小板数目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可见于妊娠妇女微循环障碍正常血液流速较快,能将血浆中出现的少量活化的凝血因子及微小的纤维蛋白凝块稀释并运走;若微循环血流缓慢,血小板和红细胞易聚集,加速微血栓形成缺氧及酸中毒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也可以损伤血小板及红细胞,促进凝血物质释放DIC的诱因促进凝血过程21抑制抗凝血过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循环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及内毒素的作用,可抑制血栓形成;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损伤时,会导致机体凝血功能紊乱而易发生DIC
抑制抗凝血过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22肝功能障碍正常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也能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溶物质,在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患者体内的凝血和纤溶过程紊乱,极易发生DIC。肝功能障碍正常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也能清23发病机制(一)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凝系统启动步骤: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释放,并与Ⅶ因子结合。原因:组织损伤释放TFVEC损伤表达TF(感染)组织因子(TF):是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
膜糖蛋白。血管壁、血浆蛋白、血小板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足够严重时,均有可能产生DIC发病机制(一)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凝系统血24在严重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时,损伤和坏死组织可释放组织因子(或称Ⅲ因子)入血,形成凝血酶原酶。由于触发物质(Ⅲ因子)来源于组织,故被称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在严重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时,损伤和坏死组织可释25组织组织因子活性(µ/mg)
肝脏10
肌肉20
脑50
肺脏50
胎盘蜕膜2000问:为什么产妇容易发生DIC?组织组织因子活性(µ/mg)问26常见于:1.产科意外:约占DIC病例的8.6~20%见于: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等其中羊水栓塞最为常见。2.外科手术及外伤:约占12.7~15%见于:胃、肠、肾脏、胆道等手术,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3.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约占20~28.3%多发生于癌肿晚期,临床表现以慢性型为主。可见于前列腺、肺、肾、乳腺、胰腺、胆道等癌肿,以广泛转移者诱发DIC。4.感染性疾病常见于:1.产科意外:约占DIC病例的8.6~20%27机制:ⅫaⅩaⅦⅦaTFCa2+ⅩⅩaⅨⅨa(+)(+)传统通路选择通路Ⅶa激活Ⅹ因子的活性可因TF的有无相差40000倍组织损伤机制:Ⅹ(+)(+)传统通路选择通路Ⅶa激活Ⅹ因子的活性可因28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活化
原因:异物入血,激活ⅫVEC损伤,胶原暴露,激活Ⅻ机制:
1)固相激活:因子Ⅻ与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接触,其精氨酸上的胍基构型改变,活性部位丝氨酸残基暴露而被激活,称为固相激活。(例如,内毒素的脂多糖,体外的试管壁等)
2)液相激活:液相激活又称酶性激活,Ⅻ和Ⅻa在激肽释放酶、纤溶酶或胰蛋白酶等可溶性蛋白水解酶作用下,生成Ⅻa和碎片Ⅻf,称液相激活。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29
PKⅪ、HMW-KPKⅪ、HMW-KⅫ(Ⅻa)负电荷PK
KKⅫa、ⅫfⅫ、Ⅻa(正反馈)PKPK负电荷PK30注:
细菌、病毒、螺旋体,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内毒素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一方面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内凝途径;另一方面内皮细胞损伤,暴露或表达组织因子,也同时启动外凝途径。注:细菌、病毒、螺旋体,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31细菌及内毒素、病毒、缺氧和酸中毒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Ⅻ因子激活,然后相继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最终形成凝血酶原酶。因为参与反应的各种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因此这一凝血途径被称为内源性凝血系统。
细菌及内毒素、病毒、缺氧和酸中毒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32三、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
1.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⑴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
⑵激活的血小板提供磷脂表面、与凝血因子的结合、释放颗粒内容物,加速凝血过程。
原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三、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
1.血小板被激活33胶原vWF血小板GpⅠb→血小板黏附并被激活表达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GpⅡb/Ⅲa(GpⅡb/Ⅲa)(搭桥作用,使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结构血小板细胞骨架蛋白再构筑表达“配体诱导的结合部位”(血小板扁平,伸展)→表面出现磷脂酰丝氨酸或肌醇磷脂→结合Ⅱ、Ⅶ、Ⅸ、Ⅹ等(带负电荷磷脂)→凝血因子在血小板磷脂表面被浓缩、局限→纤维蛋白网形成(网罗血细胞形成凝块)→血块回缩形成坚固血栓(血小板中肌动蛋白收缩)
血小板在DIC中一般为继发性作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34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35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②2.红细胞大量破坏:RBC破坏释放ADP(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RBC膜磷脂→局限Ⅶ、Ⅸ、Ⅹ等→促发凝血反应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36
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坏能释放组织凝血活酶,促进DIC发展。
③3.白细胞破坏目前认为中性粒C,单核C,急性早幼粒C白血病的早幼粒C内含有丰富的促凝物质,它们就是组织因子。如:内毒素,IL-1,TNF诱导中性粒C表达TF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坏③3.白37四、促凝物质入血1.蛇毒:如圆斑蝰蛇蛇毒、锯鳞蝰蛇毒等
(Ca2+)+ⅩⅩa,ⅤaⅡⅡa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大量胰蛋白酶入血,ⅫⅫaⅡⅡaⅩⅩa
ⅧⅤ
++四、促凝物质入血++3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3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4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41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及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其他促凝物质,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内毒素的作用。因此,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时会促使DIC的形成。
如:内毒素休克、大剂量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neralizedshwartzmanreaction,GSR)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42施瓦茨曼反应
从实验病理学家多年来用内毒素做的一个把戏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它称为施瓦茨曼现象,是施瓦茨曼(ore80ry
Schwartzman)在1928年最先发现的。在兔子腹壁皮肤里注射少量内毒素,不使兔子发生病态,只让它在注入的局部引起轻度的发炎——一分硬币那么大的发红区域。如果不再对兔子做什么,这里的炎症就消退,一天之后就完全消散了。施瓦茨曼反应从实验病理学家多年来用内毒素做的一个把戏中,就43但是,在第一次向皮肤内注入内毒素18小时之后,再向兔耳朵静脉里注入不到中毒剂量的少量内毒素时,却会发生非常惊人的情况:不到两小时,腹部皮肤最初注射内毒素的地方,会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出血点,小点逐渐加大,融合,最后整个区域(约有5分钱的硬币那么大)变成了一团硬实的深紫色出血坏死区。
但是,在第一次向皮肤内注入内毒素18小时之后,再向兔耳朵静脉44施瓦茨曼反应是一个病理性仪式,有严格的规则。必须先做皮肤注射,再做静脉注射。两次的间隔必须严格控制在18至24小时之间,如果早一点或晚一点做静脉注射,就不会出现任何现象,如果把两种注射颠倒过来——先行静脉注射再做皮肤注射,也不会发生什么反应,如果两次都注射到皮肤里,也没有反应。
施瓦茨曼反应是一个病理性仪式,有严格的规则。必须先做皮肤注射45在施瓦茨曼现象中,细胞的死亡是由于供应靶组织的血液被切断所造成的。在第二次注射时,第一次“准备好了”的皮肤内,毛细血管和静脉里的血小板和白血球互相聚在一起,并粘到血管壁上,将管腔阻塞了。在这些贴在一起的细胞的上游,血液发生了凝固,组织由于缺氧窒息而死亡。这时血管会突然扩张,堵在里面的血液凝固物,就向前面较粗的静脉内移动,死了的毛纫血管会涨破,组织就因出血、充填了血液而肿胀起来。
在施瓦茨曼现象中,细胞的死亡是由于供应靶组织的血液被切断所造46在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时,肾脏内发生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小的血管——肾小球丛内的毛纫血管——被小的血栓所堵塞,周围的细胞因缺氧而死去,血管本身发生破裂,后果就是两侧肾皮质的坏死。
在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时,肾脏内发生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小的血管47二.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
血管内主要存在的两种抗凝机制:⑴.蛋白酶类凝血抑制机制:蛋白C⑵.蛋白酶抑制物类抑制机制: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二.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481.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
蛋白C(proteinC,PC)蛋白C系统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蛋白S(proteinS)蛋白C抑制物(proteinCinhibitor,PCI)⑴PC依赖于VitK,在肝脏合成。凝血酶、胰蛋白酶均能激活PC,激活的PC称为活化蛋白(APC),有多方面抗凝血,抗血栓功能。
①灭活Ⅴa、ⅧaA.阻碍了Ⅷa和Ⅸa组成的Ⅹ因子激活物形成B.阻碍了Ⅴa和Ⅹa组成的凝血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②阻碍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③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促进纤维蛋白溶解1.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49⑵PS:
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有一种含γ-羧基谷氨酸的蛋白质,即是PS,目前认为PS是作为APC的辅酶而起作用的。
作用:
①.加速APC对Ⅴa的灭活:
②.对补体的作用:PS40%以游离形式存在,具有抗凝活性,60%与C4bP形成复合物,失去抗凝活性,而C4b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⑵PS:
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有一种含γ-羧基谷氨酸的50⑶血栓调节蛋白(TM):
TM是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的凝血酶受体,TM与凝血酶结合后,可降低其凝血活性,但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其激活PC的作用。
因此,TM是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的血管内凝血抑制成分。⑶血栓调节蛋白(TM):
TM是血管内皮细胞上5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522.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就是AT-Ⅲ和肝素,约占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75%。机制: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而Ⅱa、Ⅶa、Ⅸa、Ⅹa、Ⅻa的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肝素作用于AT-Ⅲ的Lys残基可大大增强其抗凝活性肝素—AT-Ⅲ—Ⅱa
另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也属于蛋白酶抑制物类抗凝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Ⅶa/TF、Ⅹa。AT-Ⅲ(Arg—×—Ser)(Ser——)Ⅱa2.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Arg—×—Se53三、肝功能严重障碍
正常肝脏能合成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也可灭活Ⅸa、Ⅹa、Ⅺa、等,并能合成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的物质(PC、AT-Ⅲ、纤溶酶原)。所以重症病毒性肝炎,严重肝硬变时,体内凝血、抗凝、纤溶作用将发生严重紊乱。1.合成AT-Ⅲ、PC、纤溶酶原减少2.肝细胞灭活Ⅸa、Ⅹa、Ⅺa能力下降3.肝炎病毒等激活凝血因子4.肝细胞大量坏死,释放组织凝血活酶(TF)样物质四、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而抗凝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肝功能严重障碍541.妊娠⑴血小板及凝血因子↑(Ⅰ、Ⅱ、Ⅴ、Ⅷ、Ⅸ、Ⅹ、Ⅻ)⑵抗凝及纤溶物↓(AT-Ⅲ、t-PA、u-PA)⑶来自胎盘的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注:纤溶酶原活化素包括t-PA、u-PA
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t-PA,其中以子宫、肺、前列腺、卵巢、甲状腺和淋巴结中的含量最高。产生部位: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缺氧、酸中毒、组胺、PAF等都可使t-PA从内皮细胞释放。功能:将纤溶酶原精561-缬562处肽链裂解,形成具有活性的纤溶酶。灭活:在肝脏。
DIC时,常伴有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这是因微血管中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沉积,致t-PA从内皮细胞释放。1.妊娠55②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尿激酶在尿中以一种前体存在,称为前尿激酶。在尿中或在提取过程中被少量蛋白分解酶如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分解为低分子量尿激酶和高分子量尿激酶。尿激酶一般是指高、低分子量尿激酶的混合物。产生部位:目前认为泌尿生殖系上皮细胞是u-PA的主要产生部位。功能:与t-PA一样,另t-PA与u-PA有协同激活纤溶作用。
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产生部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t-PA活性降低破坏途径:APC、凝血酶均可中和PAI②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562.酸中毒⑴酸中毒→损伤VEC→启动内、外凝系统⑵当PH值↓时:肝素抗凝活性↓凝血因子活性↑血液高凝血小板聚集性↑3.抗磷脂综合征(APS)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APA,APA是迄今所知可直接诱发血液高凝状态的唯一自身抗体。可能作用环节:⑴损伤血小板和内皮C膜→带负电荷磷脂暴露血液处于⑵抑制PC活化或抑制APC活性高凝状态⑶使PS↓2.酸中毒57五、微循环障碍休克→MC障碍→血液淤滞→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酸中毒及内皮细胞损伤肝、肾血供↓→凝血、纤溶产物清除↓六.纤溶过度抑制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受抑→微血栓不易分解→促进DIC的形成见于:不恰当地应用EACA、PAMB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58典型DIC的3个时期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期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凝血酶微血栓形成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纤溶系统继发性激活,纤溶酶大量生成;FDP产生;实验室检查血液凝固性升高降低降低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Fg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Fg,FDP,3P试验阳性凝血酶时间延长
急性DIC,高凝期不容易发现;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可以部分交叉。典型DIC的3个时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59分型:
急性型1.按发生快慢分亚急性期慢性型2.按代偿情况分:
失代偿型代偿型过度代偿型
凝血因子消耗>生成消耗=生成消耗<生成
DIC程度急,重轻慢性,恢复期
症状典型不明显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凝血因子↓无明显异常凝血因子↑
分型:60DIC的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
一.出血发生率高达84%~88%;
机制:
1.凝血物质的消耗
2.纤溶系统激活:(1)KK激活纤溶酶(2)t-PA合成和释放↑
DIC的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61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形成概念: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或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多肽片段,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AB肽DFb(g)nYX片段ED作用:抗凝
X.Y碎片:与FM聚合,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形成Y.E碎片:抗凝血酶作用D碎片:抑制FM聚合大部分FDP: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FDP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形成FDP62FDP的检查
w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protaminparacoagulationtest,3P试验)
正常:(-)
DIC:(+)
意义:检查FDPX片段的存在。w
D—二聚体检查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Fbn)的产物
DIC诊断的重要指标,
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FDP的检查6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介绍: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又称3P试验是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一个较为古老的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正常值:阴性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临床意义: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或中期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期血液高凝状态等应排除假阳性;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阴性见于正常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和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介绍:
64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FDP纤维蛋白单体纤溶酶凝血酶(X、Y、D、E)纤维蛋白单体可溶性复合物(FM+X)硫酸鱼精蛋白(或乙醇)FMX自我聚合沉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原理纤溶酶凝血酶(X、Y、D、E)纤维蛋白单体可溶性复65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正常范围定性阴性;定量小于200μg/L。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66检查介绍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试验。本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结果判断时须加以考证。临床意义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检查介绍67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68
出血DIC出血(腹主动脉瘤)出血DIC出血(腹主动脉瘤)69DIC出血的临床特点:
1.广泛、多个部位出血,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
2.常伴有DIC的其它临床表现,如休克等;
3.常规的止血药无效。DIC出血的发生机制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微血栓形成消耗血小板、凝血因子出血纤溶系统激活纤溶酶加重血小板、凝血因子消耗FDPDIC出血的临床特点:1.广泛、多个部位出血,不能用70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导致凝血障碍而引发出血。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712.继发性纤溶亢进活化的凝血因子Ⅻa可激活纤溶系统,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纤溶酶既能溶解已形成的微血栓纤维蛋白凝块,引起血管损伤部位再出血,还能水解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而造成低凝状态,加重出血。2.继发性纤溶亢进723.FDP的形成FDP是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生成的多肽碎片,可抑制凝血酶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重出血。3.FDP的形成73二、休克
DIC是通过启动休克的3个始动环节引起休克的!致病因素凝血系统激活出血
有效循环血量微血栓形成回心血量
心泵功能休克激肽、补体、纤溶系统激活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通透性二、休克DIC是通过启动休克的3个始动环节引起休克的!74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等因素,使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引起休克。DIC形成过程中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激肽、补体C3a和C5a),造成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75三、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形成!
肺--呼吸功能障碍肾--肾功能障碍心--心泵功能障碍肾上腺皮质--华-佛综合症垂体--席汉综合症
心肌中的微血栓肝内微血栓三、器官功能障碍DIC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76
肾内微血栓(纤维蛋白特殊染色)肺泡肺内微血栓肾内微血栓肺泡肺内微血栓77华一佛氏综合征
去将暴发败血症型称华一佛氏综合征(Waterhuose-Friderichsensyndrome),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坏死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所致。近年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迅速繁殖释放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并且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同时内毒素还激活体液和细胞介导反应系统,发生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Shwartzmansreaction)。肾上腺皮质出血就是全身施瓦茨曼反应的结果。微循环障碍如发生在全身及内脏系统,则临床表现为暴发败血症;如以脑血管损伤为主则形成脑膜炎型;或兼而有之即所谓混合型。
华一佛氏综合征去将暴发败血症型称华一佛氏综合征(W78席汉氏综合症这是一百多年前由席汉氏(Sheehan)发现的一种综合症,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临床上称之为席汉氏综合症。
席汉氏综合症这是一百多年前由席汉氏(Sheehan)发现的一79四、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血象(裂体细胞)
机制:1.RBC挂在纤维蛋白丝上,不断受血流的冲击而引起红细胞破裂;2.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四、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血象(裂体80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8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82防治原则一、防治原发病二、改善微循环1.扩容2.解痉3.纠酸4.抗血小板聚集三、重建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1.抗凝疗法⑴肝素①指征:能迅速除去病因的DIC②原则:宜早不宜晚③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④无效时考虑:病因未去除、血小板因素、AT-Ⅲ减少⑤慎用范围:DIC晚期继发纤亢、肝肾功能不全防治原则83⑵AT-Ⅲ在肝素治疗开始后即刻用AT-Ⅲ,但在DIC后期伴继发纤亢时应慎用或不用。2.DIC恢复期酌情输新鲜血、或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⑵AT-Ⅲ84[病例摘要]
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病例摘要]
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853周前无明显诱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热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肤出血点,咳嗽,痰中带血丝。在外院验血Hb94g/L,WBC2.4×109/L,血小板38×109/L,诊断未明转来诊。病后无尿血和便血,进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
3周前无明显诱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86查体:T37.8℃,P8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Ⅰ°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查体:T37.8℃,P88次/分,R20次/分,Bp120/87化验:Hb90g/L,WBC2.8×109/L,分类: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叶8%,淋巴40%,单核4%,血小板30×109/L,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91%,红系1.5%,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化验:Hb90g/L,WBC2.8×109/L,分类:原始88凝血检查:PT19.9",对照15.3",纤维蛋白原1.5g/L,FDP180ug/ml(对照5ug/ml),3P试验阳性。大便隐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数,胸片(-)。凝血检查:PT19.9",对照15.3",纤维蛋白原1.5g89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右肺感染一、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90二)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发热、出血;②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③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粒细胞,以早幼粒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二)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912.DIC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验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试验阳性
3.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右下肺有湿罗音2.DIC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92二、鉴别诊断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二、鉴别诊断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93四、治疗原则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2.DIC治疗:小剂量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四、治疗原则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2.DIC94讲授内容
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分期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讲授内容概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9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97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生理作用: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98主要凝血因子
因子I,纤维蛋白原
因子II,凝血素
因子III,凝血酶原酶
因子IV,钙(Ca2+)因子
主要凝血因子
因子I,纤维蛋白原
因子II,凝血99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VII,转变加速因子前体,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辅助促凝血酶原激酶
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AHGA),抗血友病因子A(AHFA),血小板辅助因子I,血友病因子VIII或A,
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VII,转变100
因子IX,抗血友病球蛋白B(AHGB),抗血友病因子B(AHFB),血友病因子IX或B
因子X,ST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
因子IX,抗血友病球蛋白B(AHGB),抗血友病因101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XII,HAGEMAN因子,表面因子
因子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
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102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的生化反应: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103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血凝后1~2小时,血块紧缩变硬,同时有液体分离出来,这便是血清。血清与血浆虽同为血液的液体成分,但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蛋白质,却含有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某些物质。
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104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105催化作用变化的方向磷脂表面阶段血纤维形成Ca2+PF3
ⅤCa2+ⅩⅡⅩⅡaⅩⅠaⅩⅠⅨaPF3
ⅧCa2+ⅦⅢⅩⅩⅩaSKPKHMWKCa2+ⅠⅠaⅠaⅠaⅠaⅠaCa2+ⅡⅡaⅩⅢⅩⅢaⅩⅠ表面激活内凝系统外凝系统(传统通路)(选择通路)血液凝固机制凝血旁路催化作用磷脂表面阶段血纤维形成Ca2+PF3ⅤCa2+106凝血过程三个阶段:
内凝途径外凝途径
凝血活酶形成
(ⅩaⅤPLCa2+)反馈性加速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
凝血酶生成
诱导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激活Ⅻ、ⅩIII激活纤溶酶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纤维蛋白生成凝血过程三个阶段:10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08DIC病因如内毒素等ⅫⅫa激肽释放酶原纤溶酶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低血压激肽的激活DIC病因ⅫⅫa激肽释放酶109ⅫⅫaⅫf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纤溶酶原活纤溶酶原化素原活化素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FDPC1C1aC3C3a凝血系统激肽系统纤溶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纤溶、补体和激肽系统之间的关系Ⅻ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激肽原纤溶酶原活110凝血抗凝血1.内源性凝血系统(Ⅻ因子激活开始)2.外源性凝血系统(TF因子激活开始)3.旁路途径1.完整的血管内皮;
2.血流速度相对较快;3.单核吞噬系统作用;4.生理性抗凝物质;5.纤溶系统。DIC的发生是由于凝血力量超过抗凝血力量!凝血抗凝血1.内源性凝血系统1.完整的血管内皮;2.血流速111概念:致病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血液凝固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血液凝固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概念:致病激活凝血系统微血栓凝血因子激活血液出微循环休克微112DIC的本质是什么?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表现为微血栓形成;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表现为出血。DIC的本质是什么?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凝固性先升高--113DIC的病因一、急性感染1.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2.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等。3.立克次体:斑疹伤寒。4.其它:恶性疟疾、黑热病、重度霉菌病。
二、妊娠并发症
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感染流产。三、恶性肿瘤转移性癌、肉瘤、恶性淋巴瘤。四、血液病
白血病、溶血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蛋白血症。五、大量组织损伤
严重创伤(挤压伤、烧伤、冻伤)大手术(体外循环、器官移植、人工瓣膜置换、门脉高压分流术等)。DIC的病因一、急性感染1.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114DIC的诱因促进凝血过程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凝血物质和血小板数目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可见于妊娠妇女微循环障碍正常血液流速较快,能将血浆中出现的少量活化的凝血因子及微小的纤维蛋白凝块稀释并运走;若微循环血流缓慢,血小板和红细胞易聚集,加速微血栓形成缺氧及酸中毒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也可以损伤血小板及红细胞,促进凝血物质释放DIC的诱因促进凝血过程115抑制抗凝血过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循环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及内毒素的作用,可抑制血栓形成;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损伤时,会导致机体凝血功能紊乱而易发生DIC
抑制抗凝血过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116肝功能障碍正常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也能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溶物质,在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患者体内的凝血和纤溶过程紊乱,极易发生DIC。肝功能障碍正常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也能清117发病机制(一)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凝系统启动步骤: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释放,并与Ⅶ因子结合。原因:组织损伤释放TFVEC损伤表达TF(感染)组织因子(TF):是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
膜糖蛋白。血管壁、血浆蛋白、血小板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足够严重时,均有可能产生DIC发病机制(一)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凝系统血118在严重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时,损伤和坏死组织可释放组织因子(或称Ⅲ因子)入血,形成凝血酶原酶。由于触发物质(Ⅲ因子)来源于组织,故被称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在严重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时,损伤和坏死组织可释119组织组织因子活性(µ/mg)
肝脏10
肌肉20
脑50
肺脏50
胎盘蜕膜2000问:为什么产妇容易发生DIC?组织组织因子活性(µ/mg)问120常见于:1.产科意外:约占DIC病例的8.6~20%见于: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等其中羊水栓塞最为常见。2.外科手术及外伤:约占12.7~15%见于:胃、肠、肾脏、胆道等手术,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3.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约占20~28.3%多发生于癌肿晚期,临床表现以慢性型为主。可见于前列腺、肺、肾、乳腺、胰腺、胆道等癌肿,以广泛转移者诱发DIC。4.感染性疾病常见于:1.产科意外:约占DIC病例的8.6~20%121机制:ⅫaⅩaⅦⅦaTFCa2+ⅩⅩaⅨⅨa(+)(+)传统通路选择通路Ⅶa激活Ⅹ因子的活性可因TF的有无相差40000倍组织损伤机制:Ⅹ(+)(+)传统通路选择通路Ⅶa激活Ⅹ因子的活性可因122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活化
原因:异物入血,激活ⅫVEC损伤,胶原暴露,激活Ⅻ机制:
1)固相激活:因子Ⅻ与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接触,其精氨酸上的胍基构型改变,活性部位丝氨酸残基暴露而被激活,称为固相激活。(例如,内毒素的脂多糖,体外的试管壁等)
2)液相激活:液相激活又称酶性激活,Ⅻ和Ⅻa在激肽释放酶、纤溶酶或胰蛋白酶等可溶性蛋白水解酶作用下,生成Ⅻa和碎片Ⅻf,称液相激活。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123
PKⅪ、HMW-KPKⅪ、HMW-KⅫ(Ⅻa)负电荷PK
KKⅫa、ⅫfⅫ、Ⅻa(正反馈)PKPK负电荷PK124注:
细菌、病毒、螺旋体,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内毒素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一方面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内凝途径;另一方面内皮细胞损伤,暴露或表达组织因子,也同时启动外凝途径。注:细菌、病毒、螺旋体,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125细菌及内毒素、病毒、缺氧和酸中毒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Ⅻ因子激活,然后相继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最终形成凝血酶原酶。因为参与反应的各种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因此这一凝血途径被称为内源性凝血系统。
细菌及内毒素、病毒、缺氧和酸中毒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126三、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
1.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⑴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
⑵激活的血小板提供磷脂表面、与凝血因子的结合、释放颗粒内容物,加速凝血过程。
原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三、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大量破坏
1.血小板被激活127胶原vWF血小板GpⅠb→血小板黏附并被激活表达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GpⅡb/Ⅲa(GpⅡb/Ⅲa)(搭桥作用,使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结构血小板细胞骨架蛋白再构筑表达“配体诱导的结合部位”(血小板扁平,伸展)→表面出现磷脂酰丝氨酸或肌醇磷脂→结合Ⅱ、Ⅶ、Ⅸ、Ⅹ等(带负电荷磷脂)→凝血因子在血小板磷脂表面被浓缩、局限→纤维蛋白网形成(网罗血细胞形成凝块)→血块回缩形成坚固血栓(血小板中肌动蛋白收缩)
血小板在DIC中一般为继发性作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28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129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②2.红细胞大量破坏:RBC破坏释放ADP(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RBC膜磷脂→局限Ⅶ、Ⅸ、Ⅹ等→促发凝血反应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130
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坏能释放组织凝血活酶,促进DIC发展。
③3.白细胞破坏目前认为中性粒C,单核C,急性早幼粒C白血病的早幼粒C内含有丰富的促凝物质,它们就是组织因子。如:内毒素,IL-1,TNF诱导中性粒C表达TF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坏③3.白131四、促凝物质入血1.蛇毒:如圆斑蝰蛇蛇毒、锯鳞蝰蛇毒等
(Ca2+)+ⅩⅩa,ⅤaⅡⅡa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大量胰蛋白酶入血,ⅫⅫaⅡⅡaⅩⅩa
ⅧⅤ
++四、促凝物质入血++13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3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3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35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及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其他促凝物质,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内毒素的作用。因此,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时会促使DIC的形成。
如:内毒素休克、大剂量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neralizedshwartzmanreaction,GSR)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36施瓦茨曼反应
从实验病理学家多年来用内毒素做的一个把戏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它称为施瓦茨曼现象,是施瓦茨曼(ore80ry
Schwartzman)在1928年最先发现的。在兔子腹壁皮肤里注射少量内毒素,不使兔子发生病态,只让它在注入的局部引起轻度的发炎——一分硬币那么大的发红区域。如果不再对兔子做什么,这里的炎症就消退,一天之后就完全消散了。施瓦茨曼反应从实验病理学家多年来用内毒素做的一个把戏中,就137但是,在第一次向皮肤内注入内毒素18小时之后,再向兔耳朵静脉里注入不到中毒剂量的少量内毒素时,却会发生非常惊人的情况:不到两小时,腹部皮肤最初注射内毒素的地方,会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出血点,小点逐渐加大,融合,最后整个区域(约有5分钱的硬币那么大)变成了一团硬实的深紫色出血坏死区。
但是,在第一次向皮肤内注入内毒素18小时之后,再向兔耳朵静脉138施瓦茨曼反应是一个病理性仪式,有严格的规则。必须先做皮肤注射,再做静脉注射。两次的间隔必须严格控制在18至24小时之间,如果早一点或晚一点做静脉注射,就不会出现任何现象,如果把两种注射颠倒过来——先行静脉注射再做皮肤注射,也不会发生什么反应,如果两次都注射到皮肤里,也没有反应。
施瓦茨曼反应是一个病理性仪式,有严格的规则。必须先做皮肤注射139在施瓦茨曼现象中,细胞的死亡是由于供应靶组织的血液被切断所造成的。在第二次注射时,第一次“准备好了”的皮肤内,毛细血管和静脉里的血小板和白血球互相聚在一起,并粘到血管壁上,将管腔阻塞了。在这些贴在一起的细胞的上游,血液发生了凝固,组织由于缺氧窒息而死亡。这时血管会突然扩张,堵在里面的血液凝固物,就向前面较粗的静脉内移动,死了的毛纫血管会涨破,组织就因出血、充填了血液而肿胀起来。
在施瓦茨曼现象中,细胞的死亡是由于供应靶组织的血液被切断所造140在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时,肾脏内发生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小的血管——肾小球丛内的毛纫血管——被小的血栓所堵塞,周围的细胞因缺氧而死去,血管本身发生破裂,后果就是两侧肾皮质的坏死。
在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时,肾脏内发生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小的血管141二.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
血管内主要存在的两种抗凝机制:⑴.蛋白酶类凝血抑制机制:蛋白C⑵.蛋白酶抑制物类抑制机制: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二.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1421.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
蛋白C(proteinC,PC)蛋白C系统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蛋白S(proteinS)蛋白C抑制物(proteinCinhibitor,PCI)⑴PC依赖于VitK,在肝脏合成。凝血酶、胰蛋白酶均能激活PC,激活的PC称为活化蛋白(APC),有多方面抗凝血,抗血栓功能。
①灭活Ⅴa、ⅧaA.阻碍了Ⅷa和Ⅸa组成的Ⅹ因子激活物形成B.阻碍了Ⅴa和Ⅹa组成的凝血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②阻碍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③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促进纤维蛋白溶解1.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143⑵PS:
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有一种含γ-羧基谷氨酸的蛋白质,即是PS,目前认为PS是作为APC的辅酶而起作用的。
作用:
①.加速APC对Ⅴa的灭活:
②.对补体的作用:PS40%以游离形式存在,具有抗凝活性,60%与C4bP形成复合物,失去抗凝活性,而C4b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⑵PS:
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有一种含γ-羧基谷氨酸的144⑶血栓调节蛋白(TM):
TM是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的凝血酶受体,TM与凝血酶结合后,可降低其凝血活性,但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其激活PC的作用。
因此,TM是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的血管内凝血抑制成分。⑶血栓调节蛋白(TM):
TM是血管内皮细胞上14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课件1462.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就是AT-Ⅲ和肝素,约占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75%。机制: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而Ⅱa、Ⅶa、Ⅸa、Ⅹa、Ⅻa的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肝素作用于AT-Ⅲ的Lys残基可大大增强其抗凝活性肝素—AT-Ⅲ—Ⅱa
另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也属于蛋白酶抑制物类抗凝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Ⅶa/TF、Ⅹa。AT-Ⅲ(Arg—×—Ser)(Ser——)Ⅱa2.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Arg—×—Se147三、肝功能严重障碍
正常肝脏能合成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也可灭活Ⅸa、Ⅹa、Ⅺa、等,并能合成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的物质(PC、AT-Ⅲ、纤溶酶原)。所以重症病毒性肝炎,严重肝硬变时,体内凝血、抗凝、纤溶作用将发生严重紊乱。1.合成AT-Ⅲ、PC、纤溶酶原减少2.肝细胞灭活Ⅸa、Ⅹa、Ⅺa能力下降3.肝炎病毒等激活凝血因子4.肝细胞大量坏死,释放组织凝血活酶(TF)样物质四、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而抗凝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肝功能严重障碍1481.妊娠⑴血小板及凝血因子↑(Ⅰ、Ⅱ、Ⅴ、Ⅷ、Ⅸ、Ⅹ、Ⅻ)⑵抗凝及纤溶物↓(AT-Ⅲ、t-PA、u-PA)⑶来自胎盘的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注:纤溶酶原活化素包括t-PA、u-PA
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t-PA,其中以子宫、肺、前列腺、卵巢、甲状腺和淋巴结中的含量最高。产生部位: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缺氧、酸中毒、组胺、PAF等都可使t-PA从内皮细胞释放。功能:将纤溶酶原精561-缬562处肽链裂解,形成具有活性的纤溶酶。灭活:在肝脏。
DIC时,常伴有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这是因微血管中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沉积,致t-PA从内皮细胞释放。1.妊娠149②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尿激酶在尿中以一种前体存在,称为前尿激酶。在尿中或在提取过程中被少量蛋白分解酶如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分解为低分子量尿激酶和高分子量尿激酶。尿激酶一般是指高、低分子量尿激酶的混合物。产生部位:目前认为泌尿生殖系上皮细胞是u-PA的主要产生部位。功能:与t-PA一样,另t-PA与u-PA有协同激活纤溶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香料制品用香精油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衣领项目营销计划书
- 蓄电池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含药物的护足霜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心理咨询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玻璃器皿用纸制杯垫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举办水球比赛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天文馆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肥胖症病人用担架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光纤熔接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中学生行为规范与守则试题及答案
- 微信公众号使用教程课件
-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800字】
- 房顶彩钢瓦施工合同协议书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件
- 扑克牌搭高塔 课件(16张PPT) 小学班会活动
- 语文-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试题评讲课件
-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浅谈陶笛-课件
- 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试行)2022
- 高考作文评价中的“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