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_第1页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_第2页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_第3页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_第4页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探究

刘思辰摘要:新信息环境为增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针对性、促进计划实施的可持续性以及提升培养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计划动态实施的自主化、互动化、全程化的理念,提出一种素质拓展信息化支持平台建设构想,实现素质项目统一管理、素质计划个性订制、素质培养动态跟踪和培养信息智能互动,进一步提升素质拓展计划的受益面和实效性。Key: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新信息环境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开拓者,其群体综合素质不仅关乎个人全面发展与价值实现,更关系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前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1]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因此实现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要求(教育部)。自2002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出台《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以来,各高校积极推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目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已经不断走向体系化、模块化、项目化和规范化,并进一步与“第一课堂”融合向课程化、学分化发展[2-3]。这要求大学生素质拓展不仅关注时代性和系统性,也要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动态性[4]。面对学生群体广泛的、多样的、个性的发展需求,如何提升素质拓展计划的覆盖面、受益面和实效性,成为计划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新信息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基于位置的服务推送,数据挖掘与智能处理等)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实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富有前景的解决方案[5-6]。建设面向素质拓展计划的信息化支持平台,不仅是当前素质计划深入实施的迫切需求,更是提升素质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搭建信息化动态支持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提升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实施针对性和动态性的迫切呼求目前大学生对自我要求很高,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得到相应的锻炼,但是大学生群体的心智成长尚未完全成熟,并且受个人自立能力、学习习惯与培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个人发展目标与诉求往往具有模糊性和动态性。一方面发展目标和诉求的模糊性,将直接导致其素质项目参与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无法实现培养效果的最大化以及自身价值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的学生群体,就要求我们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和活动清单能匹配这种动态的需求,能及时满足学生能力提升个性化诉求,甚至帮助学生动态得评价和定位自己的发展需求,有效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活动参与和强制“消费”。如今现有的素质拓展计划大多基于活动的罗列和简单堆砌,有效拟合度与整合度不高,并未完全根据学生大学期间的成长特点规律与认知变化进行量身定制,缺乏拓展计划的有序性、延展性、效果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素质能力培养计划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进行设计和引导,打造个人“专属”素质拓展计划。根据传统的素质计划管理和实施方法相比缺少一种方式动态识别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群体的差异,基本上从面上覆盖所有人,但对个体成长的真实有效点把握较少,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个性化较难对接,难以较好的同时实现高覆盖、个性化、针对性的计划培养。2.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运行机制可持续创新的必然要求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的“中国教育梦”中明确指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既要有覆盖面、又要有针对性,而作为高等教育,大学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所了解的内容成指数级的速度上升,个人诉求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运行机制也应具有可持续创新性。这种可持续的创新性不仅在内容上要满足学生个体的动态个性化需求,计划自身的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更要能通过捕捉、了解和分析学生群体的发展和需求动态,不仅满足发展需求,更能利用平台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同時可持续的创新性也要求通过平台的统一跟踪管理及时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增进与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互推与互进,实现学生需求驱动的创新,形成“计划推行-学生受益-学生反馈-计划改进-学生再受益”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始终保持计划的吸引力和受益率。3.提升大学生素质拓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例如在大数据形势下整合教育信息,将个人的成长进行量化并对学生素质进行丈量,都需要进行数据化、信息化的体现,而与传统第一课堂对接的第二课堂应该率先从信息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发展,但目前其在信息化发展中尚有欠缺。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了解教育、培养对象的需求和喜好,有意识有取舍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方式,但目前学生接收信息和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广泛,他们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何在信息化膨胀的时代赢取学生的关注、赢得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而信息化发展就是这种思考的前提。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教育引导手段不断引入,必将打打提高素质计划的实施效率,既解放了教育者的时间和空间,也能够增强教育互动、强化教育的个体化、个性化,提升教育效果。《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进而“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形成“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截止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类985、211重点高校均从校园网、校园无线覆盖、图书馆资源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放式教学实践环境、远程教育、移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的探索实践。二、信息化动态支持平台建设的主要理念与原则信息化素质拓展支持平台是一个面向大学生(本科生群体为主)、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制订与动态管理系统,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发展需求定位与个人培养计划管理,帮助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实时、全程的掌控与管理学生群体发展需求、群体培养计划以及素质能力活动体系,实现高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该平台的动态性是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覆盖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持续调整、不断优化的素质教育支持,具体建设与实施秉承以下理念与原则:1、自主化的动态匹配如今对于校园信息化的建立首先要基于尊重教育主体地位的出发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属于人类高级需求,因此,在信息化动态支持平台建设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其次才能实现教育主体自我需求的实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主要围绕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来体现,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应注重自主化而非传统的灌输式原则,素质培养计划的实现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服务、由学生做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因此,应实现该项培养计划自主化的动态需求匹配。2、互动化的动态改进《教育学》中强调教师要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需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重在强调氛围互动的重要性,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第二课堂教育所突出的教育主题与教育客体互动的重要性。这种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基于互动的供需平衡、基于互动的项目更新、基于互动的持续创新三方面。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订单化设计也要随着学生的成长进行互动式及时性的更新,以期更好的与学生的发展培养拟合。对于部分老套、过时的项目进行及时的改进和替换,保证素质培养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对于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使得素质培养的互动方式具有全方位、灵活度的特点。3、全程化的动态跟踪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人才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体现,是為培养目标所设计、谋划、构建和管理的范本,并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跟踪式”的培养模式对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异常重要,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能够起到记录实然结果、起到监测、信息反馈、适时调整改革的作用,也能够注重过程监控,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效果,使对于教育主体、客体的动态跟踪能够支撑和服务教育前期、中期、后期,具有周期性、持续性,对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三、信息化支持平台的主要内容与功能实现1、基于素质项目统一平台的项目认证与管理为了动态捕捉、评价和匹配学生发展需求和素质提升计划,实现学生需求推动计划改进、计划改进推动学生发展,应建立基于素质项目统一平台的项目认证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让学生需求的认知与变化能及时驱动自身进步同时促进计划改进,平台方基于群体的需求分析与多元指标的要求,对计划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给予不同需求学生新的导向和供给,以推动学生进行新的需求分析与选择。可以通过学生进行注册、登记,后台进行认证,同时,针对组织方可进行后台项目平台的申请、登记、认证等,组织方可以在后台进行管理,有参与该项目的同学进行同意、认定、感想交流等,并可对项目进展、收获等进行展示。这一双向互动展示类平台更具科学化和可操作性。2、基于能力测评与自主策略的素质计划个性订制平台对各项素质能力建立相应的测评体系,申请学生可通过答题对其现有的素质能力进行量化和测评,针对科学化的评分,结合现有的各项目为学生制定针对性强的个性素质提升方案,建议其针对哪几项素质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哪几项渠道进行提升。主要有个人素质能力跟踪自评与图形化交互模块;个人素质能力活动导航推荐模块;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匹配评价建议模块;个人自主活动发布与管理模块;个人需求反馈与平台建议模块;阶段性综合报告模块。3.基于群体需求捕捉的素质培养动态跟踪基于全程跟踪式的理念,针对群体需求,形成素质培养动态跟踪机制,保证个性计划的持续性、针对性、长效性。主要的动态跟踪体现在个体素质能力计划跟踪管理模块;个体及群体素质能力评估体系管理模块;群体素质能力需求分析与图形化交互模块;群体素质能力评价分析与图形化交互模块;群体素质能力计划管理和变更模块;平台互动与公告模块;阶段性个体与群体综合报告与系统质询模块。4.基于移动互联的培养信息智能互动根据上述基础部分的实现,建立移动互联的培养信息只能互动也势在必行,该系统基于泛在信息技术与泛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以智慧校园理念为导向,最大程度实现学生与平台者即时即地以及动态促进的发展需求定位、素质能力计划制订与变更、群体动态智能挖掘与分析、群体素质培养效果评价等。其硬件架构有泛在设备层、网络互联层、系统交互层、应用模块层等构成,如下图所示。大学生素质拓展动态支持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是数字化校园、素质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合理的科学化系统建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平台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并进行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从而服务于第二课堂建设,真正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Reference][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教育报,2010(7):30.[2]徐涌金,郑磊.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5-109.[3]刘丰林,徐伟民,孟三爱,袁文.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58-60.[4]魏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江苏高教,2011(2):135-136.[5]孙柏祥.云计算——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