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_第1页
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_第2页
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_第3页
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_第4页
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的故事有哪些 ?前言不良行为导致的犯罪案例案例: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16岁的成成是体育学校学生,他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和游戏厅, 逐渐发展到旷课逃学。5月的一天,他们在一家游戏厅玩,由于没有钱买游戏币,决定去“抢点钱”。这时,一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进入他们的视线,在讨要不成后对其拳脚相加,最后将其衣兜里的钱全部抢走。案例:暑假时,三名职业高中男生在一起玩耍,又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喝酒。等吃完晚饭已经夜里11点多,没有公共汽车了,可他们身上的钱又不够打出租车的。怎么办呢?借着酒精的作用,有人提议:“干脆截辆出租车回家,不给司机钱。”其余两人随声附和,还提出可以跟司机“要点儿钱”。于是三人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僻静处,抢了司机的400元钱。但却被巡警发现,三人当场被抓。案例:张华今年16岁,父母忙于生计,对他从小就缺乏教育。12岁那年,读完小学的张华便辍学在家,开始了流浪生活。在社会上游荡的张华被贩毒分子盯上了。为了引诱他贩毒,他们居然采用欺骗手段,让张华染上毒瘾。为了能卖“烟”,张华不得不为毒贩子跑腿送”东西在一次送货途中,张华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案例: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方法1案例:女孩叶子是初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可是,在家里表现很乖的叶子,在学校却有时跟一个 13岁的男孩一起向比他们更小的学生索要零花钱,如果不给就动手打人。叶子的父母只当是孩子之间的游戏,对叶子训斥几句,叶子撒谎说是借的过两天就还。就这样,叶子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叶子又和一个男生向另外一个男孩要钱,搜到钥匙后竟然跑到人家家中拿走2000元。因为此事,叶子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案例:上高一的小宝学习用功,也挺懂事。一天放学回来,小宝带回一个随身听。小宝对爸爸说:“这是我在一个食品店买汽水时在地上捡到的。”爸爸看到随身听有八成新,还是名牌,贪小便宜的爸爸再没问什么。一天傍晚,家里突然来了两个警察,将小宝和父母传唤到派出所,并对小宝的父亲说:“你的儿子涉嫌盗窃,依法决定对他刑事拘留。”原来,小宝买东西时,趁没人时将店主放在椅子上价值3000元的随身听偷走了。案例: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还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人民币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案例:中学生小林趁邻居家没人,连续几次翻墙入院撬门盗窃,偷走邻居的现金5000余元,最后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林有期徒刑。开庭审理前,法官召来被告人的母亲谈话,想了解到被告人犯罪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小林从小时候起就经常偷偷从家里拿钱,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阿姨,求您一件事,能不能给我一支烟抽。”几乎每次提审少年犯,尚秀云法官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据海淀法院的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不良行为,其中吸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信号。22003年9月12日,江苏省姜堰市法院开庭审理泰州市某高校学生章建抢劫(致人死亡)案。由于家境贫寒,章建平时连荤菜都舍不得吃。但他却沉迷于上网、赌博,将交学费的4900元花个精光后,章建陆续又向同学借了几千元钱。债台高筑的章建根本无力偿还,在同学催要之下,他萌生了杀人抢劫的恶念。经过精心谋划,一个罪恶的计划出台了。章建将作案的目标瞄准了自己上高中时的班主任李宝峰。2003年6月14日凌晨2点多钟,章建潜入李老师家中,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将其杀害,劫得现金2100元。22岁的大学生为了钱财,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了自己的恩师,起因却是玩游戏机、沉迷于网吧上网。相当一部分当事人都是学生的盗窃、抢劫案,起因就是由于沉迷于网吧,造成消费透支、经济没有保障、支持,于是铤而走险。从天之骄子沦落到阶下囚,虽然在情感上都不想看到他们被推上被告席,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刚性的,不象感情、道德是柔性的,法不容情就是这个道理,“都是网吧惹得祸”,对这句话全面考量,应该说个人因素是第一位的。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以非法的方式所取得的财物,都是对人格的亵渎,在法律层面上,就是违法犯罪。课前我也了解到在最近我们学校也发生过财物被窃的案件,目前公安机关也正在全力侦查,站在我职业的角度,从案情分析,不能完全排除学校内部人员所为,我想,这种行为相当危险,作为当事人应该主动地向学校讲清楚,毕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然一旦查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1、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案例: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几句, 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 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法官分析:不少例于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2、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案例:16岁的成成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 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和游戏厅,逐渐发展到旷课逃学。—天,他们在一家游戏厅玩,由于没有钱买游戏币,在向一个少年讨要不成后对其拳脚相加,最后将其衣兜里的钱全部抢走。法官分析:一些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形成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往往都从旷课开始。旷课是学生走下坡路的重要信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3、酗酒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促发因素案例:暑假时,三名职业高中男生在一起玩耍,又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喝酒。等吃完晚饭已经夜里 11点多,没有公共汽车了,可他们身上的钱又不够打出租车。 借着酒精的作用,有人提议:“干脆截辆出租车回家,不给司机钱。”其余两人随声附和,还提出可以跟司机“要点钱”。于是三人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僻静处,抢了司机 400元钱,但却被巡警发现并抓住。法官分析:据了解,在未成年人犯罪中,近 30%的群殴、抢劫、强奸都与酗酒有关,很多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前还喝酒壮胆。另外,近5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酒精直接诱发的。4、毒品将孩子引向毁灭案例:张华今年 16岁,父母忙于生计,他从小就缺乏教育。岁那年,读完小学的张华便辍学了。在社会上游荡的张华被贩毒分子盯上了,为了引诱他贩毒,他们居然采用欺骗手段,让张华染上毒瘾。为了能买“烟”,张华不得不为毒贩子跑腿“送东西”。在一次送货途中,张华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法官分析:帮助孩子终生远离毒品的最好方法,是父母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而且要从小抓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预防和矫治。5、交友不慎容易走邪路案例: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法官分析:青少年大多活泼、好动,希望被人关爱、理解,一旦他们这些需求不能在家度和学校得到满足时,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求。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一旦发现不良的苗头要及时制止,以免铸成大错。方法 216、强拿硬要是犯罪的开端案例:女孩叶子是初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可是,在家里表现很乖的叶了,在学校却有时跟一个 13岁的男孩子—起向比他们更小的学生索要零花钱,如果不给就动手打人。叶子的父母只当是孩子之间的游戏,对叶子训斥几句,叶子撒慌说是借的过两天就还。就这样,叶子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叶子又和一个男生向另外一个男要钱,搜到钥匙后竟然跑到人家家中拿走 2000元。因为此事,叶子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法官分析:对于孩子强拿硬要,一般因为钱物不多,家长也就是批评、训斥几句,把钱物退还了事。因为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实施这种行为的少年也不认为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但等到他们养成了习惯,胆子大起来,索要的钱财多了,也就一脚踏入了犯罪的泥潭。7、贪小便宜容易“失足”案例:上高一的小宝学习用功,也挺懂事。一天放学回来,小宝带回一个随身听。小宝对爸爸说:“这是我在一个食品店久买汽水时在地上捡到的。”看到随身听有八成新,还是名牌,贪小便宜的爸爸再没问什么。一天傍晚,家里突然来了两个警察,将小宝和父母传唤到派出所, 并对小宝的父亲说:“你的儿子涉嫌盗窃, 依法决定对他刑事拘留。 ”原来,小宝买东西时,趁没人时将店主放在椅子上价值 3000元的随身听偷走了。法官分析:我接触了那么多少年犯,竟然发现每 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 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斤斤计较,作为父母,一定要防微杜渐,让孩子从小养成不贪小便宜的良好习惯。8、赌博是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案例: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还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人民币 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法官分析:未成年人由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烈,在许多事情上喜欢占上风;又由于社会经验少,情绪容易冲动,所以往往容易受到引诱和怂恿而参加赌博,一旦学会方法尝到刺激就可能形成睹瘾,成为参加赌博活动的常客。而父母远离赌博则是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9、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案例:中学生小林趁邻居家没人,连续几次翻墙入院撬门盗窃,偷走邻居的现 5000余元,最后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林有期徒刑。开庭审理前,法官找来被告人的母亲谈话,想了解被告人犯罪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小林从小时候起就经常偷偷从家里拿钱,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法官分析:一家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显示, 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四五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是12岁以后才有“偷窃”行为。、学坏常从抽烟开始“阿姨.求您一件事,能不能给我一支烟抽。”几乎每次提审少年犯,尚秀云法官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不良行为,其中吸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信号。这是因为吸烟不仅对未成年人身体产生危害, 更重要的是能够“上瘾”。为了满足烟瘾,他们就会通过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去弄钱。未成年人吸烟还容易诱发不良交友,从而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违法犯罪。21、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