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通过CiteSpace工具对1998年以来收录于CSSCI的篇名(词)为“治理〞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得出下面结论:论文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年度有不同研究热门;产生了甘永涛、龚怡祖等代表性学者和浙江大学等代表性研究机构;构成大学治理构造等6个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不同的主题,已有研究中既有共鸣,也有分歧。今后,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体系研究需要凸显,大学治理环境等主题必需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亟需开展,实证方法加以应用成为必需,域外研究应坚持本土意识并重视文化比较。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是当下高等教育学界的主要任务。在这里背景下,梳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高等教育治理理论提供指引具有主要价值。为此,笔者借助CiteSpace工具对收录于CSSCI的篇名(词)为“高等教育治理〞的论文进行采集、处理,生成相关知识图谱,在这里基础上深度解读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状况,并瞻望和探寻求索今后的研究目的及方向。一、分析工具及研究步骤(一)分析工具和数据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方泽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综述——基于知识图谱的新视角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以及相关技术,生成知识图谱,以此展现某领域研究详细状态的方法当下已在国际上盛行〔1〕。CiteSpace恰是一种通过数据分析生成知识图谱的流行软件工具。该软件通过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本文关键词语共现、文献共被引等分析生成对应的知识网络,以此展示某研究领域的知识构造。当前CiteSpace可分析的中文元数据有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998年至今)和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后者无法进行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由于CNKI的引文数据未完全开放。因而,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是CSSCI数据。(二)研究的理论基础1.共引分析理论斯莫和格利菲斯、伊琳娜·马莎科娃在2070年代提出用“共引分析〞研究学科的演进发展状况。他们以为,当两篇文献共同被第3篇文献引用时,这两篇文献就构成共被引的关系。文献共被引能够具体表现出同被引文献之间的构造关系,一定水平上能够反映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络〔2〕。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论该理论以为,社会构造可视为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同成员之间构成了某种联络。通过分析该网络,能够发现成员之间的联络。由此,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被以为可用来研究某个科学(学科)的合作网络及其相应情况。这一点后来被理论充足证明是正确的〔2〕。安身上述理论,CiteSpace的开创建立者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设计了文献共被引分析、作者合作分析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生成相关网络。其中,作者合作网络能显示不同作者在研究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作用,机构合作网络能展示详细研究领域中不同研究力量比照及其整体研究格局,本文关键词语共现网络能反映某个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的研究热门及其详细内容,文献共被引网络能够呈现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构成基础及知识奠基人的情况〔3〕。这样,某个学科的知识构造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进而研究者可深切进入分析该学科的发展情况。(三)详细研究步骤第一步,在CSSCI数据库中检索采集元数据。本研究将检索条件设为:篇名(词)=高等教育治理或大学治理;文献类型=论文;年=1998~2014。结果,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章共154篇。第二步,将CSSCI搜索到的元数据导入CiteSpace(版本:3.9.R6),并通过该软件的转换器功能将这些元数据转换成CiteSpace可辨别的数据。第三步,设定参数和相关条件,运用CiteSpace分别开展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等,生成不同的知识图谱。在这里基础上对知识图谱进行分析解读,得出结论。二、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结果概貌(一)结果数量在1998~2014年,154篇“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分布如此图1所示:图1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分布情况如此图1所示,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数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表示清楚“高等教育治理〞受学术界关注度逐年增加,其研究力量显著增长。(二)主题变迁本文关键词语被以为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一般以为,高频次的本文关键词语常能够被用来确定某个研究领域的热门〔4〕。根据CiteSpace“本文关键词语共现分析〞的处理,得到图2和表1。图2是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主题年度变迁的整体概貌。表1显示每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中的高频词。安身图2和表1,结合1998~2014年发表的文献,进一步确认了不同年度的重要研究主题:2005年为大学治理能力;2006年和2007年均为大学治理构造;2008年为大学自治;2009年为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2010年为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图2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的本文关键词语共现年度情况(TopNperslice=15)2011年为国外大学治理;2012年为大学内部治理;2013年为教授治校与大学治理;2014年为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表1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的高频词年份高频词(频次)2005大学治理能力(2)2006治理构造(21)2007大学治理构造(23)2008大学自治(7);权构造(4);利益相关者(4)2009现代大学制度(9)2010大学章程(5)2011牛津大学(3);共同治理(2)2012内部治理(22)2013教授治校(4)2014社会参与(3)根据CiteSpace统计结果整理所示。(三)研究群体根据CiteSpace的“作者合作分析〞,得出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作者图谱,如此图3所示。图3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作者(TopNperslice=15)在图3中一个节点对应一位作者,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数量,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数量越多,反之则相反。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对应的作者有合作关系,连线粗细表示清楚合作强度,越粗表示合作强度越强,反之则越弱。通过对图3的分析,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数量诸多,呈多元研究格局;第二,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学者,如甘永涛、龚怡祖、蒋洪池、范文曜、朱家德、罗泽意等;第三,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者的合作研究和“单兵作战〞研究并存。(四)研究机构根据CiteSpace的“机构合作分析〞,得出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机构图谱,如此图4所示。图4中,节点所对应的标识、大小以及节点连线、连线粗细的表征均与图3一样。据此,通过分析该图可得出两点判定:第一,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开展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单位;第二,不少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但从研究机构格局看,合作网络还比较小。图4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机构(TopNperslice=15)三、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详细领域及知识基础文献计量学以为,引文构成了研究的前沿,而被引文献则构成了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5〕,因而,可通过“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及奠基学者。根据CiteSpace的“文献共被引分析〞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可得到图5、图6。图5是共被引文献生成的知识图谱。分析图5发现,这些共被引文献构成了“提升大学治理的有效性〞、“现代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利阈限、问题及对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等16个簇类。也就是说,这些簇类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16个研究子领域。结合施引文献和共被引文献对这些研究领域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们可归并为6个领域,分别为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大学治理构造、高等教育治理形式、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经历体验。换言之,这6个领域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范围。图5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论文共被引情况(TopNperslice=20)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就论文共被引情况来看,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利——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2002)、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形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罗纳德·埃伦伯格〔美国的大学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以及龚怡祖〔大学治理构造: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教育研究,2009第6期)等著论和论文的共被引率极高,即它们是近20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知识基础。另就作者共被引情况来分析,发现俞可平、张维迎等学者的被共引率极高(见图6和图7)。也就是说,这些研究者的研究观点、结果被其他研究者高度认同和采用,他们在一定意义上是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奠基人和创造者。图6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作者共被引情况(TopNperslice=20)图71998~2014年“高等教育治理〞高共被引情况四、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主题分析(一)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此方面包括大学治理的内涵、理论基础、分析框架、现实可能性、理念等主题,以及从不同视角研究大学治理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大学)治理的内涵,学界基本构成共鸣,以为高等教育(大学)治理是、市场、大学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对高等教育(大学)进行的管理,强调多中心协调与共治、沟通与合作。在理论基础方面,有研究者提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有大学理念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并以为在不同理论视角下,大学治理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理论中应留意各种理论的不同价值取向及合理性〔6〕。另有研究者以为新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7〕。就理论基础而言,发现当前对这些理论能否存在缺陷和不足方面缺少深度分析和研究。在分析框架方面,有研究者将中心、学术自治以及市场导向作为三个支点,将程序性自治和本质性自治作为两个维度,组合建立起相关的高等教育治理分析框架〔8〕。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大学治理的理论工具。在治理可能性方面,有研究者以为今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治理,但当前我们国家欠缺治理所需要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9〕。对此有学者持相反看法。在治理理念方面,有研究者分析了老子“无为而治〞理念〔10〕、孟子“善治〞思想〔11〕在大学治理中的应用。还有研究者提出,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是“以德治教〞和“以德治校〞〔12〕。在笔者看来,无为而治、善治等理念在高等教育治理方面应用的分析还不太充足,且可行性欠缺,怎样在理论层面推动还有待观察并需创造条件、提出对策。在研究视角方面,研究者的切入点呈多样化。有研究者从社会参与的角度对大学治理进行研究〔13〕。还有研究对高等教育中介机构〔14〕、高等治理问责制〔15〕、大学治理项目制〔16〕、地方大学治理〔17〕、高等教育治理的责任〔18〕等进行研究。总体来看,多“点〞研究丰富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内容,但从纵深条理看,某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二)大学的有效治理对大学的有效治理问题,研究者重要从价值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有研究以为,治理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出和整合,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诉求是提升公共性〔19〕。有研究者从形式有效和本质有效两个维度考察我们国家大学治理的有效性,以为我们国家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民主权利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看重,治理的有效性有待提升〔20〕。比照当下的现实,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确实存在有效性不高的问题,怎样提升是当下及至今后亟需进一步考虑和讨论的。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对西方国家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详细举措进行研究〔21〕。另外,有研究者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讨论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问题,以为当下要改变管理形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构造,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特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22〕。总体来说,从数量上看,怎样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待增长,研究的深度、广度也需进一步加强。十分是在当下大学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和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必需进一步加强,以知足指点理论的强烈诉求。(三)大学治理构造大学治理构造是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研究热门。大学治理构造重要分为大学治理的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两个层面,并由此衍生很多研究点。在宏观方面,有研究者以为利益主体对大学控制权利的诉求和现实可能性的矛盾冲突会影响大学治理构造,并提出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治理构造变化的内部核心要素〔23〕。该观点启示我们:治理构造固然主要,但更为根本和主要的是要关注治理文化。有研究者分析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以为大学治理环境和治理体系的改变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24〕。有研究者以治理的理念、构造和机制造为分析框架,对当下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构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25〕。在微观方面,有研究者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治理构造,指出现代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学生,而当下我们国家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制度缺失和理论参与虚置的问题〔26〕。有研究者从校长的视角分析,以为大学治理的核心行动者是大学校长,并对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提出建议〔27〕。还有研究者从老师参与大学治理进行分析,并就参与形式等提出建议〔28〕。除此之外,还有从校友、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视角〔29~31〕对大学治理构造进行讨论。需要指出,上述研究大都采取理论和思辨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如有研究者以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为研究主题,对来自不同高校的81名校级领导展开问卷调查并得出详细结论〔32〕。还有研究者对4所国外高校进行案例分析〔33〕。实证研究为我们深切进入了解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在状况提供了更详实可靠的结论。(四)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研究者以为大学章程能够有效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在,并进一步地以为大学章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治理环境〔34〕。有研究者以为章程是大学管理的基本政策根据,建设大学章程能有效推进大学治理〔35〕。总体上看,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的关系的讨论还需进一步深化。如有了大学章程就能够施行有效的大学治理吗?什么条件能够保障和提升大学章程的施行?这些条件是由谁来创造的,校方管理者、老师、学生,还是其他?我们国家大学章程在治理构造的规定上能否存在问题?在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研究者以为大学治理的推进需要改革相关的制度来保障,如参与机制等〔36〕。还有研究者提出,为了避免改革被碎片化、表象化等风险,需要建立相应制度并寻找制度供应背后的逻辑,该研究者同时还建构以大学四个基本权利主体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勾画出新格局下我们国家大学治理改革的制度供应逻辑〔37〕。总体来看,大学治理必需依靠制度革新成为当下的共鸣。值得留意,去行政化是大学治理研究一个主要的“点〞。有研究者以为从行政管制走向效劳创新是对大学治理指向的回归,也是大学行政化去与取的主要内容。为此,要构成行政权利、学术权利、社会权利互相制衡和协调的制度〔38〕。还有研究者以为,我们国家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必需先确保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利,使大学学术事务根据大学教育本身规律来决定,而非外部压力或行政命令能够决定大学学术事务〔39〕。这些观点为进一步推动大学治理理论给予指点。(五)高等教育治理形式高等教育治理形式重要集中于分析大学治理形式的类型和特点。有研究者以为大学自治形式有国家主导型、社会参与型和专业中介型三种,提倡在我们国家应施行社会参与型治理,并对其主张进行论述〔40〕。有研究者从另一种角度划分大学治理形式:一种是行政型治理形式,以国家监督为特点;一种是关系型治理形式,以内部人监督为特点;一种是复合型治理形式,以中介机构监督为特点,并对三种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41〕。还有研究者以为高等教育治理形式有市场型治理、解制型治理、参与型治理、弹性化治理四种〔42〕。总之,无论是三种还是四种治理形式,都为我们在理论中推动和研究大学治理提供了理论工具,使人们留意不同形式的不同特点。尤须提及的是,有研究者从文化视角分析大学治理形式,以为改良大学治理,提升大学治理绩效,关键不在于大学治理制度,而在于参与者能够在文化上有效认同大学治理〔43〕。能够说,大学治理“文化形式〞的解析为我们深切进入认识大学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六)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经历体验对国外高等教育治理进行研究并据此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提出经历体验启迪和建议,是最近几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主要研究焦点。在研究范围方面,重要是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研究;在研究重心方面,牵涉外国的治理构造、形式、治理现代化等。举例来说,在宏观层面,有研究者对英国高等教育治理进行研究。该研究者指出,英国通过组建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这一新机构来管理高等教育,同时,把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作为一大学之间的“连接器〞,这为更好地治理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44〕。有研究者对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进行分析,以为美国较好地处理了各类高校功能的划分、和高校的关系,知足平等和寻求卓著的关系,在这里基础上实现了有效治理〔45〕。还有研究者对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治理进行分析和论述〔46~48〕。除国别分析外,还有研究者对西方高等教育治理进行总体分析,以为西方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场治理构造再造运动,先后出现了回应民主诉求范式以及提升绩效范式两种大学治理范式。当前处于从回应民主诉求范式转向提升绩效范式的阶段〔49〕。微观层面,有研究者对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治理构造〔50~51〕、大学董事会协会〔52〕、大学募款制度〔53〕等进行具体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对欧洲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结果进行研究,这是对治理研究的元研究。该学者以为,当前欧洲在治理方面的研究是将治理的内容指标化,这种方式为高等教育治理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54〕。五、对今后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建议综观已有研究结果,其成就具体表现出为:研究范围广泛,牵涉治理理论、形式、构造等多个主题;研究方法综合化,有采取理论研究方法,有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还有把两者结合开展研究;研究视角多样化,如从校友、学生、董事会、老师等多个视角讨论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构造;研究与“元研究〞并进,不仅有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与理论问题,还有对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研究。但理性来看,也存在不足,这恰是今后的研究目的和重点。第一,看重高等教育治理价值体系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寻求有平等、协商、参与、公平、公正等,多元价值容易造成价值冲突。如平等要求一视同仁,协商意味着有所倾斜,在高等治理理论当中怎样合理处理这些矛盾,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另外,上述价值中,哪种价值在前,哪种在后,应是何种排序?这些也必需回答。已有结果在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研究方面稍显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第二,深化高等教育治理环境等主题研究。已有大部分结果着重分析阐述施行高等教育治理的可能性,对施行治理的条件和困难则较少进行分析,十分是缺乏在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分析高等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