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日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日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日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日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Information)课程代码(CourseCode)CL916*学时(CreditHours)32*学分(Credits)2*课程名称(CourseName)(中文)中日科技文化交流(英文)TheCommunicationsandComparisonsinScience,TechnologyandCulturebetweenChinaandJapan课程性质(CourseType)校通时核心课程授课对象(TargetAudience)全校本科生授课语言(LanguageofInstruction)中文*开课院系(School)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先修课程(Prerequisite)无*课程简介(Description)课程目标:《中日科技文化交流》课程旨在授课学生了解中日传统文化与传统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中日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影响,并使学生掌握中日两国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及在此过程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又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了解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政策对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及在此过程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使学生充分掌握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政策对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影响和改变中日传统文化模式的重要因素的实际情况。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有传统知识的介绍,又结合近现代中日科技发展及其交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富有很强的启发性。课件制作清晰明了,图文并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授课学生不仅有高年级的学生,有时又被教务处安排给大一新生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周边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影响,可使他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中日近代科技发展中的交流和相互比较,更让他们了解到中日对域外文明接受的异同点。*课程简介(Description)Teachingobjectives:Thecourseof"TheCommunicationsandComparisonsinScience,TechnologyandCulturebetweenChinaandJapan"aimstoteachstudentstounderstandthetraditionalcultureandtradi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Throughthiscourse,studentswillbeabletounderstandthedevelopingprocessofChineseandJapanesetradi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irmutualinfluence.AlsowewanttomakestudentsmasterthecourseandtheinteractionandmutualinfluencebetweenChinaandJapaninacceptingwestern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Throughtheclassroomdiscussions,enablingstudentstofullyunderstandtheeffecton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ofthe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andJapan,educationsystem,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Thereby,studentsfinallycanfindoutthatscienceandtechnologyhaspenetratedintothe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andJapan,andhasbecomeanimportantfactorinfluencingandchangingthe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andJapan.Characteristicsofthecourse:Thiscoursenotonlycombinestheintroductionoftraditionalknowledge,butalso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andJapan.Thecombinative(theoryandpractice),focused,analyticalandhighlyenlighteningare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iscourse.AndtheCoursewaremakingisclear,illustrations,ideological,intellectualandfullofinteresting.Thecoursenotonlycontainshigh-gradestudents,andsometimesitisarrangedforfreshmanelectivecoursesbytheOfficeofAcademicAffairs.Throughthestudyanddiscussionofthiscourse,studentscanfullyunderstandthedevelopmentofancient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anditsimpactontheneighboringcountriesofChineseculture,sothattheycanappreciatethecharmoftraditionalculture.Andalso,throughtheexchangesandmutualcomparisonsin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betweenChinaandJapan,theyhavelearned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Japaninacceptingtheextraterritorialcivilization.课程教学大纲(CourseSyllabus)*学习目标(LearningOutcomes)课程内容导论中日科学技术的交流与相互影响(2学时)第一讲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的影响(2学时)第二讲日本天文历法的渊源及其演变(2学时)第三讲中日本草博物学的发展及其交流(2学时)第四讲日本“汉方医”的昔日与今天(2学时)第五讲中国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的影响(2学时)第六讲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科学技术的交流(2学时)第七讲“兰学”与日本近代科学的发展(2学时)第八讲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2学时)第九讲汉译西方科技书籍对日本的影响(2学时)第十讲日本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形成(2学时)第十一讲近代日本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影响(2学时)第十二讲“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比较(2学时)第十三讲日本近代农业科技对中国的影响(2学时)第十四讲中国科学技术的复兴与中日科技交流(2学时)第十五讲中日科技交流的展望与未来(2学时)*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ClassSchedule&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导论2教师讲课概括写出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印象300字课后作业第一讲2教师讲课写一下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印象300字课后作业第二讲2教师讲课第三讲2教师讲课中医学和日本汉方药的区别是什么?300字课后作业第四讲2教师讲课第五讲2教师讲课中国鸡兔同笼题和日本龟鹤算的相似体现在哪里?课后思考题第六讲2教师讲课有关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相关展示(部分学生)第七讲2教师讲课有关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相关展示(部分学生)第八讲2教师讲课有关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相关展示(部分学生)第九讲2教师讲课有关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相关展示(部分学生)第十讲2教师讲课找一找相似的中日科技术语课堂提问第十一讲2教师讲课请说出你知道的近代留日学者课堂提问第十二讲2教师讲课结课前10分钟讲解论文的写作规范第十三讲2教师讲课课堂互动第十四讲2教师讲课课堂互动第十五讲2教师讲课课堂互动*考核方式(Grading)考试安排: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鼓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量,拓宽思考能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期末考试:期末成绩70%(课堂报告或论文中二选一)1.课堂报告(准备15-20分钟课堂报告,内容以中日科技文化交流与比较为主,自定题目,可独立完成,也可以2-3人为一小组。内容根据本学期讲授的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理解,自立题目,写一篇有关中日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影响方面的论文。利用上课时间讲解写作小论文的规范,使学生获取撰写专业论文的技巧。2.写小论文的具体要求:(1)至少有3000字(书写规范: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2)论文内容建立在文献阅读基础之上,要有规范的文献征引(允许引用网上文献),不得有任何抄袭剽窃(一旦查出即记为零分)。*教材或参考资料(Textbooks&OtherMaterials)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有(列选10本):[1]孙乃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腾军《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察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周一良,《中日文化交流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4]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2000[5]王勇,《中日汉籍交流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6]大庭脩,《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国文化受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