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防治教案病虫害防治教案病虫害防治教案病虫害防治教案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案总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14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执笔者:徐迎碧所在系部生态学系编制时间:《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案1.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2.学时学分:54
3.先修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
4.指定教材:李本鑫、张清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工业出版社5.教学参考书(应有3本以上)佘德松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宋瑞清董爱荣主编《城市绿地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迟德富严善春主编《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杨子琦,曹华国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上海市园林学校主编.园林植物保护学(上、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7.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8.考核方式
期终考试,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课堂表现。
9.学习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讲为主,但要求记全课堂笔记,课下应阅读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材料,低年级学生应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尽快进入角色;课后一定要预习教材,认真复习消化,补充完善笔记;一般教师课堂教学时间与学生课外复习时间的比例应为1:3(国外的比例通常是1:4)。
10.辅导答疑:期终考试时集中辅导,集中辅导时学生不得缺席。
11.本课程的其它要求
上课时应关掉所有通讯工具;上课时不得讲话,不得低声耳语,不得迟到早退;指定5位以上同学为本课程的课代表;上课时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发言、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重视当堂测试、课程论文、课下作业、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课堂论文、市场调查、课程评论等方面的比率作用,并使这些指标占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较大比率(可以占到40%~70%),彻底改变只靠一个期终考试才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状态,这也可以使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的学业上,而不是只到期终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才临时花时间、才下功夫来复习迎考,而平时则不花功夫与时间学习。绪论1.本章教学时间:2学时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特征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方法。3.本章教学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4.本章教学难点: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
5.本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6.本章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结合实例讲述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任务和方法9.本章课程引入方法:向学生提问,举例引入。10.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要求有3本以上):佘德松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宋瑞清董爱荣主编《城市绿地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迟德富严善春主编《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杨子琦,曹华国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上海市园林学校主编.园林植物保护学(上、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绪论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绿化和美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园林植物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而且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导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叶、花、果、茎、根常出现坏死斑或发生畸形、变色、腐烂、凋萎及落叶等现象,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给城市绿化和景区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坪等;二是主要以保护地(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
城镇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是:
(1)城镇园林绿地与农作物大田、一般林地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栽培面积大,种类不多甚至品种单一,一个区域内可能只有少数几种病虫害流行,能形成较大的“气候”;前者则植物种类繁多,一般栽培面积不大且分散交错种植,多数情况下危害不重,但因寄主种类多,因而病虫害的种类也相应增多。
(2)城镇园林绿地系统中,人的活动要比农田系统及一般林地系统多且复杂,各种园林植物生长周期长短不一,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同时,城市绿地植物更易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因而病虫害发生的类别要比农田系统及一般林地系统复杂的多。
(3)城镇郊区与蔬菜、果树、农作物大田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之外,还有许多来自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病虫害,有的长期落户,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因而病虫害种类多,危害严重。
(4)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多变且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园林绿地的附近区域往往人口密集,因而更易遭受人为的破坏;同时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在栽培管理(尤其是肥水管理)上往往没有一般农作物那样精细,有些单位甚至利用废水浇灌,花木生长不良,因而病虫害的发生更为频繁、严重。
盆花及鲜切花(含切叶、切枝植物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是:
(1)因花卉品种单一,种植密集,且大都位于保护地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虫害发生严重且易于流行,防治难度大。
(2)花卉植物不同于一般的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生态习性差异较大,对于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养分、pH值、通风等要求极为严格,栽培管理上少有疏忽,便会导致花卉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干尖、烂根、落花落蕾等)的现象随时发生,同时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其它病虫害的发生。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涉及许多学科。例如要正确判断和研究其受病虫危害后的系列变化,则必须首先掌握植物形态和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同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与植物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其防治措施需要贯穿于栽培和养护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之中。因此,在研究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时,还必须很好地应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有关专业知识,以及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环境等基础知识。此外,本学科还与许多其他新兴科学和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现代科学技术诱杀害虫,或使害虫产生遗传性生理缺陷,导致雄虫不育,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水平和效果。多学科新技术的渗透应用,是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四、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实践性,学习时必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积极参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采取科学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要(小结或总结):本部分概括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特征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章关键名词:病虫害园林植物※本章主要理论:园林植物病虫害特征,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本章要点:园林植物病虫害特征※本章思考题(讨论题,练习题,作业题)(每章要求有5道以上的题目)
1、园林植物病虫害特征?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什么重要性?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4、盆花及鲜切花(含切叶、切枝植物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内容?第一章昆虫基础知识1.本章教学时间:8学时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昆虫各类附肢附器的构造、类型,了解昆虫体壁和内部器官的一般构造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变态类型,掌握昆虫各个虫态的的特点和类型,了解昆虫各种行为的概念及在防治上的应用。3.本章教学重点: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的外部构造、昆虫的生态学特性4.本章教学难点:昆虫的生态学特征5.本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6.本章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课程提问培养学生兴趣。
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昆虫纲特征,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生态学特性9.本章课程引入方法:举例引入10.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要求有3本以上):佘德松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宋瑞清董爱荣主编《城市绿地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迟德富严善春主编《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杨子琦,曹华国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上海市园林学校主编.园林植物保护学(上、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第一节昆虫纲概述一、昆虫的分类地位地位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内,已知大约生活着200多万种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些生物可划分为六大类群: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昆虫属于动物界。在所有生物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已知大约有150多万种。根据它们的进化,一般将动物分为十个门。即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刺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的一个纲,即昆虫纲(Insecta或Hexapoda)。二、昆虫纲的特征昆虫既具有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又具有不同于节肢动物门中其它各纲的特征。(一)节肢动物门的特征1.体躯分节,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2.整个体躯最外面被有一层含几丁质的外骨骼;3.有些体节上生有成对的分节附肢;4.体腔即为血腔,循环器官——背血管位于身体的背面,(以大动脉开口于头腔内管式血液循环);5.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腹面(由一系列成对的神经节组成,脑位于头内消化道的背面,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二)昆虫纲的特征(图1-1)1.体躯的若干环节分别集合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具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因而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大多数昆虫在成虫期一般还生有2对翅,因而是运动的中心;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因而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5.昆虫在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需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即变态),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三)昆虫纲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在节肢动物门(图1-2)中,除昆虫纲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纲,它们除缺少翅外,与昆虫纲的主要区别特征如下:1.有爪纲(Onychophora)陆生,用气管呼吸。头上有一对触角。体躯分节不明显,而且附肢(足)不分节,无翅。代表种为栉蚕。2.蛛形纲(Arachnoidea)陆生,用气管或肺叶呼吸,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头部不明显,无触角;具4对行动足,无翅。常见的如蜘蛛、蝎子、蜱、螨等。3.甲壳纲(Crustacea)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有2对触角;至少有5对行动足,附肢大多为2支式,无翅。常见的如虾、蟹、水蚤等。4.唇足纲(Chilopoda)体躯分为头部和胴部(胸部+腹部)两个体段;有1对触角;每一体节有1对行动足,第1对足特化成颚状的毒爪,无翅。常见的如蜈蚣、钱串子等。5.重足纲(Diplopoda)与唇足纲颇为相似,故也有将此纲与唇足纲合称为多足纲(Myriapoda)的。与唇足纲的主要区别是,其体节除前部3—4节及末端1-2节外,其余各节均由2节合并而成,所以多数体节具2对行动足。常见的如马陆等。6.结合纲(Symphyla)本纲也与唇足纲相似,但第1对足不特化成颚状的毒爪,生殖孔位于体躯的第4节上。此外,每一体节上通常还有1对刺突和1对能翻缩的泡,这与昆虫纲的双尾目极为相似。7.寡足纲(Chilopoda)体躯11节或12节,部分体节背面愈合,第3-9节各有1对足,其初龄幼虫3对足。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复杂,构成这种复杂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昆虫食性的异常广泛。据估计,昆虫中有%的种类是植食性的;有28%是捕食性的,捕食其它昆虫;有%是寄生性的,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外和体内;有%是腐生性的,取食腐败的生物有机体。这个估计大致上划分出了昆虫“益”与“害”的大致轮廓,但这只不过是个自然现象,而人类的益害观是从对人的经济利益的观点出发的,因而要复杂得多。1.昆虫的有害方面(1)农林害虫。重要的农林害虫约计有1万种左右。(2)卫生害虫。蚤、蚊、蝇、虱、臭虫等,不但直接吸取人或家畜的血液,而且还能传播多种疾病。2.昆虫的有益方面(1)工业原料资源昆虫。家蚕和柞蚕等吐的丝,白蜡虫分泌的白蜡,紫胶虫分泌的紫胶,五倍子蚜产生的五倍子,从胭脂虫中提取的洋红等,都是重要的天然工业原料。(2)传粉昆虫蜂类、蝇类、蛾类、蝶类和某些甲虫等,多以植物的花蜜和花粉为食料,能起到为作物传授花粉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产量。(3)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它们多以其它小形动物(其中主要是害虫)为食料,被称为天敌昆虫。如瓢虫类、草蛉类、食蚜蝇类和胡蜂、赤眼蜂、茧蜂、姬蜂、寄蝇等。(4)药用昆虫很多昆虫或其产品,是名贵的营养补品或中药材。如蜜蜂的蜂蜜和王浆、从芫菁科昆虫体内提取的芫菁素、鳞翅目幼虫被一种真菌寄生后生成的子实体——“冬虫夏草”、蝉蜕等。(5)腐食昆虫一些昆虫以动植物尸体、残骸或排泄物为食料,被称为腐食性或粪食性昆虫,它们可以帮助人类清洁环境,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清洁工”。如蜣螂、埋葬甲等。(6)食用昆虫蝉、蜂(幼虫和蛹)、蚁卵、蝗虫、蚕蛹等。(7)饲料昆虫家蝇和黄粉虫人工饲养作为饲料。(8)观赏昆虫蝶、萤火虫、蟋蟀、螽斯等色彩鲜艳,形态奇特、图案精美,鸣声动听,会发荧光。此外,昆虫还可作为科学研究的材料。如通过对果蝇唾腺巨型细胞的巨大染色体的研究,遗传学得以迅速发展;蜻蜓、蜉蝣可作为指示昆虫,用来检测水质污染的程度;家蝇可作为农药生物测定的重要材料;某些水生昆虫的流线型体型、蜻蜓的翅型、昆虫复眼的构造等,是轮船、汽车、飞机、照相机等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仿生材料。综上所述,昆虫对人类的益与害是多方面的。对害虫加以控制和消灭,对益虫加以保护和利用,兴利除害,造福人类,是学习和研究昆虫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第二节昆虫体躯的构造昆虫体躯外形随千变万化,但仍能从复杂多样中找出它们共同的基本结构。一、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一)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体躯指的是昆虫的整个身体,它由许多环节连接而成,每个环节就叫做体节,整个体躯由18-20个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趋向于分段集中,因而构成了头、胸、腹三个体段。昆虫的体壁大部分骨化为骨板,形成外骨骼。各体节的骨化区,依其所在的体面分别命名为:背板、腹板和侧板。骨板常在适当的部分向里褶陷,褶陷的部位在外表留下的狭槽,称为沟,由沟可将骨板划分为若干小片,称为骨片,这些骨片按其所在骨板,分别称为背片、腹片和侧片。两相邻骨片相对继续骨化留下的一条膜质线叫缝。(二)体长和翅展昆虫的体长是指头部的最前端到腹部末端的长度,不包括头部的触角、口器和腹末的尾须及外生殖器等的长度。翅展是指翅展开时,两前翅翅尖之间的直线长度。(三)昆虫的附肢节肢动物的多数体节两侧上具有成对分节管状物叫附肢。附肢的原始功能为运动器官,但在各类节肢动物中,已演化成不同功能的器官。例如,昆虫头部的附肢演变为具有感觉作用的触角和用以取食的口器;胸部的附肢演化为用以行动的足;腹部末端几节的附肢演化为外生殖器的一部分和尾须。二、昆虫的头部头部是昆虫最前面的一个体段。着生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有的还有2-3个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一)头壳的构造昆虫的头部是一完整的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颅壳,没有分节的痕迹,但是有一些与分节无关的后生的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由于头壳上沟缝的存在,把头壳分成若干区(图1-3)。(二)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常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而分成三类(图1-4):下口式:口器向下,约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粘虫等,取食方式比较原始。前口式: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如步行虫、草蛉幼虫等。后口式:口器向后斜伸。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不用时常弯贴在身体腹面。如蝽象、蝉、蚜虫等。针状口器向后伸刺吸植物汁液。(三)头部的附肢、附器1、触角触角是昆虫头部的第1对附肢。大多数昆虫都具有1对触角。触角一般着生在头部的额区,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但多数幼虫和若干种类成虫的触角,前移到头部前侧方的上颚前关节附近。(1)触角的构造和功能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图1-5)。柄节是触角基部的一节,短而粗大,着生于触角窝内,四周有膜相连。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较柄节小。鞭节是触角的端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一般昆虫触角的变化是在梗节和鞭节上。触角的功能主要是嗅觉和触觉,有的也有听觉作用。如赤眼蜂产卵时,用触角拍打寻找产卵场所(触觉),菜粉蝶通过芥子油味引导选择十字花科植物产卵(嗅觉),雄蚊触角梗节上有姜氏器(听觉),寻找雌性交配。有的昆虫的触角还有抱握、保持身体平衡、吸收空气、捕食小虫等作用。(2)触角的类型触角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鞭节部分,其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大致可分为下列常见基本类型(图1-6)。刚毛状触角很短小,基部1—2节稍粗,鞭节纤细,类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丝状或称线状。触角细长如丝,鞭节各亚节大致相同,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天牛等的触角。念珠状或称串珠状。触角各节大小相似,近于球形,整个触角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等的触角。锯齿状或简称锯状。鞭节的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整个触角形似锯条。如芫菁和叩头虫雄虫的触角。栉齿状或称梳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梳齿,整个触角形如梳子。如绿豆象雄虫等的触角。羽状又称双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成细枝状,整个触角形如篦子或羽毛。如大蚕蛾、家蚕蛾等的触角。膝状又称肘状或曲肱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若干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基部柄节与鞭节之间呈膝状或肘状弯曲。如胡蜂、象甲等的触角。具芒状触角较短,一般分为3节,端部一节膨大,其上生有一刚毛状的构造,称为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许多细毛。如蝇类的触角。环毛状除触角的基部两节外,鞭节的各亚节环生一圈细毛,愈靠近基部的细毛愈长,渐渐向端部逐减。如蚊类的触角。棒状或称球杆状。鞭节基部若干亚节细长如丝,端部数节逐渐膨大如球,全形象一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锤状类似球杆状,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末端平截,形状如锤。如部分瓢甲、郭公甲等的触角。鳃片状鞭节的端部数节(3-7节)延展成薄片状迭合在一起,状如鱼鳃。如金龟甲的触角。(3)了解昆虫触角类型和功能的意义了解昆虫触角类型和功能对园林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着生位置以及触角上感觉孔的数目和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有许多昆虫种类雌雄性别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触角的形状上,因此可以通过触角鉴别昆虫的雌雄。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2、复眼和单眼昆虫的视觉器官包括复眼和单眼两大类。(1)复眼昆虫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的若虫及稚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复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颅侧区),大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也有的呈肾形(如天牛)。低等昆虫、穴居昆虫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常退化或消失。复眼是由若干个小眼组成的。(2)单眼昆虫的单眼又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而不能形成物像。背单眼具有增加复眼感受光线刺激的反应,某些昆虫的侧单眼能辨别光的颜色和近距离物体的移动。(3)了解昆虫眼的类型的意义单眼的有无、数目和位置常被用作分类特征。复眼的大小、形状、小眼面的数量也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3、昆虫的口器口器是昆虫的摄食器官。一般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组成。上唇和舌属于头壳的构造,上颚、下颚和下唇是头部的3对附肢。(1)口器的类型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它类型口器都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的。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用以咬碎食物,并将其吞咽下去。咀嚼式口器的构造:上唇、上颚、下颚、下颚须、下唇、下唇、舌(图1-7)。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不仅具有吮吸液体食物的构造,而且还具有刺入动植物组织的构造,因而能刺吸动物的血液或植物的汁液。半翅目、同翅目及双翅目蚊类等的口器属于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为针状的构造,称为口针;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将口针包藏于其中,食窦和前肠的咽喉部分特化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图1-8)。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兼有咀嚼固体食物和吸食液体食物两种功能,为一些高等蜂类所特有。锉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能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软体动物的体液,少数种类也能吸人血(图1-9)。虹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为多数鳞翅目成虫所特有。舐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如家蝇、花蝇、食蚜蝇等。几种幼虫的口器多种昆虫的幼期常常由于取食方式和生活环境与成虫不同,口器的构造也发生了变异。鳞翅目幼虫的口器属于变异咀嚼式口器,取食固体食物;脉翅目幼虫的口器为捕吸式口器或称双刺吸式口器;蝇蛆的口器为刮吸式口器。(2)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昆虫的口器类型不同,为害方式也不同,因此对其采取防治的方法也应不同。掌握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不仅可以了解害虫的为害方式,而且对于正确选用农药及合理施药也有重要意义。同时,熟悉害虫的口器类型与被害特征后,即使害虫已经离开寄主,也可以根据被害状大致判明害虫的类别。三、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2体段,位于头部之后。(一)胸部的基本构造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由前向后依次分别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具足1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大多数昆虫在中、后胸上还各具有1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中、后胸由于适应翅的飞行,互相紧密结合,内具发达的内骨和强大的肌肉。中、后胸又称为具翅胸节或简称翅胸。昆虫胸部每一胸节都是由4块骨板构成,即背板、腹板和两个侧板。骨板按其所在胸骨片部位而各有名称,如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后胸背板等。前胸背板在各类昆虫中变异很大,中、后胸背板为具翅胸节背板。侧板是胸部体节两侧背、腹板之间的骨板。腹板为胸节腹面两侧板之间的骨板。多数昆虫的前胸腹板一般都不发达,多为一块小形的骨片。各骨板又被若干沟划分成一些骨片,这些骨片也各有名称,如小盾片等,其形状、大小常作为昆虫分类的依据。(二)胸足1、胸足的构造(成虫)昆虫的胸足是胸部行动的附肢,着生在各节的侧腹面,基部与体壁相连,形成一个膜质的窝,称为基节窝。成虫的胸足一般由6节组成,自基部向端部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图1-10)。基节:基节是胸足的第1节,通常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形成关节窝,为牵动全足运动的关节构造。基节常较短粗,多呈圆锥形。转节:转节是足的第2节,一般较小,转节一般为1节,只有少数种类如蜻蜓等的转节为2节。腿节:腿节常为足中最强大的一节,末端同胫节以前后关节相接,腿节和胫节间可作较大范围活动,使胫节可以折贴于腿节之下。胫节:胫节通常较细长,比腿节稍短,边缘常有成排的刺,末端常有可活动的距。跗节:跗节通常较短小,成虫的跗节分为2-5个亚节,各亚节间以膜相连,可以活动。有的昆虫如蝗虫等的跗节腹面有较柔软的垫状物,称为跗垫,可用于辅助行动。前跗节:前跗节是足的最末一节,在一般昆虫中,前跗节退化而被两个侧爪所取代。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胸足的构造简单,跗节不分节,前跗节仅为1爪,节间膜较发达,节间通常只有单一的背关节,只有脉翅目、毛翅目等幼虫在腿节与胫节间有两个关节突。部分鞘翅目幼虫的胫节和跗节合并,称为胫跗节。2、胸足的类型昆虫胸足的原始功能为行动器官,但在各类昆虫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特化成了许多不同功能的构造。胸足的构造类型可以作为分类和了解昆虫生活习性的依据之一。常见的昆虫胸足类型有以下几种(图1-11)。步行足步行足是昆虫中最普通的一类胸足。一般比较细长,适于步行。跳跃足跳跃足的腿节特别发达,跳跃足多为后足所特化,用于跳跃。如蝗虫、螽斯等的后足。开掘足开掘足形状扁平,粗壮而坚硬。如蝼蛄、金龟子等在土中活动的昆虫的前足。捕捉足捕捉足的基节通常特别延长,用以捕捉猎物、抓紧猎物,防止其逃脱。如螳螂、螳蛉、猎蝽等的前足。携粉足携粉足是蜜蜂类用以采集和携带花粉的构造,由工蜂后足特化而成。游泳足游泳足多见于水生昆虫的中、后足,呈扁平状,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划水。如龙虱、仰蝽、负子蝽等的后足。抱握足抱握足为雄性龙虱所特有。攀援足攀援足为虱类所特有。此外,蜂类的前足尚有清洁触角的净角器。(三)翅1、翅的基本构造昆虫的翅通常呈三角形,具有3条边和3个角。翅展开时,靠近头部的一边,称为前缘;靠近尾部的一边,称为内缘;在前缘与内缘之间、同翅基部相对的一边,称为外缘。前缘与内缘间的夹角,称为肩角;前缘与外缘间的夹角,称为顶角;外缘与内缘间的夹角,称为臀角(图1-12)。2、翅的变异(变化)翅的变化包括翅的有无或退化、形状和质地的变化三个方面。(1)翅的有无无翅亚纲的昆虫,属原始无翅。有翅亚纲的昆虫,也有后生无翅的。外寄生的食毛目、虱目和蚤目;拈翅目的雌虫,介壳虫的雌虫是无翅的。许多目中都有无翅的类型(如直翅目、革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有的昆虫在不同季节或世代出现无翅型(如蚜虫等)。(2)翅的长短短翅型:直翅目、革翅目、鞘翅目中有些种类具有短翅型;飞虱中季节性出现短翅型。平衡棒:双翅目,介壳虫的后翅。(3)翅的类型昆虫翅的主要作用是飞行,一般为膜质。但不少昆虫由于长期适应其生活条件,前翅或后翅发生了变异,或具保护作用,或演变为感觉器官,质地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翅的质地类型是昆虫分目的重要依据之一。翅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图1-13)。膜翅膜翅的质地为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蜻蜓等的前后翅;甲虫、蝗虫、蝽等的后翅。复翅复翅的质地较坚韧似皮革,翅脉大多可见,但一般不司飞行,平时覆盖在体背和后翅上,有保护作用。蝗虫等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属此类型。鞘翅鞘翅的质地坚硬如角质,翅脉不可见,不司飞翔作用,用以保护体背和后翅。甲虫类的前翅属此类型,故甲虫类在分类上统称为鞘翅目。半鞘翅半鞘翅的基半部为皮革质,端半部为膜质,膜质部的翅脉清晰可见。蝽类的前翅属此类型,故蝽类昆虫在分类上统称为半翅目。鳞翅鳞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面上覆盖有密集的鳞片。如蛾、蝶类的前、后翅,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统称为鳞翅目。毛翅毛翅的质地也为膜质,但翅面上覆盖一层较稀疏的毛。如石蛾的前、后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称为毛翅目。缨翅缨翅的质地也为膜质,翅脉退化,翅狭长,在翅的周缘缀有很长的缨毛。如蓟马的前、后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称为缨翅目。平衡棒平衡棒为双翅目昆虫和雄蚧的后翅退化而成,形似小棍棒状,无飞翔作用,但在飞翔时有保持体躯平衡的作用。捻翅目雄虫的前翅也呈小棍棒状,但无平衡体躯的作用,称为拟平衡棒。3、翅脉和翅室翅面在分布有气管的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翅脉的主要作用是加固翅膜。翅脉在翅面上的分支与排列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昆虫的脉序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还可以通过脉序的比较追溯昆虫的演化关系。人们对现代昆虫和古代昆虫化石的翅脉加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为模式脉序,作为鉴别和描述昆虫脉序的标准。(图1-14)(1)翅脉种类翅脉可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种。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向翅边缘的脉;横脉是两条纵脉之间的短脉,与早期气管分布无关。(2)翅脉的变化在现代昆虫中仅少数毛翅目昆虫的脉序与假想脉序相近似,而绝大多数种类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或合并或完全消失。四、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3个体段,紧连于胸部之后。消化、排泄、循环和生殖系统等主要内脏器官即位于腹腔内,其后端还生有生殖附肢,因此是昆虫代谢和生殖的中心。(一)腹部的基本构造昆虫腹部的原始节数应为12节,但在现代昆虫的成虫中,一般成虫腹节10节,较进化的类群节数有减少的趋势。腹部多为纺锤形、圆筒形、球形、扁平或细长。腹部节间伸缩自如,并可膨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脱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腹节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但没有象胸节那样发达的侧板。在多数种类的成虫中,腹部的附肢大部分都已退化,但第8、9腹节常保留有特化为外生殖器的附肢。具有外生殖器的腹节,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前的腹节,称为生殖前节或脏节;生殖节以后的腹节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或合并.称为生殖后节。(二)腹部的附肢成虫腹部的附肢附肢是外生殖器和尾须。雌虫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为交配器。1、外生殖器(1)雌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雌性外生殖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是昆虫用以产卵的器官,故称为产卵器。它是由第8、9腹节的生殖肢特化而成的。产卵器一般为管状构造,通常由3对产卵瓣组成。着生在第8腹节上的一对产卵瓣称为第1产卵瓣或腹产卵瓣(腹瓣),其基部有第1载瓣片。着生在第9腹节的一对产卵瓣称为第2产卵瓣或内产卵瓣(内瓣),其基部有第2载瓣片。在第2载瓣片上向后伸出的1对瓣状外长物,称为第3产卵瓣或背产卵瓣(背瓣)。(图1-16)产卵器的类型直翅目昆虫的产卵器产卵器主要是由腹瓣和背瓣组成的。蝗虫类的产卵瓣略呈锥状,将卵产在土内适当的位置。螽斯和蟋蟀类的产卵器为刀状、剑状或矛状,长而坚硬,可将卵产于植物组织或土壤中。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同翅目昆虫中除蚜虫类、蚧类外,都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时,产卵器从鞘中脱出,将卵产于植物组织内。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膜翅目昆虫产卵器的构造与同翅目昆虫基本相似。姬蜂类等寄生蜂的产卵器十分细长,可将卵产于寄主体内,胡蜂、蜜蜂等的产卵器的第1、2产卵瓣(腹瓣和内瓣)呈针状,基部与毒液腺相通,特化成能注射毒汁的螫针。这类产卵器通常已失去产卵作用。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这些目的雌虫没有由附肢特化的产卵瓣,只是由腹部末端几节变细,构成伪产卵器。所以这类昆虫的卵只能产在缝隙或动植物体表面。根据昆虫产卵器的形状和构造的不同,不仅可以了解害虫的产卵方式和产卵习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还可作为重要的分类特征,以区分不同的目、科和种类。(2)雄性外生殖器多数雄性昆虫的交配器由将精子输入雌体的阳具及交配时挟持雌体的1对抱握器两部分组成。但构造较为复杂而且多有变化。基本构造阳具包括一个阳茎和1对位于基部两侧的阳茎侧叶。阳茎多是单一的骨化管状构造,是有翅昆虫进行交配时插入雌体的器官(图1-17)。2、尾须尾须是由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1对须状外突物,存在于部分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中的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及革翅目等较低等的昆虫中。尾须的形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有的硬化成铗状。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但在革翅目昆虫中,由尾须骨化成的尾铗,具有防御敌害和帮助折叠后翅的功能。3、幼虫的腹足广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长翅目、膜翅目等的一些幼虫腹部,具有可行动的附肢,称为腹足。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类幼虫具有典型的腹足。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分别着生在第3-6和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8对,有的可多达10对。幼虫的腹足呈筒状,构造简单。鳞翅目幼虫腹足末端生有成排的小钩,称为趾钩,趾钩的形状和排列形式是该类幼虫分类最常用的鉴别特征(图1-18)。腹足是幼虫的行动器官,在停息或取食时,用以握持植物茎叶等,以固定身体。叶蜂科的幼虫无趾钩,借此可以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第三节昆虫的体壁和内部器官一、昆虫的体壁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长在身体的外面,而肌肉着生在骨骼内侧,因此,昆虫的骨骼系统称为外骨骼,也称体壁。体壁的功能是:构成昆虫的躯壳,着生肌肉,保护内脏,防止水分蒸发,以及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起保护性屏障作用。同时还是营养物质的贮存库,色彩和斑纹的载体。此外,体壁可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等,参与昆虫的生理活动。(一)体壁的构造:由里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图1-19)1.底膜:或称基膜,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2.皮细胞层:活细胞层,也称真皮层,是连续的单细胞层。主要功能是控制昆虫的脱皮作用;分泌表皮层;组成昆虫体躯的外骨骼以及外长物;分泌脱皮液,在脱皮过程中消化旧的内表皮,并吸收其产物、合成新表皮物质;修补伤口;分泌绛色细胞等。3.表皮层:构造最复杂的一层,自外向内可区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其中贯穿许多孔道。(1)上表皮:由护蜡层蜡层和角质精层组成,有的昆虫在蜡层和角质精层中间还有一个多元酚层。此层具有不透性。(2)外表皮: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鞣化蛋白及脂类化合物决定昆虫体壁具有坚韧性。(3)内表皮:无色柔软,含有几丁质—蛋白质复合体,还有弹性蛋白,决定昆虫体壁具有曲折延展性。(二)昆虫体壁的外长物分为细胞性外长物和非细胞性外长物。细胞性外长物:有皮细胞参与形成的外长物单细胞性外长物:由一个皮细胞所形成,周围有一个由皮细胞转化成的膜原细胞所包围,而且延伸到体壁表面,在刚毛的基部形成毛窝膜,因此,刚毛能自由活动。(刚毛、鳞片、毒毛和感觉毛)。多细胞性外长物:刺和距。体壁向外突出成中空的刺状物,基部固定在体壁上不能活动的称为刺;基部周围以膜质部分和体壁相连,可以活动的称为距。2.非细胞性外长物:指没有皮细胞参与,仅由表皮层外突形成的外长物(小毛、小刺和仅由外表皮形成的固毛等)(图1-20)。(三)皮细胞腺昆虫体壁的皮细胞,一般都有一定的分泌作用。有些昆虫在虫体某些部位的皮细胞特化为某种腺体,按照腺体的分泌物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涎腺为一对多细胞腺体,位于头内或伸至中胸,能分泌涎液湿润和消化食物。丝腺鳞翅目幼虫的丝腺由涎腺特化而来,能分泌丝质,如家蚕,柞蚕等蜡腺在同翅目昆虫中,不少种类具有蜡腺,几乎分布于全身各部分。胶腺紫胶虫是我国有名的产胶昆虫,身体上具有胶腺,能分泌虫胶或紫胶,在工业上用途广泛。毒腺和臭腺有些昆虫在遇到敌害时,能分泌毒液或臭液以抵御敌人。如胡蜂的螯针,内连毒腺,可以蜇刺外敌。蜕皮腺昆虫的幼虫期,在皮细胞层内有皮细胞特化而成的蜕皮腺。在幼虫蜕皮之前,此腺体因受到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的激化,致使腺体膨大并分泌蜕皮液,其中含有蛋白分解酶,能消化大部分内表皮消化溶解,以便脱去旧表皮。第四节昆虫的生物学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生命活动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昆虫从生殖、生长发育到成虫的生命活动,或个体发育史。此外,还包括昆虫在一年内的发生经过和行为习性,即年生活史。一、昆虫的生殖方式绝大多数昆虫雌雄异体,雌雄同体者为数甚少。雌雄异体的昆虫,主要是两性生殖。此外还有若干特殊的生殖方式,如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1、两性生殖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和卵生。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必须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卵受精后产出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也称为单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偶发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偶而产出的未受精卵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常见的如飞蝗、家蚕、一些毒蛾和枯叶蛾等,都能进行偶发性的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也称永久性孤雌生殖。其特点是,雌成虫产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前者发育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如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总科的一些种类。周期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这种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随季节变化交替进行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或世代交替。3、多胚生殖1个卵细胞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每个胚胎又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现象多见于膜翅目一些寄生蜂类4、胎生多数昆虫为卵生,但一些昆虫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完成的,由母体所产出来的不是卵而是幼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胎生。5、幼体生殖少数昆虫在幼虫期就能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二、昆虫的个体发育昆虫的个体发育是指由卵发育到成虫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胚前发育期、胚胎发育期和胚后发育期3个连续的阶段。(一)昆虫的卵1、卵的基本构造卵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细胞,昆虫的卵外包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卵壳,卵壳下面为一薄层卵黄膜,其内为原生质和卵黄。卵的前端有1个或若干个贯通卵壳的小孔,称为卵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因而也称为精孔或受精孔。在卵孔附近区域,常有放射状、菊花状等刻纹,可作为鉴别不同虫种卵的依据之一。卵壳有保护卵和防止卵内水分过量蒸发的作用,杀卵剂的效果与卵壳的构造有密切关系。雌虫产卵时,其内生殖器官的附腺分泌由鞣化蛋白组成的粘胶层附着于卵壳外面,卵孔也为之封闭。粘胶层可以阻止杀卵剂的侵入。2、卵的类型昆虫卵的大小、形状、产卵方式因种类不同而异,因而在鉴别昆虫种类和害虫防治上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昆虫卵的大小种间差异很大,较大者如蝗卵,长6-7mm,而葡萄根瘤蚜的卵则很小,长度仅-。昆虫卵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图1-22),常见的为卵圆形和肾形,此外还有半球形、球形、桶形、瓶形、纺锤形等。草蛉类的卵有一丝状卵柄,蜉蝣的卵上有多条细丝,蝽的卵还具有卵盖。有些昆虫在卵壳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脊纹,或呈放射状(如一些夜蛾),或在纵脊之间还有横脊(如菜粉蝶),以增加卵壳的硬度。卵的颜色初产时一般为乳白色,此外还有淡黄色、黄色、淡绿色、淡红色、褐色等,至接近孵化时,通常颜色变深。3、产卵方式昆虫的产卵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个分散产的,有许多卵粒聚集排列在一起形成各种形状的卵块的。有的将卵产在物体表面,有的产在隐蔽的场所甚至寄主组织内。(二)胚胎发育(卵期)卵生昆虫的胚胎发育大致可分为卵裂、胚盘形成、胚带形成、胚膜形成、胚层形成、胚体分节、附肢形成、胚动、体壁形成及背合等若干阶段,但是在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发育现象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从卵里孵出来的幼虫属什么类型,与胚胎发育中的分节和附肢形成到达什么阶段有直接关系。按分节和附肢发生的次序,胚胎发育可以分成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原足期,多足期和寡足期。当头、胸已经分节形成附肢,而腹部尚未分节和形成附肢时,称为原足期,随后,腹部也分节,并且每一腹节上出现一对附肢时,称为多足期,以后腹部附肢又退化消失,即为寡足期。不同的昆虫,由于卵内卵黄含量不同,幼虫则在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孵化而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即卵黄含量丰富的昆虫,胚胎能完成上述三个发育期,而成为较接近成虫的仅有胸足的寡足型,如不全变态类及鞘翅目的幼虫。卵黄含量较少而不足以完成三个发育期,在腹部出现附肢时,即既有胸足又有腹足的多足期就孵化的,如鳞翅目及膜翅目叶蜂类的多足型幼虫。膜翅目的寄生蜂类,卵内的卵黄含量很少,胚胎发育只能达到原足期,所以孵化出来的是原足型幼虫。(三)昆虫的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开始,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其中包括幼虫至蛹(或若虫)及成虫性成熟之前的产卵前期等发育阶段。胚后发育所需的时间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同种昆虫在不同季节也不相同。如蚜虫只需几天,天牛、金龟子约1—2年,美洲十七年蝉长达10余年。但多数昆虫的胚后发育为数周到数月,只是遇有休眠或滞育时,才长达数月之久。1、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初孵化的幼虫,体壁的外表皮尚未形成,身体柔软,色淡,抗药能力差。随即吸人空气或水(水生昆虫)使体壁伸展。一些夜蛾、天蛾等的初孵幼虫,常有取食卵壳的习性。有些种类在幼虫孵化后,并不马上开始取食活动,而常常停息在卵壳上或其附近静止不动。此期还可继续利用包在中肠内的胚胎发育的残余卵黄物质。2、变态及其类型昆虫自卵中孵出后,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现象称为变态。昆虫在进化过程中,随着成虫与幼虫体态的分化、翅的获得,以及幼虫期对生活环境的特殊适应和其它生物学特性的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变态类型。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的变态类型主要为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复变态。(1)不(完)全变态是有翅亚纲外生翅类(除蜉蝣目外)的各目昆虫具有的变态类型。其特点是(胚后发育)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三个虫期。幼虫期的翅在体外发育。这类昆虫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大体相似,不同之处是翅未发育完全、生殖器官尚未成熟。不全变态又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渐变态渐变态的特点是幼体与成虫在体形、习性及栖息环境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幼体的翅发育还不完全,生殖器官也未发育成熟,特称为若虫。所以转变为成虫后,除了翅和性器官的完全成长外,在形态上与幼期没有其它重要差别。常见的如直翅目、螳螂目、等翅目、蜚蠊目、半翅目、同翅目等昆虫,皆属于渐变态类。半变态半变态的特点主要是其幼期营水生生活,成虫陆生;成虫与幼体之间在体型、取食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以致成、幼体间的形态分化较显著。其幼体特称为稚虫。常见的如蜻蜓目、绩翅目昆虫。过渐变态过渐变态为缨翅目(图1-23)、同翅目中的粉虱科和雄性蚧类具有的变态类型。其特点是若虫与成虫均陆生,形态相似,但末龄若虫不吃不动,极似全变态的蛹,故又称为伪蛹或拟蛹。因其比渐变态稍显复杂一些,故称为过渐变态。一般认为该类变态是昆虫由不全变态向全变态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2)(完)全变态是有翅亚纲内生翅类各目昆虫所具有的变态类型(图1-24),如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其特点是个体发育经过卵期、幼虫期、蛹和成虫期4个发育阶段。幼虫在化蛹脱皮时,各器官芽形成的构造同时翻出体外,因此蛹已具备有待羽化时伸展的成虫外部构造。(3)复变态有些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期各龄之间的生活方式不同,在体形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变化比一般全变态更为复杂,特称为复变态。鞘翅目的芫菁科是该类变态的典型例子。芫菁的幼虫取食蝗虫卵,第1龄幼虫有发达的胸足,行动活泼,以搜寻蝗卵,称“三爪幼虫”或蛃型幼虫。当它钻人蝗虫卵囊内取食后,再脱皮即变为体壁柔软、胸足不很发达、行动迟缓的蛴螬型幼虫。经过若干龄后深入土中,脱皮变成胸足更退化、体壁坚硬的伪蛹型幼虫(拟蛹),并以此虫态越冬,翌年化蛹并羽化为成虫。3、幼虫期昆虫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化、发育到蛹(全变态昆虫)或成虫(不全变态昆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幼虫期或若虫期。幼虫期的显著特点是大量取食,获得营养,进行生长发育,生长速率是惊人的,芳香木蠹蛾的幼虫在3年的生长期内,体重增长万倍。对园林害虫来说,幼虫期是主要为害时期,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1)生长和脱皮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幼虫的生长与脱皮呈周期性的交替进行,每脱皮1次,身体即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从卵内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又称初孵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相邻两龄之间的历期,称为龄期。最后一次脱皮后变成蛹(若虫和稚虫则变为成虫)。昆虫脱皮次数,种间各异,但同种昆虫是相对稳定的。如直翅目和鳞翅目幼虫一般脱皮4-5次,金龟幼虫和草蛉幼虫脱皮2次,瓢虫幼虫脱皮3次。种内同一龄幼虫个体间的体长常有差异,但头壳宽度,一般变异很小,可以此作为识别虫龄的重要依据之一。Dyar(1890)曾对28种鳞翅目幼虫头壳宽度进行了逐龄测量,发现各龄间头壳宽度按一定几何级数增长,即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一常数,即:上一龄头壳宽/下一龄头壳宽=常数依照戴氏定律,幼虫每脱1次皮,其头壳宽度增加倍。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实践中仍有一定应用价值。如果已知某种鳞翅目幼虫某相继两龄头壳宽度,可推算其它各龄的头壳宽度;若已知第1龄和末两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可推测该种幼虫共有几龄。(2)幼虫的类型幼虫属于何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其胚胎发育终止于原足期、多足期或寡足期,此外还与适应食性分化及生活环境所产生的形态变异有关。幼虫综合为下列几种类型(图1-25)。同型幼虫包括有翅亚纲中属于不全变态的所有渐变态类昆虫。其幼体除具有翅芽和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外,体型和外部构造如口器、感觉器官、胸足等,内部构造如消化道、神经系统等,以及食性、习性、栖境等与成虫都大致相同,故将此类幼虫称为同型幼虫,或通称为若虫。异型幼虫包括有翅亚纲中属全变态类的所有昆虫。其幼虫在体形、内部和外部器官构造,以及习性、栖境等方面都与成虫差异很大,无复眼,故特称为异型幼虫,或通称为幼虫。全变态昆虫种类多,幼虫形态差异显著。根据胚胎发育的程度以及在胚后发育中的适应与变化,又可将其分为以下4个类型。原足型原足型幼虫的主要特点是,其幼虫在胚胎发育早期孵化,虫体的发育尚不完善,胸部附肢仅为突起状态的芽体,有的种类腹部尚未完全分节。如膜翅目中的寄生蜂类幼虫。多足型多足型幼虫的主要特点是,除具胸足外,还具有数对腹足。如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叶蜂类幼虫。鳞翅目幼虫有腹足2—5对,腹足末端具有趾钩,称为躅型幼虫。而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多于5对,其末端不具趾钩,称为伪躅型幼虫。也有人把多足型幼虫通称躅型幼虫。寡足型寡足型幼虫的主要特点是有发达的胸足,无腹足。常根据其体型和胸足的发达程度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蛃型又称衣鱼型,其幼虫为前口式,胸足很发达,行动迅速些瓢虫、草蛉和蚁蛉的幼虫。大多数为捕食性昆虫。如步行虫。②蛴螬型幼虫体肥胖,呈“C”形弯曲,胸足较短,行动迟缓。如金龟子的幼虫。③蠕虫型幼虫体细长,略扁平,胸部和腹部粗细相仿,胸足较短。如叩头虫的幼虫。无足型无足型幼虫的特点是既无胸足,又无腹足。一般认为,此类幼虫是由寡足型或多足型幼虫由于长期生活于容易获得营养的环境中,行动的附肢逐渐消失而形成的。根据其头部发达或骨化程度,通常又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图)。①显头无足型幼虫有明显骨化的头部。如吉丁虫、天牛、蚊、跳蚤等的幼虫。②半头无足型幼虫头部仅前半部分骨化而显露,后半部分缩入胸内。如大蚊科和多数虻类的幼虫。③无头无足型幼虫又称蛆型幼虫。头部退化,完全缩入胸部,或仅有口钩外露。如蝇类的幼虫。4、蛹期蛹是全变态类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由幼虫转变为成虫时,必须经过的一个特有的静止虫态。蛹的生命活动虽然是相对静止的,但其内部却进行着将幼虫器官改造为成虫器官的剧烈变化。(1)前蛹和蛹末龄幼虫脱皮化蛹前停止取食,为安全化蛹,常寻找适宜的化蛹场所,有的吐丝作茧,有的建造土室等。随后,幼虫身体缩短,体色变淡或消失,不再活动,此时称为前蛹。在前蛹期内,幼虫表皮已部分脱离,成虫的翅和附肢等已翻出体外,只是被末龄幼虫表皮所包围掩盖。待脱去末龄幼虫表皮后,翅和附肢即显露于体外,这一过程即称为化蛹。自末龄幼虫脱去表皮起至变为成虫时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蛹期。蛹的抗逆力一般都比较强,且多有保护物或隐藏于隐蔽场所,所以许多种类的昆虫常以蛹的虫态躲过不良环境或季节,如越冬等。(图1-26)(2)蛹的类型根据蛹的翅和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上,以及这些附属器官能否活动和其它外形特征,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3种类型(图1-27)。离蛹离蛹又称为裸蛹。其特点是翅和附肢除在基部着生外与蛹体分离,可以活动,腹部各节间也能自由扭动,一些脉翅目和毛翅目的蛹甚至可以爬行或游泳。长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的蛹均为此种类型。被蛹被蛹的特点是翅和附肢都紧贴于身体上,不能活动,大多数腹节或全部腹节不能扭动。鳞翅目、鞘翅目的隐翅虫、双翅目的虻、瘿蚊等的蛹均属此类,其中以鳞翅目的蛹最为典型。围蛹围蛹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围蛹体实为离蛹,但是在离蛹体外被有末龄幼虫未脱去的蜕。如蝇类幼虫将第3龄脱下的表皮硬化成为蛹壳,第4龄幼虫就在蛹壳里,成为不吃不动的前蛹,前蛹再经脱皮即形成离蛹,而脱下的皮又附加在第3龄幼虫的皮下。4、成虫成虫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虫态和最高级阶段,该虫态具有判别系统发生和分类地位的固定特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达到最高度的发展,是完成生殖和使种群得以繁衍的阶段。昆虫发育到成虫期,雌雄性别已明显分化,具有生殖能力,所以成虫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围绕着生殖而展开的,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成虫期是性成熟并具有生育能力的时期,是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虫态,感觉器官较发达。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蛹或末龄若虫和稚虫)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1)雌雄二型及多型现象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第二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图1-28)。如蚧类、蓑蛾、一些尺蛾雄虫有翅,雌虫无翅;蚧类雄虫口器退化;蓑蛾雌虫呈幼体状的蠕虫型;蚊的雄虫触角发达,羽毛状,雌虫则为环毛状;多数种类的蝗虫、天牛等雌虫身体显著大于雄虫;蟋蟀、螽蜥、蝉的雄虫有发音的构造;多数蛾类雄虫的后翅有1根翅缰,且比较强大,而雌虫则有翅缰2根以上,通常比较细弱;许多蝶类雌虫与雄虫的翅,在色泽、花纹上多不相同等。昆虫的雌雄二型现象,是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性分化的结果。了解和掌握某些昆虫的雌雄二型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实践中不需作生殖器官解剖,即可准确识别雌雄;还可避免将某些同种昆虫不同型的雌雄个体误认为不同的种等。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成虫期,但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幼虫期。多型现象常有不同的成因。在鳞翅目昆虫中往往有因季节变化而出现变型的,这种现象称为季节变型。如黄蛱蝶有夏型和秋型之分,夏型色泽较深而鲜明,翅缘的缺刻较钝圆。在凤蝶科的种类中,季节变型的现象更为普遍。同翅目中的蚜虫、飞虱也有多型现象。蚜虫在同一季节里,胎生雌蚜有无翅和有翅两个类型。稻飞虱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长翅型,而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则出现短翅型。多型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更为典型。如膜翅目的蜜蜂、蚂蚁及等翅目的白蚁等。蜜蜂的雌性个体中,有负责生殖的蜂后(蜂王)和失去生殖能力而担负采蜜、筑巢等职责的工蜂。蚂蚁的类型更多,有的种类中分化出20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主要有有翅和无翅的蚁后,有翅和无翅的雄蚁,还有工蚁、兵蚁等。在等翅目同一群体的白蚁中,常可见到6种主要类型,即有雌性生殖型3种:长翅型、辅助生殖的短翅型和无翅型;专门负责交配的雄蚁;两种无生殖能力的类型:工蚁和兵蚁。了解昆虫的多型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区分昆虫的种类和性别,同时对昆虫发生数量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害虫、保护利用益虫等都有重要意义。(2)生殖力昆虫的生殖力,在不同种类间有很大的差异。但就总的来说,昆虫的生殖力是相当高的。昆虫生殖力的大小既取决于种的遗传性,也受生态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只有在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其最大的生殖力。如棉蚜的胎生雌蚜,一生可胎生若蚜60头左右,而卵生雌蚜只产4-8粒卵;东亚飞蝗平均产6个卵块,每卵块平均约70粒卵;粘虫一般产卵500-600粒,当蜜源充足和生态条件适宜时,产卵量可高达1800多粒;白蚁的生殖力极大,一只蚁后每分钟可产卵60粒,一生能产5亿粒卵。由此可见,昆虫的生殖力之大,是非常惊人的。成虫从羽化到开始产卵时所经过的历期,称为产卵前期。从开始产卵到产卵结束的历期,称为产卵期。防治成虫时,应当掌握在产卵前期内进行。成虫产完卵后,多数种类很快死亡,雌虫的寿命一般较雄虫为长。“社会性”昆虫的成虫有照顾子代的习性,它们的寿命较一般昆虫长得多。三、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1、昆虫的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为一代或一化。一个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习惯上常以卵或幼体产离母体作为世代的起点。昆虫一年发生的代数多是受种的遗传性所决定的。一年发生1代的昆虫,称为一化性昆虫,如大地老虎、大豆食心虫、天幕毛虫、梨茎蜂、舞毒蛾等。一年发生两代及其以上的昆虫,称为多化性昆虫,如东亚飞蝗、二化螟一年发生两代。也有一些昆虫需两年或多年才能完成1代。2、昆虫的年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又称为生活周期,是指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农业昆虫学常考虑在一年中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年生活史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卵、幼虫、蛹或成虫)开始活动(越冬后复苏)起,至翌年越冬结束止的全过程。一年发生1代的昆虫,其年生活史与世代的含义是相同的。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其年生活史就包括几个世代。多年发生完成1代的昆虫,其生活史需多年完成,而年生活史则只包括部分虫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一些多化性昆虫,其年生活史较为复杂,如棉蚜等完成其年生活史需要世代间的寄主交替(越冬寄主和夏季寄主)和生殖方式的交替(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从而形成了年生活史的世代交替现象。世代重叠:一年内发生多代的昆虫因发生期参差不齐,成虫的羽化期和产卵时间长,出现了第一代和后几代混合发生的现象。局部世代:由于昆虫生长发育期不齐,到最后时代时,一部分停止发育,一部分继续发育转化为下一代,称为局部世代。如棉铃虫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但有少部分第4代蛹当年羽化为成虫,并产卵发育为幼虫,然而由于气温降低而死亡,形成不完整的第5代。多化性昆虫越冬的一代常称为越冬代。第五节昆虫的习性和行为昆虫的习性和行为,是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的某些行为和习性,是以种或种群为表现特征的,所以并非存在于所有的昆虫种类中。一、休眠和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一定的日照等),暂时停止活动,呈静止或昏迷状态,以安全渡过不良环境,这种停育现象是物种得以保存的一种重要适应性。这一现象如呈季节性的周期发生,即所谓的越冬或冬眠、冬蛰和越夏或夏眠、夏蛰。从生理上看,昆虫的停育又可区分为休眠和滞育两种状态。1.休眠休眠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因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常出现形态变化上和生理机能上的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现象叫休眠。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例如温带或寒温带地区秋冬季节的气温下降、食物枯熟,或热带地区的高温干旱季节,都可以引起一些昆虫的休眠。具有休眠特性的昆虫,有的需在一定的虫态休眠,有的则任何虫态都可休眠。2.滞育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停止生长发育,即使给予最适宜的环境也不能解除。一旦进入滞育必需经过一定的时间、物理或化学的刺激,才能解除。滞育性越冬和越夏的昆虫一般有固定的滞育虫态。滞育一般又可区分为专性滞育和兼性滞育两种类型。(1)专性滞育专性滞育又称确定性滞育。属这种滞育类型的为严格一年发生1代的昆虫,滞育虫态固定,世代固定。不论当时外界环境条件如何,按期进入滞育,已成为种的巩固的遗传性。如舞毒蛾一年发生1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此时尽管环境条件是适宜的,但也不再进行生长发育,即以卵进入越冬状态。(2)兼性滞育兼性滞育又称任意性滞育。这种滞育类型的昆虫为多化性昆虫,滞育的虫态一般固定,世代不固定。当时的不良环境对滞育具有诱导作用,但其种的遗传性有一定的可塑性。棉蚜在华北地区以卵滞育越冬,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以卵和无翅胎生雌蚜越冬,而在华南地区则可终年胎生繁殖。了解昆虫越冬或越夏属于休眠类型还是滞育类型,对分析昆虫的化性、种群数量动态,以及对害虫的测报、益虫的繁殖等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交配、取食和飞翔甚至孵化、羽化等都与白天和黑夜密切相关,其活动期、休止期常随昼夜的交替而呈现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即与自然界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这些都是种的特性,是对物种有利的生存和繁育的生活习性。根据昆虫昼夜活动节律,可将昆虫分为:日出性昆虫,如蝶类、蜻蜓、步甲和虎甲等,它们均在白天活动;夜出性昆虫,如小地老虎等绝大多数蛾类,它们均在夜间活动;昼夜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大蚕蛾和蚂蚁等,它们白天黑夜均可活动。有的还把弱光下活动的昆虫称为弱光性昆虫,如蚊子等常在黄昏或黎明时活动。由于大自然中昼夜的长短变化是随季节而变化的,所以很多昆虫的活动节律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多化性昆虫,各世代对昼夜变化的反应也不相同,明显地表现在迁移、滞育、交配、生殖等方面。三、昆虫的食性不同种类的昆虫,取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不同,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也不会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很大。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食物形成的一定选择性,称为食性。根据昆虫所取食的食物性质可将其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4类。植食性是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料,这类昆虫约占昆虫总数的40%-50%,如粘虫、菜蛾等农业害虫均属此类。肉食性是以其它动物为食料,又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如七星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蝇等,它们在害虫生物防治上有着重要意义。腐食性是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料,如埋葬虫、果蝇等。杂食性是兼食动物、植物等,如蜚蠊。根据昆虫所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可将其食性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3类。单食性是以某一种植物为食料,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寡食性是以1个科或少数近缘科植物为食料,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等。多食性是以多个科的植物为食料,如地老虎可取食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各科植物。四、昆虫的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背向活动称为负趋性。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1.趋光性是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尤强。2.趋化性是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如有些夜蛾,对糖醋酒混合液发出的气味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3.趋温性、趋湿性是指昆虫对温度或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五、昆虫的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许多昆虫具有群集习性,但各种昆虫群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种类型。暂时性群集是指昆虫仅在某一虫态或某一阶段时间内行群集生活,过后分散。如天幕毛虫、一些毒蛾、刺蛾、叶蜂等的低龄幼虫行群集生活,老龄后即行分散生活。永久性群集终生都群集生活在一起。往往出现在昆虫的整个生育期,一旦形成群集后,很久不会分散,趋向于群居型生活。如东亚飞蝗卵孵化后,蝗蝻可聚集成群,集体行动或迁移,蝗蝻变为成虫后仍不分散,往往成群远距离迁飞。六、昆虫的扩散和迁飞(一)昆虫的扩散扩散是指昆虫个体经常的或偶然的、小范围内的分散或集中活动,也称为蔓延、传播或分散等。昆虫的扩散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完全靠外部因素传播即由风力、水力、动物或人类活动引起的被动扩散活动。许多鳞翅目幼虫可吐丝下垂并靠风力传播,如斜纹夜蛾、螟蛾等第1龄幼虫,从卵块孵化后常先群集为害,以后再吐丝下垂,靠风力传播扩散。2.由虫源地(株)向外扩散有些昆虫或其某一世代有明显的虫源中心,常称之为“虫源地(株)”。3.由于趋性所引起的分散或集中例如一些鳞翅目成虫有取食花蜜的习性,白天常分散到各种蜜源植物上取食,而后又飞到适宜产卵的场所产卵。(二)昆虫的迁飞迁飞或称迁移,是指一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是种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环境的遗传特性,是一种种群行为。七、昆虫的假死和隐蔽(一)假死假死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而突然停止活动、佯装死亡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瓢虫和蝽象的成虫以及粘虫的幼虫,当受到突然刺激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原栖息处突然跌落下来呈"死亡"状,稍后又恢复常态而离去。假死是许多鞘翅目成虫和鳞翅目幼虫的防御方式,因为许多天敌通常不取食死亡的猎物,所以假死是这些昆虫躲避敌害的有效方式。(二)隐蔽昆虫为了躲避敌害、保护自己而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现象,包括拟态、保护色和伪装。1、拟态拟态是一种动物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它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现象。拟态是动物朝着自然选择上有利的特性发展的结果。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拟态可以分为贝氏拟态和缪氏拟态两种主要类型。贝氏拟态的特点是“被模拟者”不是捕食动物的食物,而“模拟者”是捕食动物的食物。例如君主斑蝶Danausplexippus(L.)的幼虫因取食萝靡草而使得成虫血液中含有一种毒糖苷,能使取食它的鸟类呕吐;而“模仿”君主斑蝶的北美副王蛱蝶Limenitisarchippus(Cramer)无毒。因此,如果鸟类曾先吃过北美副王蛱蝶,那么以后君主斑蝶也会受到袭击;但是,若先吃过君主斑蝶,鸟类会中毒呕吐,以后就不敢伤害这两种蝴蝶。缪氏拟态是数种关系不密切且均不合天敌口味的动物彼此间的拟态,即“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可食,捕食动物只要误食其一,则以后“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会再受侵害。在红萤科(Lycidae)、蜂类、蚁类中均可见到这种拟态现象(图1-29)。2、保护色或称隐藏色,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背景色非常相似,从而躲过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获得保护自己的效果,这种与背景相似的体色称为保护色。如菜粉蝶蛹的颜色因化蛹场所的背景颜色的不同而异,在青色甘蓝叶上的蛹常为绿色或蓝绿色,而在灰褐色篱笆或土墙上的蛹多呈褐色。而另一些昆虫的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色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这种保护色又叫混隐色,如一些生活于树干上的蛾类,其体色常断裂成碎块,镶嵌在树皮与裂缝的背景色中。在一些昆虫中,保护色还经常连同外形与姿态也与背景相似联系在一起,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这在枯叶蝶Kalimaspp.、尺蠖、竹节虫、螽斯等昆虫中较普遍。例如,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翅背面极似枯叶,甚至有树叶病斑状的斑点;尺蠖在树枝上栖息时,以腹足和臀足固定在枝条上,身体斜立如枝条。但在另一些昆虫中,保护色却与警戒色协调使用,更有利于保护自己。所谓警戒色是指昆虫具有的使其天敌不敢贸然取食或厌恶的鲜艳色彩或斑纹,这在鳞翅目、螳螂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中较常见。如蓝目天蛾SmerinthusplanusWalker的前翅颜色与树皮相似,后翅颜色鲜明并有类似脊椎动物眼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审计合同
- 2025版实习生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培训责任协议3篇
- 写字楼电梯管理协议
- 2025个人货车租赁合同书
- 建筑工程:车库雨棚施工合同范本
- 家政服务伸缩缝安装施工协议
- 2025版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汇编3篇
- 2024年教育培训机构广告合作合同范本3篇
- 自建房屋建筑设备租赁合同
- 证券投资联合体投标协议模板
- 彩色简约鱼骨图PPT图表模板
-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的保障措施
- 招聘与录用选择题
- 营销中心物业服务标准讲解
- 周视瞄准镜的初步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小学期作业
- 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
- 中国农村信用社支票打印模板xls
- 压力管道安装工艺和检验规定
- 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 小学英语语音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数与形》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