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学《资治通鉴》2了解作品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了解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3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4知识积累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知识积累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5知识积累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知识积累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吴下6划分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划分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7疏通文意壹疏通文意壹8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初:从前,当初。▶谓: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务:事务。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9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10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语气词,“罢了”。▶孰若: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乃:于是,就。▶就:从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11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1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即“议论”,谈论。▶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泛指吴地。▶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阿蒙:吕蒙的小名。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士:读书人。▶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遂:于是。▶而:连词,表顺承。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14译文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译文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15文言知识积累贰文言知识积累贰16古今异义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今异义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17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结合历史背景,试写吕蒙“辞”的语言,探究吕蒙“辞”的心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你来试一试!有胆识,胸怀坦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促使自己提升,颇有幽默感。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故作惊讶,轻松打趣,关系融洽《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其中尚有大量留白之处。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见往事耳()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接着道:“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今异义更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古今异义更古义:18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掌管动词,了解动词,知晓动词,应当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19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介词,用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20特殊句式一、省略句“与蒙论议”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二、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特殊句式一、省略句“与蒙论议”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21课文研读叁课文研读叁22课文研读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点拨:谁+做什么)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详略详课文研读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点拨:谁+做23识英雄
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年),东吴国大将。字子明。少时以胆气称,后发奋苦读,智勇双全。
鲁肃(172—217年),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识英雄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24课文研读镜头一: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乃始就学。课文研读镜头一: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辞以军中多务25课文研读
《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其中尚有大量留白之处。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点拨1:关注标点,尝试为孙权补充神态、动作等描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课文研读《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26课文研读
你来试一试!
孙权_____________地说:“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啊!”
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语重心长神色冷峻重重拂袖不悦摇摇头指着成山的奏章稍霁结合文中所用标点,说一说你这样补充的原因。课文研读你来试一试!孙权____27课文研读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课文研读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卿今当涂掌28课文研读
你来试一试!
孙权日理万机之余,念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急召吕蒙入宫,劝道:“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啊!”
孙权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怒道:“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眼见吕蒙低下头,又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缓声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接着道:“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在增补内容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孙权怎样的形象?吕蒙英勇有余,智慧不足这小子诸多借口是孤太急了,尚需缓劝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课文研读你来试一试!孙权日理万机29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点拨:谁+做什么)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字子敬,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习。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孰若: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点拨:谁+做什么)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课文研读
面对孙权的劝说,吕蒙一开始的反应是“辞以军中多务”。结合历史背景,试写吕蒙“辞”的语言,探究吕蒙“辞”的心理。资料链接:
吕蒙家境极贫寒,早年随姐夫邓当参军,追随孙策,因果敢有胆颇受重用。而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掌江东大权,吕蒙战功赫赫,渐受重用。孙权欲抬举吕蒙,但吕蒙乃一介武夫出身,文才谋略尚不能服众,孙权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才有了这番“劝学”的谈话。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课文研读面对30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听完孙权的话,吕蒙心下不以为然:凭这一腔热血,我也曾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读书那是谋士的事,我哪是那块料呢?于是便行礼道:“主公此言甚是,但是主公您看呐,我军中事务繁多,整天鞍马劳动,忙前忙后,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学习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来试一试!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见往事耳()课文研读
吕蒙是如何推辞的?请你来扩写:示例:
听完孙权的话,吕蒙心下不以为然:凭这一腔热血,我也曾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读书那是谋士的事,我哪是那块料呢?于是便行礼道:“主公此言甚是,但是主公您看呐,我军中事务繁多,整天鞍马劳动,忙前忙后,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学习啊!再说我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只会习武带兵,别到时候没学到知识,反被兵士取笑。”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课文研读吕蒙31课文研读
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习。谈一谈孙权的“劝”有何高明之处?明确身份:君劝臣剖析过程:掌事应学习(谈必要性)严厉+关心多务亦可学(谈可能性)批评+督促现身说益处(谈益处)责备+爱护循循善诱言辞恳切课文研读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32课文研读
孙权循循善诱,吕蒙终于“乃始就学”。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课文研读孙权循循善诱,吕蒙终于“乃始就学”。33课文研读鲁肃与吕蒙的这番对话,发生在如下的情景中:资料链接: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受重任,与关羽邻接,将要采取何种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呢?"鲁肃仓促回答说:"临时看情况办。"吕蒙说:"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预定计谋呢?"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发出了记于本文中的赞叹。课文研读鲁肃与吕蒙的这番对话,发生在如下的情景中:资料链接:34谈一谈孙权的“劝”有何高明之处?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蒙辞以军中多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点拨:谁+做什么)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有胆识,胸怀坦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促使自己提升,颇有幽默感。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来试一试!"吕蒙说:"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预定计谋呢?"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课文研读文章为何详写鲁肃的反应?惊叹结友(赞赏)(惺惺相惜)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谈一谈孙权的“劝”有何高明之处?课文研读文章为何详写鲁肃的反35课文研读
吕蒙巧妙地回应了鲁肃的盛赞,请你读一读:“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自豪苦学成才,当之无愧,坦然受之故作惊讶,轻松打趣,关系融洽课文研读吕蒙巧妙地回应了鲁肃的盛赞,请你读一36分析形象肆分析形象肆37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孙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平易近人,严于驭下,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王者的权威。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38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胆识,胸怀坦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促使自己提升,颇有幽默感。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39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惜才爱才,真诚有礼。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卡照片粘贴处人物姓名:人物金句:性格特征40写法探究伍写法探究伍41写法探究言简意丰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写法探究言简意丰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42概括主题陆概括陆43概括主题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概括主题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44延伸拓展柒延伸拓展柒45延伸拓展【谈一谈】学完本课,你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延伸拓展【谈一谈】学完本课,你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46延伸拓展【写一写】文中“吕蒙就学”的镜头一晃而过,请你发挥想象,扩写吕蒙苦学的过程。延伸拓展【写一写】文中“吕蒙就学”的镜头一晃而过,请你发挥想47延伸拓展【勤积累】课后积累更多关于学习的名句,查一查古人还有哪些劝学的佳话。下节课与大家交流。延伸拓展【勤积累】课后积累更多关于学习的名句,查一查古人还有48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49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学《资治通鉴》50了解作品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了解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51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52知识积累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知识积累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53知识积累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知识积累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吴下54划分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划分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55疏通文意壹疏通文意壹56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初:从前,当初。▶谓: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务:事务。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57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58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语气词,“罢了”。▶孰若: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乃:于是,就。▶就:从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59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60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即“议论”,谈论。▶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泛指吴地。▶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阿蒙:吕蒙的小名。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士:读书人。▶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遂:于是。▶而:连词,表顺承。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62译文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译文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63文言知识积累贰文言知识积累贰64古今异义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今异义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65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结合历史背景,试写吕蒙“辞”的语言,探究吕蒙“辞”的心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你来试一试!有胆识,胸怀坦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促使自己提升,颇有幽默感。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故作惊讶,轻松打趣,关系融洽《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其中尚有大量留白之处。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见往事耳()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接着道:“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今异义更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古今异义更古义:66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掌管动词,了解动词,知晓动词,应当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67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介词,用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68特殊句式一、省略句“与蒙论议”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肃与蒙论议”。二、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特殊句式一、省略句“与蒙论议”本句省略主语“鲁肃”,应为“鲁69课文研读叁课文研读叁70课文研读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点拨:谁+做什么)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详略详课文研读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呈现的三组镜头:(点拨:谁+做71识英雄
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年),东吴国大将。字子明。少时以胆气称,后发奋苦读,智勇双全。
鲁肃(172—217年),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识英雄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72课文研读镜头一: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乃始就学。课文研读镜头一: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辞以军中多务73课文研读
《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其中尚有大量留白之处。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点拨1:关注标点,尝试为孙权补充神态、动作等描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课文研读《资治通鉴》以从略的原则记载了这则史料74课文研读
你来试一试!
孙权_____________地说:“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啊!”
孙权_________(神态),__________(动作),_______地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他_______(动作),又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语重心长神色冷峻重重拂袖不悦摇摇头指着成山的奏章稍霁结合文中所用标点,说一说你这样补充的原因。课文研读你来试一试!孙权____75课文研读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课文研读点拨2:关注用词,尝试为孙权补充心理描写。卿今当涂掌76课文研读
你来试一试!
孙权日理万机之余,念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急召吕蒙入宫,劝道:“爱卿,现在的你已经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啊!”
孙权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怒道:“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的经书,成为学官吗?”眼见吕蒙低下头,又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缓声道:“我只是想让你多读一些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接着道:“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在增补内容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孙权怎样的形象?吕蒙英勇有余,智慧不足这小子诸多借口是孤太急了,尚需缓劝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课文研读你来试一试!孙权日理万机77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点拨:谁+做什么)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他________________(动作)继续说:“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的事务多?”说到这里,他的脸色_______:“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与“为”组词,可译为“认为”字子敬,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习。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孰若: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点拨:谁+做什么)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课文研读
面对孙权的劝说,吕蒙一开始的反应是“辞以军中多务”。结合历史背景,试写吕蒙“辞”的语言,探究吕蒙“辞”的心理。资料链接:
吕蒙家境极贫寒,早年随姐夫邓当参军,追随孙策,因果敢有胆颇受重用。而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掌江东大权,吕蒙战功赫赫,渐受重用。孙权欲抬举吕蒙,但吕蒙乃一介武夫出身,文才谋略尚不能服众,孙权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才有了这番“劝学”的谈话。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课文研读面对78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不如现身说法,或许有效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听完孙权的话,吕蒙心下不以为然:凭这一腔热血,我也曾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读书那是谋士的事,我哪是那块料呢?于是便行礼道:“主公此言甚是,但是主公您看呐,我军中事务繁多,整天鞍马劳动,忙前忙后,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学习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来试一试!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请尝试补充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见往事耳()课文研读
吕蒙是如何推辞的?请你来扩写:示例:
听完孙权的话,吕蒙心下不以为然:凭这一腔热血,我也曾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读书那是谋士的事,我哪是那块料呢?于是便行礼道:“主公此言甚是,但是主公您看呐,我军中事务繁多,整天鞍马劳动,忙前忙后,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学习啊!再说我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只会习武带兵,别到时候没学到知识,反被兵士取笑。”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课文研读吕蒙79课文研读
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习。谈一谈孙权的“劝”有何高明之处?明确身份:君劝臣剖析过程:掌事应学习(谈必要性)严厉+关心多务亦可学(谈可能性)批评+督促现身说益处(谈益处)责备+爱护循循善诱言辞恳切课文研读孙权的“劝学”最终还是促使吕蒙开始学80课文研读
孙权循循善诱,吕蒙终于“乃始就学”。他的学习成果如何呢?请看镜头三: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课文研读孙权循循善诱,吕蒙终于“乃始就学”。81课文研读鲁肃与吕蒙的这番对话,发生在如下的情景中:资料链接: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受重任,与关羽邻接,将要采取何种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呢?"鲁肃仓促回答说:"临时看情况办。"吕蒙说:"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预定计谋呢?"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发出了记于本文中的赞叹。课文研读鲁肃与吕蒙的这番对话,发生在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子贷款合同样本
- 农村玉米地收购合同样本
- 修建项目厂房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林地出租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与卖房合同样本
- 个人工装合同样本
- 出售闲置书桌合同样本
- 个人退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冷冻产品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冰箱设备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 Starter Unit2 单词英汉互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公司道德和商业行为准则
- 投资资金合同协议书
- YDT 4492-2023工业互联网 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
- 【年产1000吨富硒沙棘果汁工艺生产设计16000字(论文)】
-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 职业素养提升第2版(大学生职业素养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代数推理题》知识点梳理及典例讲解课件
-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