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_第1页
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_第2页
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_第3页
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_第4页
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房纤颤的规范治疗—

解读2010房颤指南

昆医附一院心内科韩明华教授心房纤颤的规范治疗—

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更新的房颤分类新发AF:首次出现房颤的患者阵发性AF:自行终止,发作时间在48小时到7天持续性AF: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者需要通过电或药物复律终止长期存在的持续性AF:发作超过1年,且选择节律控制策略永久性AF:患者接受心律失常状态,并不再追求节律控制新定义的房颤类别更新的房颤分类新发AF:首次出现房颤的患者新定义的房颤类别房颤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Currentlyaffects:US:1.18%ofpeople≥20years1Europe:

0.7%ofpeople55-50years;17.8%ofpeople>85years2China:0.74/0.72%ofmen/women≥35years3NaccarelliGV,etal.AmJCardiol2009;104:1534-9HeeringaJ2006;27:949-53ZhangS.Heart2010;95:1052-5房颤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Currentlyaffec中国房颤患者人数庞大,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最常见的心律失常≥3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0.77%¹中国房颤患者达800万(估算)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2,3(Age-adjustedprevalenceofAF)≥60years:1.83%inmen,1.92%inwomen2≥85years:15.38%inmen,8,57%inwomen31.周自强等.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91-494.2.ZhangS.Heart2010;95:1052-5;3.ZhouZ,etal.JEpidemiol2008;18:209-16中国房颤患者人数庞大,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房颤是中国巨大而严峻的疾病负担1999-2001年,房颤占到中国因心血管疾病入院的7-8%。140-64岁住院患者中的27%患有房颤,在≥65岁的患者中,该数字为45%(1998-2008年北大人民医院数据)。2房颤显著增加卒中的风险(12.2%vs2.1%,p<0.01)。3

18.8%的男性与31.3%的女性房颤患者(≥35岁)有瓣膜疾病。4QiW-HIntJCardiol2005;105:283-7LiuY,etal.ActaCardiol2010;65:221-42.ZhouZ,etal.JEpidemiol2008;18:209-16ZhangS.Heart2010;95:1052-5房颤是中国巨大而严峻的疾病负担1999-2001年,房颤占到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如仍有症状通常,关注节律与心率=安全性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缓解房颤症状降低心率(根据需要)AdaptedfromFusterVetal.EurHeartJ2006;27:1979-2030短期治疗长期策略已证实有发病率/死亡率的获益未证实有发病率/死亡率的获益传统的房颤治疗聚焦在卒中的预防与症状控制21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如仍有症状通常,关注节律与心率=安全性预

针对AF的治疗目标

1、复律并维持窦律—节律控制(Rhythmcontrol);2、控制心室率,称为频率控制(Ratecontrol);

针对AF的治疗目标1、休息60-80次/分2、轻度活动<100次/分3、中等量活动或6MW<110-115次/分

室率控制目标1、休息60-80次/分室率控制目标心室率控制方法药物非药物AVN消融+起搏心室率控制方法药物

心室率控制药洋地黄类ΒB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室率控制药心室率控制药物选择注意事项1、WPW:禁用洋地黄类、CCB2、心衰:慎用CCB3、交感兴奋:洋地黄类控制心室率不满意。心室率控制药物选择注意事项房颤并预激前传房颤并预激前传节律控制AAD非AAD导管消融、外科手术节律控制AAD2010ESC指南对房颤患者治疗的推荐根据原发病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EurHeartJ2010;doi:10.1093/euroheartj/ehq278New轻度或无心脏疾病显著心脏疾病预防重构:ACEI/ARB/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病预防/逆转重构:ACEI/ARB/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无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稳定性NYHAI/IINYHAIII/IV或不稳定的NYHAII决奈达隆决奈达隆决奈达隆索他洛尔胺碘酮胺碘酮胺碘酮决奈达隆/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IIaBIAIIIBIIaBIIaC2010ESC指南对房颤患者治疗的推荐根据原发病选择抗心律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New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与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既往卒中、TIA或血栓性疾病,年龄≥75岁心衰或中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40%),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年龄65-74岁,血管疾病房颤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New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与血栓栓血栓风险新评分CHA2DS2-VASc评分EurHeartJ2010;doi:10.1093/euroheartj/ehq278New新增CHADS2评分标准为1总分从CHADS2中6分增加到9分危险因素评分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不全1高血压1年龄≥75岁2糖尿病1卒中/TIA/血栓栓塞2血管疾病1年龄65-74岁1性别(女性)1总分9血栓风险新评分CHA2DS2-VASc评分EurHeart基于新评分的房颤抗凝的选择评分≥2: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多于两项临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口服抗凝药评分=1:一项临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75–325mg/日.首选:口服抗凝药优于阿司匹林.评分=0:无危险因素阿司匹林75–325mg/日或无抗栓治疗.首选:无抗栓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基于新评分的房颤抗凝的选择评分≥2: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多于Conclusions房颤增加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衰、卒中、心血管住院与死亡),恶化了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预后房颤患病率的增加导致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死亡住院降低生活质量给出了超越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的房颤治疗长期结果:成功的房颤治疗目标应该是减少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2010年ESC房颤指南的推出,将房颤的治疗目标、房颤风险和治疗策略选择更明确的界定出,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Conclusions房颤增加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心指南更新要点住院成为和死亡,卒中等位居前三的房颤治疗目标之一;列举房颤相关临床情况(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并指出这些因素和房颤的伴发是心血管总风险的指标;新增加”长期存在的持续性房颤“房颤分类决奈达龙被推荐用于节律控制(即维持窦律)的一线用药,出外心衰和心功能不稳定患者首次在指南中提到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龙)能降低心血管住院风险新房颤抗凝评分方法CHA2DS-VAScscore对决奈达龙的意义强调住院风险的重要性,和ATHENA研究结果,以及Multaq适应症一致利于识别心血管事件风险高的患者,提升决奈达龙降低心血管临床终点事件的临床有效性有助于扩大节律控制治疗策略的患者人群明确确立了决奈达龙抗房颤一线治疗的地位,包括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认可心血管住院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决奈达龙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本质区别以患者为核心的房颤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更新要点对决奈达龙的意义心房纤颤的规范治疗—

解读2010房颤指南

昆医附一院心内科韩明华教授心房纤颤的规范治疗—

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更新的房颤分类新发AF:首次出现房颤的患者阵发性AF:自行终止,发作时间在48小时到7天持续性AF: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者需要通过电或药物复律终止长期存在的持续性AF:发作超过1年,且选择节律控制策略永久性AF:患者接受心律失常状态,并不再追求节律控制新定义的房颤类别更新的房颤分类新发AF:首次出现房颤的患者新定义的房颤类别房颤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Currentlyaffects:US:1.18%ofpeople≥20years1Europe:

0.7%ofpeople55-50years;17.8%ofpeople>85years2China:0.74/0.72%ofmen/women≥35years3NaccarelliGV,etal.AmJCardiol2009;104:1534-9HeeringaJ2006;27:949-53ZhangS.Heart2010;95:1052-5房颤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Currentlyaffec中国房颤患者人数庞大,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最常见的心律失常≥3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0.77%¹中国房颤患者达800万(估算)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2,3(Age-adjustedprevalenceofAF)≥60years:1.83%inmen,1.92%inwomen2≥85years:15.38%inmen,8,57%inwomen31.周自强等.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91-494.2.ZhangS.Heart2010;95:1052-5;3.ZhouZ,etal.JEpidemiol2008;18:209-16中国房颤患者人数庞大,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房颤是中国巨大而严峻的疾病负担1999-2001年,房颤占到中国因心血管疾病入院的7-8%。140-64岁住院患者中的27%患有房颤,在≥65岁的患者中,该数字为45%(1998-2008年北大人民医院数据)。2房颤显著增加卒中的风险(12.2%vs2.1%,p<0.01)。3

18.8%的男性与31.3%的女性房颤患者(≥35岁)有瓣膜疾病。4QiW-HIntJCardiol2005;105:283-7LiuY,etal.ActaCardiol2010;65:221-42.ZhouZ,etal.JEpidemiol2008;18:209-16ZhangS.Heart2010;95:1052-5房颤是中国巨大而严峻的疾病负担1999-2001年,房颤占到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F房颤规范治疗韩明华课件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如仍有症状通常,关注节律与心率=安全性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缓解房颤症状降低心率(根据需要)AdaptedfromFusterVetal.EurHeartJ2006;27:1979-2030短期治疗长期策略已证实有发病率/死亡率的获益未证实有发病率/死亡率的获益传统的房颤治疗聚焦在卒中的预防与症状控制21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如仍有症状通常,关注节律与心率=安全性预

针对AF的治疗目标

1、复律并维持窦律—节律控制(Rhythmcontrol);2、控制心室率,称为频率控制(Ratecontrol);

针对AF的治疗目标1、休息60-80次/分2、轻度活动<100次/分3、中等量活动或6MW<110-115次/分

室率控制目标1、休息60-80次/分室率控制目标心室率控制方法药物非药物AVN消融+起搏心室率控制方法药物

心室率控制药洋地黄类ΒB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室率控制药心室率控制药物选择注意事项1、WPW:禁用洋地黄类、CCB2、心衰:慎用CCB3、交感兴奋:洋地黄类控制心室率不满意。心室率控制药物选择注意事项房颤并预激前传房颤并预激前传节律控制AAD非AAD导管消融、外科手术节律控制AAD2010ESC指南对房颤患者治疗的推荐根据原发病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EurHeartJ2010;doi:10.1093/euroheartj/ehq278New轻度或无心脏疾病显著心脏疾病预防重构:ACEI/ARB/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病预防/逆转重构:ACEI/ARB/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无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稳定性NYHAI/IINYHAIII/IV或不稳定的NYHAII决奈达隆决奈达隆决奈达隆索他洛尔胺碘酮胺碘酮胺碘酮决奈达隆/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IIaBIAIIIBIIaBIIaC2010ESC指南对房颤患者治疗的推荐根据原发病选择抗心律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治疗目标房颤抗凝治疗的选择内容房颤的危害房颤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New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与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既往卒中、TIA或血栓性疾病,年龄≥75岁心衰或中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40%),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年龄65-74岁,血管疾病房颤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New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与血栓栓血栓风险新评分CHA2DS2-VASc评分EurHeartJ2010;doi:10.1093/euroheartj/ehq278New新增CHADS2评分标准为1总分从CHADS2中6分增加到9分危险因素评分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不全1高血压1年龄≥75岁2糖尿病1卒中/TIA/血栓栓塞2血管疾病1年龄65-74岁1性别(女性)1总分9血栓风险新评分CHA2DS2-VASc评分EurHeart基于新评分的房颤抗凝的选择评分≥2: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多于两项临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口服抗凝药评分=1:一项临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75–325mg/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