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_第1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_第2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_第3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_第4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词演讲词是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主要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1)叙事型: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具有正确而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的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不同

→无产阶级运动不可抗拒

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的对抗→工人应掌握新生力量

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一、整体把握二、重点探究1.作者在演讲词的开头是如何抓住听众的心理的?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却从1848年革命谈起。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心理。2.马克思在文章第4自然段列举了其生活时代哪些无可辩驳的事实?列举这些事实的用意是什么?无可辩驳的事实:“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贡力量。”用意: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国、提新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尖锐的对扰。这也为下文表明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作了铺垫。三、文本特点1.巧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邃的思想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述出来。开篇便将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比作“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将无产阶级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两个比喻互相对照,无产阶级革命的磅确气势和深远意义便不言而喻了,演讲的气势也在比喻中升腾起来。马克思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典故,还将革命喻为“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既风趣幽默,又拉近了与在场的英国听众的距离。文末,马克思谈到了“菲默法庭”,颇有历史庄严之感,而最后一句“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更是将演讲推向高潮,庄重有力,颇具感染力。2.结构清晰完整。马克思的演讲从无产阶级解放这个潜藏于社会外壳之下的秘密谈起,以无产阶级必定能通过革命解放自己的论断结束,前后呼应。他在演讲的开始部分概述生产技术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巨大推动力,在演讲的后部肯定最先投身于生产技术革命的英国工人必定也能成为社会革命的先锋,这也是一种前后呼应。这些呼应带给这篇演讲很强的整体感。

演讲的主体部分围绕“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展开,从这种矛盾的起因(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说起,既而谈到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各种进步、发展引发了负面甚至反向的效果),接下来点出矛盾的本质,最后指出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发动社会革命,由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新生力量”)。整篇演讲的思路清晰、严谨、集中,有高度的整体感。3.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把世界看成普遍联系的整体,认为一切事物内部无不包括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本身是批判的,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又包含着否定的理解。马克思精辟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这是整篇演讲的辩证法基础,是纲;对科学、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贫困、饥饿、道德败坏和人本身的愚钝化的概括性论断,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是目;生产力大发展与社会关系不适应这种发展的矛盾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革命,是基于辩证分析得出的观点,是一个闪烁着历史辩证法光芒的结论。在整篇演讲中,马克思总能从人所共知的正面的事实看出其包含的负面影响,并进而发掘这种矛盾的本质,给出解决矛盾的途径,这种思想的穿透力就来自对辩证法的使用。4.思想丰富深刻。这篇演讲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思想,还体现了他对如何才能驾驭新的生产力的思考——只有与工业革命同时成长起来的新生的产业工人,才能驾驭与它们共生的新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与“人”之间的矛盾,当然也就能解决物质生产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同时,本文中还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关注。马克思用异化来说明劳动产品(实质是一种私有财产)与劳动者本身的对立,以及带有强制性、被迫性的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的对立,这些对异化现象和私有制关系的思考在文中都有体现。马克思还进一步思考人是怎样被迫与自己的类本质(社会本质)相异化的,科学进步、技术发展、掌控自然,本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最终却成了使人道德堕落、被奴役和变得愚钝的源头。在课文中,马克思延续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发出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以解放自己(其实也就是消除异化)的有力号召。

四、素材积累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说。多年后,再次品读这次经典的演说,我们依然为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所折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历中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去重新审视它,对于演说中那些曾被认为是“毋庸争辩”的事实,应该有更加深人、更加全面的理解。今天,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我们提高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人文价值,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适用话题:“深邃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科技与发展”等。马克思名言1.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3.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