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三教合一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四书书影》包含的信息。(3)陆王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理学发展的表现。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2.在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程朱理学对儒学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有哪些?(3)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在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思考: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一、三教合一佛教2.表现:(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②佛教吸收_________,渐趋中国本土化。③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_____”又“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①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②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儒学精神贵儒三教合归儒2.表现:儒学精神贵儒三教合归儒二、程朱理学1.形成:(1)背景: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2)形成: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_____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___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_____。佛道理朱熹二、程朱理学佛道理朱熹3.主要思想:二程朱熹哲学观(核心)“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伦理观把天理和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天理就是________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提出心性论,强调“______________”认识论提出“_________”的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天理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3.主要思想:二程朱熹哲学观“_____”是宇宙万理之源4.影响:(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_________,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束缚了人的思想。(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_____和朝鲜形成了“朱子学”学派。官方哲学封建专制统治四书章句集注日本4.影响:官方哲学封建专制统治四书章句集注日本【思维点悟】宋朝理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提示:首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思维点悟】宋朝理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1)哲学观:把“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万物都在心中。(2)认识论: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心三、陆王心学心2.明朝:王阳明。(1)背景:明朝中期以后,_________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3)主张。①哲学观:宣扬“_________”“心外无理”。②认识论:提出“_______”和“知行合一”的学说。阶级矛盾心外无物致良知2.明朝:王阳明。阶级矛盾心外无物致良知3.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_________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教育3.影响:文化教育【易错辨析】三教合一≠三教统一

“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易错辨析】三教合一≠三教统一一、判断正误1.为应对佛教、道教对儒学的挑战,北宋儒家学者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提示: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是唐代的韩愈。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这里的“理”主要是指天体运行规律。()提示: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即天理。由此可知,这里的“理”应是指传统道德规范。××一、判断正误××3.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追求科学的真谛。()提示: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因此,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追求科学真谛的说法是错误的。4.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与孟子的“性本善”基本一致。()提示:孟子的“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施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王阳明的“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天性,但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3.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追×√二、问题思考1.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世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2)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产生巨大的冲击。(3)唐朝统治者奉行佛教、道教和儒学三教并行的政策。二、问题思考2.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为什么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提示:(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破坏,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理论。(2)程朱理学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2.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为什么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3.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成熟的标志?提示: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由此,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3.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成熟的标志?主题一程朱理学

【探究讨论】材料一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二程遗书》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主题一程朱理学

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请分析:1.在对“理”的认识上,材料一、二有何共同点?提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2.据材料三,分析在伦理观上,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有何积极性?提示:(1)主张:“三纲五常”即为天理。(2)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意义: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请分析:3.据材料四,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进步作用?提示:(1)主张:“格物致知”。(2)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3.据材料四,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要点归纳】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理学家们吸收佛、道思想,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要点归纳】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当今社会有一定道德提示作用。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主题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及其影响

【探究讨论】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主题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及其影响

材料二“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三“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请分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二程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提示:(1)不同: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2)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请分析: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提示:(1)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明道德之善。(2)王阳明主张“致良知”,通过内心自省,恢复良知本性。3.据上述材料,分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如何。提示:二者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是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和升华;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要点归纳】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性: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进步性。

(2)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要点归纳】2.局限性: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同时也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2.局限性: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宋朝【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三教合一”趋势由此开始。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2.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解析】选D。理学家从世界的本原出发,将世界的本原、社会、个人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体现了天人关系理论的完整严密,故选D。2.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3.(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

)A.朱熹B.王阳明C.陆九渊D.程颐【解析】选A。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程颐是理学的主要创立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3.(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4.(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的是(

)A.韩非B.陆九渊C.朱熹D.王守仁【解析】选C。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格物致知”这一关键信息。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重重而入,层层而进。故选C。4.(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5.南宋朱熹与明代王守仁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解析】选B。南宋朱熹与明代王守仁都是理学思想家,他们都认为人的善性或美德即为天理,都主张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人的善性,只不过恢复善性的途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5.南宋朱熹与明代王守仁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6.(2013·扬州学业水平检测)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解析】选A。王守仁的“致良知”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据此可知,这里的“良知”是指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故选A。6.(2013·扬州学业水平检测)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副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1)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朱熹对孔子思想的看法及其实质。(2)材料二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寓意是什么?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第(1)题,解题时注意紧扣材料一中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据此分析归纳即可;其实质注意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认识分析。第(2)题,结合朱熹对程朱理学的贡献及其影响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第二问,解题时注意“中华民族性格”这一关键信息,紧扣材料三分析归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第(1)题,解题答案:(1)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实质:维护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规范。(2)寓意: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影响: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并长期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3)朱熹(或二程、陆九渊、王守仁或王阳明)。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答案:(1)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三教合一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四书书影》包含的信息。(3)陆王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理学发展的表现。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2.在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程朱理学对儒学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有哪些?(3)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在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思考: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一、三教合一佛教2.表现:(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②佛教吸收_________,渐趋中国本土化。③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_____”又“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①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②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儒学精神贵儒三教合归儒2.表现:儒学精神贵儒三教合归儒二、程朱理学1.形成:(1)背景: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2)形成: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_____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___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_____。佛道理朱熹二、程朱理学佛道理朱熹3.主要思想:二程朱熹哲学观(核心)“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伦理观把天理和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天理就是________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提出心性论,强调“______________”认识论提出“_________”的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天理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3.主要思想:二程朱熹哲学观“_____”是宇宙万理之源4.影响:(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_________,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束缚了人的思想。(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_____和朝鲜形成了“朱子学”学派。官方哲学封建专制统治四书章句集注日本4.影响:官方哲学封建专制统治四书章句集注日本【思维点悟】宋朝理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提示:首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思维点悟】宋朝理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1)哲学观:把“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万物都在心中。(2)认识论: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心三、陆王心学心2.明朝:王阳明。(1)背景:明朝中期以后,_________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3)主张。①哲学观:宣扬“_________”“心外无理”。②认识论:提出“_______”和“知行合一”的学说。阶级矛盾心外无物致良知2.明朝:王阳明。阶级矛盾心外无物致良知3.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_________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教育3.影响:文化教育【易错辨析】三教合一≠三教统一

“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易错辨析】三教合一≠三教统一一、判断正误1.为应对佛教、道教对儒学的挑战,北宋儒家学者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提示: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是唐代的韩愈。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这里的“理”主要是指天体运行规律。()提示: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即天理。由此可知,这里的“理”应是指传统道德规范。××一、判断正误××3.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追求科学的真谛。()提示: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因此,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追求科学真谛的说法是错误的。4.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与孟子的“性本善”基本一致。()提示:孟子的“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施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王阳明的“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天性,但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3.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追×√二、问题思考1.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世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2)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产生巨大的冲击。(3)唐朝统治者奉行佛教、道教和儒学三教并行的政策。二、问题思考2.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为什么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提示:(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破坏,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理论。(2)程朱理学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2.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为什么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3.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成熟的标志?提示: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由此,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3.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成熟的标志?主题一程朱理学

【探究讨论】材料一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二程遗书》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主题一程朱理学

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请分析:1.在对“理”的认识上,材料一、二有何共同点?提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2.据材料三,分析在伦理观上,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有何积极性?提示:(1)主张:“三纲五常”即为天理。(2)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意义: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请分析:3.据材料四,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进步作用?提示:(1)主张:“格物致知”。(2)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3.据材料四,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要点归纳】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理学家们吸收佛、道思想,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要点归纳】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当今社会有一定道德提示作用。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主题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及其影响

【探究讨论】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主题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及其影响

材料二“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三“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请分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二程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提示:(1)不同: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2)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请分析: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提示:(1)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明道德之善。(2)王阳明主张“致良知”,通过内心自省,恢复良知本性。3.据上述材料,分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如何。提示:二者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是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和升华;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要点归纳】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性: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进步性。

(2)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要点归纳】2.局限性: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同时也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2.局限性: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宋朝【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三教合一”趋势由此开始。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2.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解析】选D。理学家从世界的本原出发,将世界的本原、社会、个人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体现了天人关系理论的完整严密,故选D。2.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3.(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

)A.朱熹B.王阳明C.陆九渊D.程颐【解析】选A。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程颐是理学的主要创立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3.(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4.(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的是(

)A.韩非B.陆九渊C.朱熹D.王守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