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肖淑欣血液淋巴瘤科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肖淑欣血液淋巴瘤科1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cedoralmucositis,OM):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性和溃疡性病变,表面有伪膜覆盖,多见于颊部及咽壁两侧、口唇、口角、牙龈及舌面、舌边缘等处,是化疗中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定义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2发病率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患者约40%发生口腔黏膜炎,而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超过70%发生口腔黏膜炎,其中有20%以上发展成重度黏膜炎。溃疡常常引起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进食、喝水、吞咽困难,甚至无法言语,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全身感染,影响肿瘤治疗时机。发病率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患者约40%发生口腔黏膜炎,而接受大3OM高危人群1)恶性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2)使用抗代谢类药物化疗的患者;3)有牙周疾病、口干症或口腔疾病的患者4)化疗期间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差的患者5)营养状况差的患者。OM高危人群1)恶性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4临床表现OM初期表现为白斑,继而出现触之疼痛的红斑、黏膜破溃糜烂,形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其周围红肿、疼痛,严重时黏膜广泛糜烂,可达咽及食管,甚至可达肌层,表面覆盖一层伪膜。其中,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表现形式,溃疡导致部分神经末梢暴露,常使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表现OM初期表现为白斑,继而出现触之疼痛的红斑、黏膜破溃5发病机制OM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阐明。Sonis等提出黏膜炎的发生是由上皮细胞介导及黏膜下层组织和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动态生物行为或反应。黏膜炎的发生分为启动期、早期损伤反应期、信号放大期、溃疡期及愈合期。发病机制OM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阐明。61)启动期黏膜组织暴露于化疗药物中,导致细胞DNA损伤和非DNA损伤。DNA损伤直接破坏上皮细胞和黏膜下组织,释放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ROS可以破坏细胞、组织和血管,激活一系列转录因子,导致进一步生物学行为或反应。非DNA损伤包括神经酰胺合酶水解细胞膜脂质,破坏细胞膜,高水平的神经酰胺参与细胞凋亡。此外,化疗后成纤维细胞内的金属蛋白酶被释放出来,导致内皮下基质和内皮细胞遭到破坏。1)启动期黏膜组织暴露于化疗药物中,导致细胞DNA损伤和非72)早期损伤反应期此期DNA链断裂激活信号转导途径,转录因子P53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被激活。NF-κB是最重要的转录因子,激活其他转录因子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等促炎因子产生,高水平的炎性因子引起组织和内皮的损伤,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和死亡。2)早期损伤反应期此期DNA链断裂激活信号转导途径,转录因83)信号放大期促炎因子不仅破坏内皮细胞的表面,而且通过正反馈调节系统进一步扩大黏膜损伤。TNF-α不仅激活NF-κB,而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继而激活两面神激酶(januskinase,JNK)。JNK可以调节负责转录过程的激活子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最终激活caspase3,导致细胞凋亡。TNF-α还可以激活神经磷脂酶,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导致细胞凋亡。3)信号放大期促炎因子不仅破坏内皮细胞的表面,而且通过正反馈94)溃疡期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发生萎缩脱落,溃疡形成,黏膜屏障破坏,导致细菌感染。细菌的细胞壁可以激活更多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等,导致进一步组织损伤。此期患者症状很重,一般发生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期,即化疗后7~14d。4)溃疡期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发生萎缩脱落,溃疡形成,黏膜屏障破105)愈合期黏膜下的细胞外基质发出不同信号,上皮组织迁移、增殖和分化,正常菌群开始重建。5)愈合期黏膜下的细胞外基质发出不同信号,上皮组织迁移、增殖11诊断和鉴别诊断OM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化疗药物使用史、溃疡出现时间及部位。OM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潮红、水肿、红斑、水疱、溃疡和感觉麻木等,一般出现在化疗后7~14d,多位于软腭、舌体及颊黏膜等部位。真菌、病毒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易误诊为OM。溃疡表面覆盖一层伪膜,易误诊为念珠菌感染,病毒感染所致黏膜炎部位局限,多位于硬腭、龈沟及舌背,且常伴有发热。粒细胞减少患者可通过细胞培养及脱落学检查来明确是黏膜炎还是病毒感染或真菌感染。GVHD病主要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过程中,口腔黏膜呈苔藓样改变,常伴随口干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OM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化疗药物使用史、溃疡出12分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分级标准WHO制定的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为:0级:口腔黏膜正常;Ⅰ级:口腔黏膜红斑和咽痛;Ⅱ级:口腔溃疡,能进食固体食物;Ⅲ级:口腔溃疡,能进食流食;Ⅳ级:口腔溃疡,不能进食,需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Woo等[8]将上述分级标准改良,半定量分为0~Ⅳ级:0级:口腔黏膜完整,无疼痛;Ⅰ级:口腔黏膜有1~2个直径<1.0cm溃疡,轻度疼痛,不影响进食;Ⅱ级:口腔黏膜有1个直径>1.0cm溃疡和数个小溃疡,疼痛加重,能进半流质饮食;Ⅲ级:口腔黏膜有2个直径>1.0cm溃疡和数个小溃疡,疼痛明显,只能进流质饮食;Ⅳ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直径>1.0cm的溃疡和(或)融合溃疡,疼痛剧烈,不能进食。分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13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分级标准依据美国癌症协会所建立的抗癌药物常见毒性不良反应标准将OM分为5级:1级:无痛性红斑或轻微疼痛,不需要药物治疗;2级:中度疼痛,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患者需改变饮食结构;3级:重度疼痛,需要药物治疗;4级:严重威胁生命,急切需要药物治疗;5级:死亡。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分级标准依据美国癌症协会所14口腔黏膜炎评分分级标准口腔黏膜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OM,主要评估上唇、下唇、颊黏膜(左、右侧)、舌体(左、右侧)、舌底、软腭、硬腭9个部位的溃疡面积大小和红斑严重程度,精确度较高,但是比较复杂,耗时耗力。口腔黏膜炎评分分级标准口腔黏膜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OM,主要15OM防治进展目前防治OM的措施主要包括:减轻化疗药物对黏膜的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促进黏膜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及止痛等对症支持,以减轻OM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影响。OM防治进展目前防治OM的措施主要包括:减轻化疗药物对黏16大多数的标准集中于口腔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目前尚缺乏客观评定OM的仪器和方法,这些分级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在口腔黏膜炎临床试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大多数的标准集中于口腔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目前尚缺乏客观评17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帕利夫明(Palifermin)即重组人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1(recombinanthumankeratinocytegrowthfactor-1,rhKGF-1),能与酪氨酸激酶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2b,FGFR2b)特异性结合,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当人体上皮细胞损伤时,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产生增多。KGF可以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解毒酶,减少ROS对细胞的损伤,解毒酶激活或上调DNA多聚酶、蛋白酶C和酪氨酸激酶,阻止DNA链的破坏。KGF通过调节凋亡和抗凋亡因子抑制上皮细胞凋亡,从而阻止细胞损伤。此外,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也在黏膜炎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KGF下调Th1分泌促炎因子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上调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和IL-13。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帕利夫明(Palifermin)即重18帕利夫明是第一个特异性改善大剂量化疗所致黏膜毒性的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使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国际口腔肿瘤协会(MultinationalAssociationofSupportiveCareinCancer/InternationalSocietyforOralOncology,MASCC/ISOO)指南推荐在预处理前3d和移植后3d使用帕利夫明(60μg/kg/d),预防血液肿瘤患者自体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和全身放疗(totalbodyirradiation,TBI)所致口腔黏膜炎。在异基因HSCT中,关于帕利夫明的疗效仍处于研究观察中,主要顾虑在于对GVHD病的影响。rhKGF-1是目前最具前景的药物,但是价格昂贵,仅对自体移植有确切疗效,尚未广泛应用,且缺乏长期随访观察研究。帕利夫明是第一个特异性改善大剂量化疗所致黏膜毒性的药物,已被19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近年来发现rhGM-CSF在黏膜溃疡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敬雪明等应用rhGM-CSF混悬液涂布血液肿瘤OM患者溃疡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替硝唑漱口液。律娜等按照国际循证医学标准检索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表明GM-CSF治疗口腔黏膜炎可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总有效率达90%以上。国外关于GM-CSF防治OM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MASCC/ISOO指南不推荐使用GM-CSF漱口预防HSCT中OM。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近年来20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rhEGF能与人表皮细胞膜上的EGF受体结合,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加速创面愈合。马姗等将金因肽(主要成分为rhEGF)喷于溃疡面上,每日4次,治疗有效率为95.5%。Kim等发现rhEGF口腔喷雾可减轻3、4级(重度)OM的严重程度,3级以上OM发生吞咽和喝水困难明显减少,使用吗啡类止痛药时间明显缩短。但是,EGF和EGF类似肽在人类肿瘤细胞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病机制。因此,局部使用rhEGF可能有使肿瘤生长的风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rhEGF能与人表皮细胞21.局部冷冻疗法局部冷冻疗法能使口腔温度下降,减缓局部血液流速,使化疗药物从血管中转移至组织间隙被稀释,从而减少药物对黏膜的刺激,减少OM的发生。Katranci等发现口腔冷冻疗法可减轻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所致OM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化疗第7~14天。Peterson等[18]表明口腔冷冻疗法预防-FU和大剂量美法仑所致OM有效。目前尚未见口腔冷冻疗法预防除5-FU和马法兰外化疗所致OM的有效性研究。.局部冷冻疗法局部冷冻疗法能使口腔温度下降,减缓局部血液流22低强度激光疗法(LLLT)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抑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缩短溃疡持续时间和愈合时间,减轻溃疡严重程度。目前主要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致口腔黏膜炎,此技术需要专业培训的医师和专门的设备才能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低强度激光疗法(LLLT)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显著减少中性粒23细胞保护剂氨磷汀是一种含巯基的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内后结合细胞膜上的碱性磷酸酶,转化为具有游离巯基的活性代谢物WR-1065,可以清除ROS、活化的铂类及烷化剂。由于肿瘤多是厌氧代谢,pH值范围较低,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pH值成正比,氨磷汀对正常组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秦童等在化疗前应用氨磷汀预防OM,发现氨磷汀组OM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25.0%,表明氨磷汀对OM具有预防效果。但是氨磷汀可以导致高血压、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皮疹和荨麻疹及味觉改变等不良反应。细胞保护剂氨磷汀是一种含巯基的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内后结合细胞24硒剂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细胞保护作用。Jahangard-Rafsanjani等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观察口服硒防治异基因HSCT预处理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结果硒剂组重度口腔黏膜炎(3~4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8%vs35.1%,P<0.05),2~4级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3.6±1.8)d和(5.3±2.2)d,表明硒剂可减少HSCT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硒剂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25氯己定又名洗必泰,是一种广谱的抗菌剂和消毒剂,曾被许多癌症中心用来预防OM。已证实氯己定虽然具有抗菌作用,但可导致黏膜脱落、延迟伤口愈合及影响成纤维细胞接触牙齿表面,使牙齿着色,改变味觉敏感度。目前,氯己定已不被推荐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氯己定又名洗必泰,是一种广谱的抗菌剂和消毒剂,曾被许多癌症中26止痛治疗利多卡因是强而持久的局麻药,能穿透黏膜,阻断末梢神经传导减轻疼痛,MASCC/ISOO指南指出,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减轻溃疡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止痛治疗利多卡因是强而持久的局麻药,能穿透黏膜,阻断末梢神经27
目前OM已有许多防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严重程度,但是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治OM。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产生新的有效治疗措施。此外,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在OM治疗过程中亦很重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OM发生的原因及预后,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悲观心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及治疗的顺从性,对降低O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积极影响。目前OM已有许多防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严重28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肖淑欣血液淋巴瘤科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肖淑欣血液淋巴瘤科29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cedoralmucositis,OM):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性和溃疡性病变,表面有伪膜覆盖,多见于颊部及咽壁两侧、口唇、口角、牙龈及舌面、舌边缘等处,是化疗中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定义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30发病率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患者约40%发生口腔黏膜炎,而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超过70%发生口腔黏膜炎,其中有20%以上发展成重度黏膜炎。溃疡常常引起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进食、喝水、吞咽困难,甚至无法言语,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全身感染,影响肿瘤治疗时机。发病率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患者约40%发生口腔黏膜炎,而接受大31OM高危人群1)恶性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2)使用抗代谢类药物化疗的患者;3)有牙周疾病、口干症或口腔疾病的患者4)化疗期间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差的患者5)营养状况差的患者。OM高危人群1)恶性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32临床表现OM初期表现为白斑,继而出现触之疼痛的红斑、黏膜破溃糜烂,形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其周围红肿、疼痛,严重时黏膜广泛糜烂,可达咽及食管,甚至可达肌层,表面覆盖一层伪膜。其中,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表现形式,溃疡导致部分神经末梢暴露,常使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表现OM初期表现为白斑,继而出现触之疼痛的红斑、黏膜破溃33发病机制OM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阐明。Sonis等提出黏膜炎的发生是由上皮细胞介导及黏膜下层组织和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动态生物行为或反应。黏膜炎的发生分为启动期、早期损伤反应期、信号放大期、溃疡期及愈合期。发病机制OM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阐明。341)启动期黏膜组织暴露于化疗药物中,导致细胞DNA损伤和非DNA损伤。DNA损伤直接破坏上皮细胞和黏膜下组织,释放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ROS可以破坏细胞、组织和血管,激活一系列转录因子,导致进一步生物学行为或反应。非DNA损伤包括神经酰胺合酶水解细胞膜脂质,破坏细胞膜,高水平的神经酰胺参与细胞凋亡。此外,化疗后成纤维细胞内的金属蛋白酶被释放出来,导致内皮下基质和内皮细胞遭到破坏。1)启动期黏膜组织暴露于化疗药物中,导致细胞DNA损伤和非352)早期损伤反应期此期DNA链断裂激活信号转导途径,转录因子P53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被激活。NF-κB是最重要的转录因子,激活其他转录因子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等促炎因子产生,高水平的炎性因子引起组织和内皮的损伤,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和死亡。2)早期损伤反应期此期DNA链断裂激活信号转导途径,转录因363)信号放大期促炎因子不仅破坏内皮细胞的表面,而且通过正反馈调节系统进一步扩大黏膜损伤。TNF-α不仅激活NF-κB,而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继而激活两面神激酶(januskinase,JNK)。JNK可以调节负责转录过程的激活子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最终激活caspase3,导致细胞凋亡。TNF-α还可以激活神经磷脂酶,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导致细胞凋亡。3)信号放大期促炎因子不仅破坏内皮细胞的表面,而且通过正反馈374)溃疡期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发生萎缩脱落,溃疡形成,黏膜屏障破坏,导致细菌感染。细菌的细胞壁可以激活更多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等,导致进一步组织损伤。此期患者症状很重,一般发生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期,即化疗后7~14d。4)溃疡期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发生萎缩脱落,溃疡形成,黏膜屏障破385)愈合期黏膜下的细胞外基质发出不同信号,上皮组织迁移、增殖和分化,正常菌群开始重建。5)愈合期黏膜下的细胞外基质发出不同信号,上皮组织迁移、增殖39诊断和鉴别诊断OM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化疗药物使用史、溃疡出现时间及部位。OM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潮红、水肿、红斑、水疱、溃疡和感觉麻木等,一般出现在化疗后7~14d,多位于软腭、舌体及颊黏膜等部位。真菌、病毒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易误诊为OM。溃疡表面覆盖一层伪膜,易误诊为念珠菌感染,病毒感染所致黏膜炎部位局限,多位于硬腭、龈沟及舌背,且常伴有发热。粒细胞减少患者可通过细胞培养及脱落学检查来明确是黏膜炎还是病毒感染或真菌感染。GVHD病主要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过程中,口腔黏膜呈苔藓样改变,常伴随口干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OM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化疗药物使用史、溃疡出40分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分级标准WHO制定的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为:0级:口腔黏膜正常;Ⅰ级:口腔黏膜红斑和咽痛;Ⅱ级:口腔溃疡,能进食固体食物;Ⅲ级:口腔溃疡,能进食流食;Ⅳ级:口腔溃疡,不能进食,需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Woo等[8]将上述分级标准改良,半定量分为0~Ⅳ级:0级:口腔黏膜完整,无疼痛;Ⅰ级:口腔黏膜有1~2个直径<1.0cm溃疡,轻度疼痛,不影响进食;Ⅱ级:口腔黏膜有1个直径>1.0cm溃疡和数个小溃疡,疼痛加重,能进半流质饮食;Ⅲ级:口腔黏膜有2个直径>1.0cm溃疡和数个小溃疡,疼痛明显,只能进流质饮食;Ⅳ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直径>1.0cm的溃疡和(或)融合溃疡,疼痛剧烈,不能进食。分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4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分级标准依据美国癌症协会所建立的抗癌药物常见毒性不良反应标准将OM分为5级:1级:无痛性红斑或轻微疼痛,不需要药物治疗;2级:中度疼痛,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患者需改变饮食结构;3级:重度疼痛,需要药物治疗;4级:严重威胁生命,急切需要药物治疗;5级:死亡。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分级标准依据美国癌症协会所42口腔黏膜炎评分分级标准口腔黏膜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OM,主要评估上唇、下唇、颊黏膜(左、右侧)、舌体(左、右侧)、舌底、软腭、硬腭9个部位的溃疡面积大小和红斑严重程度,精确度较高,但是比较复杂,耗时耗力。口腔黏膜炎评分分级标准口腔黏膜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OM,主要43OM防治进展目前防治OM的措施主要包括:减轻化疗药物对黏膜的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促进黏膜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及止痛等对症支持,以减轻OM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影响。OM防治进展目前防治OM的措施主要包括:减轻化疗药物对黏44大多数的标准集中于口腔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目前尚缺乏客观评定OM的仪器和方法,这些分级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在口腔黏膜炎临床试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大多数的标准集中于口腔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目前尚缺乏客观评45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帕利夫明(Palifermin)即重组人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1(recombinanthumankeratinocytegrowthfactor-1,rhKGF-1),能与酪氨酸激酶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2b,FGFR2b)特异性结合,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当人体上皮细胞损伤时,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产生增多。KGF可以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解毒酶,减少ROS对细胞的损伤,解毒酶激活或上调DNA多聚酶、蛋白酶C和酪氨酸激酶,阻止DNA链的破坏。KGF通过调节凋亡和抗凋亡因子抑制上皮细胞凋亡,从而阻止细胞损伤。此外,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也在黏膜炎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KGF下调Th1分泌促炎因子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上调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和IL-13。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帕利夫明(Palifermin)即重46帕利夫明是第一个特异性改善大剂量化疗所致黏膜毒性的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使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国际口腔肿瘤协会(MultinationalAssociationofSupportiveCareinCancer/InternationalSocietyforOralOncology,MASCC/ISOO)指南推荐在预处理前3d和移植后3d使用帕利夫明(60μg/kg/d),预防血液肿瘤患者自体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和全身放疗(totalbodyirradiation,TBI)所致口腔黏膜炎。在异基因HSCT中,关于帕利夫明的疗效仍处于研究观察中,主要顾虑在于对GVHD病的影响。rhKGF-1是目前最具前景的药物,但是价格昂贵,仅对自体移植有确切疗效,尚未广泛应用,且缺乏长期随访观察研究。帕利夫明是第一个特异性改善大剂量化疗所致黏膜毒性的药物,已被47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近年来发现rhGM-CSF在黏膜溃疡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敬雪明等应用rhGM-CSF混悬液涂布血液肿瘤OM患者溃疡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替硝唑漱口液。律娜等按照国际循证医学标准检索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表明GM-CSF治疗口腔黏膜炎可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总有效率达90%以上。国外关于GM-CSF防治OM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MASCC/ISOO指南不推荐使用GM-CSF漱口预防HSCT中OM。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近年来48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rhEGF能与人表皮细胞膜上的EGF受体结合,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加速创面愈合。马姗等将金因肽(主要成分为rhEGF)喷于溃疡面上,每日4次,治疗有效率为95.5%。Kim等发现rhEGF口腔喷雾可减轻3、4级(重度)OM的严重程度,3级以上OM发生吞咽和喝水困难明显减少,使用吗啡类止痛药时间明显缩短。但是,EGF和EGF类似肽在人类肿瘤细胞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病机制。因此,局部使用rhEGF可能有使肿瘤生长的风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rhEGF能与人表皮细胞49.局部冷冻疗法局部冷冻疗法能使口腔温度下降,减缓局部血液流速,使化疗药物从血管中转移至组织间隙被稀释,从而减少药物对黏膜的刺激,减少OM的发生。Katranci等发现口腔冷冻疗法可减轻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所致OM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化疗第7~14天。Peterson等[18]表明口腔冷冻疗法预防-FU和大剂量美法仑所致OM有效。目前尚未见口腔冷冻疗法预防除5-FU和马法兰外化疗所致OM的有效性研究。.局部冷冻疗法局部冷冻疗法能使口腔温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7-SCI论文摘要写作
- 陕西理工大学《艺术素养拓展(美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商洛市第3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度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3月高三线上自我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中2025届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创新班)试题含解析
- 扁腺双切护理
- 小学生舌尖上的浪费教育
- 中层干部岗位竞聘报名表格评分表格评分标准
- 小学音乐西南师大五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二单元新疆乐韵-敲手鼓的小巴郎教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 广西河池市隆友锌银铅锑矿区
-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季节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水泵房巡查流程》word版
- 电力时间同步监测系统V20
-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