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课件_第1页
讲课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课件_第2页
讲课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课件_第3页
讲课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课件_第4页
讲课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股动脉途径

冠脉介入治疗

导管室外的并发症

Approachestovascularaccess股三角(femoraltriangle)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外下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长收肌内侧缘前壁:阔筋膜后壁: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内容:

股神经、股鞘(股动静脉)、股管、股深淋巴结腹股沟韧带长收肌缝匠肌并发症应对原则注意观察,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大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思想力,行动力---凤凰台广告语一、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类型:穿刺部位出血,腹膜后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动脉夹层,血栓形成、急性肺动脉栓塞原因:多由于穿刺部位过高或过低、血管损伤、过度抗凝和压迫止血不当所致1,腹膜后出血或血肿

若穿刺位置过高,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以上,动脉前、后壁穿透或损伤时,出血或血肿延至腹膜后引起腹膜后血肿。此时一般出血量大,早期难以发现,往往等到有血压下降,快速补液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时,才引起怀疑;若有贫血貌、血红蛋白或红血球压积降低伴穿刺侧下腹部疼痛或压痛,则基本可确诊,腹部超声发现腹膜后有积血

腹膜后出血的处理:

治疗应立即给予升压药、扩容和输血,同时在腹股沟韧带上方高位动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经此处理,大多数患者的出血均能得以控制,若无效,则应立即请外科行动脉缝合止血。也有使用外周血管球囊堵住出血部位止血成功的报道

◆由于此瘤壁无动脉壁组织,故称为假性动脉瘤,往往不断长大甚至最终破裂。所以,假性动脉瘤一经诊断就应积极处理

◆先用血管压迫器或手加压迫假性动脉瘤的瘤颈部60min,然后加压包扎24-48h,应确认是压住了瘤颈部,压迫或包扎后血管杂音消失。同时避免压迫静脉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也应避免压迫力量过大,引起下肢缺血

◆经压迫处理无效时,请外科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和动脉修补术3,动--静脉瘘

穿刺部位出血也可进入临近静脉穿刺点,形成动-静脉瘘。它和假性动脉瘤一样,多在拔管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也有破裂的危险,常需要外科修补,也可先试用压迫的方法治疗,效果不确定诊断依据穿刺区域听到连续性血管杂音。动-静脉瘘与穿刺部位过低并同时穿透了临近的小静脉分支有关,其预防在于准确的穿刺技术5,急性肺栓塞诊断◆常被误诊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典型患者在冠造第2天去除腹股沟区加压包扎绷带首次下床特别是患者排便后突发心悸、气短或晕厥,血压降低,心率快

◆心电图可见典型但是一过性的SIQⅢTⅢ,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别是I导S波出现或明显加深

◆床旁超声:右房、室增大,左心房室缩小或受压,三尖瓣返流伴肺动脉压力增高

◆肺动脉造影,或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可确诊,或在CT和MRI上可见明显的肺栓塞征象二、血管迷走反射

1.发生率:3%-5%2.临床表现:血压降低,心率进行性减慢、面色苍白、出汗、打呵欠、恶心和呕吐3.发生机制:穿刺血管时发生与疼痛和紧张有关;术后拔管时发生则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血容量不足-绝对不足(禁饮食、恶心呕吐、出汗、利尿剂)和相对不足(扩血管药物的应用)1,紧急处理措施(1).心率减慢为主,阿托品0.5-1mg静注(2).血压降低(<90/60mmHg),多巴胺静注,1-2min内可重复使用,直至血压升至>90/60mmHg时并恢复到导管检查前为止(3).给予快速补液,并抬高双下肢增加回心血,必要时需多巴胺维持静滴(4).预后:一般为良性过程,但若处理不积极在严重瓣膜病和冠心病患者,血压过低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2,预防策略与细节(1)导管检查前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并给予镇静剂如安定10mg肌注(2)穿刺血管应充分局麻,无疼痛剌激(3)拔管前注意血容量,必要时停用扩血管药物,并注意局麻止痛,同时行心电、血压监护(4)拔管后1-2h内特别是10min内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面色、出汗与否等变化,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迷走反射减少血管穿刺并发症的办法导管室方面,操作规范;拔出鞘管操作技巧;病房医护管理方面,注意观察细节变化;努力发现早期征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三、其它并发症

1.过敏反应冠脉造影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均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包括局麻药、造影剂、肝素和鱼精蛋白。对局麻(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很少见,有时实际上是紧张而产生的血管迷走反应

◆碘造影剂过敏约1%

◆表现为组胺释放反应如喷涕、麻疹、口唇或眼险血管性水肿、气管痉挛或严重者因全身血管的扩张而出现过敏性休克

◆有造影剂过敏者再过敏的发生率高达15%-35%,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术前联合使用激素、H1抗组胺剂24-48h,能使再过敏反应发生率降至5%-10%,建议更换不同种类的造影剂

2.低血压原因:1)低血容量:术前因禁食水入量不足、术中造影剂渗透性利尿和失血的结果2)心输出量下降:与心肌缺血、瓣膜返流和心律失常有关3)血管过分扩张:见于血管迷走反应、扩张剂过量4)急性肺栓塞5)心包填塞◆发生率:冠脉造影术中少见,但冠脉介入治疗中不少见,占0.5%-1%◆原因:钢丝冠脉损伤、穿孔,球囊或支架过大或压力过高,合并肌桥的病变置入支架所致◆表现:进行性低血压(<90/60mmHg)伴心动过速且对扩容和升压药无反应◆诊断:床旁超声检查发现心包积液◆处理:一旦发现应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或请外科行心包切开引流◆预防:操作轻柔和技术熟练,贵在早发现(术后低血压时都应想到此并发症)和及时处理

肾功能损害预防措施

(1)减少造影剂用量(2)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患者,控制造影剂用量,强调水化(输液或口服),使严重肾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生率可减少一半RadialarteryapproachPhlesmographyAllenstestInformedconsentExplaintheprocedure.AssessbloodflowtoHand5-10mgvalium(1.5hrsbeforeprocedure)Fastingaftermidnightbeforeprodecure.LightbreakfastisallowedifprocedureisscheduledmiddayShavethesiteofprocedureCleansetheareawithiodine.PatientPreparationAllenstestBriefHistoryofTRA@Lahey95–03:Mustonly2004:Singleoperator“ramp–up”2005–07:Mostlysingleoperator2008-:BroadoperatorapplicationwithroutineSTEMIuseTechniqueSeldingersTechnique18gaugeSeldingersneedleusedSeldingersneedle:ConsistsofblunttaperedexternalcannulaSharpobturatorprotrudingatthetipNeedleandobturatorinsertedat45degreeangletothighRationaleforTRAforACSandMIACSandSTEMIpatientsarefrequentlyaggressivelyanti-coagulatedwithhighratesofaccesssitebleedingAccesssitebleedingisanindependentpredictorofmortalityinACSTRAlowersaccesssitebleedingrates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穿刺点局部出血到体外,量不会很大,但当皮肤穿刺点被压迫后,而血管穿刺点仍出血,沿上臂软组织间隙上行可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后果严重。矫枉过正---局部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可造成远端缺血,肿胀,皮肤、神经受损等。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颈内静脉穿刺误伤动脉锁骨下静脉穿刺误伤动脉误伤肺脏,造成血气胸迟发心包填塞护理强调饮食注意事项,加强预防严重并发症---食道心房瘘的意识。四、中心静脉插管的途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残余分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溶血血小板减少封堵器脱落三尖瓣腱索损伤,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1,内漏是指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血液以各种途径继续流入假腔的现象。支架释放后未能完全隔绝瘤腔与动脉血流间的交通为内漏发生的根木原因。内漏主要分为两型:I型内漏为血液经支架近心端与主动脉间的缝隙流入假腔,原因包括过大的主动脉弓降部迂曲和扩张、锚定区不适当及支架直径选择不当,造成近端内膜破口封堵不严。I型内漏必须及时处理,II型内漏是指多破口夹层,在近端夹层封闭后血流经夹层远端破口逆向灌注假腔或假腔与分支动脉相通,假腔不缩小或压力不减低。II型内漏如漏口或漏入量不大无需即刻处理。术后用CTA随访观察,如假腔完全性或部分性血栓化,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但对于大量逆流造成假腔不变或增大者,则应在支架置入另外一枚支架覆膜以封堵远端破口,但此时应特别注意覆膜支架覆盖范围不能过大。2,脊髓损伤传统外利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截瘫井发症.的发生率在7%一10%之间。脊髓前动脉是胸腰段脊髓的主要供血动脉,作为脊髓前动脉的主要滋养动脉,75%的几率起自第6至12肋间动脉,AD治疗截瘫的发生率远低于外利手术,考虑与目前绝大多数经覆膜支架治疗的AD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近,覆膜封闭段位置较高有关。

3,主动脉瘤形成主动脉覆膜支架术是防止主动脉夹层发展为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动脉瘤形成同样也是主动脉夹层支架治疗后的一项井发症。动脉瘤大多发生在支架近端,也可发生于支架远端,甚至发生在受夹层累及的腹主动脉。主动脉瘤的产生原因除与内漏有关外,还与假腔血栓化后形成的壁内血肿所传导的内部张力有关,但也可能是支架远端的主动脉夹层自身进展的结果。在随诊中如发现主动脉瘤,则应考虑再次支架植入治疗。

术后长期管理的意义非介入失误引起的主动脉瘤样扩张、破裂及新发夹层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