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变态心理学要点打印_第1页
4变态心理学要点打印_第2页
4变态心理学要点打印_第3页
4变态心理学要点打印_第4页
4变态心理学要点打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焦作师专王国防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为人的异常行为和心理。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偏重于对异常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精神病学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它也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异常心理不能称之为疾病,因此仍然沿用变态心理学或者异常心理学。ICD-10DSM-4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学科简史。(一)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体液说。公元5~17世纪鬼魂附身论。(二)现代说明A从思辨到实验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W1832〜1920)B从外因到内因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Freud.S1856〜1939)C从医院到社区。本世纪50年代以来弗氏学说(一)心理结构: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性本能背后的潜在力量为,,力必多(libido),他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三)人格发展理论口腔欲----肛门欲----生殖器欲三个主要的阶段82页409页(四)对异常心理的解释本能退化----固著自我理性处理。防御体系:否认,补偿、升华、替代、幻想、压抑、投射、反向、合理化精神动力学理论:变态心理并非由于躯体疾病而是由于心理冲突和情绪紊乱的结果。本能欲望过强,心理防御机制无法控制及与之抗衡,就只能让内驱力在意识中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防御机制应用不当或过多,会出现变态行为。心理变态是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如何评价弗洛依德?行为主义(一)经典条件反射(二)操作条件反射与强化(三)不恰当的泛化和辨别(四)模仿学习(五)认知学习。人的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环境刺激。行为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变态行为是错误的学习和不适当条件联系的结果。通过适当的学习也可以矫正,使之变得正常。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其人。存在---人本主义解释。人本主义思想,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罗杰斯/马斯洛)(一)自我是组织心里活动的中心(二)注重价值和个人成长(三)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积极态度(四)变态心理的有关解释1人的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和行为动力。2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阻,人将发生心理障碍。3解决心理问题途径在于创造促进成长的条件。潜能的趋于完善的动力特征。存在和责任冲突。人本主义的历史贡献----在群体中研究个体。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一、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1适应:2人际交往:3改造世界:/异常心理就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心理异常的判断。一、常识性的区分:1异常的行为: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异常的情绪体验3不良的社会适应: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1统计学角度;2文化人类学角度;裸行3社会学角度;4精神医学角度;5认知心理学角度。三、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1医学标准;2统计学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1、医学标准病理心理+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根据标准化比较客观有可测量的生物学标准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仍缺少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心理障碍的原因还包括社会文化和心理方面。2、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以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是否正常比较客观,操作简便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正态分布受到社会文化影响不能普遍适用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客观的看待社会适应标准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四心理学区分原则(病与非病)郭念锋(1995)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过程的协调一致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识活动,这些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构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受心理状态的制约,而心理状态又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心理过程变态是指认识、情绪和意识活动异常一、认知障碍: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4自知力障碍。感知障碍常见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它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甚至会使人惊恐、拒食、伤人或自杀。(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消失、倒错3内感性不适。(二)知觉障碍1、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错觉在正常人也会发生,如杯弓蛇影。正常人的错觉经验证后可以消除,但变态心理患者的错觉不易纠正。常见错视和错听,如看到猫以为是老虎而不敢动弹,看到象棋以为是糖果欲把它吃掉。2、幻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时而出现的知觉体验。幻觉按感觉器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等。临床常见的幻觉主要是幻听,有以下几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根据性质,幻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产生于患者生活的客观空间,是通过感官感知的,幻觉形象鲜明,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看到或听到);假性幻觉产生于患者主观脑内或体内,不通过感官而获得,感知的形象不鲜明生动。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为: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三)感知综合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能够正确感知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但对个别属性感知歪曲。常见的有: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主要通过言语来发现。思维障碍是变态心理的主要症状,也是精神科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根据临床分类,思维障碍一般分为:(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2思维内容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病理性赘述、思维云集、强迫思维、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1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忽,是联想加快,思维活动量增多并快速转变。患者语量增多,语流变快,概念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彩,思维常常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转变话题,即随境转移,出现音韵联想和语意联想。患者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觉脑子特别灵,好像上了润滑油,出口成章,但信口开河。2思维迟缓:是联想速度的缓慢、联想困难或联想抑制,患者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低、反应迟钝,如感到脑子不灵了,什么都想不起来。3思维贫乏:是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贫乏,患者表现为沉默少语,言语单调,感到脑子空虚,没有什么可说的。4思维松弛:指思维活动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患者回答问题不中肯,不很切题,使人感到与之交谈困难,对患者言语的主题和用意不易理解。5破裂性思维: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如患者在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和文法上正确,但主题之间和句子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使人无法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称为语词杂拌。6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下出现。7思维中断:患者在意识清醒,无任何外界原因时思维突然中断,言语停顿,片刻后继之新的内容,此时患者不受支配,不能自主。常见于精神分裂症。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意外联想/被外界掠走思想。9思维云集:指患者思潮不受意愿的支配,强制性涌现出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患者常常描述,脑子乱,不能控制,想的事毫无意义,一件事没想完又想另一件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10病理性赘述:是思路的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讲话罗嗦,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做不必要的过分累赘的描述,致使无意义的繁枝细节掩盖主要内容,思维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或离题不远,最后能达到预定的终点。常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概念的转换,患者常常以无关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自己解释,他人无法理解。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反穿衣服,以示自己表里如一或心地坦白,吞食骨头以使自己有硬骨头精神。12语词新作:患者将不同涵义的概念或语词融合浓缩在一起,作无关的拼凑,自创文字图形和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将兰和男写在一起成一个字,以形容自己漂亮,是美男子。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13逻辑倒错性思维:指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如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的,动物是由植物进化的,因此人不应吃猪肉和蔬菜。思维内容障碍一1妄想的特征:思维内容没有事实根据,不符合患者的教育水平和所处环境。患者坚信不移,不能用亲身体验和教育去纠正。妄想的内容往往与患者的切身利益相关。常见的妄想表现有:1关系妄想;2被害妄想,患者坚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打击、陷害。被害妄想还可划分跟踪妄想关系妄想;3特殊意义妄想;4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到电波和仪器的外力支配控制和操纵;5夸大妄想常见于躁狂患者,多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发生,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势,有很多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后裔。自责妄想:常见于抑郁患者•,过分贬低自己。6自罪妄想/自责妄想;罪恶妄想: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拾到两角钱没有交公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至拒食自杀或要求劳动改造。7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经反复求医和化验检查也不能改变疑病观念;严重患者会认为内脏腐烂心跳停止或脑子空了,称为虚无妄想。8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自己不忠实,9钟情妄想10内心被揭露又称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内心所想的事虽未表达,却被人知悉,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隐私,都在纷纷议论自己。按妄想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强迫性思维:指某一概念在患者脑内反复出现,如一种想法、一句话、一件事、一个数等反复追究这些毫无意义的荒谬问题,又称强迫性穷思竭虑,欲罢不能,可继发强迫动作。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一)注意障碍,注意减弱和狭窄。(二)记忆障碍,1增强2减退3遗忘,4错构/5虚构(三)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又称弱智,是由于先天或围产期以及18岁以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力功能显著低于正常,伴有适应行为受损、精神发育迟滞可根据症状轻重表现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几类。2痴呆,是指大脑发育基本成熟智能已发育正常,但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导致智能严重障碍。患者意识清晰但思维活动不完善,智能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丧失,不能从事学习和工作,甚至生活也不能自理。四、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一般精神病人均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就医,甚至拒绝看病和住院,拒绝服药。自知力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临床上常将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轻重或病情好转的重要指标。自知力恢复是指病人症状消失,对所患精神病症状能认识到是病态。第二单元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一)情感高涨:这是一种病理性的愉快心境,患者正性情绪活动明显增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从轻度愉快到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欢乐情绪与环境背景不相符。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常常表现出一种欣快症状,虽有幸福喜悦的内心体验,但脸上的笑容却给人以呆傻和愚蠢的感觉,患者说不清高兴的原因,表现单调刻板。(二)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是负性情绪增强,轻者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忧郁沮丧,悲观绝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度日如年,自卑自责,觉得生不如死,出现自杀观念和企图。(三)焦虑焦虑是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危险并未发生,但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好似大祸临头,坐卧不安,认为问题无法解决,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四)恐惧恐惧是个体面临危险时的情感体验。与焦虑不同的是危险已经存在,患者认为自己无法克服这种危险,试图回避。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一)情感迟钝。(二)情感淡漠情感淡漠是指情感活动减退,患者对外界任何剌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如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对常人极大悲痛或高兴的事无动于衷,言语声调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或缺失,严重者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也漠不关心。(三)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体验和外界剌激的性质不协调,如得知令人高兴的事却表现出伤感,谈及令人悲痛的事反而表现出偷快情绪。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一)情感脆弱,在外界轻微刺激甚至无明显外界因素影响下患者情绪容易波动,感动得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二)易激惹性指易怒倾向,易出现攻击行为。疲乏、睡眠不足或女性行经前期也会表现出易激惹性。(三)强制性哭笑(四)欣快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增强:是指意志活动过多,不同的患者表现各异,有迫害妄想的人会反复上诉或控告,有夸大妄想的人会日以继夜地从事无效的发明创造,躁狂病人会终日忙忙碌碌、精力充沛、不感疲劳。有些意志增强的人会表现出食欲和性欲等本能意向和行为动作的增多。2意志缺乏:是指意志活动缺乏,患者对任何活动缺乏动机要求,个人生活极端懒散,有时食欲和性欲等本能要求也缺失,行为孤僻退缩。3意志减退:是指意志活动减少,情绪低落,对周围一切事物无兴趣,意志消沉,不愿活动。患者对日常工作和学习感到非常吃力,甚至不能进行,整日呆坐,卧床不起。4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患者终日忙碌不停,多辩饶舌,胡编乱画,事事干涉,有时出现色情行为和愚弄他人或恶作剧的戏谑行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种,前者是指言语动作的增多和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和环境相配合,见于躁狂病人;后者言语增多和思维情感不相配合,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和目的性,使人难以理解,精神活动与外界环境不协调,见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5精神运动性抑制:是指整个精神活动降低,言语动作普遍迟缓或减少,表现出缄默木僵和蜡样屈曲等。1木僵患者虽意识清楚,但言语和动作行为抑制,不吃不喝,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僵住不动,对体内外任何剌激不起反应,口溢涎水,面无表情,大小便不能自理。2违拗3蜡样屈曲是指严重的木僵病人,肢体随人任意摆布,像蜡塑一样,可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极不舒适的姿势,如“空气枕”。4缄默患者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以手示意;精神运动性抑制多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病人。5被动性服从6刻板性动作7模仿动作8意向倒错9作态;10强迫动作(强迫行为):是一种违背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患者知道做这些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并努力设法摆脱。患者为此感到非常痛苦。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全世界分布,随各国文化而有所差异20—30岁占半数以上;40岁以后发病者较少。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感知觉、情感和行为多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类型1、错乱型过去称”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该型开始发作的时间比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症还早。2、妄想型偏执型,最常见,青少年期开始,起病缓慢。3、紧张型比较少见,此病能自动缓解,疗效好。4、单纯型,少见,疗效差(一)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1.思维过程障碍2.情感障碍3.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4.幻觉、妄想人格解体等症状,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命令性幻听、思维鸣响、评论性幻听和自笑自语。妄想有泛化和内容荒谬的特点,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影响妄想多见,其次是嫉妒、钟情、罪恶和疑病妄想。5.自知力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一定都具备上述各项症状,而且随着疾病类型和临床阶段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将精神分裂症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阶段以幻觉妄想为主,又称阳性症状;慢性阶段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孤僻内向为主又称阴性症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患者可能两种症状都有。二、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妄想内容有一定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两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常有相应的心因;在2~3月内痊愈。第二单元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临床主要特征病程为双相循环发作或单相发作,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大多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抑郁发作、躁狂发作、躁郁症;持续性心境低落;循环型心境障碍第三单元神经症(neurosis)又名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大组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1恐怖症主要分为3种类型:1)场所恐怖如高处、广场、黑暗等(2)社交恐怖,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3)特定恐怖,如动物、鲜血、尖锐锋利物品。病因:遗传与素质因素,患者的性格,父母的过分保护,示范影响作用。2焦虑症(应用)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病因:无定论,认为是精神内部冲突所致。3强迫症(应用)强迫性,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简称“强迫症”。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他的意愿,遂极力抵抗和排斥,但无法控制,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大体可将强迫症划分为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两类。病因:社会心理因素起诱发作用,也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素质和人格特征。4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患者有时有某种躯体障碍,但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不能解释患者的痛苦与先占观念。列入这类障碍者,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5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主要为:①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减低等衰弱症状;②回忆及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对声、光敏感的兴奋症状;③易烦恼、易激惹的情绪症状;④紧张性疼痛:⑤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病因:社会心理因素抑郁性神经症<二级技能〉病因:社会心理因素不良认知模式躯体疾病。诊断: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伴后述3项:兴趣减退,但未消失;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和支持;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3、无后述症状中的任何一项: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早醒和症状晨重夕轻;严重的内疚或自罪;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不止一次自杀未遂;生活不能自理;幻觉或妄想;自知力缺损。4、病程至少2年,多数时间心境低落,如有正常间歇期,每次最长不超过2个月。抑郁性神经症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要强调心理预防,解除患者的心理负荷,调整社交关系,消除心理应激源,创设健康的外部环境,从小培养开朗、健全的个性,亲属患有抑郁症须积极治疗,对自杀者作好监护,药物治疗上使用丙咪嗪等抗抑郁药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如恶梦、闪回、侵入性记忆;保护性反应,如情感麻木、健忘症、认知回避等;唤醒症状,如惊恐反应、过度警觉、入睡困难。还伴有负性情绪(如悲伤和愤怒)以及负性认知(内疚感)。3适应障碍环境性第五单元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患者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患者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1.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2.分裂性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4.冲动性人格障碍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