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第1页
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第2页
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第3页
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第4页
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S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forConcreteConstructio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1总结我国近年来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实践经验,吸纳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结合我国水运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编制而成。本规范主要和特殊混凝土施工等技术内容。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自发布实施以来,为保证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水运工程建设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别是对水运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保证和提高措施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已不能适应施工技术的需要,为此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本规范进行修订。本规范的第4.1.3.条、第4.2.2条、第4.3.4条、第6.3.5条、第9.3.7条、第9.5.2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共分10章和8个附录并附有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3基本规定:黄孝蘅米胜东王海滨5配合比设计:米胜东许彩虹潘德强黄孝蘅8混凝土工程:王海滨潘德强王定武李俊毅10特殊混凝土施工:李俊毅王海滨罗承斌王定武附录B引气剂溶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黄孝蘅附录E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试验方法:李俊毅附录F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2本规范于2009年10月26日通过部审,2011年4月22日发布,自2011年7月1日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部运南路1002号,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300222),以便再修订时1 2术语 3基本规定 (3)4原材料 4.1水泥 4.2细骨料 4.3粗骨料 4.4掺合料 4.5外加剂 4.6拌和用水 4.7钢筋 5配合比设计 5.1一般规定 5.2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模板工程 6.1一般规定 6.2模板设计 6.3模板制作 6.4模板安装 6.5模板拆除 6.6特种模板 7钢筋工程 7.1.一般规定 7.2加工 7.3接头 7.4装设 8混凝土工程 8.1拌制 8.2运输 8.3浇筑 8.4养护 8.5质量检查 28.6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8.7施工缺陷修补 9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9.1预应力筋制作 9.2预应力张拉、放松机具设备 9.3施加预应力 9.4先张法 9.5后张法 9.6无粘结预应力 10特殊混凝土施工 10.1雨天施工 10.2热天施工 10.3冷天施工 10.4水下混凝土施工 10.5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0.6泵送混凝土施工 10.7真空吸水混凝土施工 10.8水下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施工 10.9膨胀混凝土施工 10.10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 附录A引气剂的品质标准 附录B引气剂溶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B.1引气剂溶液的配制 B.2使用方法 B.3注意事项 附录C引气剂溶液泡沫度手摇法检验 附录D混凝土用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 D.1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 D.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附录E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试验方法 E.1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 E.2试验及评定方法 附录F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F.1计算模板时的荷载标准值 F.2计算模板时的荷载分项系数 附录G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1坍落扩展度、Tso流动时间试验方法 3G.2L型仪试验方法 G.3U型仪试验方法 C.4拌合物稳定性跳桌试验方法 附录H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附条文说明 11.0.1为统一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1.0.2本规范适用于水运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所用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水运工程中附属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所用混凝土的施工可参照执行。1.0.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22.0.1海水环境marineenvironment2.0.2胶凝材料cementitiousmaterial2.0.4水胶比watertobinderratio 33.0.1混凝土除强度和拌合物的和易性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具备所需要的3.0.2混凝土在建筑物上部位的划分应符合表3.0.2-1和表3.0.2-2的规定。海水环境混凝土部位划分表3.0.2-1掩护条件划分类别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有掩护条件按港工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加1.5m以上大气区下界至设计高水位减1.0m之间浪溅区下界至设计低水位减1.0m之间水位变动区下界至泥面无掩护条件按港工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加(ηo+1.0m)以上大气区下界至设计高水位减η₀之间浪溅区下界至设计低水位减1.0m之间水位变动区下界至泥面按天文潮位最高天文潮位加0.7倍百年一遇有效波大气区下界至最高天文潮汐减百年一遇有效波高H₁₃之间浪溅区下界至最低天文潮位减0.2倍百年一遇有效波水位变动区下界至泥面注:①n₀为设计高水位时的重现期50年H(波列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波峰面高度(m);②当浪溅区上界计算值低于码头面高程时,应取码头面高程为浪渐区上界;③当无掩护条件的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无法按港工有关规范计算设计水位时,可按天文潮潮位确定混凝土结构的部位划分。淡水环境混凝土部位划分表3.0.2-2设计高水位以上设计低水位以下水上区和水下区之间注:水上区也可按历年来平均最高水位以上划分。3.0.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3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表3.0.3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3.0.4配合比选定,应保证拌合物的和易性,并应采取减小泌水率和离析的措施。混凝土的和易性应按坍落度、泌水性、离析和捣实难易程度综合评定。塑性、低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时的坍落度宜按表3.0.4选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4塑性、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mm)表3.0.4素混凝土配筋率不超过1.5%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50~70配筋率超过1.5%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3.0.5混凝土的抗渗性应按经过标准养护28d试件所能经受的最大水压力确定,并以抗渗等级表示。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表3.0.5所列数值选定。表3.0.5混凝土抗渗等级表3.0.5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δ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δ…—3.0.6混凝土的抗冻性应按(20±2)℃水中养护28d标准试件所能经受的最大冻融循护条件的设计高水位至设计低水位之间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应按表3.0.6混凝土抗冻等级表3.0.6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士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严重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低于-8℃)F350F300F250F200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4℃~-8℃)F300F250F200F150微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0℃~-4℃)F250F200F150F100注:①试验过程中试件所接触的介质应与建筑物实际接触的介质相同;②开敞式码头结构和防波堤等建筑物混凝土宜选用高1级的抗冻等级或采取其他措施。混凝土含气量选择范围表3.0.7骨料最大粒径(mm)含气量(%’骨料最大粒径(mm)含气量(%)4.0~7.0注:泵送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5.0%~7.0%。3.0.8海港工程浪溅区采用普通混凝土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不应大于2000C,采用高性5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最高限量值(%)表3.0.9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海水环境淡水环境注: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最高限量值以胶凝材料质量百分比计。3.0.10海水环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海水环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3.0.10建筑物所处地区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北方南方注: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系指主筋表面与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②表中数值系箍筋直径为6mm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当箍筋直径大于6mm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③位于浪溅区的码头面板、桩等细薄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南、北方一律取用50mm;④南方指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大于.0℃地区。3.0.11海水环境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3.0.11的规定。海水环境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表3.0.11构件厚度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2.5倍预应力筋直径且不小于50注:①构件厚度系指规定保护层最小厚度方向上的构件尺寸;②后张法的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系指预留孔道壁至构件表面的最小距离;③制作构件时,如采用特殊施工工艺或专门防腐措施,应经充分技术论证,对钢筋的防腐作用确有保证时,保护层厚度可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④有效预应力小于400MPa的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按表3.0.10执行,但不宜小于1.5倍主筋直径。3.0.12淡水环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3.0.12的规定。淡水环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3.0.12保护层最小厚度水上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水气积聚非水气积聚注: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系指主筋表面与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②表中数值系箍筋直径为6mm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大于6mm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③无箍筋的构件(如板等)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减少5mm;⑤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倍主筋直径。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6料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宜在6%~12%。项次有抗冻性要求无抗冻性要求C55~C301总含泥量(按质量计,%)其中泥块含量(按质量计,%)2云母含量(按质量计,%)7项次有抗冻性要求无抗冻性要求3轻物质(以质量计,%)4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质量计,%)5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采用水泥胶砂法进行砂浆强度对比试验,相对抗压强度不应低注:①有抗冻要求和强度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用硫酸钠法进行检验,经浸烘5次循环的失重率不应大于8%;③轻物质是指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³的物质。细度模数μ粗砂3.7~3.1细砂2.2~1.6中砂3.0~2.3特细砂1.5~0.7砂的颗粒级配区公称粒径方孔筛筛孔边长I区丑区Ⅲ区4.7585~710.315注:①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比相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和0.63mm的累积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积筛余允许超出表列范围,但超出总量不大于5%;84.2.4.3如拌和用水和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低于限定值时,砂中氯离子的含量可适当4.3.1.1配制混凝土应采用质地坚硬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沉积岩C60~CACC35~C10C60~C4CC35~C1CC60~C40C35~C1C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ACC35~C10压碎指标(%)9有抗冻要求无抗冻要求软弱颗粒含量(以质量计,%)粗骨料物理性能的要求表4.3.1-4指标名称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山皮水锈颗粒含量(按质量计,%)颗粒密度(kg/m³)注:①针片状颗粒是指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片状颗粒是指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②山皮水锈颗粒是指风化面积超过1/4的颗粒;应不大于3%,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应不大于5%。4.3.2粗骨料的杂质含量限值应符合表4.3.2中的规定。粗骨料杂质含量限值表4.3.2项次有抗冻要求无抗冻要求1总含泥量(按质量计,%)C55~C302泥块含量(按质量计,%)3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按质量计,%)4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进行混凝土对比试验,相对抗压强度不应低于95%注:①粗骨料中不得混人煅烧过的石灰石块、白云石块,骨料颗粒表面不宜附有粘土薄膜;③含泥基本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对无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总含泥量可由1.0%、2.0%分别提高到1.5%、3.0%。(2)不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的2/3;(5)厚度为100mm和小于100mm混凝土板允许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2板厚的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表4.3.5级配公称粒级累积筛余量(按质量计,%)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mm)连续粒级00-—0————0————0———一0单粒级—0———————0-——一0——一———0———一—0 SO₃含量IⅡⅢ(2)当粉煤灰中CaO含量大于5%时需经试验证明安定性合格;4.4.3混凝土中掺加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下列规定。4.4.3.2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应符合表4.4.3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指标表4.4.3密度(kg/m³)比表面积(m²/kg)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氯离子(%)烧失量(%)S75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含量不宜大于0.02%。凝材料质量百分率计的2%。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素混凝土不溶物(mg/L)可溶物(mg/L)氯化物(以Cl~计,mg/L)硫酸盐(以SO²-计,mg/L)满足附录D中有关的要求。5配合比设计C30,计算的强度标准差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C20~C40混凝土强度标准(MPa)(2)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按强度要求得出的水胶比还应与按表5.1.5-1及表5.1.5-2中的按耐久性要求规定的水胶比相比较,当计算的水胶比大时,取表中规定值。海水环境混凝土按耐久性要求的水胶比最大允许值表5.1.5-1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严重受冻—受冻微冻 不冻 一水下区无水头作用受水头作用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5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5~1C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10注:除全日潮型港口外,其他海港有抗冻性要求的细薄构件水胶比最大允许值应酌情减小。淡水环境混凝土按耐久性要求的水胶比最大允许值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十水上区水气积聚或通风不良无水气积聚或通风良好水位变动区严重受冻受冻微冻不冻水下区无水头作用受水头作用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5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5~1C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105.1.5.2根据所用的砂石情况和确定的坍落度值,宜按经验或按表5.1.5-3选择用用水量选用值(kg/m³,表5.1.5-3坍落度(mm)碎石最大粒径(mm)注:①采用卵石时,用水量可减少10~15kg/m³;②采用粗砂时,用水量可减少10kg/m³;采用细砂时可增加10kg/m³③掺外加剂后的用水量按外加剂的减水率进行计算调整。砂率选用值(%)表5.1.5-4碎石最大粒径近似胶凝材料用量(kg/m³)注:①采用卵石时,砂率可减少2%~4%;②采用引气剂时,空气含量每增加1%,砂率可减少0.5%~1.0%;③采用细砂时,砂率可减少3%;采用粗砂时,砂率可增加3%。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F350F300F250F200水下区注:有耐久性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应按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降低水泥水化热综合考虑 Wo=V(1-γ)pc出。当采用皮带机运输时应考虑有2%~3%的砂浆损失。应符合第3.0.7条的规定。5.2.2.1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坍落度强度等级抗氯离子渗透性浪溅区水位变动区、大气区注:对掺加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可按90d龄期的试验结果评定。(1)单掺一种掺合料的掺量按表5.2.2-2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掺量(%)表5.2.2-2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硅灰50~8025~403~8(2)同时掺入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时,其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65%,其中粉煤灰掺入量不超过20%;(3)掺粒化高炉矿渣粉或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必要时同时掺入2%~4%的硅灰5.2.2.5拌合物中胶凝材料体积不应大于混凝土体积的35%。5.2.2.7对确定的配合比制作试件应根据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其他要求进行试验校5.2.3.1配制抗渗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除应符合第4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1)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0%,其中泥块含量不大于0.5%;(2)细骨料总含泥量不大于3.0%,其中泥块含量不大于1.0%(3)细骨料中云母含量不大于1%。(1)胶凝材料总量不小于320kg/m³;(2)外加剂采用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4)砂率为35%~45%;5配合比设计(5)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控制在3%~5%的范围内。管径之比符合表5.2.4-1的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碎石卵石(2)细骨料细度模数为2.4~2.9,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5.2.4.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第5.1节中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200mm,对不同泵送高度按表5.2.4-2选用60~100(3)泵送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6045%的范围内;(5)有抗冻要求的泵送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5%~7%的范围内,5.2.5.2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第5.1节中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2)膨胀混凝土按耐久性要求的水胶比最大允许值为0.50(3)膨胀混凝土的最低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00kg/m³。海水环境中有抗冻性要求的(2)根据选取膨胀剂掺量系数及每立方米基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按下列公式计E——膨胀剂掺量(kg)p,——膨胀剂的密度(kg/m³); 5配合比设计5.2.6.1配制粉煤灰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除应符合第4章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1)预应力混凝土采用I级粉煤灰(3)粉煤灰用于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时掺入引气剂;混凝土中的含气量按3.0.7条泥品种进行选择,当采用P·I和P·Ⅱ型硅酸盐水泥时不超过30%;当采用P·0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超过20%;泵送混凝土或流态混凝土按泵送和浇筑要求确定最佳粉煤灰等级超量系数粉煤灰等级超量系数IⅡⅢ(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按第5.1节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得出按基准混凝土配合F=C₀f·W≤Wc………………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f-—粉煤灰取代水泥率(%):C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W₀—基准混凝土用水量(kg)S₀——基准混凝土砂用量(kg)p;——粉煤灰的表观密度(kg/m³);pe——水泥的密度(kg/m³):p——水的密度(kg/m³);p.砂的表观密度(kg/m³).(3)外掺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在选定外掺法粉煤灰掺加率后,根据基准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每立方米量(5.2.6-6)式中F粉煤灰用量(kg)C₀基准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kg)f.粉煤灰掺加率(%)(4)按照等稠度原则,根据所掺的粉煤灰需水量比和减水剂效率,确定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且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大于基准混凝土用水量(5)在砂料中扣除粉煤灰所增加的绝对体积相同的砂重,按下列公式计算调整后的S=S₀-(F/py)·p₃(5.2.6-7)式中S调整后的用砂量(kg)So基准混凝土砂用量(kg):p;——粉煤灰的表观密度(kg/m³);p.砂的表观密度(kg/m³)5.2.6.4对确定的配合比制作试件应根据要求的性能进行试验校核,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的有关规定。5.2.7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2.7.1采用的原材料除应符合第4章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水泥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2)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混凝土输送管的1/3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不大于40mm;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5配合比设计(3)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5.2.7.2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水陆强度比、水下抗分散性、水下自密实性、耐久性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并经济合理;(2)水下混凝土水胶比的选择同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取按强度要求得出的水胶比和按耐久性要求规定的水胶比较小值作为配合比的设计依据;(3)水下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比设计强度标准值提高40%~50%,或按下式计算:式中f,o——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MPa);0水下混凝土的陆水强度比,为水陆强度比的倒数,根据工程所用材料的情况按经验取值,或通过试验确定;fu,k——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o——工地实际统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MPa);(4)水下混凝土的配制强度计算式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值按第5.1.5条的规定计算;施工单位没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按表5.2.7-1中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平均水平选取;开工后按积累的统计资料进行修正;C20~C40(5)有耐久性要求的水下混凝土,水胶比最大允许值符合表5.2.7-2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海水环境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淡水或其他地下水环境水位变动区水下区5.2.7.3水下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取0.40~0.50、水胶比0.50~0.60,有试验依据时砂率和水胶比酌情增大或减小;(2)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为160~220mm;(3)每立方米水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50kg,当掺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其中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4)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早于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间,当混凝土数量较大或灌注量受到限制而需灌注时间较长时,通过试验掺入适量的缓凝剂,确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满落落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率,通常砂率为38%~42%;(4)有抗冻要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空气含量为4.0%~6.0%。(2)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0%:(3)水与胶凝材料的体积比为0.8~1(4)粗集料体积一般为混凝土总体积的28%~35%体积一般按占砂浆体积40%~50%选取.5.2.9.2配合比设计除按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条件(6)纤维抗拉强度不低于280MPa;(8)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3)合成纤维掺量一般不超过2kg/m³,常用掺量为0.6~1.2kg/m³;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6.1.4组合钢模板和滑动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2.3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可参照附录F。普通模板与支撑系统应考虑下列荷载按表6.2.3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1)模反和支架的自身重力: 序号计算强度用验算刚度用1梁、板和拱等的底模板及支架2柱和墙等的侧模板3梁和板等的侧模板基础、墩台等厚大结构的侧模板注:处在波浪和水流作用水域的模板及支撑在计算稳定时尚应考虑波浪和水流的作用。6.3.1模板及支撑应按模板设计图和工艺文件加工制作。成品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6.3.2.2模板的组拼组焊应在专用工装和平台上进行,并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6.3.5模板的吊环严禁使用冷拉钢筋。焊接式钢吊环的焊缝长度及焊缝高度应满足设6.3.8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8的规定.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表6.3.8序号允许偏差(mm)1钢模板、胶木模板长度与宽度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2对角线差3连接孔眼位置12木模板长度与宽度对角线差3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1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3面板缝隙13混凝土底胎模单个台座长度与宽度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3四角相对高差5长线台座宽度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3每10m相对高差5边线平直度,拉10m线检查5 应符合表6.4.9的规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6.4.9允许偏差(mm)1预埋钢板、预埋管、预留孔或洞中心线位置32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03预留孔或洞中心线位置预留洞截面内部尺寸0预制构件模板安装允许偏差1模板接缝表面错牙22长度桩类构件梁、板类构件方块类沉箱、沉井、扶壁等最小边长≤10m3截面尺寸桩类宽度高度梁、板类宽度0高度、厚度0方块类宽度高度沉箱、沉井、扶壁宽度高度壁、板厚度念能念能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续表6.4.10允许偏差(mm)4侧向弯曲矢高桩类L/1000且不大于2C梁、板类L/1000且不大于155全高竖向倾斜宽度≤5m6顶面两对角线差短边≤3m7桩顶倾斜7B/10008桩尖对桩纵轴线偏差6.4.11现浇结构和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11的规定。表6.4.11允许偏差(mm)1轴线柱5桩帽、独立基础梁5管沟2前沿线码头胸墙、帽梁、坞墙5防波堤胸墙、挡土墙、防浪墙3标高墙顶桩帽、墩台、基础等支承面0-104截面尺寸柱桩帽、墩台墙梁的宽度5顶面对角线差6长度梁-10墙、廊道、管沟等7全高竖向倾斜3H/10008侧向弯曲矢高L/1000且不大于259相邻板错台2 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表6.5.2结构跨度(m)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1板2~82梁3悬臂构件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6.6.1.2胶囊的充气压力应能保证预留空心的设计形状和尺寸。用于空心桩和空心 时,应查明标牌及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在使用之前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力学、7.1.4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包装、标志、搬运和存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上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的有关规定。4%,HRB335、HRB400牌号钢筋和KL400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牌号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HRB400牌号钢筋的弯弧内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7.2.4.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径除应符合第7.2.2条的规定外,尚不得小于受力钢筋 7.2.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加工后的钢筋偏差应符合表7.2.6的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mm)表7.2.6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钢筋弯起点的位置箍筋内净尺寸7.3.2钢筋接头末端与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力钢筋的最大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应有一处以上接头;(1)非预应力筋在受拉区不大于50%;(2)预应力筋不超过25%,当焊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不超过50%;7.3.5.1钢筋绑扎搭接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7……………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表7.3.5HPB235HPB300HRB335HRB400注:①d为钢筋直径。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钢筋末端,如不做成弯钩,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③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④冷轧带肋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的相关度应为1.3倍搭接长度(图7.3.5),同一连接区段,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数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压区不得大于50%,受拉区不得超过25%。图7.3.5钢筋绑扎接头设置示意图注:图中所示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截面面积按两7.3.7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连接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7.4.3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与装设除应满足以上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7.4.4钢筋装设的位置偏差应符合表7.4.4的规定。钢筋骨架绑扎与装设的允许偏差(mm)表7.4.41钢筋骨架外轮廓尺寸长度宽度、高度2受力钢筋间距层距或排距3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4箍筋、分布筋间距注:预制构件外伸环形钢筋的间距或倾斜允许误差为±20mm。8.1.1混凝土的拌制宜由混凝土搅拌站或搅拌船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应按配料单配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表8.1.2单罐计量允许偏差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采用微机控制的陆上搅拌站。8.1.3称量使用的各种衡器必须按有关规定由法定计量单位定期进行检定。每一工作混凝土在搅拌机中连续搅拌的最短时间(s)表8.1.4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机机型搅拌机出料量(L)强制式强制式强制式的装料量宜为其容积的90%~95%。皮带机的最大允许倾角表8.2.5混凝土坍落度最大允许倾角(°)向上提升时向下降落时40~808.3.3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泥水和钢筋预埋件上的灰浆、油污等清除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表8.3.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允许间歇时间(h)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0~3520~295~9注:①允许间歇时间为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④重塑试验可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振动下靠自重插人混凝土中,并经振捣15s后在振捣器周围100mm处仍能翻符合第8.3.4条的规定。层允许厚度应符合表8.3.15的规定。浇筑混凝土的分层允许厚度(mm)表8.3.15捣实后的厚度捣实后的厚度插入式振捣器振实附着式(外挂)振捣器振实表面振动器振实人工振实采用250~300mm。插入式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8.3.21.2受拉区的混凝土内不得埋放块石干净并保持湿润。块石与块石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00mm或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8.4.2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表8.4.2的规定。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达到2.5MPa所需的时间(h)水泥强度等级等级混凝土平均硬化温度(℃)540~4425~2820~2337~4021~2478~8256~6045~4833~3622~24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60~6444~4835~3828~3020~228混凝土工程(3)拌和用水检查4次;(5)外加剂检查4次。8.5.7检验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立方体试件,其最小边长应根据骨料最大粒径来确压强度值。允许的试件最小边长及其相应的强度骨料最大粒径试件最小边长强度折算系数0.9540.08.5.8用于检查结构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预拌混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并应以3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强度的代表值。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fu,min≥f,k-Coo(8.5.12-2)Srn——n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s的取值不得低于σo-2nC 式中m——n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fex——该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D——常数,其取值与表5.1.4中的σ₀相同;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MPa).8.5.14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的留置应符合第8.5.9条的规定。8.5.15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评定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试件组数6~25组时,混凝土平均抗折强度符合下式的规定:式中fm——混凝土平均抗折强度(MPa);fm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MPa);混凝土抗折强度实际标准差(MPa).表8.5.15表8.5.15n5~9K(2)当试件组数大于25组时,每25组允许有1组小于0.85fm,但不小于0.75fm(3)当试件组数小于或等于5组时,其平均抗折强度不小于1.05fm,任意一组最低强度不小于0.85fm。8.5.16混凝土抗渗试件的留置及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分项工程,留置试件不少于3组,当混凝土技术条件变化时,至少增加1组;(2)各组试件的抗渗等级达到设计抗渗等级。8.5.17混凝土抗冻性试件的留置及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每一有抗冻要求的单位工程,留置试件不少于3组;跨年度施工或混凝土技术条件变化时,至少增加1组;(2)当试件组数为3组时,至少有两组达到设计抗冻等级;当试件组数大于3组时,达到设计等级的组数不低于总组数的75%;(3)当设计抗冻等级不大于F250时,最低1组的抗冻等级最多比设计抗冻等级低50次循环;当设计抗冻等级大于F300时,最低1组的抗冻等级最多比设计抗冻等级低100次循环。8.5.18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件的留置及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浇筑1000m³留置1组,每个混凝土分项工程至少留置(2)当对留置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合格评定结论有怀疑时,采用在构件上钻取芯样进行验证性检测,同类构件的芯样不少于3个,混凝土构件养护龄期不大于58d;(3)试件组数为3组时,任何一组的平均值不大于第3.0.8条规定的数值;(4)试件组数为4~10组时,总的平均值不大于第3.0.8条规定的数值;其中任何一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组的平均值不大于限值的10%;(5)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总的平均值不大于第3.0.8条规定的数值,其中任何一组的平均值不大于限值的15%。8.5.19当对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结论有怀疑时,可采用超声-(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0℃;于等于1.0m的位置;(1)养护期不少于14d;超过25℃, 9预应力混凝土工程9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度的相对差值不应大于配筋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应大于构件配筋长度的1/2000,且不应大于20mm。9.1.2.3预应力筋每工作班应抽查总数的3%,且不得少于3根。应露出挤压套筒1~5mm。对挤压锚具的抽检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5%,且不应少于5件。9.1.5.3钢丝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其强度标准值的98%。每批钢丝应抽取6个镦头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非定型产品同一组批不宜超过500套,对少量加工的非定型产品同一组批不宜超过200套。9.2.6.1外观和尺寸偏差检查,抽检数量不应少于10%,且不得少于10套锚具。当9.2.6.2夹片式和锥塞式锚夹具硬度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5%,且不少于5件。有硬符合要求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套不合格则该批锚具为不合最大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钢丝、钢绞线0.80f0.75fp钢棒0.75fp0.70fpu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J,预应力筋的长度(mm)内缩量允许值1支承式锚具12锥塞式锚具53夹片式锚具54每块后加的锚具垫板1得小于1.5,抗滑系数不得小于1.3,并应采取预防台座区差异沉降的措施。张拉台座可强度标准值的75%.9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9.5.13灌浆过程和灌浆后48h内,若环境温度低于+5℃,应对结构或构件采取保温9.6.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包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或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1)浇筑断面较小的薄壁构件按第10.1.2条的规定执行;10.3.1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冷天施工措施并密切注意天气等级不应低于42.5,并应注意其中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冷天施工的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且不得采用蒸汽养护法。混凝土中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量损失等因素,在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条件下,通过试算和试验10.3.8.1结构的冷却表面积与结构体积的比值不得大于5,且日最低气温不低于10.3.8.4当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暴露在外的老混凝土接触时,应在老混凝土周围1.0(1)结构的冷却表面积与结构体积的比值大于和等于5的结构,每小时升温15℃;(2)结构的冷却表面积与结构体积的比值小于5的结构,每小时升温10℃;恒温允许最高温度(℃)允许最高温度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钢筋温度与养护温度之差经计算确定,当钢筋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强度养护至7.5MPa或钢丝、钢绞线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强度养护至10MPa以上时,可不受设计规定的温差10.3.10.1电热毯宜由四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夹以电阻丝制成。其几何尺寸应根据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外侧与支架组成的区格大小确定。电热毯的电压宜为60~80V,单片功率宜为75~100W。10.3.11.2模板与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后拆模。10.3.12混凝土的允许受冻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50%且不低于10MPa。班应至少测量4次。法加热养护时每昼夜应为3次。设计标准的依据。试件数量除应根据规定制取外,尚应增制2组补充试件与结构中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10.4.1水下混凝土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水下普通混凝土或水下不分散混10.4.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0.4.2的规定。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表10.4.2扩展度(mm)400~55030min扩展度损失(mm)水下抗分散性水陆成型试件抗压强度比(%)悬浮物含量(mg/L)<180力学性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10.4.4采用导管法、泵压法及吊罐法施工的水下混凝土的生产与输送除应符合第8章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围水结构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10特殊混凝土施工式中Pmax=Ychemax-YwHγ—围水结构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³);10.4.6.2首批混凝土采用专用储料斗进行储备,其储量应能确保距基底面200~400mm的导管底口一次性埋入混凝土内不少于1m。虑基底面的平整度及障碍物的影响。混凝土流动半径不宜大于3m,当采用减水剂或导管10.4.6.5需要采用多根导管浇筑时,每根导管首批混凝土10.4.6.7混凝土面的最终浇筑标高应略高于设计标高值,可在混凝土硬化后清除超10.4.7.4泵送管出口宜伸入混凝土内300~400mm。10.4.9.2吊罐的结构应保证混凝土能顺畅装入和排出10.4.10.1混凝土坍落度宜保持在70~100mm。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10.4.10.2岸坡坡度不大于1:1.5时,首批混凝土应自岸侧开始浇筑,当坡度大于10.4.11.1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保持在310.4.11.2振捣法施工应采用由岸向水、赶浆振捣的顺序及浇筑方式进行。续浇时10.4.12.3袋装堆筑法不得采用干拌混凝土。袋的装料量宜为袋容积的2/3。10.5.1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符合表10.5.1的规定。其性能试验检测应按附录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表10.5.1填充性(mm)I级650≤SF≤750坍落扩展度550≤SF≤650填充性(s)Tso流动时间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I级钢筋净距40mmL型仪钢筋净距60mm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I级钢筋净距40mmAh≤30U型仪钢筋净距60mm抗离析性拌合物稳定性跳桌试验10.5.2.1混凝土生产应采用预拌方式。当混凝土用量较少,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10.5.2.2拌制用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为水泥±1%,矿物掺合料±1%,粗、细骨过40%。10.6.1.5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水泵送混凝土振捣时间表10.6.1混凝土坍落度(mm)振捣时间(s)混凝土坍落度(mm)振捣时间(s)80~14010.6.1.9泵送作业结束后应及时用压力水将导管冲洗干净10.7真空吸水混凝土施工10.7.1平面混凝土的真空脱水宜采用软吸垫,立面和斜度宜为0.05MPa,并保持4min,高真空度的最低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高真空度的最低值(MPa);H混凝土真空脱水深度(mm).10.7.3混凝土以分钟计真空脱水时间可取以毫米计板厚数值的0.10~0.15倍,或根据经验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明显被吸干,用手指压上无痕、用脚踩只留有轻微的痕迹,即可认为真空抽吸完成。也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混凝土真空脱水时间(min):T——气温(℃);tio——气温为10℃时的脱水时间(min),to可按表10.7.3选用。气温为10℃时的脱水时间表10.7.3脱水深度(mm)最少脱水时间(min)脱水深度(mm)最少脱水时间(min)10.7.4对于下列情况,混凝土真空脱水时间应适当延长:(1)水泥用量大于380kg/m³;(2)采用掺合料时,延长50%。10.7.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第5.1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0.7.5.1石子可采用中断级配;当要求同时提高强度和节约水泥时,宜采用连续10.7.5.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选用40~60mm。当混凝土厚度大、要求脱水时间短或表面平整度要求高时,宜选用20~40mm。10.7.6真空吸水系统应严密不漏气。脱水处理前,设备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0.7.6.1真空泵的空载真空度应高于0.087MPa。10.7.6.2连接软管、真空吸垫和接头,应无损伤、漏气或阻塞。胶管应能承受外界大10.7.6.3真空系统应保持清洁,应防止固体颗粒被吸入真空泵内。在脱水处理前应10.7.7厚度小于100mm的平面混凝土,可采用振动梁振动。厚度超过100mm或配筋10.7.8真空脱水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0.7.8.1振捣密实后的混凝土可采用振动梁或振动刮尺进行振动刮平。混凝土厚度应高出设计厚度1.0%~1.5%。振动刮平后,应立即进行真空脱水。10.7.8.2振动刮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铺放真空吸垫。气垫薄膜与边膜应保持80~10.7.8.3真空泵启动3min内,如真空度达不到0.59MPa以上时,应检查真空泵、接 真空泵时,在继续进行真空脱水前,可在四周密封边外抹一层水泥浆恢复良好的密封10.7.10.1现场混凝土检验应采用配备小真空吸垫的真空试模。试验所采用的混凝10.8.1.1预填骨料的粒径宜为50~200mm;其级配宜为:粒径50~80mm的占13%~15%,粒径80~200mm的占85%~87%。10.8.1.3砂应通过2.5mm筛,细度模量宜为1.2~2.0范围内,平均粒径不应大10.8.1.5加气剂宜采用纯度为96%以上的脱脂铝粉,掺量宜为水泥质量的0.03%~10.8.2水下升浆混凝土用砂浆流动度宜为(18±2)s,泌水率不应大于1.25%,膨胀率不应大于4.5%,初凝时间不应小于10.5h,终凝时间不应大于23.5h。10.8.3升浆用水泥砂浆宜用叶片转速为147r/min的高速砂浆搅拌机拌制。10.8.4按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基础的大小及升浆能力宜对基础进行分段抛填和升浆,高差应严格控制在0.5m以内,隔板两侧块石抛填的水平推进长度之差不得大于1.0m。块石直接抛砸在钢隔板上。抛填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块石顶面标高的偏差宜控制在10.8.9压浆泵额定压力不宜低于1.5MPa、排量不宜小于4m³/h;储浆罐的容积宜为1m³,罐内应设有20r/min的搅拌器。0.3~0.5MPa,当升浆管被浆体埋深2m、灌浆压力升至1.0MPa时应提升升浆管,使灌浆10.8.10.3升浆顶面至设计标高以上0.5m时应结束升浆。升浆结束后应及时清理(1)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为200mm×200mm×200mm,每个升浆单元留置试件6~10式中m——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平均值(MPa);(2)根据需要,每个升浆单元留置抗折强度试件3~5组,试件尺寸为100mm×fmin≥0.85fm10.9.1膨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10.9.2膨胀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应符合表10.9.2的规定。膨胀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表10.9.2指标值(×10~-4)限制膨胀率水中14限制收缩率空气中28(1)膨胀剂按质量计允许偏差为±1%;(2)膨胀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延长60s;(3)膨胀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5d。10.10.2限裂等级应符合表10.10.2的规定。限裂等级评定标准表10.10.2限裂效能等级裂缝降低系数一级二级10.10.3.1拌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加水之前投入合成纤维,拌和时间应延长10.10.3.2出机后运输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10.10.4合成纤维混凝土质量检验除应符合第8.5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际含量与配合比要求的含量相差不应超过15%。每个工作班应至少检验2次。附录A引气剂的品质标准附录A引气剂的品质标准A.0.1不含氢氧化钠的松香热聚物0.2%溶液的泡沫度手摇法不得小于40%、机摇法不得小于20%,30min后泡溶量不得小于300ml/g。A.0.2含氢氧化钠松香皂1%溶液的泡沫度手摇法不得小于45%、机摇法不得小于1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附录B引气剂溶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B.1引气剂溶液的配制(1)将氢氧化钠按比例溶于占总用水量2/3温度高于70℃的热水搅拌均匀(2)加入捣碎的松香热聚物并搅拌,全部溶解后加入其余的用水,配成浓度为3.2%B.2.1引气剂用量应按第3.0.7条规定的含气量值确定,与扣除引气剂溶液的水分的附录C引气剂溶液泡沫度手摇法检验附录C引气剂溶液泡沫度手摇法检验B=(V₀-V₁)/V₀×100(C.0.5)式中B——引气剂溶液泡沫度(%);公称直径冷弯180°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伸长率AgHPB2356~22HPB3006~22热轧带肋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表D.1.2公称直径弯曲性能:冷弯180°反向弯曲:正弯90°反弯20°断后最大力总伸长率Ag不小于d-钢筋公称直径HRB335HRB400HRB500余热处理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表D.1.3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屈服σ,抗拉强度σ伸长度δs冷弯90°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月牙肋Ⅲ8~2528~40牌号公称直径屈服强度Ro.1抗拉强度Rm强屈比Rm/R₀.2伸长率冷弯180°D-弯心直径d-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CRB5504~12D=3d注:R₀-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D.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冷拉钢丝的力学性能表D.2.1公称直径D抗拉强度不小于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O?0.2不小于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弯曲次数/(次/180°)不小于弯曲半径R断面收缩率ψ不小于每210mm扭距的扭转次数n不小于初始应力相当于70%公称抗拉强度时,1000h后应力松弛率r不大于4—84848575655消除应力光圆及螺旋筋钢丝的力学性能公称直径抗拉强度不小于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不小于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弯曲次数/(次/180°)不小于弯曲半径R应力松弛性能初始应力相当于公称抗拉强度的1000h后应力松弛率WLRWNR对所有规格3844444444WLR-低松弛钢丝;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消除应力的刻痕钢丝的力学性能表D.2.3公称直径d抗拉强度不小于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不小于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弯曲次数/(次/180°)不小于弯曲半径R应力松范性能初始应力相当公称抗拉强度的百分数(终)00h后应力松弛率W1.RWNRWLR对照有规格38附录E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试验方法E.1.1.1模具尺寸及格式(图E.1.1)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具为600mm×600mm×63mm的平面薄板;(2)模具边框用63mm×40mm×6.3mm的槽钢(3)底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或不小于20mm的密度板,底板上铺聚乙烯薄底板φ6栓钉丶聚乙烯薄膜(1)按工程采用的配合比配制不掺加合成纤维的基准混凝土1块;(2)同时成型同配合比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1块;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1)试件成型2h后取下塑料薄膜,每块试件各用1台电风扇吹试件表面,风向平行试件表面,风速0.5m/s,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不大于60%,24h后观察裂缝数(2)裂缝以肉眼可见裂缝为准,用钢尺测量其长度。取裂缝两端直线距离为裂缝长(3)用分度值0.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读裂缝宽度。可取裂缝中点附近的宽度代表式中A。——试件裂缝的名义总面积。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记作A,基准混凝土试件l;——第i条裂缝的长度(mm)。A——基准混凝土试件裂缝的名义总面积(mm²):A—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裂缝的名义总面积(mm²)。E.2.4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早龄期限裂效能等级可按2组试验的裂缝降低系数平均值,附录F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附录F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F.1.1模板和支架自重力标准值应按设计图确定。重度取值,松树木材可按6kN/m³计;对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可按0.5kN/m²计,组合钢模板连接件及钢楞可按F.1.2新浇混凝土自重力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重度可采用24kN/m³,对F.1.5振捣混凝土所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0kN/m²,垂直面模板可采F.1.6.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混凝土对模板的最Fmax=8K,+24K,V¹2(F.1.6-1)K₁——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取1.0;掺缓凝作用外加剂时,温度校正系数K,温度(℃)5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F.1.6.2采用外部振动器,在振动影响的高度内,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Fmax=yH(F.1.6-2)式中F—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kN/m²);γ——混凝土的重度(kN/m³),可取24kN/m³;H——对模板产生压力的混凝土浇筑层高度(m),可取4h新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式中Fm—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kN/m²);f混凝土能保持坍落度不低于150mm的时间(h)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F.1.7倾倒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可按表F.1.7采用。表F.1.7表F.1.7向模板内供料的方法水平荷载(kN/m²)1用溜槽串筒或直接由混凝土导管2用容量0.2m³以下运输器具3用容量0.2~0.8m³的运输器具4用容量0.8m³以上的运输器具注:作用在有效压力高度以内。F.1.8其他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对无掩护海域的模板,确定波浪荷载时,可取重现期为5年的有效波波高。F.2计算模板时的荷载分项系数F.2.1计算模板时的荷载标准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求得,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F.2.1采用。荷载分项系数表F.2.1荷载分项系数模板自重2新浇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附录G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附录G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2)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为平板表面标出坍落度筒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润湿底板和坍落度筒,坍落度筒内壁和底(2)用铲子将混凝土加入到坍落度筒中,每次加入量为坍落度筒体积的1/3,中间间隔30s,不振(3)观察最终坍落后的混凝土的状况,如发现粗骨料在中央堆积或最终扩展后的混(或2根)长为150mm的φ12光圆钢筋组成,钢筋净间距为40mm或60mm:G.2.3试验应在混凝土拌合物停止流动时,测量G.2.4整个试验在5min内完成。附录G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4)静置1min,提起闸板使混凝土流进后槽。为135mm,分3节,每节高度均为100mm,并用活动扣件固定,见图G.4.1;(2)将稳定性检测筒放置在跳桌上,每秒钟转动一次摇、fm=(m₃-m₁)/m₀×100式中fn——粗骨料振动离析率(%);附录H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附录H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附加说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黄孝蘅(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米胜东(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海滨(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定武(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李俊毅(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彩虹(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罗承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张树仁(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程志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潘德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李德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吴敦龙(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黄孝蘅(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海滨(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彩虹(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叶国良(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天韵(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晓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方(人民交通出版社)管理组人员名单:米胜东(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李俊毅(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彩虹(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天韵(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1总则 3基本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