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经专业发展经济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52022/12/9发展经济学2022/12/9授课安排授课时间
1-16,每周二考试安排
平时考勤、小论文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考试(50%)+小论文+考勤;2022/12/9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是否是常态?2022/12/9经济增长的历史一些最基本的事实(诺思,2005,pp104):人类脱离其它动物有100多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至20万年);固定农业的发展大概在1万年以前;农业推广用了几千年,在欧洲,推广速度很慢,每年1公里左右;固定农业发展之后,人类的数量增长了,并向新大陆迁移;在定居农业下,组织、产权出现了,技术和贸易得到了发展;2022/12/9定居农业以来的经济时代经济时代的划分(西蒙·库兹涅茨):15世纪之前的庄园经济;15-18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以来2022/12/9西方世界的兴起15世纪之前的西方经济庄园农庄经济为主中世纪的战争、瘟疫和饥荒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初期海外探险、海外贸易和人口增长美洲的发现,欧洲和亚洲的贸易,经济制度上的创新(新教伦理的出现),企业组织的出现2022/12/9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诺思,2005,pp181)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从1750年8亿增长到1980年的40亿);西方社会达到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平均寿命翻了一番;农业不再是主导活动,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最重要的行业,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农业社会变成了一个城市社会,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化,专业化和分工扩大;技术变革连续不断,成为一种常规,新能源、新材料、新物质、甚至新物种不断被创造。2022/12/98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背景全球分裂和地区之间差异的扩大第三世界的独立和追求发展的需求2022/12/9全球的分裂:富国和穷国的形成世界经济与经济世界的划分经济世界:部分世界的经济,是一个变化的概念,有特定的界限,有经济中心,有处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区域。世界地形图2022/12/9经济增长差异导致穷国、富国和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划分在工业革命没有发生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现在依然处在农耕社会。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大部分非洲国家,中国部分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广西北部山区、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贵州大部分地区,甚至广州市的农村等等。2022/12/9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二战以后,亚非拉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独立,这些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或者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Countries,LDCs),或者第三世界国家(ThirdWorld)。全球发展中国家共有100多个,占世界人口约3/4以。发展中国国家的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水平;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发达市场经济。2022/12/9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什么有的国家那么穷,有的国家那么富有?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比最富裕国家人均收入的5%还少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什么?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产生的原因?经济奇迹的产生的原因?
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如何快速从贫困转为富裕?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
2022/12/9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现实背景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必然导致发展的要求中国的赶英超美的时代特征2022/12/9使用教材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2022/12/9参考的书籍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索罗,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2005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的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马斯克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022/12/9发展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经济体是如何发展的?(经济史)经济发展的原理?(经济思想史)经济体应该怎样发展?(经济政策)2022/12/9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差异静态理论动态化研究的对象更宏观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22/12/9授课内容导论(1)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增长篇(2)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2022/12/9资源篇(3)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结构篇(4)
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十章农村发展
第十一章工业化与城市化2022/12/9战略篇(5)
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增长与分配战略制度篇(6)
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
参考文献2022/12/9讲义主线和主要内容Q=F(Captial,Labor,Land,Tec,Market,Management,Information,Institute,Culture,…)理论-理论所对应的发展案例-发展的战略(中国的现实)2022/12/9小结和答疑2022/12/92022/12/924发展经济学
第二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2022/12/925什么叫经济增长?财富和福利?财富的增加?什么能代表财富?人口增加?人均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改善?国民收入总值增加?国家力量增强?环境的改善?。。。。。。2022/12/926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增长和经济增长度量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度量2022/12/927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变量持续增加的过程。国家的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依赖自然资源禀赋(N)、人力资源(L)、资本(K)、企业家才能和技术( Z)。2022/12/928经济增长的分类外延式增长内涵增长2022/12/929外延式增长生产技术不变,要素数量增加而引起生产总量的增加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是外延式增长中国18-19世纪对“关东”地区开发明代以来对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美国农业早期的发展俄罗斯的农业发展2022/12/930内涵式增长斯密式内涵增长通过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来实现增长更大市场实现地区剩余产品价值,市场交易扩大导致分工形成,提高生产效率。中国10-11世纪北宋末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整个经济范围内出现斯密式的经济增长。15世纪-18时期中期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导致西欧各国的经济增长。
2022/12/931诺思式内涵增长
制度改革而导致的经济增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产权制度的完善---激励机制,管理水平的提高。15世纪,西欧庄园制度向资本主义农庄过渡。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22/12/932普洛米休斯式的内涵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技术革新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产品出现导致新市场开拓(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18-19世纪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变革所带来经济增长2022/12/933经济增长率的分解2022/12/934经济增长的度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2022/12/935GDP和人均GDP的缺陷GDP不能充分反映一个经济的总产出汇率影响GDP的可比性不能反映物价结构上的差异不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差异没有考虑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不能反映一个经济的财富集中程度2022/12/936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内容上存在差异50-60年代,经济发展基本上等同于经济增长,及GDP的增长(创造就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GDP的增长并意味着经济发展2022/12/937经济发展含义的变迁尽可能多地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手段,这些基本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让社会上的人更有多地获得尊严的途径;让社会上的人扩大选择的自由(托达罗)。向人类需求层次的金字塔攀登经济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劳动力逐渐从农业部分向制造业部门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部门所占比例下降(克拉克)。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2022/12/938经济发展的定义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变化,减少和消除贫困。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是充分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侧重对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2022/12/939经济发展的内容具体包括:
1.投入结构的变化
2.产出结构的变化
3.产品构成的变化和与质量的改进
4.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分配状况的改善2022/12/940
世界银行报告中指出的五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无工作的增长无声的增长无情的增长无根的增长无未来的增长2022/12/941(一)增加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保证这些必需品的公平合理分配。(二)提高生活水平。(三)把人们从奴役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扩大个人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经济发展的目标2022/12/942经济发展的度量一、GDP度量指标二、贫困程度指标三、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四、综合性发展指标2022/12/943
GDP衡量的是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一、GDP度量指标(一)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不计入GDP的。(二)走私毒品等地下经济是秘密进行的,无法计入在GDP中。(三)它不能准确反映人们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得到福利的情况。(四)GDP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代价。2022/12/944
人们满足其基本需要所必需的最低水平,被视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贫困线”。若用贫困线上限370美元去估计,那么1985年发展中国家有11.15亿人口出于贫困状态,在这些人口中有6.3亿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年消费水平低于275美元。二、贫困程度指标2022/12/945表2.1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状况(1985年)2022/12/946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类贫困指数(HPI),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贫困程度,它把人类发展定义为“扩大人类选择的过程”,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决定于寿命预期、教育识字率和保健服务等其他社会指标。人类贫困指数(HPI)=[(P13+P23+P33)/3]1/3
P1:预期不能活到40岁的人口所占的比例。P2:成人识字率。P3:建立在没有达到安全生活水平的人口数的百分比、没有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口百分比、五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于平均水平的百分比3个变量平均数基础上的剥夺指数。2022/12/947HPI的特点:1.它未规定贫困线。
2.它比较适合于测量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程度。
3.它未使用收入、储蓄、消费等这些中间性统计指标,直接使用有关人类发展的福利指标来衡量贫困,相对客观和准确。2022/12/948(一)洛伦茨曲线洛伦次把社会各个居民依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分别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标明每个等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每个等级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连接各个等级的着两个百分比所确定的坐标点形成的一条曲线,即为洛伦次曲线,它是一条反映社会总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纵轴代表每个等级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横轴代表每个等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450线为平均分配线。三、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2022/12/949
如图2.1,A为社会平均分配线,右下角的900线为绝对非平均分配线,表示总收入为一人占有。线C较线A、线B代表的贫富差距程度更大。资料来源: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迈向富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82022/12/950(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A/(A+C),A、C如图2.2中所示区域面积,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别越大。图2.2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资料来源: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迈向富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92022/12/951(一)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
总共16项指标,前7项属于社会指标,后9项属于经济指标。四、综合性发展指标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2.两万人以上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3.人均每日消费的动物蛋白质。4.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5.职业教育入学比例。6.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7.每千人中读报人数。8.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使用电、水、煤等的百分比。9.每个男性农业工人的农业产量。10.农业中成年男性劳动力的百分比。11.人均消费电力的千瓦数。12.人均消费钢的公斤数。13.能源消费。14.制造业占GDP的百分比15.人均对外贸易额。16.工薪收入者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2022/12/952(二)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一国经济概况、生产、国内成本分摊、财政和货币帐户、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外部融资和人力资源等情况的指标,如表2.3。2022/12/953续表2022/12/954(三)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由一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指标百分制得分加权平均得到。表2.4提供了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分别按人均收入和物质生活质量指数值排列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序列表。2022/12/955
表2.4显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国家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数值也低,同时从一些国家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基本生活质量可以获得改善。2022/12/956(四)人类发展指数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2.社会教育水平
3.人均收入对这三项指标分别计分,然后取平均值就得到一国的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HDI指数分为三组:低人类发展指数(0.00~0.50)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高人类发展指数(0.80~1.00)2022/12/957发展目标的转变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货币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减缓贫困权利与能力自由可持续发展贵金属的积累2022/12/958“华盛顿共识”主张用一小套措施……来实现相对狭窄的目标(经济增长)。后华盛顿共识认为,一套范围较广的措施是必要的,而且我们的措施也是很广泛的……,有必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收入分配、环境、卫生保健和教育状况上。(Stiglitz,1998)应该抛弃早期商品拜物主义的观点,转向功能和能力来评价发展和进步。(Sen,1983)如:道路和医疗服务。2022/12/959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2.基尼系数。
3.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
4.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
5.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的天数。
6.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7.交通事故死亡率。
8.城镇登记失业率。
9.零就业家庭户数。
10.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例。2022/12/960
11.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12.劳务工工伤保险参保率。
13.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率。
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5.社会捐赠款。
16.财政性教科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7.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18.财政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9.人均受教育年限。
20.职工培训人均学时数。
21.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2022/12/961重点关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理解经济发展指标的演进发展经济学
第三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发展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分化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经济发展与发展思想的演变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重农学派(魁奈:经济表):重农学派包含了经济发展宏观水平的所有的问题:生产、消费、收入分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以及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剩余的交换。重农学派的经济表重农学派的启示和缺陷关注农业的发展,只有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剩余,才是其他产业才能发展,落后、停滞的农业社会才能步入现代社会。农业剩余的存在对许多理论来说是一个分析的起点没有考虑到资本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原因?)认为土地上的农业生产是基本的经济活动,其他都是非生产性活动,是土地,而不是劳动创造了经济价值。
土地的稀缺性?农业生产在当时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性?传统中国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人口的压力、灾害的影响)?中国本农末商思想周书:“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商朝)管子:“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春秋)商鞅:“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战国)荀子:“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韩非子:“人主不除五蠹(商工之民、儒生、纵横家、侠客、逃避兵役者)之民,……则海内虽有破忘之国,消灭之朝,亦勿怪矣。”商鞅变法的内容经济措施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因弃本求末(商),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统一度量衡
政治措施: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
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假定,能通过自由市场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并使社会收入在各个阶层中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合理分配。古典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将资本解释为生产性资产,资本积累不是一种罪恶而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环节。亚当·斯密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条件:劳动率的高低从事生产性劳动的多和寡进一步可以归结为:分工;人口增长速度;资本的积累;国际贸易前资本主义社会增长缓慢原因:自给自足,分工较少;没有资本积累和机器的发明;经济制度扼杀劳动力的积极性;政府的压迫和残暴;独占的因素;交通不便,市场较小,限制了分工。政府的职能:保护社会,防止侵略(军队)建设并维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警察和法官)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其公共设施保持经济增长并不是政府的职能???马尔萨斯-悲观的经济增长理论两条自然规律: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三个命题: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增长,除非受到非常有力的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战争和疾病)道德的节制、罪恶(战争、瘟疫和饥荒)和贫困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农业基本过程不变,随着人口增加,土地边际收益递减投资和储蓄仅仅由资本家来提供,收益递减导致资本家储蓄意愿和投资动力下降,经济出现停滞天然资源禀赋差异要通过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来展开国际贸易,这样贸易会带来经济增长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假定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卡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技术发展(技术的变革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生产关系需要进行变革(制度上的变化,制度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略)资本的作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技术变迁(“熊彼特状态”的提出)企业家才能(资本家)熊彼特状态技术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存在多个部门的经济(1,2,3,……,N)劳动投入是(L1,L2,L3,……,LN)资本投入是(K1,K2,K3,……,KN)生产产出是(Q1,Q2,Q3,……,QN)劳动力和资本的比例以及劳动或资本的单位产出是由技术来决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在技术停滞的“熊彼特状态”中,经济增长通过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来实现,增长不改变资本、产量和劳动之间的比例,只是一种规模扩大而没有改变结构的增长。技术的变迁和企业家创新能改变“熊彼特状态”。改变生产函数的参数(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的比例),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引入新的生产元素和生产条件(替代的发生)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熊彼特状态”向另外一个“熊彼特状态”的跃迁,资本主义的危机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清仓过程。早期经济发展思想的启示和缺陷对于当代经济理论发展奠定的基础。外部环境的变化使这些理论不一定能被完整地利用。(国际贸易环境,新技术的传播和垄断,信息技术)简单的回顾发展经济学
第四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2022/12/982本讲主要内容当代发展经济学派的划分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演变简要介绍主要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的特点2022/12/983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增长理论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必须利用经济增长来减少失业问题。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索罗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2022/12/984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发展理论亚非拉殖民地的独立,首要目的是如何发展经济来赶超工业化发达国家,相关的发展理论成为必要。在相关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家经济进行控制---计划学派,如丁伯根,钱纳里等;二元经济增长理论,如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乔根森、卡尔多等;中心-外围理论,如普雷维什。新古典学派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2022/12/985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几乎同时推演出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即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GrowthModel)。2022/12/986哈-多模型的结论g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s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v资本—产出比率,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2022/12/987索罗模型对哈多模型作了修正和补充,发展成为一个“新古典模型”。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Solow,R.)英国经济学家斯旺(Swan,T.W.)英国经济学家米德(Mead,J.E.)系统表述并加以完善,称为“索洛—斯旺模型”。2022/12/988索罗模型的核心方程y人均产出;k人均资本;n人口增长速度;d资本折旧率2022/12/989索罗模型的结论经济的进步依赖于资本的积累的速度超过外生人口的增长速度由于不存在技术进步,如果储蓄增长太快,资本密度的增加将会带来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从降低资本收益。20世纪80年代,索罗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但并没有将规模报酬、人力资本等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增长分开。2022/12/990新增长理论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了增长模型(罗默,卢卡斯等)内生增长理论为什么有些国家投资较多?为什么有的国家的个人在新技能的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多?投资率高和学习技能的提高是否是外生的?制度的因素;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的规模;2022/12/991狭义结构主义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世界经济由中心和外围部分组成:中心部分由工业化的国家组成;外围部分国家从事农业和初级产品专业化生产(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工业化发达经济,中心国家生产资本品和工业消费品,外围国家生产原材料,两者进行交换(工业革命和殖民贸易)结果:外围国家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来获得购买工业消费品的外汇,同时依赖从中心国家进口技术;外围国家的现代初级出口生产部门和维持生存部门之间的发展上存在巨大差别(产业结构上的失衡)2022/12/992二元经济理论(广义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兰尼斯、乔根森和卡尔多等。
主要观点: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非对称并存,传统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占压倒优势,工业部门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发展中国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
2022/12/993二元经济理论的政策建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体系如何转变成单一部门现代增长体系(问题必须在转变的过程中解决,失业、贫困、资本积累,技术落后等)(刘易斯,1954)。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剩余的决定性作用,两部门必须平衡发展,必须选择和发展劳动集约型技术技术(费景汉和拉尼斯,1963)。农业剩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元的(劳动力来源、产品市场、外汇来源和原材料供应等)(卡尔多,1967)。
2022/12/994其他广义结构理论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变迁理论(三个产业部门的划分和变迁)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研究方法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大推进理论)2022/12/995计划学派通过工业化实现快速增长能够借助政治力量来实现,通过计划委员会来管理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干扰微观领域的行为。计划学派的方法论特征:运用多部门的生产函数和不同的投入品来规划生产过程,并在投资和消费之间作出分配系统运用数学模型来决定计划变量在各个时间单元的量化指标(线性规划、运筹学等)利用多年的数据来构造多年的计划。2022/12/996计划学派的缺陷计划决策与经济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性生产缺乏效率(指令性计划,缺乏激励)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合市场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国家和政府无力应付外部的冲击(汇率的变化,债务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计划到市场)2022/12/997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计划学派和行为学派计划学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缺位,结构刚性,必须由国家承担资源配置的任务---计划配置资源(planningforresource)行为学派强调一个经济的整体行为,应该由市场力量和政府的各种干预相结合加以协调---计划配置政策变化(planningforpolicychange),为实现经济发展而设计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2022/12/998计划学派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一些观点成为计划学派存在的理由深层次的原因市场和计划的互补和对立2022/12/999当代发展经济学发展的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结构主义学派是主流20世纪60-70年代,新古典主义开始兴起,但结构主义学派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22/12/9100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进入危机阶段从经济增长的研究来看,无法解释增长回归方程中的“索罗残差”项从发展理论来看,新古典经济学过于简单化,无法揭示问题的实质;结构主义往往忽略“经济人”的理性假设,过分夸大市场的缺陷和政府的作用,由于缺乏形式化的分析工具,所以其结论往往无法让人信服。从实践的角度,以资本积累为中心的政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全面发展。2022/12/9101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开始走出困境方法上得到了改进,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了增长模型;主流经济理论的引入(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契约理论、理性预期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等)
2022/12/9102发展经济学的特点不是理论经济学,而是应用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发展经济学的内容上比较丰富,要运用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的知识发展经济学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由不同的交叉发达国家的历史研究是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比较分析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2022/12/9103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80年代开始引入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课程的开列大量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钱纳里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理论,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等)中国的大量经济问题需要利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思考,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可以丰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检验和创新)。2022/12/9104发展经济学
第五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直接因素: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源使用效率间接因素技术制度文化……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的方式外延式内涵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背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成就是在确定如何分配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不同的货物与服务方面,如何确定这些货物与服务以及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制定方面。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产量和就业水平,失业存在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预期利润下降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利息率下降存在一定的限度。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提高有效需求。通论采取的是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方法。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整个社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的剩余可以被用来作为追加投资的生产资料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两者配合比例不变(资本产出比不变)(注意:这里将土地这个生产要素舍弃掉了)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储蓄率不变),并且都被用来投资不存在技术进步哈-多模型
其中1>S>0
其中v=K/Q>0
任何一个变量的增长率可以表示如下:则存在如下情况:哈-多模型的推论计算题1储蓄率为20%,资本-产出比为10,经济增长率会达到什么速度?有保证的增长率gwSd是收入中人们当前想要进行的储蓄额所占的比例(利率、通货膨胀、风险和不确定性,社会保障等)Vr为了实现一定的货物增加额和利润,企业愿意而且需要投入的资本如考虑到人口的增长,假定人口增长率为: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必须:自然增长率gL刀锋上的增长-对哈多模型的评价在此条件之下,经济能够实现均衡增长,但现实中能否实现?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影响因素?劳动力的增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妇女观念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时间的延长或缩短)哈-多模型的意义和政策建议哈罗德-多马模型是战后增长模型的核心部分,为构造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计划学派提供了基础。哈罗德-多马模型有预测能力,在统计应用上的可修正性,在理论形式上具有可扩展性。要提高增长速度,必须提高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率发展经济学
第六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88343890索罗模型的假定假定:储蓄率固定且储蓄等于投资产出由劳动L和资本K是生产过程中的两种投入,两者的组合比例是可以变化的,每种投入服从边际递减规律。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技术不变索罗模型
其中1>S>0
其中1>α>0索罗模型下企业经营特征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接受者r利息率w工资率企业的利润(超额利润)为零索罗模型的生产函数y=kayk索罗模型的资本累积方程d表示资本损耗率n表示人口增长率索罗模型的核心方程几个问题?假定经济体初始的人均资本为k0,给定人口增长率n、折旧率d和投资率v,该经济体中劳动力人均产出如何变化?在上述情况下,经济体如何实现增长?比较投资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长期劳均产出,结果会如何?基本索罗图k(n+d)ksyk0K*y两个概念资本深化:劳均资本增加的过程资本拓宽:劳动力人均资本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实际资本存量的增加利用索罗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k(n+d)ksyK*s’yK**投资率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k(n+d)ksyK*人口增长率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n’+d)kK**均衡状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在简化的索罗模型中稳定状态下的经济中,劳动人均产出保持不变,也就是劳动力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的长期增长率为0经济总量在增加,但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为什么有的国家那么富有,有的国家那么贫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储蓄率/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些国家劳动力人均资本比较高,因此人均产出也比较高。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的增长,为了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这种资本拓宽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更加困难,劳动力人均资本量减少。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并不是指技术自身的变化,而是指在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用图形表示,技术进步是指产量曲线的内移。从生产函数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倾向于把所有导致产量增加或成本减少的经济活动都归纳为技术进步,从而将管理、制度、文化也纳入进入技术进步的领域。科学和技术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技术进步的类型按照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中性型。技术进步的表述方式要素比例标准(针对厂商):给定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价格比率不变,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下降和不变,分别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边际产品标准(以整个经济为对象,和收入分配相关):设资本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相对地大于、小于或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变动,则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或中性型。希克斯中性技术给定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价格比率不变,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下降和不变,分别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如果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增大,则技术为劳动节约型(或资本偏向型);如果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减小,则技术进步为资本节约型(或劳动偏向型);如果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则技术进步为中性技术。哈罗德中性技术给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在技术进步前后:如果资本边际产出提高了,则为资本偏向型(劳动节约型);如果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小了,则技术为劳动偏向型(资本节约型);如果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则技术为中性的。索罗中性技术在劳动产出比不变的限制下,在技术进步前后: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了,则技术进步为劳动偏向型(资本节约型);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出减小了,则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劳动节约型);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出不变,则技术为中性的。引入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A为技术变量,技术为“劳动增强技术进步”或“哈罗德中性技术”,且以固定比率增长引进技术的生产函数和资本累积方程每单位效率劳动的人均资本量每单位效率劳动的产量引进技术的索罗图稳定状态的求解投资的上升对增长的作用t*g有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稳态增长率变量符号增长率每单位效率劳动的资本量K=K/AL0每单位效率劳动的产量y=Y/AL0人均产量Y/L=Ayg总产量Y=AL*yn+g模型分析的结论投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可以影响长期劳动力人均产出,但并不能影响长期的劳动力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技术进步能导致人均产量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进入稳定状态,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就只决定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只有技术进步,经济才能持续增长,否则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会导致经济的停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模型的评价——对现实的解释利用索罗模型如何解释穷国和富国的存在?——投资率、人口增长率利用索罗模型如何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几个问题既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是技术(技术的扩散),那么为什么有的国家增长速度快?有的国家增长速度慢?不同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为什么会有不同?考虑人力资本情况的索罗模型不同经济中劳动力会有不同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技能,人力资本的提高可能提高对技术的利用通过索罗模型,已经可以解释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如果考虑人力资本,模型可能会拟合的更好如何将人力资本的因素考虑进来?A表示劳动增强型技术,外生变量,以固定比率增长L经济体中总工作时间;u表示花在学习技能上的时间是一个正的常数;考虑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和资本累积方程稳定状态的求解为什么一个国家富裕?国家富裕是因为在物质资本中有较高的投资率较低的人口增长率这些国家的人花很多时间学习以掌握技能先进的技术最后一个问题能否用索罗模型及索罗扩展模型来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附1:两边分别对时间t求导:附2:附1:两边分别对时间t求导:附1:两边分别对时间t求导:发展经济学
第七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资本、技术与经济发展主要内容资本、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技术、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从事生产需要自然条件、劳动和资本,这里所谓的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为主的物资资本(Physicalcapital)。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但对发展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劳动力是一般发展中国家比较充裕的投入要素,应该不是发展的约束条件,因此物资资本存量的多少,新资本形成快慢往往是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资本与资本形成资本的含义: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资本的分类:物质资本:机器设备、厂房等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舒尔茨):人类自身获得收益的能力(身体素质、个人经验和文化程度等)人力资本投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麦迪森的研究1950-1965年间,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15%,劳动力的贡献35%,资源配置效率贡献10%,资本贡献为55%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国别劳动资本技术百分点%百分点%百分点%中国(1952-1982年)3.0830.295.2251.331.8718.39原苏联(1965-1975年)1.9124.061.0012.595.0363.35美国(1946-1956)0.6317.260.4211.512.6071.23日本(1952-1966)1.4515.281.9320.346.1164.38韩国(1966-1976)2.5224.215.6554.272.2421.52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来源能否来源于储蓄?(收入低下,自给自足)农业剩余如何转变为资本?政府干预型市场导向的“剪刀差”减少或限制消费(定额配给制)市场导向型农业发展使农业剩余增加(日本和韩国)储蓄、国外资本流入与资本形成储蓄的来源:政府储蓄(税收和国有企业利润企业储蓄(企业闲置资金:折旧和未分配利润)家庭储蓄(消费后的余额)国外资本的流入:国际机构的长期贷款外国政府的官方援助外国私人投资外国银行的中短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期或短期贷款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家庭规模;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通货膨胀率和储蓄率;社会保障程度。金融深化(肖和麦金农)几个概念:金融深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储蓄、股票、债券、期货以及不动产组合等)金融浅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少、规模小和期限品种少等金融抑制:因为一些外部的原因而导致金融产品需求的降低,这些原因包括政府干预市场利率,通货膨胀,大量存在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证券交易市场的缺乏等。金融抑制的后果直接的后果就是金融浅化抑制了储蓄的增长,降低了资本的供给刺激了不合理的投资,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资本替代劳动力的倾向,减少了可能的就业机会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市场对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的作用(资本市场)提供资本交易的场所和途径提高投资者之间的竞争,提高资本的投资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用脚投票)减少对国家财政和外资的依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因为如下原因,市场不能创造足够的资本: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外部性;不同部门的互补性创造有效市场需求;投资-生产的不可分性导致社会预摊性资本必须现进行投资。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只有发展工业,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单个部门的不可能走出困境,必须多部门全面进行投资,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以达到平衡增长低水平陷阱理论(纳尔逊,R.)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非常敏感,生活贫困,死亡率高,抑制人口增长。一旦收入增长高于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而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从而使人均收入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出现低水平陷阱。要切断这个循环,就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切断贫困循环,使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莱宾斯坦)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达到临界最小努力的几个因素:克服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内在不经济克服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突破人口增长的限制罗斯托的“起飞”理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起飞就是要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在短时间内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变化,从而快速发展。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10%的投资增长率;建立主导产业部门;制度上的保障。中国的经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的金融改革(财政和税收的改革,汇率制度的改革,股票和证券市场的开放,利率的调整)外资利用政策的变化小额贷款让穷人脱贫-孟加拉的案例孟加拉国农村银行创办者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创办农业银行,现在已经有1735个分理处,在59912个村庄开展业务,雇员16142人。累记放款53亿美元,贷款受益者560万人,约半数借贷者脱离了贫困。96%的顾客为女性,约20%的利率。获得贷款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如限制子女数量,只饮用煮过的水,修建厕所和污水排放沟,种植蔬菜,将收入用于后代教育。参考消息:2006年2月22日,第10版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科学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物化形态以及知识形态的总称。硬技术:工程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知识、原理和经验软技术: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决策方法技术进步的含义: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关注根源于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改变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或柔性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促进要素之间的替代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美国的农业技术发展路径日本的农业技术发展路进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理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原则:根据一个国家的资源相对稀缺程度和比较优势选择能保证生产效率和成本低的要素组合方式发展经济学
第八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规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人口增长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的阶段原始社会到18世纪以前(西欧),特征是人口数量处于稳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战争、疾病、饥荒经常发生。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和高出生率并存的阶段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以前,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依然很高,从而带来人口的大幅度增长第三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下降(老龄化社会的产生)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对生产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劳动力教育和配许时间延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生活水平提高,男女平等观念的推广,后代抚育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低的出生率。人口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中国人口增长情况年份(公元)人口(百万)年复合增长率5040
960550.03%12801000.19%15001030.01%17001380.15%18203810.85%199512050.66%数据来源:中国人口增长图例人口有关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研究案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人口陷阱)艾尔温:中国农业的高水平陷阱---人口的压力蚕食了农业的剩余,并把传统农业推到了很高的水平。帕金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人口推动中国农业的增长)
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这些理论的观点及政策建议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果发展中国家听任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大量世界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将降低人口出生率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途径。几个问题?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增长有利还是有弊?中国为什么要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俄罗斯、日本和韩国为什么要鼓励生育政策?外来人口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为什么北京限制外来民工?印度将为独生女提供免费教育,直到大学毕业,中学以前15美元/月,大学以后20美元/月,研究生40美元/月法国将鼓励生第三胎的妇女,对于生三胎的妇女给予现金奖励(法国每对夫妇生育1.9个孩子参考消息,2005年9月24日第6版教育与人力资本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的观念(P63)马歇尔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的阐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扩大了资本涵义,改变了长期形成的资本有形的、物质的观点对现代经济增长作出了新的解释人类能力的概念学习能力从事有用工作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娱乐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处理失衡的能力(个人经验、知识)均衡条件下的分析和失衡的现实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和培训上的投入医疗保健上的投入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干中学(个人的经历)
人力资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投资的过程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文化水平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合计频次70218374522917760所占比率(%)9.2128.6849.216.843.822.24100平均收入(元)1685.572506.283641.603457.315813.7913023.503415.92数据来源:陈风波,丁士军,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5(5),p5-8不同教育水平的非农收入差异
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平地点: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谢家营村山顶社人物:18岁的杨英芳事件:抓阄中抓到“不念书”的纸团之后,她给弟弟做了饭,到山上的庄稼地里干完农活,然后从百丈悬崖上纵身跳了下去。背景:杨英芳的父亲53岁的杨育祥,今年只挣到了1000元人民币,但两个孩子的学费各需要860元。杨英芳就读的中学有3600多名学生,其中95%来自农村,跟杨英芳一样,这些孩子的生活费一个月都在90-150元之间。让女儿上大学的想法,很快就被学杂费压垮了。夫妇俩于是决定牺牲女儿的学业。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如何达到能力上的公平?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个人的机会……人力资本增加的后果时间价值的提高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P68),新兴产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身体素质低下的状况,延长劳动时间和人均寿命为社会经济综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本的保证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远高于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的人力资本的投资非常有限(P65)1994年,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较低(2.2%),低于孟加拉,但中国的家庭愿意在教育上投资(中国现在正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有限,从而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较低的生活水平农村存在的大量隐蔽性失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隐蔽性失业显性化)人口的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矛盾)中国的就业问题旧中国本来就存在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整个社会中,有2/3的产品来自农业,工业品不足1/5。用现代手段生产的产品总量不到10%。与此类似的是,90%以上的劳动力依靠传统技术。(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口粮配给制度---以工业或重工业发展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隔离的打破,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长期的城乡隔离政策导致农村人口比例过大(1995年,60%的农村劳动力生产的产值占GNP的27.5%)产业结构失衡:工业化超前,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滞后农村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的劳动力,企业改制增加了城市的失业率如何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乡镇企业的兴起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减少劳动力地区性迁移的障碍(城乡隔离的政策、不公平或歧视性的待遇、迁移成本)中国未来的就业形势国有企业的改革会减少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就业压力更加沉重劳动力就业模式从数量型需求向效率型或质量型转变(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要求的提高)但是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的稳定增长、国际市场的开拓、新兴产业的出现、政府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一则报道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经过良好训练的毕业生的短缺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服务和研究为基础的产业的发展。由于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英语口语水平较差,跨国公司和中国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找不到足够符合要求的人才。参考消息,2005年10月10日,第8版发展经济学
第九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增长极限理论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构建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业化与自然资源的利用的关系是什么?增长极限论福雷斯特尔-麦多斯模型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要的增长,经济增长引起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耗竭速度的加深,人类迟早会耗尽资源。经济增长因素以及变化特点五个因素呈现指数增长反馈回路原理人口因素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投资因素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环境以及资源的正反馈和负反馈世界模型通过五个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世界模型,如果按照现有的增长模式,2100年,世界会崩溃。必须要实现增长的均衡。对增长极限论的评价盛世危言对于将来发展是有利的人口的增长并不一定是指数形式的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增长率技术的进步对粮食增长作用的低估新的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新能源(能源作物),再生资源(风力、太阳能和核能)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立的环保技术的改进,制度的完善什么叫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国际环境发展委员会,1978)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联合国环境署,1989)《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zm/20050922/xw/dcgc/200509220043.asp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知识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可持续发展指标环境经济学方法将自然资源存量和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方法用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收益-成本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寻求适当的方法将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包含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组合和关联。环境经济学方法可持续发展指标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修正GNP
创立可持续指标新国家财富方法国家实际财富=自然资产+人造资产+人力资产+社会资产SSNNP=NNP-DE-DNCSSNNP(sustainablesocialnetnationalproduct):可持续的社会净国民生产总值
NNP(netnationalproduct):净国民生产总值
DE(defensiveexpenditures):防御性支出
DNC(depreciationofnaturalcapital):自然折旧率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综合入学率和实际收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流动资源还有耕地?(工业化进程中的耕地占用问题)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新古典经济学的最优化状态在完善市场条件下:(1)资源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一般均衡理论下的静态均衡,而资源的利用是动态的关于资源经济的几个问题如何确定自然资源的价格?自然资源是商品吗?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开发的产品按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定价,也可以按照资源开发成本定价资源本身如何定价?能否按照市场的规律确定资源本身的价值?(供给和需求)资源租以及资源租的分类资源租: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资源租的分类(吉利斯,1989):稀缺租金:供给没有弹性的自然资源由于需求过大而获得的收益差异资源租金:资源品位差异或开采难度差别而获得收益(资源工业中的开采风险)垄断租金:自然资源的垄断开采性活动产生。(资金、技术和行业壁垒)资源租的存在和国家的利益收取资源使用费建立国有公司进行资源开采通过税收政策(资源出口税)中国的资源开采政策?中国国有的石油公司或矿山开采公司是否交纳或交纳足够的资源使用税?采全民的矿就得交足全民的钱目前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全处于扭曲状态三个成本没有包括进去:矿业权的取得,对环境的治理和生态的恢复成本,安全投入成本矿业权无偿取得,导致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通过行政审批发放矿业权,引致了大量的腐败企业只要取得了矿业权,造成了污染就可以不用管了。只有全面实现资源有偿使用,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对资源的破坏式开采或过度开采。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5日改革的具体办法按照不同的矿种,相应提高资源补偿费的比例,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中国的矿业权要通过市场竞标取得,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彻底取消行政划拨目前无偿使用矿业权的企业,最长分10年缴纳矿业权的成本。没钱缴纳的企业就通过国家地勘基金持有它们的股份建议石油要征收权利金。石油是全体人民的,你去开采了,你就要付费预提矿山环境治理资金,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
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如何处理资源收益的分配和使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瑙鲁发展的案例)如何处理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俄罗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对比)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水污染:有害物质被倾倒到水中,导致生态失衡,水不能被利用大气污染:有害气体被排放到空中,生存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灾害频繁发生,物种灭绝土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过量化肥以及农药、除草剂使用,这些导致土污染;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其他污染:噪声、光污染、电磁污染、核废料的等污染导致的问题大量的外部性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吃的、喝的、呼吸的等不稀缺的资源变得稀缺,可再生资源变得不可再生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何减少生产带来的负外部性?为什么政府必须进行干预?惩罚性征税制定排放标准制定排放配额以减少排放(排放配额交易,京都协议和温室气体排放)关闭污染企业严格的监控(环保部门和政府的关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资源、环境的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员工的生存状态,促进技术的革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数据GDP高达11.73万亿美元的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换算成石油,约合23.32万吨石油;GDP为1.65万亿美元的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3.86万吨——中国单位GDP石油消耗量是美国的4.2倍,是印度的1.5倍。日本的节能效率是中国的7.6倍高能耗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和必然性人口数量资源相对量生态变化和环境污染(人类对自然界的改变:三峡工程的修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人口战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质量,发挥人口优势资源战略:建立节约型社会,利用科技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使用,降低污染政府考核指标的转变:增长向发展的转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个五年计划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仍然将是重点,在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减少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的收入,确保农村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改善社会医疗服务扩大就业,建立养恤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十七报告中的大生态文明/jj/20070627/zj/200706260020.asp治沙学者生态试验:禽北上、畜南下
发展经济学
第十讲陈风波Chfengbo@126.com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增长理论的回顾和应用增长理论的回顾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阶段性各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索罗模型索罗模型的扩展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经济周期——增长和波动投资—需求—经济波动技术革新和消长——经济增长和消退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经济增长的阶段理论亚当·斯密:狩猎社会—畜牧社会—农业社会李斯特:狩猎社会—畜牧社会—农业社会—农工也社会—农工商社会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增长阶段学说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产业结构的变迁)传统社会—起飞前阶段—起飞—成熟—大众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波特:竞争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特征变迁)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1820年以来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实绩的因素生产率和增长的核算182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看书15分钟思考两个问题?世界经济格局在近两百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这种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影响经济增长实绩的因素技术进步(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物资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改善国际贸易和区域市场的整合自然资源规模经济结构变迁(?)生产率与增长率核算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g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假定技术为希克斯中性技术美国的增长率分解时间GDP增长率对增长率的贡献劳均GDP的增长率资本劳动力TFP1960-19704.02.21970-19800.20.41980-19901.11.4资料来源: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381952年-199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行业年增长率对增长率的贡献劳均GDP增长率资本生产率资本劳动力TFP1953-19906.785.091.320.374.05-3.111953-19785.925.511.21-0.83.29-4.351979-19908.354.251.572.535.42-8.00资料来源:李京文等,生产率中美国经济增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过户协议合同
- 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书
- 职场装修合同规定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丁香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寒区水力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纪录片创作与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工业大学《成本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储层沉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儿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廉洁知识培训课件
- 《科幻小说赏析与写作》 课件 -第六章 “外星文明”的善意与恶行-《安德的游戏》
- 《我国的文化安全》课件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蛇年一上英语寒假作业
- 建筑行业新员工试用期考核制度
- 二年级经典诵读社团计划
-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共300题)
-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 2024专升本英语答题卡浙江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