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_第1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_第2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_第3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_第4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一中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xx年2月至7月,我校全体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近四个月的培训学习,显著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我校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一)硬件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证,而信息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化必备的基础支撑。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技术设备较先进:实现全网络光纤覆盖,千兆光纤进课室,主要场室无线WIFI覆盖;所有课室配备希沃86寸一体机,多功能会议室能满足各种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网络教研、校内二次培训等的需要;功能室全部配备投影机,多功能录播室一间,56台平板电脑,阶梯室、体育馆、读书吧配置大型LED屏。学校是广东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xx市基于移动学习终端智慧课堂研究项目学校。(二)软件环境建设1.校园网的建设。学校建有独立的网站,并设有高质量并受师生欢迎的主页。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教研交流、重大事项公示等。网页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点击率高,已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2.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我校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3名,学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熟练使用希沃白板,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4.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建立。为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我校一直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二、校本研修保障及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以xx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xx为副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及任务。xx副主任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和落实,教研组长负责本组内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校从考核方案的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材料、培训时间直到培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在学习过程中,管理员随时监督提醒并指导。xx校长高度重视,多次过问培训安排,全程关注老师们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情况,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高xx三、建立“两机制”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的提升。强化技能、优化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应用水平是检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标准。(一)建立全员培养长效机制。学校详尽的培训计划,本着“普及兼顾提高,应用兼顾开发”的原则,通过外出学习、全员培训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我校教师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及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重要载体。(二)建立优化课堂教学长效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们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是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充分运用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技术和课堂的整合。二是深入课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上好公开课、示范课和研讨课,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利用典型课堂案例进行教学交流、研讨与反思等。四、预期目标(一)发展愿景设备前沿实用,管理使用恰当,教师信手拈来,课堂生动有效,资源丰富多样,精品不断呈现,学生主动幸福,学校充满生机。(二)总体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和融合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个教师完成25学时的在线学习,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完成25学时的校本实践,全部通过信息提升工程2.0考核。1.学校教师100%参加学习,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100%通过考核,其中80%教师达到优秀以上。2.争取有典型课例、案例获省、市奖励,有课例在镇以上展示。(三)学校绩效目标1.利用网络数据平台,掌握真实学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环节,促进《用活信息技术,提高常态课质效》的深入实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2.每位教师均能掌握一个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在课堂上切实可用的软件工具,如在线问卷、思维导图、演示文稿、在线测试平台等,并能够在课堂有效应用,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3.在科组长的带领下,每个教研组合作完成本学年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到位、目标制定科学可操作、重难点把握合理、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巩固训练合理到位等)及通用授课演示文稿(知识要点整合提炼、可视化方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结构、师生互动方式灵活等),个别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4.所有教师能较熟练将信息技术软件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五、培训工作实施情况按照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考核方案,我校把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分为两个阶段。(一)宣传发动阶段(xx年2月-4月)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是什么。2月份学校成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组,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以及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校首先组织教研组长学习省市相关文件,明确教研组长应该如何组内推进信息技术工程建设。xx校长在全校教师会议上为老师们解读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各类文件,明确了什么是2.0工程、2.0工程的意义、目标,为推进本项工作奠定了基础。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给教师,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二是为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将信息技术2.0校本培训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传达给老师,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三是榜样示范。学校骨干、青年教师先行制作案例成果材料。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成立“应用突击队”,通过团队互助、学科联动、答疑解惑等方式,先行完成一批案例成果,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步伐。同时确保每个学科教研组内有先行的骨干教师,确保后续整校推进顺利完成。(二)教研组进行校本研修和教师完成培训学习阶段(xx年4月-6月)教研组依据学校教学环境及规划内容,确定本组研修主题,依据主题,围绕本组学员所选信息技术能力点展开研修,确定校本研修实施思路,制定教研组研修计划。各教研组将线上学习课程与线下教学有机整合,结合教学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上课、评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在活动中接受集体智慧的滋养,提升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升课堂教学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并巩固自己的研修成果,及时将研修成果上传至研修平台。六、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宣传发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学习。全校参与信息技术2.0校本培训的共104位老师,所有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5学时的线上培训以及25学时的校本培训,所有老师按照要求在市研修网上传能力点作业,参训率100%,优秀率100%。每个教研组上交典型案例1份、优秀课例1节,完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学校全体老师都对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能力为教学服务。校本研修培训内容及活动安排:研修时间研修主题活动形式主持人参与人地点成果2月-3月1.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2.制定《校本研修方案》;3.制定教研组研修考核方案。制定规划研讨修改xxxxxx各教研组长办公室方案教师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规划研讨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办公室个人研修计划(已提交)4月—6月信息技术2.0工程启动仪式及专题讲座启动会专题讲座方案解读xx全体教师阶梯室培训课程PPT规范性文件线上课程学习网络学习xx全体教师办公室微能力点相关论证资料问卷星培训UMU培训EXCEL培训思维导图培训《问卷星创建考试问卷教程》《Xmind操作指引》《微课资源寻找及“剪映”APP的使用》《问卷星创建考试问卷教程》(学校专题培训)主题研修培训全体教师阶梯室培训课程PPT教研组内学习和交流,教研组内地先锋队员制作学习视频,教研组内开展主题教研培训、课例研磨活动主题教研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会议室制定研修计划、研修讨论落实学科能力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邀请专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案例指导。2.完善经典课例打磨工作。专家引领课例研磨xx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阶梯室经典课例、培训课程PPT7月—8月教师准备学习佐证材料,申报考核档次考核申报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办公室学习佐证资料(已上传)组织考核领导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考核评定xx考核领导组办公室考核细则收集整理各位老师的研修成果,形成我校校本资源库。准备材料,做好试点校验收准备工作验收评估教导处各学科教师办公室校本资源库验收材料七、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成果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校本培训以来,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师备课、上课的常规要求,把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指标,纳入教学检查内容的必查项目。(一)全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公开课的展示。课题:《孔乙己》,执教人:xx老师课题:《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法》,执教人:xx老师课题:《xx一中—漫画地图》,执教人:xx老师(二)学校(三)各教研组优秀课例汇总语文教研组:《孔乙己》(授课人:xx),《壶口瀑布》(授课人:龚邵英)数学教研组:《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1)》(授课人:xx)英语教研组:《Howwasyourschooltrip?》(授课人:xx)理化生教研组:《浮力复习》(授课人:xx)政史地教研组:《让家更美好》(授课人:xx)体艺信息教研组:《xx一中—漫画地图》(授课人:xx)(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获奖及课题开展情况1.xx老师在2021年xx市初中历史教学比赛xx镇初赛中荣获三等奖,比赛课题为《隋唐魅力》。2.xx老师在2021年xx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北片部)中荣获一等奖,比赛课题为《CCTV-历史频道清明史》。3.xx老师参加xx镇思政课课堂教学比赛获二等奖、说课比赛三等奖。比赛课题为《基本政治制度》。4.xx老师荣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例评选荣获一等奖。5.xx老师主持的镇级课题《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顺利开题。课题编号为:xlkt202000096.xx老师获镇的教学比赛课一等奖,课题是《统计调查》xx参加了市教学比赛,课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期末复习》八、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由于学校经费等各种原因,还有部分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无法落实;部分设备老化,学校闭路系统还是模拟的;课堂实时智能交互系统、同屏技术应用等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尽快完成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达标。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原定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整合和建设各类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整合。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师生信息库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应用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应用实效的指导思想,深化建设和应用管理。从而引领学校信息化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转变,在教学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附:(一)学校整体研修关键能力点:应用模式所属维度应用能力点多技术融合学情分析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教学设计A2数字教育资源管理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All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A12家校交流与合作学业评价A14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融合创新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G2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二)学科研修关键能力点学科应用能力点选择学科负责人所属维度应用能力点语文学情分析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教学设计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学业评价A14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融合创新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数学学情分析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教学设计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学业评价A14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融合创新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英语学情分析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教学设计A2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教学设计A3微课程设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