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7_第1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7_第2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7_第3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7_第4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鱼我所欲也》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煦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3.把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比喻、推理、层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讨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指示学生开启课本,看注①后补充。记318页下空处〉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性善。〈指导学生看提醒一段〉。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某些字的读音。

三、分析探讨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串解探讨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当“能够〞讲,用动词前是助动词]

①欲——能愿动词,爱好。②得兼——动词,得到,“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③患——事物性名词,祸患。(有时可做动词,患得患失。)④甚——超过、好过,动词。(有时用做副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前。)⑤是——代词,此。⑥贤——才能、德行好。(另:①善②多,胜③敬称)⑦心——思想。

2、分析探讨内容层次方法:

〈1〉学生活动:标句,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第一段分成三层。

〈2〉提问,检查划分状况,归纳统一划分结果。复习段的结构知识点。

〈3〉分析探讨:

①提问:起始层在本段的结构作用,所用论证方法?——作答:

提出论点:“舍身而取义〞设喻引出:①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②提问:展开层的内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

——作答: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运用推理的方法;论证结构:

第一步:辨证分析(正面)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即为了“义〞可以舍“生〞。

其次步:假设分析(反面)

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第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③提问:结论层的内容、结构作用、论证方法?

——作答:层进法;使中心论点升华;为本段作结: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辨别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规律严密,擅长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终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讨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想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4、机动:如分析顺利,有剩余时间,背诵第一段。背诵方法:〈1〉注意句之间的规律联系;〈2〉层内部两两相对的句子内容;〈3〉句首第一字。

5、作业:

〈1〉整理笔记

〈2〉译第一段

〈3〉没背下第一段的继续背诵

〈4〉预习二三段。

〈附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分析课文:

一、解(见教案“串解探讨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

二、析:

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2〉〈2〉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