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实战训练)-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实战训练)-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实战训练)-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实战训练)-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实战训练)-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基础练】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由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变化,主要由于()A.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2.在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A.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B.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C.交通便利,便于商业贸易D.水草丰美,便于采集渔猎3.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洪水故事最早的版本。泥版上的故事通过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这一史诗是()A.《摩诃婆罗多》 B.《吉尔伽美什》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4.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这表明()A.太阳历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B.尼罗河为太阳历的出现提供了条件C.太阳历是古代埃及农业发展的产物 D.古代埃及的太阳历推动了历法进步5.《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钵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婆罗门,就要罚款150或200钵那,首陀罗则要被处以体刑。此规定说明了古印度社会中四个种姓()A.职业世袭不能改变 B.宗教等级界限分明 C.宗教权利不平等 D.法律地位不平等6.“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过投票表决。”这表明古希腊民主政治()A.适应了希腊城邦的具体实际B.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C.代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种类型D.形成具有某种偶然性7.选自梭伦的两首诗: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3)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提升练】8.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9.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10.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人首飞牛”(右图)即是某王宫大门两侧的守护神兽的雕像。整个雕塑姿态凛然,气宇轩昂,极其威武雄壮。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雕像反映出王权的不可侵犯性 B.当时出现了五条腿的神牛C.反映出百姓对神物的崇拜 D.亚述帝国的古代农业发达11.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规定,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前三个等级属于“再生族”,首陀罗为“非再生族”。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男尊女卑思想泛滥 C.种姓之间等级分明 D.人们普遍注重来生12.古代雅典普通公民主要通过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如公民大会、公民法庭、狄奥尼索斯戏剧节或者奥林匹亚集会等,聆听政治领袖的演说来获得相关的教育和知识。学者德摩斯梯尼甚至说:“民主政治是一种发表演说的体制。”由此可见,在当时的雅典()A.演说是民主政治内在需要 B.政府不重视文化和教育C.公民必须具备演说的能力 D.居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一些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可以不劳而获。吠舍是雅利安人中没有特权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他们必须以施舍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主要来自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处在社会底层,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利。材料二《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的义务是“教育与学习吠陀,为自己和他人祭祀,以及布施与接受(施舍物)”。刹帝利的义务是“保护人民(即统治人民),给予施舍物,祭祀,学习吠陀以及节制现世享乐”。吠舍的义务是“施舍,祭祀……”首陀罗的义务是“无怨恨地为上述种姓服务”。这样,婆罗门通过对各种姓职业与义务的说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各种姓的职业固定化、世袭化了。材料三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在种姓内婚制下,同一种姓的人通婚受到赞美,不同种姓的人通婚受到歧视,甚至惩罚。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被认为是犯罪。(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逐渐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并由游牧转为定居,故A项正确。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故早期城市的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B项排除;私有制产生和国家形成,都是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形成、发展后的结果,C、D两项可排除。2.答案:B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史诗为古代西亚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史诗,A、C、D三项在时间上都晚于《吉尔伽美什》,故本题选B项。4.答案:B解析:设问问的是题干材料表明了什么,很明显要求回答的是推动太阳历出现的条件,即尼罗河的泛滥规律,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均不是题干材料所表明的。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可知,这体现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材料中三个较低等种姓在辱骂婆罗门后受到不同刑罚可知,D项正确。职业世袭材料未体现,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地位不同,而非宗教等级、宗教权利,B、C项排除。6.答案:A7.答案:(1)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六一汉”制度,废除了奴隶的债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力。

(2)观点:支持。理由: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

(3)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8.答案:B9.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代表是《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汉谟拉比石柱是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故B、C、D三项均错误,选A项。10.答案:A解析:“人首飞牛”神兽的形象来自两河领域的神话传说,而将这个形象的石雕立在王宫门前,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故选A项。1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由“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非再生族”等可知,种姓之间等级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C项正确。种姓制度诞生时印度并非封建社会,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种姓之间等级分明,并非男尊女卑和注重来生,B、D项错误。12.答案:A13.答案:(1)①等级森严,界限分明。②职业固定化、世袭化。③实行种姓内婚制。(2)①积极: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