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系列之
家庭教育的缺失
官圩中学2017\2一、溺爱成性,使得孩子个人能力丧失多年的“计划生育”的推行,导致许多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一家老小把全副精力放到这个孩子身上,百般溺爱使得我们的孩子变自私冷漠,恃宠而骄,一切只会以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感受。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家长溺爱下长大的孩子,8.8%有打架、骂人的不良习惯,11%的情绪忧郁自卑,5.8%遇事焦虑紧张,22%的脾气怪异。父母长辈包办一切,孩子成了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木头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丧失殆尽,更别说什么探索创新精神了。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的襁褓,走向社会,便会发现一切都不能适应。轻则愤世嫉俗,悲观厌世,重则走向犯罪道路,M先生的儿子就是一个例子。下午腾讯弹出一条时事新闻,“初中生自杀,称父母爱太沉重”。又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一株植物,适当浇灌,会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倘若过度施肥浇水,非但不能助长,说不定还会令其毙命,过早夭折。二、忙于赚钱,疏于孩子的陪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民群众多了许多赚钱的机会。只要肯做肯吃苦,头脑稍许聪明的,几乎都能发家致富。穷了那么久,面对突如其来的机遇,使我们恨不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利用起来,赚钱,再赚钱。人性本是贪婪的。老话说,“心如欲壑,后土难填”,一点不假,许多人就这样一头扎进金钱的漩涡,出不来了。生了孩子,不是把他们交给老人看管,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没日没夜只顾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人的精力始终有限,过多时间放在工作上,用来陪伴孩子的自然就少了。这样一来,赚钱和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平衡。孩子们的心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与我们渐行渐远。有个单身朋友的女儿,因为缺少陪伴,十三四岁就早恋怀孕,最后不得不去打胎。堕胎,这对尚处于发育期的孩子的身体,伤害之大,不言而喻。赚得了金钱,丢掉了幸福,实在得不偿失。三、家长是镜子,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社会浮躁,人心焦虑。能静下心去阅读学习的父母少之甚少。古人圣贤身上的美德,便无从绵延。不读书,谈气质高雅,无疑是痴人说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一出生呱呱落地,便开始效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长若是无法控制个人情绪,在孩子面前愤世嫉俗,口出脏言,传递负能量。孩子若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长大,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曾经见过不少家长这样教育正在上幼稚园的孩子:“就知道哭,别的小朋友打你,你不会还手呀?蠢货,他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脚。一定要打赢!”小朋友之间,偶尔争吵,再正常不过,作为父母,不去问问原由化解矛盾,动辄主张武力解决。老子在《道德经》大谈和谐之道,特别强调,世间万物,惟有和谐,才能蓬勃发展。杀敌一万,尚会自损三千。又不是生逢乱世,争当枭雄。和平年代,打打杀杀,只会伤了和气。将来出来社会创业,心里不能容人,如何谈合作?单打独斗,永远无法壮大。家庭,社会,与学校,是构成孩子成长一体化的环境。对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然而,三者之间,摆在首位的应当是家庭。古谚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7岁,性格基本形成,将影响其一生。而这七年,家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充满着情绪阴霾的家庭,怎么能培养出阳光开朗上进的孩子?做父母的,在外面打拼的时候,不要忘了家里还有一个需要你陪伴的孩子,孩子渴望着父母的保护与温情。把孩子丢给老人,丢给老师,自己不管不问,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最大的失败!
钱永远没有挣够的时候,外面诱惑再多,总不如家的温馨与踏实。放慢我们的脚步,回到家,陪伴孩子,带着他慢慢长大。孩子教育不成功,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事业再辉煌,又有什么用?孩子的优秀,需要父母的辛苦培养,需要付出很多。然而这种付出,是最值得的。比我们在外面为名利的付出,重要的多。家庭教育系列之
家庭教育的作用
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形象地说出了培养良好行为规范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现在孩子有什么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矫正,还能够改变过来,如果听之任之,等长大以后再去矫正就要困难十倍、百倍。因此,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培养十分重要,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协调一致,使孩子对各项社会行为规范真正做到知必行、行必正。一、重视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们是与孩子接触非常亲密的人,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比较有威信的,应该说家长的行为举止会给孩子带来最初的印象,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起着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要坚持以身作则,作孩子的表率,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洁身自好,不以小而不为,在孩子面前自觉做遵守规范的楷模,像这样体现在行动上的教育比起苦口婆心的说教有效多了。二、加强交流,共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在学校时能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要让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得到延续,形成习惯,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规则,家长和教师要一起商讨教育的方法,然后共同实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家园共同重视和配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1、孩子自觉整理书包、书桌、课桌的习惯;自觉整理自己房间的习惯。2、动手做家务的习惯。比如自己吃饭的碗自己洗,自己的脏袜子、红领巾自己洗的习惯。3、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习惯。5、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十点半必须上床睡觉)按时起床,早晚刷牙、不挑食的习惯。6、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则端、立则正,走路靠右侧行,不随地吐痰的习惯。7、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孩子要敢于勇于发言,错对没关系。8、每天阅读的习惯。9、不吃零食、勤俭节约的习惯。10、尊老爱幼、体贴父母,尊敬师长的习惯。11、诚实守信,不撒谎的习惯。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有赖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并且这种教育开始得越早,越易于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好模仿是幼儿行为的特点,模仿是幼儿养成习惯的先导。所以,家教中,父母应更多的注重用自己的“身教”去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凡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应首先做到,为孩子的行为规范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们往往愿意花功夫了解孩子身体成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其实,与此同时,更需花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心理成熟所需的“钙、铁、锌、硒”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也不能过高或过低评价孩子,表扬和批评必须恰如其分,尽可能少的将孩子与同伴做比较性的评价,应该多侧重于将孩子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作比较。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一)模具制造型(二)温室培养型(三)极力压榨型(四)经济刺激型(五)原始放牧型(六)自家萝卜型(七)崇尚暴力型(八)《大话西游》唐僧型(九)百依百顺奴才型(十)理想型心理健康更需要照顾
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塑造孩子良好性格注意我们每天所过的生活
了解孩子每个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营养
照顾身体和体恤心理之间的关系需要平衡育儿启示性格的培养是关键对孩子来说,“性格”比“学习”更重要,对家长来说,“了解”比“教育”更重要。孩子的智力学习可以持续20年,而孩子的性格养成最有效且最重要的只有生命的头几年。
孩子性格是在与周围人一天天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日子”以滴水穿石的能量造就了孩子的品行,所以,要时常查看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注意日常生活带给孩子的影响。1.给予正面的支持。2.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
3.把持底线。
4.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5.承认孩子的感觉子女教育的五个建议
父母常犯的错误:把奖励当作贿赂来防止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专家认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应得到这样的款待。制止不正确行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停下,取消他们的某项优待特权。
父母常犯的错误: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如果你带着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你会马上把她带出去。
父母常犯的错误:对孩子过分严厉。
孩子们需要机会在经历中发现并学习经验,所以不要设置不必要的底线。比如你不该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应该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父母常犯的错误:因为你的急于求成,反而没能为你的孩子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门。《孩子第一》一书的作者、闻名世界的英国心理学家珀涅罗珀·里奇提到:“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登山指导员,不要靠脚踢、吼叫把你的小登山运动员逼上山顶,而是给他们指出通向顶峰的道路。”
父母常犯的错误:不动感情地分析情况。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为他最好的朋友损坏了自己的玩具而发怒。如果你用那种冷静的话语,在他听来,就像只苍蝇在麦克风后嗡嗡嗡的叫。你的反应应该向他反馈出他感情的激动程度,这样孩子才明白你确实理解他。
家庭是孩子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孩子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父母本身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成就动机、性别的价值标准等都会强烈地影响他们的后代。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遗传因数及母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二、不同家庭结构及类型的影响
三、家庭人际关系与心理气氛的影响
四、家长的文化素养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成年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不是成年后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是来源于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
也就是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成年后遭遇的环境和事件,而更多的是在成年后遇到人、事、物时,大多数人仍旧使用幼年时学会的,那些固有的、习惯的应对方法和模式。如果我们未曾好好的检视、梳理儿时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那可能早年习得的旧习惯还在悄无声息地掌控着我们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孩子许多不良的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孩子。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有一次普陀乘船回上海,船上的环境非常恶劣,什么赌博、鸦片,几乎到处皆然。船上一个16岁的小茶房,看起来很聪明,居然也吃起香烟来了。他劝告小男孩“香烟是有毒的,你小小年纪是不可吃的!”小男孩一声不响走开去。过了一会,他看见小男孩居然又大叉其麻将。这小孩子读过4年书,看起来玲珑可爱,但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也就同化了。不能说他坏,但不得不归罪于家庭环境。小孩子生来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后来,或者是好的,或者是环的,都是与家庭环境有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环。生长在诡诈的环境里,到大来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生长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到大也会忠厚勤俭。
这是什么缘故?倘使他在较坏的环境里生长,他所看见的听见的都给他坏的印象,那他所反映的大概也是坏的;倘使他在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是很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
环境的不同关键是人的不同。同处一个环境之内,什么缘故两个小孩子就有不同样的动作,长成不同样的人格?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环境刺激后,家长引导方法不同,正面的引导孩子会积极,负面的引导孩子会变得消极。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诗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谴责别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这里体现的是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
。下学时排队回家,小男孩子好好将前面一个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承台施工标准化合同二零二五版4篇
- 二零二五版城市道路翻新抹灰工程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开发个人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交易风险评估报告合同4篇
- 2025年度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员综合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劳务派遣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合同3篇
- 2025年度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承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宠物活体活体销售信息发布合同4篇
- 2025年上半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DB3301T 0382-2022 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俄语版: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的传统节日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妇科一病一品护理汇报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2022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